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铭公文网 - www.sddayugaoke.com 2024年05月20日 00:03 星期一
  • 热门搜索:
  •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初中历史课题4篇

    浏览数: 发布时间:2022-09-13 10:35:05

    初中历史课题4篇初中历史课题 课题 第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安史之乱和黄巢起义,知道唐朝灭亡后五代十国的局面,思考历史事件之间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历史课题4篇,供大家参考。

    初中历史课题4篇

    篇一:初中历史课题

      第 第 5 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安史之乱和黄巢起义,知道唐朝灭亡后五代十国的局面,思考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知道唐朝衰亡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比较唐玄宗前期和后期统治所采取的不同措施,分析唐朝衰亡的原因,学会以史为鉴。

     (2)阅读诗文和史料,培养学生提炼有效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加深对历史问题的理解。

     (3)识读《五代十国形势图》,直观认识五代十国时期政权的更迭与分立,培养从历史地图中提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安史之乱、藩镇割据等史实, 体会腐败亡国的道理 ,由此认识当今反腐败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安史之乱

      唐朝衰亡及原因

     【教学难点】

     安史之乱的原因及影响。

     【教学方法】

     本课时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述法、讨论法、阅读指导法等。

     学习方法有:学生分组合作法、自主探究法等。

     【课前准备】

      学生搜集唐朝末年的资料,并加以整理;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同学们,结合前面所学说说唐朝繁盛的表现 … … 看一首诗杜甫《忆昔》,

     看出唐玄宗通统治前期开元年间“繁荣、稳定”景象,再看唐玄宗时期一首,《垂老别》·杜甫,战乱动荡。

     为什么有这样大的变化?因为唐玄宗后期发生了安史之乱,大唐的盛世戛然而止,走向衰落。

     出示课题。

     2. 历史名词解释:

     藩镇:藩镇与普通地方在 军事上最大区别是什么?

     也叫军镇,驻扎军队,负责保卫地方,保卫国家。

     节度使:节度使与其他中央委派的将领 在权力上的最大区别是?他权力极大,集地方军权、行政权、财权于一身。

     二、展示自学导航

      自学 10 分钟

     学生质疑解疑 三、交流探究 师:唐玄宗前期年号开元,是唐朝的鼎盛时期,后期年号天宝,后期发生的安史之乱终结了唐朝一百多年的繁荣时期, 唐朝的国势陡然衰落。

     这引发了许多政治家和思想家的研究与反思。

     第一子目:由盛转衰变局 —— 安史之乱 (一)探究一: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展示材料,学生阅读提炼历史信息,得出结论。

     1.唐玄宗后期,追求享乐,荒废朝政,不辨忠奸任人唯亲,朝政腐败。

     2.节度使势力膨胀,形成外重内轻的军事局面; (危险性, 如果节度使对中央政权怀有野心, 那中央就很难应付)

     3.节度使安禄山势力强大对中央形成威胁。

     4.社会上各种矛盾尖锐。

     引导分析:安史之乱的根本原因是政治方面朝政腐败。

     (二)

     观看视频:知道安史之乱,时间、人物、借口、路线及攻陷城市。

     注意看:叛军有没有 攻下都城长安? 学生活动一:”我是讲解员”展示形势图

     突出范阳—汴州—洛阳—潼关—长安。

     体现安史之乱对唐朝的极大破坏。

     学生活动二:讲故事——拓展:马嵬驿事件

      讲述马嵬驿事件。避难体现晚年唐玄宗的治国精神、抱负志向也消磨殆尽。

     杨国忠多行不义必自毙,贵妃因杨国忠专权妄为引发众怒而祸及自身。

      (师:叛乱遂平,对唐朝的破坏却难以弥补)

     探究二:安史之乱的影响:

      1. 社会经济遭到破坏,尤其是北方。

      ( 安史之乱最严重的后果是这个原因 —— 节度使势力膨胀问题不但没有改。

     善,反而更为严重。)

