清铭公文网 - www.sddayugaoke.com 2024年05月11日 16:46 星期六
  • 热门搜索:
  •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机构编制推广经验做法9篇

    浏览数: 发布时间:2022-09-23 13:00:08

    机构编制推广经验做法9篇机构编制推广经验做法 机构编制管理存在的困难及对策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第一次中央编委会议上强调,机构编制是重要的政治资源、执政资源,要求理顺机构编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机构编制推广经验做法9篇,供大家参考。

    机构编制推广经验做法9篇

    篇一:机构编制推广经验做法

    编制管理存在的困难及对策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在 2019 年第一次中央编委会议上强调,机构编制是重要的政治资源、执政资源,要求理顺机构编制管理和干部管理的体制机制。随着各项改革的深入推进,机构编制管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困难。

      一、存在的困难

      (一)职责管理难

      近年来,随着法律法规的修订完善和“放管服”等改革的深入开展,县级承接的审批、服务、执法工作量剧增,受机构限额和编制总量限制,对应上级几个部门的工作职责,到县级再次分配难度加大。比如,曲靖市机关事务局是市级直属单位,承担着市直部门机关后勤服务工作。因事业单位限额管理,xx 县未设立机关事务局,相关职责分散在县委办、县政府办、县工信商科局等,上下不对应,造成工作不能有效衔接。再比如,这些年来,自然资源系统和乡镇(街道)政府对农村宅基地审批缺乏协调配合机制,导致农村建房混乱,违法建设大量存在。可以说,农村宅基地审批基本处于缺位状态,这是自 2011 年乡镇机构改革以来 xx县农村宅基地管理方面的一个短板。

      (二)编制管理难

      按照“编随事走”原则,新组建或者职责调整机构应根据职责增减相应增减行政编制,实际操作中没有科学的量化标准,一般凭经验摸索,不能保证科学合理;大部分政府工作部门因编制紧缺导致部分机构核编较少,难以满足实际工作需要,加上攀比心理和本位主义,各部门都想争取部门利益最优化。横向比纵向比,找出对部门有利的理由提出调整机构编制要求,导致县直机关存在编制上的

     “贫富不均”。比如县纪委监委系统(含巡查机构)行政编制 116 名,而县级其他使用行政编制的40家单位(不含政法单位)编制总和仅名600名,平均15名编制,实际工作中,很多单位编制不足15名,如县林业和草原局行政编制10名、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行政编制 13 名,除领导使用的编制外内设机构人员不足 1 名编制。类似情况较多,希望增加编制的呼声较高,增不增、增多少、怎么增,这个度也不好把握。再者,县级编制总量控制,无可调剂使用的行政编制,导致要求增加行政编制诉求无法得到有效解决,在应对各级巡视巡查、督察检查工作时,编制少人员少成了各单位整改问题的首要原因。

      (三)领导职数管理难

      按照《云南省各级机关领导职数管理暂行办法》中“县(市、区)级机关 1至 2 名,内设机构较多、任务较重的综合部门和政法部门,可根据工作需要增加 1至 2 名副职领导职数”的规定,为提高职工工作积极性,营造干事创业氛围,xx县除部分无事业单位或者工作任务较轻的部门核定1正2副或3副外,有下属事业单位、内设机构较多,工作任务较重的部门均核定1正4副。但由于部门行政编制总量少而领导职数增加了,加上科级改非领导较多,导致负责具体业务的行政人员减少了。特别是部分编制少、人员少的,领导身兼数职,很难找到办事人员,加剧了领导职数管理与编制管理的矛盾。

      (四)动态管理难

      部分单位对加强新形势下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认识不足,不能站在全局的角度看问题,当部门职能增加或职能需要强化时,大多只强调本部门本单位的重要性和各种困难,要求增加机构,增加编制,而当部门职能弱化时,很少有单位站在全局的角度进行认真剖析,提出精简机构、减少编制,从而增加了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难度,不利于机构编制效益,造成机构编制动态管理实施困难。在编制

     管理上,由历史原因形成的编制过剩,造成编制资源浪费现象严重。例如 xx 县农业系统在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期设置了很多事业单位承担农业技术推广等工作,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一些事业单位职责消失或职能弱化,而由于这些事业单位人员自然消化缓慢、自身素质难以满足调整岗位需要,导致农业系统大量事业编制资源和人员浪费,机构编制资源难以盘活。

      (五)部门履职难

      县级行政编制紧缺,大部分部门机关人员缺乏、职工年龄老化,内设机构业务很难安排人员承担,不得不从下属事业单位借用事业人员到机关混编顶岗。类似 xx 县农业农村局有下属事业单位的县直机关情况大体一样,长期借到机关承担机关工作的人数有的甚至超过了机关自身的编制和人数。比如县卫生健康局,行政编制21名,而在机关从事行政工作的人员多达60多名,大部分人为借调的乡镇卫生院事业人员。此类情况乡镇也比较突出,五个行政办公室主任除了扶贫办主任由分管扶贫工作的副乡镇长兼任、党建办公室主任由组织委员兼任外,其余基本是事业人员担任,其他业务人员也多来自事业单位,导致行政人员和事业人员不分,行政事务和公益职能不分。这样一来,造成了人事管理的混乱,对机关来说,借用事业人员,混编顶岗,人岗错位;对事业单位来说,人员被借出,公益职能不能有效发挥,影响了基层服务百姓的效益;对个人来说,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受到影响,但又不得不服务组织安排。

      二、对策建议

      (一)扎实做好机构改革后半篇文章

      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强化党委议事协调机构及其办事机构从党委角度和全局高度想事情、抓工作,人大、政府、政协、监察机关在党的领导下步调一致开展工作,确保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加强党政机构职责

     有机衔接、相互统筹协调,进一步厘清关系、落细举措、明确责任,形成职责明确、协调高效的运行机制。认真落实中央《关于深化事业单位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管办分离的原则,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深化乡镇(街道)机构、综合执法体制、审批服务执法力量下沉等各项基层改革,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二)严格规范机构编制事项审批程序

      持续深入贯彻《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坚持党管机构编制原则,严格执行控编减编规定,科学统筹调配编制资源,推进机构编制法定化。严格执行和参照《中共曲靖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进一步规范机构编制事项办理程序的通知》,规范机构编制审批程序,加强机构编制法规政策的宣传教育,强化编制意识、严肃编制纪律,增强各级各部门懂编制、用编制和积极支持理解机构编制工作的自觉性,为机构编制工作的规范化营造良好环境。

      为了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密切关注部门职能的调整变化,对职能弱化或消失的机构,及时减少编制或直接撤销机构;对于加强或新增职能的机构,通过整合资源、优化结构进行调整;对需要研究的机构编制事项,站在全局的高度考虑,通过纵向衡量、横向对比,从全局统筹考虑,科学合理地提出设置意见;对部门间工作职能的确定,以整体优化、长远发展为原则,参照上级部门工作职能的确定情况,通过认真调查研究,合理划分工作职能,明确职责分工,科学配置编制资源,使部门间工作的每一个环节相互协调,致力于建设一个精干高效的行政管理体系。

      (三)盘活机构编制资源

      按照“控制总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服务发展”的要求,坚持向控制总量要资源、向科学管理要潜力、向创新机制要手段,服务工作大局,推进动态管

     理,以完善机构编制实名制为基础,以建立用编核准制度为途径,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促进机构编制资源的科学配置。

      (四)加强机构编制队伍建设

      牢固树立机构编制资源是党的重要执政资源理念,理清思路,活跃思维,借鉴其他地区的先进做法和经验,加强机构编制法规政策的宣传教育,强化编制意识、严肃编制纪律。深化机关效能建设,改进工作作风,加强部门之间的合作交流,改善服务质量,规范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

    篇二:机构编制推广经验做法

    市 x 区机关事务管理局关于 2021 年度机构编制重要事项的报告范文(1)

     中共 x 市 x 区委机构编制委员会:

     根据《关于本区开展机构编制核查的通知》和《关于转发〈机构编制报告制度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要求,现将我局 2021 年机构编制重要事项报告如下:

     一、落实报告制度的总体情况 (一)机构编制工作落实情况

     我局认真组织学习《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条例》等相关法规,坚决落实党对机构编制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严格落实局领导班子主体责任、主要负责人第一责任人责任,确保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凡涉及机构编制事项,均由局领导班子集中动议、论证、集体讨论决定后,按程序报批。

     (二)机构编制基本概况

     1 1 、机构编制及使用情况

     截至 2021 年 x 月 x 区机关事务管理局人员编制为 x 名,实有人员 x 人;设局长 x 名,副局长 x 名,内设机构科级领导职数 x 正 x副,实际配备局长 x 名,副局长 x 名,科长 x 名。

     x 区政府采购中心人员编制为 x 名,实有人员 x 人;设主任 x名,副主任 x 名,实际配备主任 x 名。

     x 区机关综合事务管理中心人员编制为 x 名,人员控制数 x 名,实有人员 x 人,挂编人员 x 人;设主任 x 名,副主任 x 名,内设机构

     领导职数 x 名,实际配备主任 x 名,副主任 x 名,内设机构领导 x名。

     2 2 、机构编制事项调整情况

     2021 年根据 x 委编委(2021)x 号文批复同意 x 区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划转 x 名人员编制至 x 区机关综合事务管理中心,增设内设机构综合保障管理科,增加相当于副科级领导职数 x 名。调整后,x 区机关综合事务管理中心核定人员编制 x 名,事业编制人员控制数 x 名,设 x 个内设机构,内设机构领导职数 x 正。其他不变。

     二、需要报告的重要事项 (一)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本部门、本领域机构改革重大体制机制和职责调整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情况 机管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重要指示精神,切实强化责任意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优化协同高效、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的原则,准确定位工作职能。2021 年度 x 区机管局无重大机构改革情况。

     (二)执行机构编制党内法规、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规定情况 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区委编办下发的《机构编制应知应会手册》等政策法规,深刻领会精神宗旨,准确掌握内涵实质,严格遵循机构编制条例,编制使用、录用、人员、干部任免等均按照党内法规、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规定执行,并认真落实机关、事业单位选人用人工作。

     (三)执行“三定”规定、权责清单和机构编制批复情况

     认真执行“三定”规定的方案职责、权责清单和机构编制批复,2021 年根据宝委编委的批复 x 区机关综合事务管理中心增设内设机构 x 个,增加编制 x 名,增加相当于副科级领导职数 x 名,调整 x 区机关综合事务管理中心事业编制数,认真维护机构编制实名制单位信息。

     (四)在权限内使用和调整机构编制资源情况 2021 年度机管局下属事业单位 x 区机关综合事务管理中心根据编制情况,严格按动议、提出初步方案、论证、集体讨论、事项上报、组织实施等工作流程办理用编、出编手续,做到程序合法合规,年内新聘用事业编人员 x 名,转聘事业编人员 x 名,解聘事业编人员x 名。

     (五)对机构编制违规违纪违法行为查处及所涉问题整改情况 机管局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严格规范机构编制管理,没有机构编制违纪违法违规行为,没有涉及机构编制的信访事项。

     (六)机构编制工作中具有在更大范围推广价值的经验做法和意见建议 一是强化机构编制管理的严肃性,定期组织开展机构编制相关法规条例的培训学习,特别是人事干部及中层以上干部的学习,明确机构编制工作的管理权限、职责范围和集体动议程序,管住管好用活机构编制,严控总量、统筹使用、科学增减,不断提升机构编制资源使用效益。

     二是完善机构编制台账资料,制定人员编制使用情况表、职务职级空缺表、在编人员及退休转出人员花名册,涵盖人员所有基本信息及变化情况,对机构人员增减、流动情况一目了然,有助于每月实名制信息维护及为其他工作提供准确的人员数据。

     三是善于从自查及检查中找到问题,分析原因,坚持问题导向,强化落实责任,坚持实事求是,将存在的问题分类整改,即知即改。在整改过程中要求做到三个“必须”,思想认识必须提高,剖析问题必须深刻,整改措施必须到位,从而加强机构编制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

     (七)其他应当报告的重要事项 无 三、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无

     x 市 x 区信访局党组关于 20xx 年度机构编制重要事项的报告范文(2)

     根据泰姜编办[2021]2 号文件相关内容的要求,现将我区信访局20xx 年度机构编制重要事项报告如下。

     一、落实报告制度的总体情况 我局认真组织学习《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贯彻〈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实施办法》等文件相关精神,并安排综合科落实年度机构编制重要事项的报告工作。

     二、需要报告的重要事项

     (一)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本部门、本领域机构改革、重大体制机制和职责调整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情况 习近平总书记就做好信访工作,妥善处理信访突出问题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综合施策,下大气力处理好信访突出问题,把群众合理合法的利益诉求解决好。

     习近平指出,当前群众通过信访渠道反映出来的信访突出问题,既有新动向,也有老难题,但都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强化责任担当,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调解、疏导等办法,把群众合理合法的利益诉求解决好。

     我局认真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围绕“控增量、减存量、防变量”的工作目标,开展信访积案化解攻坚行动,有效压降了进京赴省越级访,努力完成“303”目标任务,有序有效推进了各项工作。

     (二)执行机构编制党内法规、权责清单和机构编制批复情况 我局认真执行《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贯彻〈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实施办法》。组织学习《实施办法》共 x章 x 条,明确机构编制工作必须以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统领,以推进省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走在前列为目标,以推进全省机构职能优化协同高效为着力点,完善机构设置、优化职能配置、提高效率效能,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提供有力制度和组织保障。

     机构编制工作必须坚持党管机构编制、优化协同高效、机构编制刚性约束、机构编制瘦身与健身相结合的原则。

     (三)执行“三定”规定、权责清单和机构编制批复情况 我局严格按照区委办、政府办《关于印发<x 搜 x 区信访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的规定>的通知》的要求(泰姜办[2019]42 号):共有行政编制 x 名。设局长 x 名,副局长 x 名,信访督查专员 x 名;股级领导职数 x 名,其中科长 x 名,副科长 x 名。

     (四)在权限内使用和调整机构编制资源情况 截止 20xx 年 x 月信访局共有行政编制人员 x 名,局长 x 名,副局长 x 名,信访督查专员 x 名(其中 x 名于 20xx 年 x 月从区委组织部调入我局),中层干部调出 x 名(20xx 年 x 月从我局调出)。设四个内设机构,分别为综合科、办信网络科、接访应急科、督查指导科(政策法规科)。根据 x 区委编制委员会泰姜编[2019]18 号文件要求,信访局下属事业单位:x 区人民来访接待中心,核定编制 x名,设主任 x 名。截止 20xx 年 x 月区人民来访接待中心共有事业编制人员 x 名(20xx 年 x 月、x 月分别录用入编 x 名),主任 x 名。

     (五)对机构编制违纪违法行为查处以及所涉及问题整改情况 信访局不存在相关违纪违法行为,无相关问题需要整改。

     (六)机构编制工作中具有在更大范围推广价值的经验做法和意见建议 一是切实把好杋构编制审批关,严格控制机构编制数量,防止机构编膨胀。严格执行党政机构改革“三定”方案,严禁擅自设立机构、提高机构规格和变更机构名称。严格控制人员编制数量。严格执

     行机构编制“一支笔”审批制度,凡涉及机关事业单位职能配置、机枃编制和领导职数增减事宜全部报经机构编制部门办理。健全和完善机构编制管理和人事调配、财政预算管理相互配套的一条龙运行机制。

     二是坚持机构编制管理政策和办事程序,把好编制入口关。凡属入编进人,除极个别情况外,均报编办办理或由编办提交编委会研究决定。近年来由于大中专毕业生和转业、退伍军人指令性分配安置等原因,一些用工单位和相关职能部门在把握政策上口径不按分配工作程序操作,人为地形成分配事实。针对这种不良倾向,做好政策把关和宣传疏导工作。

     三是营造机构编制监督管理工作良好的外部环境,强化综合调控。机构编制工作,从单纯业务角度看是编办一家的事,但从业务的涉及面看,仅凭编办一家从管理到管理,往往效果欠佳。在日常工作中,要注意加强与相关综合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及用工单位之间密切合作,本着“协作、支持、监督”的原则,遇事同相关部门主动沟通,坦诚合作。通过财政预算管理手段,强化编制管理;通过编制核定,确定人头经费。充分调动各部门自觉控编的积极性与责任感,为编办正常有序地开展编制管理工作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七)其他应当报告的重要事项 无 三、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无

     残疾人联合会关于 20xx 年度机构编制重要事项的报告范文(3)

     中共 x 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

     根据《机构编制报告制度实施办法(试行)》(中编委发〔20xx〕13 号)要求,现将 x 市残疾人联合会 20xx 年机构编制重要事项报告如下。

     一、落实报告制度的总体情况 x 市残疾人联合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机构编制报告制度实施办法(试行)》。充分认识机构编制报告制度的重要性,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学习熟悉机构编制报告制度的具体内容,压实我会机构编制报告主体责任。执行机构编制报告制度事项,让机构编制报告制度落到实处。

     二、需要报告的重要事项 (一)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本部门、本领域机构改革、重大体制机制和职责调整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情况 20xx 年度 x 市残疾人联合会无重大机构改革情况。

     (二)执行机构编制党内法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政策规定情况 x 市残疾人联合会严格贯彻执行机构编制,录用、聘用人员、任免干部、核拨人员经费等均以机构编制为基本依据,按照党内法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政策规定,认真落实机关和事业单位选人用人工作,加强法治思维,用法治方式维护机构编制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切实把机构编制工作法治化。

     (三)执行“三定”规定、权责清单和机构编制批复情况 x 市残疾人联合会根据“三定”规定、权责清单,理清各项职责,做到权责一致。

     (四)在权限内使用和调整机构编制资源情况 1.x 市残疾人联合会核定行政编制 x 名,实有 x 人。核定 x 名理事长,x 名副理事长,x 名秘书。

     下属事业单位共 x 家,x 市残疾人服务中心核定事业编制 x 名,实有 x 人。核定中层职数 x 名,其中主任 x 名,实有 x 人,副主任 x名,实有 x 人。

     2. 不存在违反规定设置机构的违反机构编制管理规定的行为。

     3. 存在问题:x 市残疾人联合会超编 x 人。

     (五)对机构编制违纪违法行为查处以及所涉问题整改情况 通过自然减员、控制人员调入等方式消化超编、超职数人员。

     (六)机构编制工作中具有在更大范围推广价值的经验做法和意见建议 无 (七)其他应当报告的重要事项 无 三、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无

    篇三:机构编制推广经验做法

    13 2019年机构改革经验做法特色亮点工作总结情况汇报 今年 1 月底,x 提前 2 个月完成 x 机构改革任务。改革后,省级减少各类副厅级以上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机构 16 个,精简比例 21%;市级共减少各类副处级以上机构 34 个,精简比例 6%;县级共减少各类副科级以上机构 1120 个,精简比例 16%。

     ‚既有机构调整的‘物理亮点’,又有职能融合的‘化学反应’。‛省委编办负责人介绍,根据党中央统一部署,x 对机构改革工作超前谋划、统筹安排、精心组织、缜密实施。通过改革,在创新体制机制、科学设置机构、优化职能配置、理顺职责关系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亮点一:实现党的领导全覆盖,机构职能体系更健全

     省市县统一设置党委依法治省(市、县)委员会、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外事工作委员会、审计委员会、财经委员会、国家安全委员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事机构,党对重大工作领导的体制机制得到全面加强。

     组织部门统一管理机构编制和公务员工作,宣传部门统一管理新闻出版和电影工作……通过建立健全党对重大工作领导的体制机制,强化各级党的机关归口协调和统筹工作职能,实现了党的领导全面覆盖、全面落实。

     亮点 2 2 :形成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机构职能新体系

     统筹优化地方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是构建从中央到地方运行顺畅、充满活力、令行禁止的工作体系的关键一环。

     坚持对标中央,严格落实中央明确的机构限额和‚规定动作‛,确保上下贯通、执行有力,是此次机构改革的一个显著特征。

     与此同时,通过推动职能转变,优化调整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政府职责体系更加完备。组建应急管理部门并构建起综合性常备应急工作队伍,组建自然资源部门实现国土空间统一规划,将农业、财政、国土、水利有关农业管理职责整合……改革后,形成大农业、大文化、大交通、大监管等政府管理格局。

     亮点 3 3 :建立完善了协同联动、高效运行的体制机制

     如何找准问题、高效解决问题,扎实惠及群众,是检验改革成效的关键。x 围绕解决机构设置重叠交叉、上下衔接不顺畅、权责脱节等体制机制弊端,对症施治,下大气力解决社会普遍关注、群众最关心的突出问题。

     针对行政审批工作上下不贯通、工作难协调、数据难共享、平台难联通的问题,省级组建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设立省级政务服务大厅,市县行政审批局全部加挂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牌子,彻底打通运行机制障碍。2018 年,共有 678 项省级政

     务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办理,在全国率先实现‚五十证合一‛,x新增市场主体 112 万户。

     针对市级建设领域相关部门职责交叉分散和与省级衔接不畅等问题,将建设、房管、环卫、园林等职责整合,组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并统一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名称和设置形式。

     因历史原因,改革前省市县都存在一定数量的直属事业机构。通过改革,以并入行政机关或单独设置计入机构限额等方式,将历史遗留的省级 7 个、市级 34 个、县级 255 个党委政府直属事业机构全部消化。