     名词解释:藩镇割据。这些藩镇名义上国家的地方官,保护中央,实际不受朝命,各自为政,成为占据一方的割据势力。这严重损害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2.使唐朝国势由盛转衰,各种矛盾更加尖锐。

     3.唐朝中央权力衰微,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 和平教育:战争给人民生命财产、国家、社会造成巨大损失,所以我们倡导和平反对战争。经历安史之乱 ,唐朝的衰亡已经是不可逆转了 了)

     第二子目:唐朝名存实亡 —— 黄巢起义 (简略处理)

     师:在安史之乱中,一位著名宦官开始逐渐走上政治舞台,他是-李辅国 拓展资料:李辅国

      得出结论:宦官专权政治更腐败。

     再加上“连年灾荒”唐末农民起义终于爆发了—— 问题:a 唐末黄巢起义原因是什么?b 结果如何? c 唐朝最终被谁灭亡的? 黄巢起义的打击,使唐朝中央统治势力衰竭,名存实亡。农民起义虽被镇压,但是它推动了腐朽力量的衰亡,推动了历史发展。

     朱温是通过武将夺权建新政权,他开始了五代十国时期的武将兵变夺权的恶性循环。

     第三子目:唐末顽疾延续 —— 五代十国

     1. 学生活动三:

     观察图表思考交流:

     (1).北方较大的一块区域,标着五个政权名称? (2).南方并立政权较多,这些政权是在什么基础上建立的?

     引导学生认识:a 武将夺权,朝代更迭频繁;b 由节度使到皇帝的身份变化,不难看出这些政权是在原先藩镇基础上建立的。北方相当于大藩镇。因此—— 2. 局面实质:这一局面的实质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继续。

     提醒同学:十国是南方 9 个+北方 1 个(北汉)

     尽管这一时期局面是分裂并立状态,但统一仍是历史发展的大势所趋。

     最终结束武将夺权恶循环,藩镇割据局面的是历史上的宋太祖。

      四、梳理小结

     第 5 课 促使唐朝走向衰亡的事件有哪些? 学生活动:动动手

      与老师一起 板书

     :

     唐朝衰亡的原因有哪些?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五、达标练习 六、单元梳理:

     巩固朝代更迭、时期时代特征。

     强调唐朝近三百年历史由盛转衰,五代十国是个过渡 五、学史明智

      对唐朝盛衰的反思 师:开元盛世和安史之乱同是唐玄宗统治时期,同一个皇帝前后期的所作所为判若两人,这对盛世和乱世的出现产生了重大影响。

     小组讨论:

     1.从个人角度,为了更好成长发展,该怎么做?

     2.从国家角度,新时代的国家领导人和党中央该怎么做?

     师生交流总结。

     唐太宗:治安则骄侈易生,骄侈则危亡立至。

     得出结论:

     “腐败亡国”的结论。一次次的惨痛教训,一次次的证明了这一道理。

     新时代的国家领导人、党中央在这方面是怎样做的呢? 六、以史为鉴聚焦时事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鉴 以史为鉴 1.习近平讲话:执政党的最大威胁时腐败,必须拒腐、反腐!

     .从严治党成绩单,反腐力度大,效果显著。

     师:不仅意识到,而且当作一件大事来抓,坚决、坚持、严厉反腐。

     鉴 以史为鉴 2. 用人标尺; 我们国家还 长期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培养人才, 大力发展 科技; 继续 深化改革开放等这些也是对历史智慧的借鉴。

     3. 2018 年 3 月 17 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宪法宣誓仪式举行。新当选的国家领导人及其他国家公职人员宪法宣誓:……忠于宪法,恪尽职守、廉洁奉公…… 师:同学们结合所学,你对国家主席、党中央有信心吗?有!