     亮点 4 4 :因地制宜设机构,‚自选动作‛有特色

     此次机构改革,中央给予了地方一定的机构设置自主权。在主要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同中央保持基本对应基础上,x 还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推出‚自选动作‛,充分发挥了地域优势,彰显了地方特色。

     组建省 x 规划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为加强省委对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工作的领导协调创造条件。围绕建设首都政治‚护城河‛,省市县统一规范设置退役军人服务、信访、民族宗教等机构。

     xx 等市整合海洋管理职责,实现‚一个部门管海洋‛。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地处生态涵养区的 xx 等市,均单独设置了

     林业管理部门。x 单独设置 x 文化发展带建设办公室,加强 x文化传承建设。

     亮点 5 5 :构建起全面深化改革新格局

     x 统筹推进相关领域改革,实现了各领域改革与机构改革有机结合、同频共振。

     同步部署人大政协机构改革和群团组织改革,稳妥推进税务、法院、检察院、公安等行业体制改革。

     协调推进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改革,全面清理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的行政职能。

     积极落实中央和省关于加强市场监管、生态环保、文化市场、交通运输、农业 5 个领域综合执法工作的部署要求,深入推动城市管理等其他跨领域跨部门综合执法。

     坚持与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结合起来,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改革,全面推行审批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

     下一步,x 将继续做好机构改革‚后半篇‛文章,紧密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认真组织机构改革全面检视‚回头看‛,统筹深化事业单位改革,着力深化乡镇和街道相关改革,切实在巩固深化机构改革成果上下功夫。

    篇四:机构编制推广经验做法

    、配备人员,认真组织开展“三定”规定执行情况 评估,在持续提升“三定”规定严肃性和执行力中不 断强化机构编制刚性约束。(作 者 系 江 西 省 委 编 办 主 任 、省 委 组 织 部 副 部 长 ;政策法规处处长)I 中国机构改革与管理注释:①《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资料文库》“政权系统”第八册,中 央文献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1437-1440 页。® 《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资料文库》“政权系统”第六册,中 央文献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261页;《共 和国摇篮 — 中央国家机关在瑞金》,中共党史出版社, 2015年版,第51-52页。® 《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资料文库》“政权系统”第七册, 中央文献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714-715 页。® 《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资料文库》“政权系统”第六册,中 央文献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299页。» 《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资料文库》“政权系统”第六册,中 央文献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408页;《中 央革命恨据地历史资料文库》“政权系统”第七册,中央文 献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985页。® 《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资料文库》“政权系统”第六册,中央文献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163-164 页。⑦《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资料文库》“政权系统”第八册,中 央文献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1212页。® 《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资料文库》“政权系统”第八册,中 央文献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1198、1204 页。® 《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资料文库》“政权系统”第七册, 中央文献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689-690 页。® 《中共中央机构沿革实录》,中国档案出版社,1998年,第 29页。⑪ 《共和国摇篮 — 中央国家机关在瑞金》,中共党史出版 社,2015年版,第70页。® 《中央苏区政权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 公司,2009年版,第105、112页。重温党的机构编制工作发展历程 在总结经验中强化使命担当鲁 束 正 江 彭 宇 杨 天 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机构编制资源是重要的政 治资源、执政资源,机构编制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 工作。站在建党百年的重要时点,回顾机构编制工作 发展历程,对于从历史中探索经验规律,坚定理想 信念,汲取勇气动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对机构编制工作发展历史的回顾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机构编制工作始终在 党的坚强领导下,服从服务于党的政治路线组织路 线,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体制机制保障。10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专栏(一)

     建党初期,组织部门统一负责机构编制 工作,机构职能的优化调整推动党员队伍迅速发 展壮大1921 年建党伊始,“我党就把健全各级组织机 构作为急需做好的一项重点工作” ® 。党的一大决 定设立中央局作为中央临时领导机构,下发的第一 份文件《中国共产党中央局通告》即对党的机构发 展提出了要求。党的二大通过的《关于共产党的组 织章程决议案》强调,“党的内部从中央到基层团 体必须有严密的、高度集中的、有纪律的组织”1924 年党的三大后中央执行委员会扩大会议通过 的 《党内组织及宣传教育问题议决案》明确,“中央 分设组织、宣传、工农、妇女各部” ® ,首次对党的 工作机构设置和职责分工进行了明确。

     1925 年党的 四大通过的《对于组织问题之议决案》强调,“组 织问题为吾党生存和发展之一个最重要的问题” ®。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修正章程》将原来的“党员五 至十人成立一小组”修改为“党员三人以上成立一支 部”。

     1927 年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修正章程决案》进 一步明确了中央、省、市 (县 )、区和生产单位的党 组织相关机构和职能任务。在党的组织部门指导下,随着各级党组织机构 的逐步建立、职能任务的调整规范,党的事业蓬勃 发展,党员队伍迅速壮大。

     1921 年 7 月建党时党员人 数为 50 多人, 1924 年增加到 9 9 0 多人,到 1927 年 4 月 迅速增加到近5.8万人。党的凝聚力、影响力和战斗 力不断加强。(二 )

     土地革命时期,党政军领导机关和工作 部门设置逐步完善,对苏区根据地的发展和前四次 反 “围剿”的胜利起到了重要保障作用1927 年大革命失败后,党中央在“八七会议”上 深刻反思问题,通过了《党的组织问题议决案》,提 出当时组织问题的重要任务就是建设“坚固的、能奋 斗的秘密机关”。在此思想的指导下,党政军各方面 加强组织机构建设,为土地革命的开展奠定了基础。军队组织机构建设方面。

     1927 年,毛泽东同志 在 “三湾改编”中创造性提出“支部建在连上”的思 想,“从组织上第一次确立了党对军队的领导” ® 。1929 年,古田会议进一步确立了党指挥枪的原则,

     并从组织建设、思想建设等方面提出一系列配套措 施。

     1930 年,中共中央召开全国红军代表会议,制定 颁布了《中国工农红军编制草案》,对红军的军制、 作战序列和各级部队定额等作出详细规定。

     1931 年 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正式成立,负责统一领导和指 挥全国红军,设立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经理部, 各根据地也都建立相应机构,推动了党领导下革命 军队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政权建设方面。

     1930 年党的六届三中全会扩大 会议决定在苏维埃区域建立中央局,以统一各苏区 党的领导。

     1931 年,在瑞金召开中华苏维埃第一次 全国代表大会,正式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 央政府,设立中央执行委员会。其后颁布的《地方苏 维埃政府暂行组织条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地方 苏维埃暂行组织法》,对各级苏维埃政府的机构设 置、职责任务、人员规模、运行流程等内容进行了规 范。“苏维埃政权实行议行合一制,使得机构少而 精,工作效率高”® 。随着党政军组织架构的逐步完 善,党中央的中枢指挥系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推动 了苏区根据地的发展,也为前四次反围剿的胜利提 供了组织保障。(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大规模精兵 简政为夺取战争胜利打下坚实基础,也为机构编制 工作确立了长期遵循的基本原则长征胜利后,在党中央的正确方针指导下,党 的组织和党员队伍迅速恢复并不断壮大。

     1937 年陕 甘宁边区成立时党政军脱产人员仅 1.4 万人,到 1941 年达到了 7.3 万人,再加上国民党停发八路军军饷、 切断抗日团体和海外华侨捐助渠道等原因,边区财 政收人锐减,人民负担加重,遭遇了严重的物质闲 难。针对这一问题,党中央采用了边区参议员李鼎 铭等人的建议,大力开展精兵简政运动。1941 年 12 月,中共中央发出《为实行精兵简政 给各县的指示信》,边区政府根据党中央指示成立 编整委员会,以调整机构、精简人员、改革制度为重 点 , 1941 年至 1943 年间,陕甘宁边区共进行了 3 次精 兵简政运动,裁减了骈枝机构百余处,政府系统脱11

     产人员规模减少近3 5 % " 同时,大力推进政府机构 人员定额管理,规 定 “各根据地脱离生产的人员只 能占总人口的3 % ,其中军队系统人员占2 % ,党政民 系统人员占1%” &amp;。通过大力开展精兵简政,在减上 补下、充实基层、提高T 作效率、减轻人民负担等方 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为抗日战争乃至解放战争的胜 利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也为机构编制工作留下 了宝贵的历史经验。1942年12月,毛泽东同志在《抗 日时期的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中强调,“在这次精 兵简政中,必须达到精简、统一、效能、节约和反对 官僚主义五项目的”,这为机构编制工作确立了长期 遵循的基本原则®。(四)建国初期,政务院机构编制审查委员会 和全国编制委员会在规范机构、减少层级、紧缩编 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新中国建立后,我党面临着“从过去战争环境 下在局部地区行使一定政府职能,到在全国范围内 执掌国家政权的巨大转变” ® ,新的形势任务对党政 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提出了更高要求。1949年12月, 政务院成立机构编制审查委员会,办事机构设在政 务院人事局,负责审查政务院各部门的机构设置和 人员编制。1950年3月,为平衡财政收支、节约行政 开支、紧缩军政公教人员编制,成立全国编制委员 会,办事机构设在财政部,颁布了《关于统一全国各 级人民政府、党派、群众团体员额暂行编制草案》, 对全国各级党政部门编制员额进行详细规定。1951 年10月,全国编制委员会召开第一次编制会议,提出 调整和紧缩现行组织机构、编制和人员的方案。同 年12月,政务院正式印发《关于调整机构紧缩编制 的决定》,对全国编制委员会和地方各级编制委员 会的职责任务作了详细规定。根据政务院决定,全 国编制委员会日常工作由财政部划归人事部办理。其后,机构编制工作部门几经调整。1954年12 月,成立国务院编制审查委员会,国务院人事局为 其办事机构。1955年1月扩大改名为国务院编制工 资委员会。1955年11月全国编制工资委员会办公室 由国务院直接领导,12月改称国务院编制委员会。

     1960年成立中央国家机关精简小组,习仲勋同志I 中国机构改革与管理担任组长,办事机构设在国务院编制委员会办公 室,在党中央领导下开展了历时三年的全国性机关 精简工作。1961年,毛泽东同志在习仲勋同志关于 中央机关精简情况的报告上作出批示,予以充分肯 定,并强调“各省、区、市均按照此计划坚决精简,则将在全国范围内大为减少官僚主义,提高工作效 率” ® 。1963年5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成立国家 编制委员会,作为国务院直属机构,统一负责全国 编制工作气进一步明确了机构编制管理在党政工 作中的地位和作用。1966年到1977年 “文革”期间,机构编制工作 处于瘫痪状态,1970年国家编制委员会被撤销。(五)改革开放后,机构编制部门在历次机构 改革的研究论证、组织实施以及日常机构编制管理 中承担了重要职责“文革”后,为加强国家机关机构编制管理, 1978年恢复设立了国家编制委员会,由国务院秘 书长兼任主任。1982年5月将国家编制委员会等机 构合并,组建劳动人事部,内设编制局,具体负责 机构编制审核工作。1987年12月,为组织拟定和 实施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中央成立国务院机构 改革办公室。1988年6月,成立国家机构编制委员 会,由总理兼任主任,办公室设在人事部,与国务 院机构改革办公室“一个机构、两块牌子”。1991 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成立中央机构编制委员 会,作为党中央议事协调机构,由总理兼任主任。

     中央编办作为中央编委的常设办事机构,既是党 中央的机构,又是国务院的机构。1994年,中央编 办 “三定”方案正式印发。从改革开放到党的十八大之前,在党中央领导 下,党中央部门于丨982年、1988年 、1993年和1999 年集中进行了4次改革,国务院机构于1982年、1988 年、1993年 、丨 998年、2003年和2008年进行了6次改 革。改革的重点是解决党政机构臃肿、人员编制膨 胀、领导班子年龄老化等问题,历次改革都对各级 党政机构进行了调整撤并,提高了运行效率,为国民 经济的恢复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提供了有力 支持。同时,历次改革还在转变政府职能、理顺职责12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专栏关系、减少职能交叉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如,1988 年改革首次提出“转变政府职能是机构改革的关 键”这一命题;1993年改革着力构建适应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的行政管理体制;1998年机构改革坚 持一件事情由一个机构管理为主的原则,着力减少 职责交叉等。在历次机构改革的研究实施过程中,

     机构编制部门都充分发挥了职能作用。(六)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统筹谋划高位 推动,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取得重大成效和宝贵 经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 央高度重视机构编制工作,将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 革放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 局中统筹推动,取得了丰硕成果。机构编制工作在 服务保障党和国家事业大局方面也发挥了越来越大 的作用。2013年深化国务院机构改革,以建立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行政体制为S 标,以职能转变为核心,稳 步推进大部门制改革,着力简政放权、完善制度机 制、提高行政效能。这次改革除对部分国务院部门 进行整合重组以外,最显著的特点是以更大力度, 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上加快国务院机构职能转 变,推动向市场、社会放权,减少对微观事务的干 预,同时改善和加强宏观管理,严格事后监管。总 的看,这次机构改革针对性较强,通过同步推进机 构改革和职能转变,在一些重要领域实现了突破,

     为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提供了制度机制保障。2018年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在习近平总 书记亲自指挥和直接领导下,对党和国家组织结构 及管理体制的一次系统性、整体性重构。通过整体 性推进中央和地方各级各类机构改革,重构性健全 党的领导体系、政府治理体系、武装力量体系、群团 工作体系,系统性增强党的领导力、政府执行力、武 装力量战斗力、群团组织活力,初步建立了适应新时 代要求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主体框架,为完善 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 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这次改革,在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动党和国家机构履职更 加顺畅高效、构建从中央到地方运行顺畅的工作体系 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理论成果、制度成果、实践 成果。中央编办全程参与了改革方案的研究论证,在 改革实施中充分发挥了 “主力军”“施工队”作用,为 各项改革举措的顺利落地发挥了积极作用。2018年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为加强党对 机构编制和机构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理顺机构编 制管理和干部管理的...

    篇五:机构编制推广经验做法

    19.09 编办主任笔谈绷黼躺黼黼麓黼—黼牢记初心使命 创新担当实干全力开创新时代机构编制工作新局面。滨州市委编办主任张佃平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强调,改革越到深处,越要担当作为、蹄疾步稳、奋勇前进,不能有任何停一停、歇一歇的懈怠。新体制、新使命,新任务、新要求,需要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面履行好新时代赋予机构编制工作的职责使命,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全力开创新时代机构编制工作新局面。一、管好机构、强化保障,激发机构编制服务改革发展的强劲动力一是发挥议事协调机构作用,健全党对重大工作领导体制。议事协调机构主要承担对某一领域工作的顶层设计、总体布局、统筹协调和整体推进,发挥着牵头抓总、提纲挈领的作用。无论从跟踪问效、监督检查、运行监管的角度,还是从对党委负责的角度,都有必要加强对决策机构及办事机构在运行机制、人员配备、工作推进等方面的统筹调度。按照优化协同高效原则,全面清理规范党委、政府议事协调机构,研究制定议事协调机构运行办法,实行常态化联络机制,建立工作台账,及时掌握动态,确保党委重大决策部署快速落实、高效推进。二是严格落实“三定”规定,提高部门履职尽责能力水平。对照有关规定,全面开展自查,坚决执行“三定”规定核定的内设机构、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切实做到令行禁止。对违反“三定”规定的情况,严肃查处、及时纠正,并纳入年度机构编制工作绩效管理。对改革适应期内存在的科室磨合不到位、人员整合不及时、职能融合不充分等问题,勇于担当,主动作为,以公平、公正、公心当好“裁判”,明确职责范围,划定职责边界,理清责任分工,维护“三定”规定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在公布市县权责清单的基础上,衔接好安全生产、生态环境、应急救援、社会稳定等重点领域的责任链条,明确分界点与衔接点,完善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按时编制完成部门职责边界清单。探索建立“三定”规定常态化监管机制,将“三定”规定、权责清单与机关绩效考核有机衔接,更好发挥效力。三是搞好改革与监管,激发事业单位发展活力。事业单位主要以“事”为主,情况复杂,如在考核内容上,如何确定共性、个性内容,并合理分配;在考核标准制定上,评价指标何为“好、较好、不好”,占比分别为多少才合适;在考核方法使用上,对定性的如何认定,对定量的如何核实,群众满意度指标测评对象怎样确定才合理等。事业单位绩效考核与个人绩效待遇挂钩后,考核方式科学与否和考核结果公正与否,都将对考核工作带来影响。个别事业单位该注销的没有及时注销,该列入异常名录的未及时列入等问题,万方数据

     编办主任笔谈嘲麓黧黼鞠躐黼鞠黝胁2019.09需要在工作推进中拿出具体解决办法,将监管执行到位。在前期调研摸底基础上,扎实做好公益类事业单位改革的梳理测算、方案拟定等各项准备工作,及早动手、创新思路、超前谋划,拿出预案,为下一步全面实施打下坚实基础。二、用好编制、盘活资源,发挥机构编制服务改革发展的最大效益一是增强机构编制法定意识,维护编制法定权威。《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的制定和实施,对于完善党和国家机构法规制度及推进机构编制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法治化具有重要意义。要认真做好《条例》学习宣传、政策解读、教育培训,强化党管机构编制和“编制就是法制”意识。加强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健全机构编制人员经费协调配合机制,发挥好机构编制在管理全流程中的基础性作用。特别是要强化新组建单位、新任职组织人事干部的编制“规矩”意识,明确用编申请程序、范围和权限。二是树立“一盘棋”观念,深挖编制资源潜力。统筹好事业单位编制,做好“统”的文章。结合公益类事业单位改革,打破原有“谁的下属单位、谁的编制人员”的固化思维,充实好事业单位职责任务,配置好内设机构,调配好现有人员。对富余工作力量,在层级范围内统筹,向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民生一线倾斜;对“小弱散”事业单位整合机构,优化布局,激发活力。建立编制动态管理机制,用好“调”的手段。将统筹使用各类编制资源与机关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结合起来,激励单位履职尽责、干事创业。在事业单位改革进程中,既做好纵向接轨,又把握好横向比对尺度;既做到编制集约,又实现人员待遇稳定;既加强民生一线保障,又做到与市场有序对接。加强与政府购买服务协调联动,开辟“疏”的通道。积极创造条件转变公共服务提供方式,扩大政府购买服务范围,促进公共服务社会化、专业化和规范化,减少编制供给,着力保障中小学、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新旧动能转换等领域编制需求。三是增强创新意识,激发编制资源活力。编制资源从何而来,需要深挖细掘,积极探索,把“手里”能用的用好;把在单位“手里”没用的收回来;把单位“手里”用得不好的,拿来提供给急需用的单位;把改革后的富余人员和编制,按照“人编同调”原则调剂到能发挥作用的地方;还可以把有些工作交给市场、社会、第三方承接。把这些思路理清楚,编制资源就能找到“回家的路”,也能找到发挥优势的“高速路”,机构编制部门就能在创新中找到“未来要走的路”。管理机构编制不能一味地“循规蹈矩掰手指,只想着设几个科室、给几个编制合适”,而是要在盘活存量上寻找出路,建立科学管用的运行机制,编制资源活力才能迸发和释放出来,也才有为中心大局提供编制服务保障的“本钱”。三、用足政策、融会贯通,满足机构编制服务改革发展的形势需要一是要真懂政策。无论是谋划改革、开展工作,还是解决问题、推动发展,都需要把相关政策摸清吃透,没有这个前提和基础,开展工作就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坚持与时俱进,既不能“坐井观天”,认为学好现在的政策就能一劳永逸;也不能用政策的“藩篱”去隔离新鲜空气;更不能把政策当作“减速带”,作为不作为、慢落实的理由。要切实加强对机构编制政策的理解把握,熟练掌握各项法规政策和业务技能,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政策通”。在政策转化为实践的过程中,清晰掌握政策背景、边界及要求,清晰了解政策“红线”和“高压线”,确保机构编制工作始终在可控的框架范围内有序开展。二是要用好政策。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把调查研究作为运用政策的试验田和训练场,采取专题专案、研讨交流、现场会议、实地调研、联合攻关等形式,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发现总结有效做法,开拓眼界,启迪思路。切实增强全局意识,善于将解决具体问题投放到政策原则、背景之下加以考量,防止就事论事、舍本逐万方数据