     因此,我们有理由坚信我们的党,坚信由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掌舵引航,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的巨轮一定能够抵达光辉的彼岸!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学情分析

     初一的学生好奇心强,教师教学中要注重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

     我校的学生大多是农村孩子,家庭经济条件一般,大多数学生对历史知识的了解主要来源于课本,其次是影视历史剧。大部分学生在之前的课本中曾接触到历史人物唐玄宗、安禄山、杨贵妃等,部分学生有点印象,但对于安史之乱的爆发原因、过程、影响却是非常模糊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利用现有资源,挖掘教学潜力。给学生更多的历史背景资料,通过文字、图片、 视频等资料 ,制造浓厚的历史学习氛围,使学生产生亲临其境之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成教学目标。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效果分析

     本节课的存在的优点:

     1. 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让学生走近历史。

      课堂的导入,温故知新,先通过一组图片,回顾唐朝的繁盛表现,既温习旧知,有为本节课学习做好铺垫,为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学生交熟悉的诗词导入新课,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达到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2.设计合理,环环相扣。

     我把本课内容的教学进行合理的设计:三个板块都使用大量的历史图片资料,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采用了小组讨论、上台展示等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能力,提高了课堂效率。

     3. 体现教学资源优势,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

     本节课能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借助网络资源、多媒体教学手段,制作行之有效的课件,突出了教学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兴趣,扩充教学内容,提高了课堂效率。

     4.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我仅仅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 让学生自由交流发言 谈谈自己的想法,学生各抒己见。

     本节课存在着很多不足。

     1. 在教学理念方面 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发现、探究知识,在探究中掌握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还不能大胆放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3.在教师素质方面,教师语言设计还不够精炼、准确,需在感染力上下功夫。

     2. 在教学设计方面, 学生交流讨论不够热烈,交流的深度还有待老师科学引导,学生交流不够充分,练习时间较少,影响了学习的效果。

     《安史之乱与唐朝的衰亡》——教材分析

     本课是 2017 年部编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五课。这课是对本单元做总结、收官,交代隋唐时期的结束,其次为下一单元做铺垫,因此本课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课是有三个历史知识子目组成,分别是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和唐朝灭亡,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三个历史知识子目之间是因果关系。唐朝的繁荣盛世大约持续了一百多年,唐玄宗统治后期的一场安史之乱揭开了唐中央政府和地方割据势力之间争斗的序幕。从此,唐朝由盛而衰,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统治越来越腐朽,最终在农民战争打击下土崩瓦解。唐朝灭亡后,在我国南方和北方各地出现多个割据政权,中国进入了五代十国分裂时期。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评测练习

     课堂检测:

      1.下列哪项不是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

      )

     A.唐玄宗统治后期,社会矛盾越来越尖锐 B.天灾人祸,战火连绵 C.唐玄宗任用奸臣,朝政腐败 D.唐朝内地兵力空虚 2.下列不属于唐玄宗在位期间发生的史实的是()

     A.“开元盛世”

      B.重用贤相姚崇宋璟

     C.任用奸臣李林甫杨国忠

     D. 平定安史之乱 3.唐末农民战争的领导人是(

      ) A.李密

     B.安禄山

      C.李自成

     D.黄巢 4.唐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五个政权,不包括( )

      A.后梁

     B.后唐

     C.后周

      D.北汉 5.对历史上五代十国时期,描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

      )

     A.北方有 5 个朝代,南方有 10 个国家 B.这些政权都是有掌握政权的武将建立的 C.南方相对安定,客观上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

     D.这一时期虽然分裂割据,但也孕育着很多促进统一的

      因素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课后反思

      本节课教学依据课程标准和学习目标,重点学习了安史之乱的原因、经过、影响以及大唐的衰亡的原因,总体把握了本节课的重难点,教学中运用了较多的文字材料图片、形势图等引导学生理解把握,体现了历史教学中史料史证的方法。

     本节课的存在的优点:

     1. 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让学生走近历史。

      课堂的导入,温故知新,先通过一组图片,回顾唐朝的繁盛表现,既温习旧知,有为本节课学习做好铺垫,为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学生交熟悉的诗词导入新课,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达到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2.设计合理,环环相扣。

     我把本课内容的教学进行合理的设计:三个板块都使用大量的历史图片资料,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采用了小组讨论、上台展示等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能力,提高了课堂效率。