     2019.09末;善于将单一政策投放到政策体系中加以把握,防止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善于将阶段性政策投放到时代背景中加以统筹,防止以点概面、脱离实际。对政策以内的事情,大胆干、放心干、放手干,最大限度挖掘和释放政策效能;对政策之外该干的事情,探索干、改革干、创新干,奋力开拓工作新局面。三是要完善政策。学习政策、运用政策,落脚点是解决问题,但问题解决了,只是达到了一定目的,如何把解决问题的经验、做法、思路、措施升华到制度层面,成为下步开展工作的政策依据和操作规范,才是促进工作提升、发挥政策作用的根本途径。要善于总结归纳、梳理分析,弄清楚工作中哪些思路措施是正确的?哪些想法办法还存在误解和偏差?怎样谋划实施效果更好?怎样推动落实更有效?从而为完善政策找到更加清晰的思路,拿出更加有效的举措。机构编制部门不仅要把政策执行好,还要善于在执行政策的“细枝末节”中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总结经验,将系统深刻的理论认识、完善有效的推进措施和科学合理的对策建议,上升为制度机制,指导工作实践。四、理顺关系、协同联动,凝聚机构编制服务改革发展的工作合力一是处理好部门之间和部门与代管单位之间关系。要真正实现机构和职责整合后的“脱胎换骨”,必须千方百计促进职责、业务和人员深度融合。对于划入的职能和机构,不能简单“搭积编办主任笔谈b绷㈣㈣㈣㈣黝㈣㈣溯粉木”,而要与现有机构职能统筹规划、科学设计和有机整合,促进既发生“物理变化”又发生“化学反应”。如直属事业单位实行代管后,不同程度出现了代管部门安排工作任务、被代管事业单位以职责没有界定为由推拖执行的情况。结合公益类事业单位改革,加大机构整合和职能优化调整力度,围绕为行政机关履职提供支持保障,将职能相近、任务相通、流程关联、服务对象趋同等相关职责整合并入被代管事业单位,进一步充实公益服务职能、理顺关系、明确边界,形成机关与事业单位履职互补、高效运转的工作机制。再如市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部分领域和具体事项办理还存在协调机制不完善、审批监管衔接不顺畅等问题,影响了办事效率和监管效能。按照“谁审批谁负责、谁主管谁监管”原则,切实理顺行政审批服务局与职能部门、监管部门、执法机构职责关系,建立行政审批监管工作清单、职责争议协调处理机制和督查通报制度,纳入机关事业单位绩效考核范围,推动审批监管无缝衔接,促进审批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二是处理好上级部门与基层乡镇之间关系。今年以来,中央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对改革基层管理体制、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等提出明确要求,并把今年确定为“基层减负年”。要立足职能定位,深入贯彻《关于明晰县乡职责规范“属地管理”的若干意见(试行)》精神,扎实推进八项重点任务,统筹“属地管理”中责任、权力和利益关系,全面建立实行“乡呼县应、上下联动”工作机制,解决好县直部门与乡镇(街道)工作运行不畅、具体事务推诿扯皮万方数据

     编办主任笔谈瑚㈣缫醐嬲嘲鳓麟鞠}I|n2019.09等问题。对照《县乡“属地管理”事项主体责任和配合责任清单》划定的职责任务,逐项研究确定运行流程,细化任务分工,明确程序环节,压紧工作责任,编制完成事项“施工图”和“说明书”。三是处理好机构编制部门横向联通与上下贯通关系。一方面,要强化机构编制部门与同层级部门横向之间的信息沟通和工作联通。探索建立部门工作向机构编制部门通报机制、职能职责争议协调机制和部门履职运行监督约束评估机制,规范做好部门职责界定、协调和划分工作,防止出现越位、缺位和错位现象。另一方面,机构编制部门要贯通上下之间关系,更好发挥集成效应。向上多沟通多汇报,多争取倾斜支持,多了解工作导向和下步工作重点;向下勤调度多指导,掌握基层情况,听取意见建议,提高办事效率,让各项工作举措第一时间落地生效。五、强化担当、提升效能,展现机构编制服务改革发展的崭新风貌一是在思想上要愿担当,做起而行之的先行者。机构编制部门作为党的机关,必须毫不动摇始终把党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牢记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做到思想上与党同心、行动上与党同步。按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安排,对照“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要求,在学懂弄通做实>----j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狠下功夫,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合一,做到全面系统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炼就坚强党性。破除“一般化”“过得去”“差不多”等倾向,摒弃“推一推动一动”、拈轻怕重等思维,主动适应职责任务拓展、履职手段丰富、工作要求提高的新形势,学理论、学政策,讲大局、讲业务,创亮点、创经验,加快推动角色转变、工作转型和方式转换,更好地服务党委工作大局。二是在责任上要敢担当,做攻坚克难的奋斗者。坚持以问题导向对标提升,从问题中找准方向、压实责任,更好服务事业大局。要在全市掀起一场“金领域流程革命”,全面构建高质量发展生态系统。既然是“流程革命”,必然涉及机构整合、职能优化和编制调整,需要结合实际深入思考,多提几个问题,多想几种办法,多找几套思路。比如,在年度编制计划申报使用上,出现了计划追不上“毕业季”,计划批复与招揽人才“错峰出行”的尴尬。这对用编计划的时效性、便捷性和灵活性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转换思路、转换方式和转换作风。这只是流程再造的一个点,但可以举一反三、“以小见大”,推动机构编制工作提质增效。三是在能力上要善担当,做求真务实的实干者。担当需要勇气,更需要能力。有了硬本领,才能善担当,才能在担当中创造出经得起检验的实绩。善于瞄准重点发力,做到“牵牛牵鼻子、提衣提领子”,找准全局工作中的重点环节和关键要害,紧紧盯住改革难点、痛点和堵点发力,千方百计解决问题、攻克难关。结合工作实际,对照“一招鲜”选题进行重点研究推进,力争创造在全省乃至全国叫得响的“滨州经验”。把教育培训摆在更加突出位置,采取多种方式,主动走出去、请进来,加强干部实践锻炼,树立鲜明用人导向,重视发现培养使用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实绩突出的干部。口E:CSQ关键词:新时代机构编制编制资源管理全流程万方数据

    篇六:机构编制推广经验做法

    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 当前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 机构编制管理作为 国 国家行政管理的一个重 要 要组成部分,在国家行 政 政管理中处于源头和基 础 础地位。机构编制是“ 龙 龙头” ,是个很敏感的 工 工作。经过多年的工作 实 实践,我们在机构编制 管管理工作中已经摸索出 一 一些成功的、行之有效 的 的经验和做法,如联审 工 工资制度、《机构编制 管 管理证》制度、《行政 事 事业单位入编(减员)

     通 通知单》制度、人员编 制 制管理台帐等。随着新 形 形势的发展,一些不容 忽 忽视的问题也应运而生 , ,影响了机构编制管理 工 工作的有效开展。

     一 、 、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部分单位和部门 对 对机构编制工作重要性 认 认识不够,对机构编制 管 管理存在忽视和松懈的 情 情况 有些部门和单位 对 对加强新形势下机构编 制 制管理的重要意义认识 不 不足,无视“三定”方 案 案的严肃性,不能站在 全 全局的角度看问题,不 能 能自觉地在转变职能、 精 精简机构编制、提高队 伍 伍素质、提高工作效率 上 上做文章,而是只强调 本 本部门本单位的困难, 总 总想在增设机构、增人 增 增编、增职数、提升机 构 构规格等方面打主意。

     大 大都强调本部门本单位 的 的重要性和各种困难, 要 要求增加机构、增加编 制 制,很少有单位提出精 简 简机构、减少编制。要 开 开展某一项工作,就要 设 设立一个机构,而且动 辄辄要为行政机构;如果 行 行政机构不能设置,就 要 要求设立为财

     政补助的 事 事业机构,配备相应的 人 人员。

     (二)机构设 置 置的多样性。除了正式 设 设立的机构以外,还以 “ “合署” 、“挂牌” 、 “ “挂靠”等形式设置机 构 构。如农业局增挂牌子 的的机构有乡镇企业局, 经 经济贸易局增挂牌子的 机 机构有企业工委、安全 生 生产监督管理局、经济 体 体制改革办公室等。如 果 果仅仅是挂牌、合署或 挂 挂靠倒未尝不可,问题 是 是挂牌、挂靠之后,组 织 织部门要相应地配备领 导 导干部。领导干部配备 后 后,工作人员就显得不 够 够,出现“官多兵少” 和 和人手紧的现象,导致 政 政事职责不分、政事人 员 员混岗情况的产生,甚 至 至直接导致人员超编。

     (三)编制管理失之于 弱 弱。虽然有“编制就是 法 法”的说法,但在实际 工 工作中,编制管理的软 弱 弱性随处可见。按照国 家 家规定,只有军队转业 干 干部可以超编安置。但 在 在实际工作中,组织部 门 门在领导班子调整时, 超 超编配备领导干部;人 事 事部门在机构撤并、调 整 整时,由于人员分流难 度 度较大,让超编人员暂 时时在岗。有的部门由于 人 人员结构(年龄、专业 、 、职务等)的原因,缺 少 少专业人员或年轻干部 , ,在招考或调剂时,超 编 编配备。更有甚者,一 些 些部门、乡镇及其下属 事 事业单位,视编制规定 而 而不见,大量使用临时 性 性人员。

     对上述问题 , ,我们可从主客观两个 方 方面寻找原因。客观上 , ,目前社会事务方面新 的 的工作很多,一项工作 的 的开展总得有一个机构 来 来管理,造成机构增加 ( (包括行政的挂牌机构 和 和

     事业的实体机构)。

     由 由于目前领导干部能上 不 不能下的情况没有根本 改 改变;或者由于目前就 业 业形势非常严峻,机构 撤 撤并之后,人员分流有 较 较大的难度;或者由于 目 目前公务员队伍中专业 结 结构不合理等原因,不 得 得不适当补充一部分年 纪 纪轻、学历高、专业性 强 强的人员,造成有的单 位 位人员超编配备。主观 上 上,由于有的部门和少 数 数领导机构编制观念不 强 强,在人员配备特别是 领 领导干部配备上,不能 严 严格执行核定的编制数 , ,造成机构增加,人员 超 超编。

     二、解决办法 及 及对策 机构编制是龙 头 头,也是个很敏感的工 作 作,编办作为党委、政 府 府的工作部门,要通过 机 机构编制法制化建设, 积 积极构建“廉洁、勤政 、 、务实、高效”的工作 机 机制,充分发挥控制、 把 把关、协调、监督作用 , ,加强对机关和事业单 位 位的职能、机构、编制 、 、人员结构等进行全过 程 程监督管理和跟踪服务 , ,更大程度地发挥机构 编 编制部门的主要职责和 职 职能。

     (一)严格维 护 护“三定”方案的严肃 性 性,建立和形成机构编 制 制管理完整的法律体系

      严格执行“三定”方 案 案,对于保持机构和人 员 员编制的相对稳定具有 重 重要作用,必须坚决维 护 护其权威性和严肃性。

     未 未经批准,任何单位和 部 部门不得以任何方式自 行 行调整和改变“三定” 中 中关于主要职能、内设 机 机构、人员编制和领导 职 职数的规定。

     从事机 构 构编制管理的人员都知 道 道,在机构编制管理中 , ,有一句话叫做“编制 就 就是法” 。光从这句话 来 来讲,编制就是法不错 ; ;但从这句话也反映出 机 机构设置管理的法治性 不 不强,而“编制就是法 ” ”这句话的落实也有较 大 大的差距。改革开放以 来 来,随着我国民主法制 建 建设的推进,经济社会 各 各项管理特别是经济管 理 理方面的法制建设进展 很 很快,并且取得了较大 的 的成效。相对于其它各 项 项工作,机构编制管理 的 的法制化、规范化进展 不 不大,或者说立法进程 滞 滞后,使机构编制管理 部 部门长期以来不能依法 行 行使自己的职能,它的 行 行政行为更多是体现上 级 级领导的意图,而非完 整 整的法律意志。我们对 前 前几次机构改革的反思 , ,其中一条就是靠不具 备 备法律效力的行政手段 来 来推行的,这就不可避 免 免地在机构编制管理上 打 打下了人为因素的印记 。