     3. 教学中注重知识的总结和梳理,注意了课题知识梳理构建,单元知识的梳理回顾,使学生有个总结理解消化的过程。

     本节课存在着很多不足。

     1. 在教学理念方面

     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发现、探究知识,在探究中掌握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还不能大胆放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3.在教师素质方面,教师语言设计还不够精炼、准确,需在感染力上下功夫。

     2. 在教学设计方面, 学生交流讨论不够热烈,交流的深度还有待老师科学引导,学生交流不够充分,练习时间较少,影响了学习的效果。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课标分析

      内容标准:

     知道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由盛转衰;知道唐朝灭亡后五代十国的局面。

     认知提示:比较唐玄宗前期和后期的统治,了解统治者的作为与王朝盛衰的关系。

     解读:唐朝的繁荣盛世大约持续了 100 多年,唐玄宗统治后期的一场安史之乱揭开了唐中央政府和地方割据势力之间争斗的序幕。从此,唐朝由盛转衰,逐渐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统治越来越腐朽,最终在农民战争打击下土崩瓦解。唐朝灭亡后,在我国南方和北方各地出现多个割据政权,中国进入了五代十国时期。

    篇二:初中历史课题

    dquo;初中历史加强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探究性学习方式的研究课题阶段性工作总结

     历史组:

     蔡承林 新课程与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试验研究”, 其目的就是:

     验证新课程“改进和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可行性; 探索“从单一、 被动的学习方式向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转变, 建立经常性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实践操作的学习课堂”的方式; 探究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意义, 目前还面临的困难以及解决的办法等。

     课题研究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培训和宣传。

     组织新课程教师参加省市级培训, 召开各种形式的教研会, 宣传新课程理念, 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

     我们对新课程教师的学历、 毕业年限、 教研能力、 已经取得的教研成果等进行摸底调查, 造表登记, 建立课改教师档案, 实行跟踪管理。

      第二阶段:

     点面结合试验。

     先由面到点:

     在全面培训、 听课的基础上,选择部分骨干教师、 积极分子进行示范性试验。

     通过上实验课, 组织大家评课研讨, 辐射其他学校。

     同时还对部分优秀课例提供参赛、 展示的机会, 使部分教师脱颖而出, 对全体教师起表率和榜样作用。

     然后由点到面:

     通过开座谈会、 研讨交流, 使有实践经验的教师向新进入的教师传经送宝。

     同时, 教研员和大组组长深入课改课堂听课, 与教师面对面交流, 促进广大教师教学观念转变和教学水平提高。

     第三阶段:

     深入推进试验。

     借我市大力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之际, 课改向郊区和边远地区学校深入推进。

     通过送课下乡, 城乡 联动开观摩课、研讨课等形式, 将前期试验的成果向边远地区推进, 促进课改深入健康地发展, 大面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四阶段:

     总结和反思。

     对课题研究的过程、 取得的成果、 还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 结合理论知识的学习进行反思和理论上的提升, 对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争取使课题研究的成果更具科学性, 更具有推广价值。

    篇三:初中历史课题

    版初中历史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教案

      人教版初中历史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教案优秀大全一

      科 目 历史 设 计 者 学校

      授课班级 学生人数

      课 题_______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________________

      课 型 新授课 授课日期

      一、课标描述(摘要)及其解读

      讲述张骞通西域等史实;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二、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讲述两汉对内对外关系。对内,出使西域和设置西域都护;对外,打通了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建立了同欧洲国家──大秦的友好往来。本课体现了两汉灵活多变的内外政策,反映了古老中华文明的世界领先地位,进一步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三、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学习的驱动力就是兴趣为主,感性认识仍占重要地位。他们有参与学习的热情和活跃的思维,对张骞出使西域及丝绸之路的历史也略有耳闻。这些都可以成为教师引导教学的开发性资源,为学生自主的学习开辟道路。而且七年级学生是一个热情奔放的群体,他们愿意展示自我;也是一个自信、有思想的群体,他们敢于发表见解。基于以上的考虑,教师可以选择从学生的兴趣点切入教学,在师生互动中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在对话交流中获得心灵的沟通,实现知识的建构。

     四、学习目标:

      1、识记张骞通西域的史实,班超经营西域的史实,丝绸之路的路线。

      2、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五、 评价方案设计

      1、“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以上古诗中的“阳关”和“玉门关”以西的地区在汉代被称为( )。

      A.西域 B.大秦 C.安息 D.葱岭

      (针对学习目标一,采用多媒体演示的方式进行测评)

      2、标志着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的事件是( )

      A.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B.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

      C.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D.丝绸之路开通

      (针对学习目标一,采用多媒体演示的方式进行测评)

      3、下列事件在历史上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张骞出使西域 ②班超经营西域 ③西域都护设立 ④蒙恬出击匈奴

      A.④①③② B.①③②④ C.④②①③ D.②④③①

      (针对学习目标一,采用多媒体演示的方式进行测评)

      4、下图为丝绸之路的路线图。

      (1)请填写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名或国名。

      A.出发地______________B. ______________C. ______________

      D. ______________E. _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_

      (2)对开通丝绸之路功劳最大的是

      (填写一个人物)。

      (针对学习目标一和学习目标二,采用书面练习的方式进行测评)

     六、教学重点和难点

      项 目 内 容 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 1、张骞出使西域 1、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 2、“丝绸之路” 2、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 3 3 教学难点 1、如何正确认识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中西方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

      1、小组合作交流 2 2 3 3 七、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预期效果 同学们,今天我带来了苜蓿、核桃、胡萝卜、石榴、葡萄,还有一方丝巾,我先告诉同学们,这方丝巾产地不是苏杭而是新疆阿克苏,请同学们说一下苜蓿、核桃、胡萝卜、石榴、葡萄的产地在那?

      在内地也有吗? 学生根据实物回答

      新疆。在内地随时可见。

      太好了。汉一朝是我国比较强大的封建王朝。汉王朝和西域沟通之后,中国同西方的贸易开始发展起来,特别是张骞通西域后,开辟了 一条从中国通往欧、非大陆通道。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本课内容。(出示课本标题) ?

      由实物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

     西域歌舞、大漠驼铃、黄沙万里,这就是两千多年前,祖先开辟的“丝绸之路”。绵延数千里的丝绸之路贯穿了亚欧大陆,成为中外友好交往的见证。那么,同学们肯定想知道丝绸之路到底是如何开通的?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又和丝绸之路有什么关系呢?学习第 15 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

      学生看图看书,然后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西域指的是哪里?哪位同学能告诉大家西域的具体地理位置?

      学生通过看书掌握了本课的基础知识。

      照书答 这是书 上的答案。西域的含义有两种(指图说明)

      狭义的专指阳关、玉门关以西,葱岭以东,主要是今天的新疆地区;广义的则

     指阳关、玉门关以西,包括中亚、南亚、西亚、北非及欧洲等广大地区。本课所讲的西域指的是广义的西域。东边的起始点都是两座关,一个城什么关?什么城池 学生看图回答:生:(齐答)阳关、玉门关和敦煌。

     参照彩图 18 页仔细看张骞去西域有来回路线。敦煌不要被忽略. 说起阳关和玉门关,大家肯定马上会想起两首脍炙人口的唐诗中的名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和“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完整显示两首古诗)这是古人眼中的阳关和玉门关,在他们看来,阳关、玉门关之外就是不一样的世界,就是苍凉的荒漠。那么,面对这样一个荒凉的世界,面对不可预测的危险,张骞为什么还要冒险出使西域? 学生看书