     。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 的 的那样,人们“往往把 领 领导的讲话当作‘法’ , ,不赞成领导说的话, 就 就叫‘违法’ ,领导人 的 的话改变了,‘法’也 跟 跟着变” 。如果领导人 之 之间意见分歧,常常使 机 机构编制部门陷入无所 适 适从的两难境地。作为 上 上层建筑的一个重要组 成 成部分,要保证经济基 础 础和上层建筑其它部门 的 的正常长期运作,机构 编 编制管理方面的立法是 一 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 决 决定指出:“进一步调 整 整各级政府机构设置, 理 理顺职能分工,实现政 府 府职责、机构和编制的 法 法定化。”这为加快推 进 进机构编制立法进程, 实 实现机构编制管理的规 范 范化、法制化指明了方 向 向。

     (二)继续完善 机 机构编制管理约束机制

      机构编制管理工作是 一 一项综合性的工作,它 涉 涉及到组织、人事、财 政 政等各个部门。机构编 制 制是财政部门拟定财政 预预算和核拨经费的主要 依 依据,财政预算控制是 机 机构编制约束的有效手 段 段。进一步完善机构编 制 制、人员工资与财政预 算 算相互制约机制,要以 编 编制为基础,在机构编 制 制部门审核批准的机构 和 和编制的限额之内,核 定 定人员、工资和经费, 办 办理调配、录用、社会 保 保险、工资福利、户口 迁 迁移等手续。进一步完 善 善和强化编制、人员、 工 工资一体化管理的、相 互 互配套制衡的刚性约束 工 工作机制。加快电子化 进 进程,财政局和编办可 以 以实行机构编制、人员 工 工资、财政预算等微机 联 联网,建立数据库,实 行 行人员编制与财政预算 同 同步监测、动态管理。

     (三)建立健全机构编 制 制管理监督机制 一是 进 进一步加强机构编制部 门 门监督检查职能。机构 编 编制管理部门要全面转 变 变习惯于主要抓具体审 批 批和执行的做法,克服 和 和扭转“弱监督、软监 督 督、虚监督甚至无监督 ” ”问题,加强监督职能 , ,健全完善监督检查程 序 序和手段。如可以结合 年 年终统计和事业单位法 人 人登记及年检,对各单 位 位的机构编制执行情况 进 进行检查。在机构编制 部 部门内部形成强力有效 的 的机制和制度优势,实 现 现机构编制监督检查的 制 制度化、经常化,把监 督 督检查工作作为一项长 期 期的日常业务职能深入 持 持久地开

     展下去。

     二 是 是建立群众公开监督制 度 度。群众监督是最广泛 、 、最有力的监督。建立 机 机构编制数据库,实行 编 编制实名制和“阳光编 制制” ,定编定岗到人, 将 将财政供养人员情况置 于 于广大干部职工的监督 之 之下。如机构编制部门 对 对不涉及国家秘密的工 作 作原则、审批程序、机 关 关事业单位的定编定岗 定 定员情况等,以适当方 式 式向社会公开;机构编 制 制部门通过聘请社会监 督 督员等方式,广泛征求 人 人民群众意见;建立健 全 全投诉举报制度等等, 进进一步落实和扩大群众 对 对机构编制管理的知情 权 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防 防止和杜绝“暗箱”操 作 作等违法违纪行为,营 造 造加强机构编制监督的 良 良好氛围。

     三是强化 领 领导干部的编制意识, 建 建立健全相关工作机制 。

     。县乡各单位党政主要 负 负责人是执行机构编制 纪 纪律的第一责任人,负 有 有对本地区、本单位机 构 构改革和机构编制管理 的 的直接责任。可以视具 体 体情况,建立健全相应 的 的配套措施,如制定相 应 应的年度考核方案,将 机 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纳入 各 各乡镇、各部门领导班 子 子及成员的年度实绩考 核 核目标;纪检、监察、 编 编制、审计部门对机构 改 改革和机构编制管理工 作 作实施同步监督,发现 和 和接举报有违规操作行 为 为的,及时、迅速地介 入入调查,一经查实,坚 决 决处置到位;各单位主 要 要负责人离任时,编办 对 对其任职期间内机构编 制 制管理情况进行审查, 发 发现有违反编制纪律的 , ,实行追究制等等。

    篇七:机构编制推广经验做法

    63 2020 年 x 深入推进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工作总结情况汇报经验做法特色亮点 政事分开不彻底、体制机制不活、服务质效不高……针对地方事业单位存在的诸多问题,x 深入推进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坚持精简效能和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大力优化机构编制资源配置和布局结构,并将精简下来的编制重点用于保障教育医疗等社会民生领域。

     政事分开不彻底、机构设置“小散弱”“虚大空”……一段时间以来,x 一些事业单位存在体制机制不活、服务质量和效率不高、公益与市场不分等突出问题。

     自 xxxx 年 x 月 xx 委、x 政府印发《xx 深化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实施意见》以来,x 全面梳理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底数,分类改革,坚持精简效能和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大力优化机构编制资源配置和布局结构,力促公益服务质量实现提升。

     压缩“虚大空”单位编制规模,整合撤并“小散弱”事业单位 改革前,xx 教育厅 xx 个直属事业单位有 xx 个在编人数不足 xx 人,最少的一个仅有 x 人;x 教育学院一家单位却有xxx 余人,单在教研指导这块,全国同类院校最多百八十人,我们有多少?xxx 多人!人浮于事现象突出。

     xxxx 年 x 月,x 教育科学研究院、x 教育评估院、x 教育学院等 x 家事业单位合并组建成立 x 教师发展学院。以“七合一”为引领,x 教育厅挤水分、去泡沫,大刀阔斧精简编制和机构。现在,厅直属事业单位缩减至 x 个,精简 xx%;事业编制减少到 xxx 个,减少 xx%。

     根据实际调研情况,x 打出组合拳:压缩“虚大空”单位编制规模。对机构编制规模与职能作用不匹配,规模较大、公益职能有限,长期大量空编的单位,压缩编制数量,合理确定编制规模;清理撤销“空壳”单位。批准设立时间超过两年,仍未进人落编,组织机构空壳化、职能任务空心化、单位设立有名无实的“空壳”事业单位一律清理撤销;整合撤并“小散弱”事业单位。重点对 x 直编制 xx 名及以下、市(地)编制 x 名及以下、县(市)编制 x 名及以下单位进行整合撤并。

     截至今年一季度,xx 直涉改事业单位精简 xx%、事业编制精简 xx%、内部机构精简 xx%、领导职数精简 xx%,市县事业机构精简 xx%、事业编制精简 xx%。

     在做减法的同时做好加法,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精简下来的编制重点用于保障教育医疗等社会民生领域。

     公益类事业单位破除逐利机制,经营类事业单位撤并、重组、划转“单位一层门面房出租后,开起了小餐馆、药店;食用菌中试基地搞起了生产,种出的木耳直接卖给市场。”

     xx 科学院人事处处长姜宏宇说,“最艰难的时候,xxx 多名职工一度只剩下四五十号人。”改革前,xx 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属于未分类定位事业单位,经费自筹,科研人员只得一头忙科研、一头忙赚钱。

     xxxx 年 x 月,研究所被明确为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收回出租房屋,扩建微生物种质保藏中心;停止小作坊式的食用菌生产销售业务,中试基地回归试验属性。

     现在研究所立足本 x 实际做服务,针对食用菌品种选育、微生物肥料等‘企业做不了、大学够不着’的应用技术展开攻关。

     强化公益属性,破除逐利机制。公益一类单位不得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公益二类单位不得从事面向市场的竞争性业务并取得竞争性经营收入。

     xx 计算中心原属公益二类单位,有员工凭借人脉资源到各厅局招揽信息化建设项目,扰乱正常市场秩序。改革后,以计算中心为班底,全 x 整合 x 家单位组建成立新的公益一类单位——x 政务大数据中心。

     新机构挂牌后,所有人员一律不得搞经营创收,早先设立的公司也必须全部退出、彻底脱钩。半年多时间,在建设x 政务‘一网通办’总门户、打破部门数据壁垒方面已卓有成效。

     与此同时,x 稳步推进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改革。

     通过撤并、重组、划转等方式,x 直经营类事业单位精简近百家,收回事业编制 xxx 余个。

     “撤”“并”共举,彻底剥离事业单位承担的行政职能 仅有 xx 个人的 x 林木种苗管理总站,却承担着林木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审核核发、林木种子质量监督检查等 xx项行政职能。事业单位承担行政职能既‘越位’又‘缺位’,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家的地。

     事业单位机构改革推进以来,xx 全面梳理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底数,分类改革。“梳理发现,共有 x 家事业单位承担 xx 项行政职能。”孙伟滨说,按照职能相近原则,xx项行政职能已全部划归机关处室。

     现在,林木种苗管理总站变为林木种苗服务总站,真正回归了主业。

     刀刃向内,“撤”“并”共举,x 彻底剥离事业单位承担的行政职能。x 直 xx 家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中,x 家完全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的行政职能划归行政机关,撤销原事业单位,收回事业编制 xx 名;xx 家部分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的行政职能剥离划归行政机关,原事业单位回归公益服务职能,或与其他单位进行整合撤并。

     x 住建厅原有 x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总站等 x 家承担行政职能的参公事业单位,职能交叉、重复设置。招标造价管理职能划归到建筑业管理处,指导墙体材料改革职能划归到建

     设标准与科技处。为了保证行政职能收得回接得住,厅机关设立质量安全管理监督处,承担原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安全监督总站的质量安全监管职能,强化了质量安全工作的服务能力和监管效果。

     此外,x 结合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改革,规范事业单位名称设置。改革后,x 直有 xx 余家事业单位不再使用‘委、办、局、处’等行政性称谓。