      生:联络大月氏,东西夹击匈奴。

      师:为什么汉武帝时期要去攻打匈奴呢?汉武帝之前,汉朝和匈奴是如何相处的? 学生分小组讨论后得出结论。

      汉武帝时期,经济军事势力的增强,统治者就希望从军事上打垮匈奴。

      汉武帝之前:和亲 通过对比,使学生对这些历史人物更加了解。

      为了稳操胜券,汉朝也希望找到一位盟友与其协同作战。因此,汉武帝想到了哪一个国家? 生:大月氏。

      使学生脑中有直观印象 对。汉武帝从匈奴投降者口中了解到,匈奴打败大月氏时,曾以大月氏国王的头骨做成饮酒器。大月氏逃向西方后,深恨匈奴而图报复,但苦于找不到盟友。于是下令招募使者出使大月氏。张骞挺身而出,自愿前往。(出示张骞简介)下面我们来具体了解两次出使西域的情况。

     学生自由讨论,踊跃发言。

      人教版初中历史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教案优秀大全二

     (一)内容标准

      讲述张骞通西域等史实;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中央政府对西域实行管辖、丝绸之路等基本史实。

      2、了解丝绸之路的开通及作用。

      3、通过对张骞通西域路线图、丝绸之路路线图的了解,使学生初步掌握识别历史地图的技能。

      4、能够正确认识张骞在中外民族交往中的作用和丝绸之路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中的地位,培养学生全面认识思考历史现象内在联系的能力。

      5

      过程与方法

      1、以学生自主地学习活动建构知识为主,教师起帮助、指导的作用。

      2、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加强教学的直观性。

      3、搜集与西域相关的诗词;与陆上、海上丝绸之路相关的图文资料,理解丝绸之路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张骞出使西域的学习,培养学生不畏艰难险阻、勇于开拓的精神和意志品质。

      2、增强学生建设西部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3、通过开通丝绸之路后东西方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的史实,认识到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桥梁作用;认识到无论古今交流才能进步、开放才会发展的深刻内涵。

     (三)地位和作用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的历史是大一统的汉朝政治、经济史的延续。其中,汉通西域中的张骞被称为“走向世界的第一人”,而汉通西域最终又促成了丝绸之路的开发。大漠戈壁展现了中国首次对外交往的精美画卷,对今后中外交流史的学习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而且瑰丽的史实更是有力的证明了:中华文明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利用本课的教学资源更可以挖掘出交流才能进步,开放才会发展的深刻内涵。

      二、教学背景分析

      (一)学情分析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一年级的学生学习的驱动力就是兴趣为主,感性认识仍占重要地位。他们有参与学习的热情和活跃的思维,对张骞出使西域及丝绸之路的历史也略有耳闻。这些都可以成为教师引导教学的开发性资源,为学生自主的学习开辟道路。而且初一学生是一个热情奔放的群体,他们愿意展示自我;也是一个自信、有思想的群体,他们敢于发表见解。基于以上的考虑,教师可以选择从学生的兴趣点切入教学,在师生互动中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在对话交流中获得心灵的沟通,实现知识的建构。

      (二)课程资源重组与素材选择

      重点:张骞通西域 丝绸之路。

      难点:如何正确认识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中西方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

      根据本课教学资源丰富、涉及范围广的特点,教师应指导学生课前搜集与西域相关的诗词;与陆上、海上丝绸之路相关的图文资料,于无形中实现学科渗透、拓展本课的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班超经营西域为小字阅读内容,可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灵活运用。

     (三)教学过程构思

      采用情境体验教学模式,在因学定教、多维互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帮助学生理解和梳理知识。采用质疑法、体验式等教学方法,达到师生的和谐互动,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载体,实现生生的融洽合作。鼓励学生主动式的、探索式的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为学生创设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构建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在这样的氛围中培养学生敢于发表见解、敢于质疑的创新精神。

      三、教学过程

      导入:千?__万缕 锦__前程 牛郎?__女 衣__还乡 __ __入扣? ?花拳__腿

      讲述:这些成语都和丝或丝织品有关。中国是最早养蚕缫丝的国家,中国的丝绸举世闻名,古代西方称中国为“丝国“,寄托了他们对古老东方的美好想象。历史上贯通东西方的一条著名的国际交通要道就是以中国的丝绸命名的,即丝绸之路。今天,我们将追溯历史的足迹,感受先辈的辉煌。一起来学习 15 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师:同学们,你知道历史上的西域指的是什么地方吗?

      生:西汉时期,人们把现今甘肃玉门关、阳关以西,也就是今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称为西域。

      师:汉武帝以前西域各国的统治情况怎样?

      生:汉武帝以前,那里小国林立,天山以北的地区受匈奴的控制和奴役。

      师:那汉武帝以前汉朝对匈奴采取怎样的政策?

      生:“和亲”

      师:为什么汉武帝时开始反击匈奴?

      生: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

     师:汉武帝为了反击匈奴,增大胜算的砝码,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生:汉武帝时招募使者出使西域,准备联络被匈奴从河西走廊赶到西域的大月氏人,共同夹击匈奴。

      师:应诏完成此项任务的人是谁?

      生:张骞

      师: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我们先来看一下第一次出使西域的情况。

      师: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是什么时候?

      生:公元前 138 年

      师: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是?

      生:联合大月氏人共同夹击匈奴。

      师:张骞出使西域是一帆风顺的吗?

      生:不是

      师:下面我们通过一个情景剧来看一下。我需要找三个人来分角色扮演,一个单于,一个张骞,一个旁白,哪个同学能来表演一下

      师:通过几位同学的表演,大家能从张骞身上学到什么精神?

      生:不辱使命、坚持不懈、忠君爱国

      师:很好,成功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就是有胆、有识,有行、有恒。

      师: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达到了吗?

      生:没有

      师:张骞这次出行历时十三年,本意是为了寻找盟友夹击匈奴,却屡遭坎坷,受尽磨难,未能完成使命,抱恨而归,那么张骞是不是徒劳无功,一无所获呢?

      生:没有

      师:你用什么史实来证明呢?

     生:张骞返回长安,向汉武帝报告了西域的见闻,以及他们想和汉朝往来的愿望。

      师:张骞虽然没有达到出使西域的目的,但是在匈奴的 11 年,使他了解到西域的地理概况和风土民情,也了解到西域各族想同汉朝交好的想法。张骞把这些情况,详细地报告给汉武帝。为了扩大汉朝的政治影响,与西域各国建立联系、交换物产,汉武帝派遣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师: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的时间?

      生:公元前 119 年

      师:同学们记不记得公元前 119 年还发生了什么事?

      生:卫青、霍去病在漠北战役大败匈奴。

      师:漠北战役的影响是什么?

      生:匈奴再也无力与汉庭对抗。

      师:那也就是说匈奴的实力减弱,而我们汉朝的实力却增强了。我们可以看出第二次出使西域跟第一次相比匈奴的实力发生了变化。

      师:这次出使西域的目的?

      生:略

      师:发展同西域各国的友好关系

      师: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的结果?

      生:西域各国也派使节回访长安。汉朝和西域的交往从此日趋频繁。

      师:张骞率领 300 人组成的使团,访问诸国,西域各族派人跟随汉使到汉朝答谢,汉朝同西域各国终于建立了友好关系。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沟通了西汉与西域的联系,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开始了。(展示汉与西域的物质往来图)

      师:哪些是从西域传到中原的?

     生:汗血马、葡萄、石榴、苜蓿、核桃、乐器和歌舞。

      师:哪些是中原传到西域的?

      生:汉族的铸铁、开渠、凿井等技术和丝绸、漆器、金属工具等。

      师:从上述双方交换的内容来看,西域传入我国的多以什么为主?

      人教版初中历史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教案优秀大全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知道西域的概念,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中央政府对西域实行管辖、丝绸之路、班超出使西域等基本史实。通过正确识读“张骞通西域路线图”和“丝绸之路示意图”,初步掌握识别和使用历史地图的技能。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情况,掌握以列表的方式进行比较的基本方法;通过分析张骞出使西域的历史意义以及丝绸之路的意义,掌握分析史料并获取信息、得出结论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张骞、班超这两个历史人物为报效祖国,不屈不饶,勇于冒险和开拓的精神,强化爱国思想和开拓进取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丝...