    篇八:机构编制推广经验做法

    编制与国家治理现代化专栏优化配置机构编制资源为新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组织保障文/梁远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统筹使用各类编制 资源,形成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完善国家机构组 织法。”党的十九届= 中、四中全会以及《中国共产 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都对优化配置机构编制资 源提出明确要求。中央编委会议提出“严控总量、 统筹使用、有减有增、动态平衡、保证重点、服务发 展”的总体思路,进一步强调要加大创新挖潜力度, 想方设法打破层级领域壁垒,优化编制资源结构, 提高使用效率。优化配置机构编制资源,是推动党 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地生根的必然要求,是着力推 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迫切需要。―、对优化配置机构编制资源 目标方向的思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机构编制资源是重要的政 治资源、执政资源,应该由党中央根据党和国家事 业全局需要进行科学配置。”因此,优化配置机构编 制资源,是机构编制部门承载的重大责任,需要认 真审视如何找准着眼点和切人点,更加科学高效地 配置资源,为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完成党的执政使 命提供保障。(一)需要树立强烈的执政资源意识,进一步 强化集中统一领导执政资源应包括各类公共管理梁远:中央编办机构编制研究中心主任职能,职能的组织载体即机构,职能的人力载体即 编制,以及履行职能需要的其他公共管理要素。这 些都是党执政兴国的宝贵资源、稀缺资源需要经 常性考量,如何服务于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和国 家政权建设、做到资源“红色配置”;如何坚持精干 高效、精打细算,做到资源“绿色配置” 如何全面 加强党对优化配置机构编制资源工作的集中统一领 导,强化机构编制的政治属性、政权属性,更好地 发挥机构编制在国家政权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解 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创新机构编制管理方 式,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 需要,建立编制管理长效动态管理机制,形成科学 合理的编制管理体制必须明确机构编制资源配置 的主体是党中央,这是政治前提必须打破地区、部 门、单位本位思想,在党中央集中统-领导下,科学 合理、规范有序实施。同时,也需要在资源配置上适 度 “分权”,充分发挥各层级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 齐抓共管、共同治理的大格局。(二 )需要在管住管好机构编制中优化资源 配置,实现从“严控”到 “统筹”的提质增效。党的 十九大提出要统筹使用各类编制资源,进一步明确 了机构编制管理是优化配置执政资源重要基础性工 作的定位。当前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总量已经不少,25

     ■ I 中国机构改革与管理党中央强调继续坚持原则、较真碰硬、把住关口、严 控总量。因此,严控总量是不能突破的“天花板”, 是重大的政治考量。不突破总量增加编制,仍然是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机构编制管理的总基调、大前 提。同时,管住并不意味着管死,并不意味着该增的 不增、该调的不调、该办的不办。从党的十八大强调 “严格控制机构编制”,到十九大提出“统筹使用 各类机构编制资源”,从 “严控”到 “统筹”的转变 意味着,在编制管理上的重心由“控量”向 “提质” 转变。一方面,“统筹”必须以“严控”为基础,这是 需要一直延续贯彻的基本原则;另一方面,改革将 从 “控制总量”向 “调整结构”转变,坚 持 “瘦身”和 “健身”相结合,使有限的编制资源向事关长治久安 的重点领域倾斜,向基层和一线倾斜,发挥出最大 效用。(三 )

     需要把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贯彻到优化 机构编制资源配置全过程,着力提供更优质均等的 公共服务保障 d 尤化机构编制资源配置,必须直面 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从体制机制上推动解决发 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使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地 惠及全体人民。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全 方位的,这就要求对今后的机构编制 T .作进行整体 思考和谋划,提供为民谋利、为民办事、为民解忧、 保障人民权益、倾听人民心声、接受人民监督等方 面的机构编制资源保障。需要着力深化社会事业体 制改革,按照深化事业单位改革的总体思路和部署 安排,优化事业单位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使事业编 制资源配置更加规范。需要优化公共服务资源布局 结构,将资源更多地向基层和欠发达地区投放,扩 大资源灵活调配面,缩小服务质量差距。党的十九 大提出了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 治 “三大攻坚战”,提高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 和社会治理等民生服务水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 重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要主动作为,为实施重 点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提供编制资源保证。(四)

     需要将干部队伍建设与优化机构编制 资源统筹考虑,为党和国家事业提供优质人力资源 保障。干部是党最重要的执政资源,人才是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和国际竞争的战略资源。机构编制是 党的执政资源、政治资源,是党政群机关和事业单 位干部配备的基本依据,是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的重要支撑。本轮机构改革中,中央编委体制调整 优化,编办归口组织部管理,就是更好落实党管干 部 、党管机构编制原则的重要举措3 这就需要我们 转变思维方式,不能单纯地从编制管理角度来研究 资源配置,要将干部队伍建设与编制资源配置作为 整体通盘考虑谋划。机构编制资源配置,应紧紧围 绕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这个关键,遵循干部和人才 T .作规律,开阔思路、创新方法,不断提升机构编 制资源使用效益。继续把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 要 、保障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作为机构编制资源配 置的着力点。当前,党中央积极推动干部跨地区、行 业、领域交流,选派干部到基层挂职任职,鼓励和引 导人才向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统筹干部 和人才队伍建设。与之相适应,要积极探索优化机 构编制资源配置的有效途径,打破编制使用壁垒, 推动跨部门、跨地区、跨层级调配使用,鼓励向基层 一线下沉编制资源。(五 )需要在完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中 优化机构编制资源配置,遵循突出重点、循序渐进 的推进原则。职能、机构、编制三者有机统一,内在 联系,不可分割。机构编制管理从粗放型管理形态 向精细化管理模式跨越,需要实现职能、机构、编 制管理的全面“精细化”。机构编制管理“精细化” 最核心的内容,就是要将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内 各层级、各部门、各岗位、各环节、各流程之间的衔 接配合进行细致人微的设计和管理,并逐步上升为 具体制度。这样才能使各部门、各单位的编制资源 配置实现“精细化”操作,与各自承担的职责任务完 全匹配。从这个角度看,机构编制资源配置是一个 较为庞大的系统工程,科学规范管理不可能一蹴而 就 、 一 劳永逸,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特别是要 处理好现实性与可能性、理论性与操作性、当前与 长远等几大方面之间的关系。对于在地方实践中取 得成效的经验做法,要及时总结提升,深人研究提 出在全国进行推广的实施办法。对于在现实中虽未26

     机构编制与国家治理现代化专栏付诸实施、但完全能够做到的科学调配编制资源的 方式方法,要积极提出针对性、操作性强的政策举 措,着力破解制约编制资源科学配置的突出问题。

     对于精准度高但实施难度大的创新举措,要加大研 究探索力度,为更深层次、更高程度、更广领域实现 优化机构编制资源配置提供科学指引二、对优化配置机构编制资源需要 破解难题的思考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 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改革进程中 的矛盾和问题只能用改革的办法来解决。改革要有 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 题进一步研究思考,找准问题症结和突破口。目前我_ 实行机构编制总量控制制度,编制总量 在可控范围内运行,但由于多方面原因,编制管理和 配置上仍然存在一些结构性问题,管理手段还相对 粗放、滞后,制约了现有编制资源整体优势的发挥。(一)

     编制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深化改革向深人推进,

     三个攻坚战拉开阵线,“一带一路”倡议广泛实施,

     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事业呈现出全新局面,同时人民 群众对公共服务需求呈现出差异化和多元化的趋 势,这都导致国家承担的相关职能任务显著增加, 使各地区各部门对编制的需求也比较旺盛。人们对 政府公共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但现有编制资源效 益没有得到充分有效发挥,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 美好生活需要还不相适应。有的单位职责任务发生 了较大变化,编制没有相应调整;有的领域信息化管 理手段有了深度运用,编制也没有相应缩减。与此同 时,一些亟需保障的重点部门,特別是职责任务明 显加重的领域,编制没有得到相应加强。主要原因 在于,存量编制资源没有有效的盘活,刚性需求旺盛 与编制资源保障不及时、不充分、不平衡之间的矛盾 日益凸显=( 二)

     编制资源配备结构不尽合理我国目前编制规模是历史形成的,基本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但编制确实存在结构性短 缺 ,在 种 类 、地区、层级间分布还不平衡。一是行 政和事业编制分布不平衡。行政编制自1993年按要 素测算核定以来,没有进行过重新核定。事业编制 原先由各地根据财政状况、实际需要分层级自行核 定,现在以2012年底总量基数实行总量控制。目前全 国编制总量中,行政编制约占19.7%,事业编制占约 80.3%,整体结构比例的合理性需要研究。实践中的 情况更为复杂,主要是存在“行政不足事业补”的现 象。以中央部门为例,一些较大的部委,很多内设司 局都对应着一个或多个事业单位,作为决策研究或 政策执行的支撑机构。还有一些部门通过委托部分 职能、借用下属事业单位人员等方式解决人手不足 问题。二是地区间分布不合理。从全国情况看,省际 之间编制分配不平衡,编制配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间 存在脱节.总的看,经济发达地区一般比其他地区需 求量更大,沿海地区比内地省份需求量更大,中心城 市 、省会城市比其他城市需求量更大。在一个省域 内,也存在经济社会发展较好地区由于人口流人较 多,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等领域编制需求压力较大, 编制资源缺少有序流动的问题。三是层级上分布不 合理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和城市经济迅猛发 展,农业人口向城市大量集聚,城市政府管理任务 越来越重,大城市、中心城市特别是市辖区编制不足 的矛盾较为突出。与此同时,县级结构性超编严重, 但某些乡镇因撤乡并镇,出现空余编制。四是行政 编制内部布局不合理。各级党政群机关普遍存在内 设机构过多过散问题,有限的编制资源被分散,“官 多兵少”问题在县区一级党政群机关还不同程度存 在。政法部门中由于指挥层级较多,警种设置具体, 机关化现象较为普遍,执法一线人员力量相对不 足。五是事业编制内部分布不合理。“小散弱”事业 单位普遍存在,分散了有限的编制资源3 为机关提 供支持保障的事业编制数较大,随着政府公共服务 职能的拓展,义务教育、学前教育、基本医疗等公共 服务领域增编需求增多。(三 )

     编制资源缺乏常态化、动态调整机制 机构编制资源作为稀缺资源,不仅是做好党和27

     国家工作的重要保障和支撑,也与干部岗位职级、 交流晋升、待遇福利和单位财政供给、办公住房分 配等密切相关,编 制 的 “附加值”越积越多、备受 关注,做加法容易、做减法难。以行政编制为例, 1993年行政编制核定以人口、面积和经济发展等为 主要指标,分层级分类排序进行地方编制分配。随 着时间的推移,编制资源的基本盘没有重新核定, 仅有少量的增增减减。动态调整、余缺调剂只是少 量 、散发方式,常态化动态调整难以实现 。

     一 方面 是编制分配同化问题严重。编制分配后的地区所 有、部门所有问题突出,编制一经核定,则长期固 化,一些部门和单位长时间不曾调整。另一方面是 动态调整编制缺少制度性安排。被调整地区和单位 抵触多、意见大,即使做一些调整,往往是在讨价 还价后,做一些零散的、不定期的、非制度化的调 整,难以常态化。(四)空编人员和编外人员并存现象广泛存在 在全国范围内,空编和编外人员并存已成为普 遍现象 。

     一 定量的空编在编制管理中属于正常现象, 但部分地区和部门,空编长期不用,大量的结构性 空编闲置了部分编制资源,使得稀缺资源没有做到 物尽其用。据初步测算,目前各层级行政和事业编 制空编多年,一"直保持在编制总量的1/8左右。由于 缺少有效的制度规范,无法根据职能变化和工作需 要对各层级的空编进行有效调整,导致编制资源浪 费。同时,编外人员大量存在 。

     一 方面,编外用人是 应对编制紧缺、弥补工作急需的一种有效手段,也是 用人制度的一种创新。通过自主招聘、人事代理等 方式聘用编外人员,不仅便于管理,也利于节约成 本。另一方面,编外人员的大量存在,使得混岗混工 现象普遍,同岗不同酬矛盾突出,加上编外人员发 展通道窄,导致人员流动性大,又缺乏统一规范的 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影响人员队伍稳定,影响工 作的连续性,也会给社会稳定遗留一定隐患。这一 问题在乡镇更为普遍,导致出现一个乡镇几种人、 没有编制很伤心的窘局。分析其原因,主要是乡镇 编制配置背后的人员管理方式不适应乡镇工作的 实际需要。中国机构改革与管理 ______三、对优化配置机构编制资源 主要路径的思考优化配置机构编制资源,要按照党的十九大和 十九届三中、四中全会要求,继续坚持严控机构编 制总量,坚 持 “瘦身”与 “健身”相结合,管住盘活 用好机构编制资源。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建立编制 核定和动态管理调整机制,形成科学合理的管理体...

    篇九:机构编制推广经验做法

    优化政府组织结构

     严格控制机构编制不断推进机构编制管理创新● 上海市编办近年来,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的意见》(中发〔2013〕9号)和国务院“约法三章”的要求,上海市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积极优化政府组织体系,严格控制政府规模,不断推进机构编制管理创新。一、围绕优化政府组织结构着力规范行政机构设置一是着力完善市级政府组织结构。强化机构职能整合,积极推进部分领域大部门制改革。在公共服务领域,整合组建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优化配置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资源;在市场监管领域,重新组建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强化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在交通管理领域,组建市交通委员会,构建综合交通管理体系;在城市建设和管理领域,整合组建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统一承担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领域职责。二是合理优化区县政府组织结构。在优化区县政府机构设置的同时,重点推进市场监管和城管执法等领域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在市场监管领域,将区县工商分局、质量技监局、食品药品监管分局由垂直管理调整为区县政府分级管理,与区县物价局有关价格监督检查机构职能整合,组建区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优化市场监管资源;在城管执法领域,单独设置区县城管执法局,将区县城管执法局执法大队明确为区县城管执法局所属的行政执法机构,理顺条线之间和条块之间的执法关系。三是积极推进街道管理体制改革。为适应新形势下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的实际需求,实施街道管理体制改革。注重转变职能,全面取消街道的招商引资职能,重点聚焦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公共安全;优化街道机构设置,各街道均按“6+2”模式设置内设机构,其中6个为全市统一设置,另外2个由各区结合街道实际需要自主设置。二、围绕盘活用好编制资源着力推进市、区两级机关精简“瘦身”一是推进市、区两级机关精简“瘦身”。结合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对市级机关进行统一精简“瘦身”,总体上按10%左右的比例精简人员编制,共计精简近1300名行政编制。同时,结合部门“三定”规定修订工作,推动部门内设机构进一步精简,尤其是推进大部门制改革的部门,内设机构大幅减少,如市住建委内设机构由改革前的34个减少到24个。此外,各区县也结合实际同步开展人员编制精简工作,如浦东新区区级机关行政编制精简15%,部门内设机构也相应精简15%。二是结合行政区划调整精简区级机关人员编制。结合黄浦、卢湾撤并以及静安、闸北撤并等行政区划调整,合理优化政府规模,大力精简区级机关人员编制,其中,黄浦、卢湾两区共核减行政编制700余名,静安、闸北两区共核减行政编制近400名,进一步盘活编制资源。三是实施群团机关“减上补下”。按照群团机关改革有关精神,市

     25本刊专访 严控总量创新编制管理专栏(2)级工青妇机关分别按照40%、30%、30%的比例精简行政编制,总计共精简行政编制99名。同时,立足新的职能定位,推进市级工青妇机构实现“扁平化”设置,市总工会、市团委机关内设机构从13个精简调整为9个,市妇联机关内设机构从8个精简调整为6个,整体精简幅度近25%。三、围绕夯实基层基础着力推进基层一线“强身”一是充实基层社会管理力量。结合街道管理体制改革,为地域面积广、人口规模大、管理任务重的街道适当增加行政编制,进一步充实人员力量;结合市委、市政府在镇域内城市人口聚集区域划分“基本管理单元”,在基本管理单元探索建立“镇管社区”运行架构,为其配备一定数量的行政编制,加强社区治理。上述两项工作已为基层一线下达行政编制700余名。二是加强基层一线执法力量。围绕城乡一体化的发展,通过完善大型居住社区管理体制和基层警务体制,为郊区县公安分局增加警力,重点充实加强大型居住社区和城乡结合部等的执法力量。同时,推进司法工作力量下沉,加强社区矫正和社区戒毒工作。三是下沉市场监管力量。结合市场监管体制改革,明确区市场监管局机关人员编制原则上控制在行政管理和执法人员编制总数的20%以内,其余80%的人员编制全部下沉综合执法大队和市场监管所基层一线,加强市场监管力量。四是夯实基层群团工作基础。群团机关改革中,市级工青妇机关“减上补下”的行政编制全部“专编专用”,重点用于加强街道、乡镇等基层一线的工青妇力量。目前,街镇层面工青妇机关基本落实了各1至2名专职工作人员。四、围绕机构编制规范管理着力形成长效机制一是加强编制管理制度化保障。研究形成《上海市控编减编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行政编制的管理要求,强化行政编制总量控制和规范管理。对新组建的部门,根据其主要职责,按照精简效能的原则核定人员编制;对撤并调整的部门,原则上不得突破原定人员编制数;对主要职责调整变动的部门,按照“人随事走”的原则调整编制。二是强化编制使用管理。着力加强编制使用管理,确保编制使用合理有序,提升编制使用效率。目前,上海市市区两级机关空编率均为12%左右,为公务员队伍建设和结构调整留下空间。同时,会同市公务员局等相关部门,建立了编制使用审批制度,从严从紧审批公务员招录计划,不断提升公务员的综合素质,改善公务员队伍结构。三是加强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重点加强机构编制管理的实时监控,实现数据统计筛选、分析、预警提示功能,力求第一时间发现超编进人、超职数超规格配备领导干部等问题,确保及时发现机构编制违纪违规行为,从源头上遏制机构编制违纪违规行为的发生。四是深入开展机构编制核查。抓好机构编制过程管理,系统摸清底数,全面做好调查登记、核查公示、数据审核、数据报送、督促检查等工作。同时,加强机构编制宣传教育,提高执行机构编制纪律的意识。近年来,上海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特大型城市的编制需求有待进一步满足。上海作为特大型城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外来人口大量进入、社会管理内涵不断拓展,各类执法任务不断加重,机构编制总量与用编需求不断增加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二是动态管理机制有待进一步创新。随着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一方面,各部门的行政审批事项逐步减少,部分审批职责减轻;另一方面,各部门的事中事后监管职责逐步强化,监管任务增加,而相应的机构编制动态管理机制有待探索创新。针对上述不足和问题,下一步上海市将进一步深化改革。改革中,一方面建议中央加强对地方机构编制管理的指导。上海承担着自贸区、科创中心建设等一系列先行先试改革探索,相关领域以及特殊区域的管理体制、机构设置没有现成模式,需要中央的指导。同时,建议中央进一步探索机构编制定编标准,完善机构编制动态管理等加强指导。另一方面,充分

     26近年来,江苏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严控机构编制精神和国务院“约法三章”政策要求,规范行政机构设置,精简内设机构,严控行政编制,机构编制无序增长的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在此基础上,着力推进“放管服”改革,促进机构编制资源向重点领域、关键部位聚集,推动行政资源结构布局在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上不断优化。针对职数管理和开发区管理的短板,江苏先后制定了《江苏省处级机构设置编制管理领导职数核定暂行办法》、《江苏省省级以上开发区机构编制管理暂行办法》,从制度层面强化基础管理,巩固改革成效。一、聚焦改革调结构,优化资源配置随着“放管服”改革的推进,我们认识到,要根治审批领域“一长四多”(时间长、盖章多、中介多、材料多、收费多)和执法领域多头执法、多层执法、基层力量不足、执法任性等顽疾,必须积极构建以权责清单为核心的集中高效阳光透明审批、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事中事后综合监管、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的便捷公共服务模式,大力推动审批制度改革和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试点,探索建立“集中高效审批—分类监管服务—综合行政执法”基层政府治理架构。试点中,江苏省将改革与管理有机融合,一方面通过调整机构编制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提供保障服务;另一方面,抓住改革机遇重组机构编制资源,优化结构布局,探索机构编制存量改革的新路径。一是优化职能。围绕集中高效审批,按照“一枚公章管审批”的要求,将与“市场准入”、“建设投资施工许可”、“复杂的民生服务办证”等迫切需要集中审批的三类相关行政许可事项划转至行政审批局。南通市划转了15个部门的53项行政许可事项,苏州工业园区划转了16个部门的114项审批事项,盱眙县划转了21个部门的177项行政许可事项,盐城市大丰区划转了22个部门的227项行政许可事项。围绕综合行政执法,按照“一支队伍管执法”的方向,采取部门内综合执法、跨部门综合执法、区域综合执法三种类型开展试点,实行部门内综合执法的常州文化行政综合执法支队整合了369项文化执法事项;实行跨部门综合执法的苏州工业园区集中行使原城市管理、安监、国土等部门的1469项行政处罚权;实行区域内综合执法的昆山市张浦镇综合行政执法局集中行使市容环境卫生、安全生产、质监、社会保障、文化、公共卫生等23个领域518项行政处罚权。二是优化机构。围绕集中高效审批,南通市、苏州工业园区、盱眙县、大丰区4个国家级试点地区按照“撤聚焦改革调结构

     补齐短板强管理● 江苏省编办考虑特大型城市社会管理用编需求。为进一步加快现代城市治理体系建设,探索适应特大型城市特点的政府管理和服务方式,建议中央在行政体制改革总体政策设计和编制分配上给予适当倾斜,以保障特大型城市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职能所必需的人员力量。

    推荐访问:机构编制推广经验做法 机构编制 做法 经验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