    篇四:初中历史课题

    史 教研组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 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研究 》

     清城区 松岗 中学 历史 组

     20 11- -4 4- - 29

     一、 课题 的提出及研究背景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1.初中学生全面发展和初中历史课程改革的要求 首先是初中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根据青少年心理学的特点,初中学生正处于儿童期向青年期转变的过程,这个时期学生的独立性和逆反心理逐渐增强,有强烈的求知欲;学习态度积极,有很强的参与意识,创新欲望强,但学习持续时间不长;心理承受能力差,遇到困难容易灰心,难以持久;思维活跃,但不能深入,抽象思维能力差。因此课堂教学必须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其次是初中历史课程改革的要求。当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存在幼稚化、肤浅化现象。在教师方面,首先是教学方式方法落后。有的教师课堂教学中几乎完全是包办代替,一讲到底,学生没有思考和回味的余地;而有的教师则整堂课都是给学生安排任务,然后全凭学生自己的造化去学历史。其次是教学内容照本宣科,缺乏对教材挖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对历史课感到枯燥乏味。另外由于中考的需要,大部分学生纯粹是应付考试的需要,考试考什么他们就去记什么,一味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缺乏自我的探索和学习能力,成为分数的奴隶,造成“高分低能”的现象。因此探索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极具现实意义。

     2.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成为素质教育的主旋律。传统的教学以教材为权威,注重系统性、完整性,强调按照教材的顺序系统完整地传授知识。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虽然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掌握,但却忽视了智能的发展,特

     别是忽视了学生的动手、动脑等社会实践能力,要靠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很难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标。那么如何选择好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已经成为摆在历史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3.教育形势发展的要求 21 世纪的社会是一个高科技日益增长的知识密集型社会,又是一个生活质量全面提高、文化需求不断增长的人文社会。国家之争的根本在于人才之争,而人才之争在于素质之争。历史教育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学科,在实施创新教育、素质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使学生形成创新能力,而新形势下,开展历史探究课是培养学生这种能力的重要途径,它可使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技能知识四个不同层次得到发展。

     (二)课题的界定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是历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教学实效性指的是教师教学目标的达成和学生学习成效的发展。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应具有两层含义:一是实效性不仅指效率,还包括质量,是高效率和高质量的有机统一体,讲“实效性”不能以牺牲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全面发展为代价;二是实效性不仅指教师教学的实效性,还包括学生学习的实效性,二者是有机统一的,其核心是学生学习的实效性,即学生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进行有效的学习。脱离了教师的有效指导,学生将不可能获得可持续的学习实效性。有效的历史教学的开展无疑是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构建素质教育模式的重要举措。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独特优势,努力发掘其有利因素,着力体现学科特征和内涵是开展 “实效性研究”的着眼点。为此,我们提出了“新课程理念下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研究”这一课题,希望能从多方面探讨“课

     堂教学实效性的途径”,寻找根治重复低效的课堂教学的方法,力争使课堂教学实效、高效。本课题将围绕如何利用历史课堂,充分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而开展研究,探讨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途径,并形成具体可操作性的策略。

     二、 课题 研究目标

     1.形成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学习策略和评价策略。

     2.改变当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低效的形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生成一批可学习、可借鉴有效教学的典型课例。

     4.培养和造就一支适应新课改的高质量的历史教师队伍。

     三、 研究内容 和重难点

     (一)研究内容 1.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的行为研究。包括有效讲授、有效提问、有效激励等。

     2.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目标有效达成的研究。

     3.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评价研究。

     4.初中历史课堂学生有效学习的策略研究。

     (二)重难点 提高学生学习实效性的研究将作为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对课堂问题、练习和作业设计的实效性探索作为难点 四、课题 研究 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理论意义 新课程理念中明确指出:加强对中学历史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探讨,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

     必然要求。历史课不是为了历史学科而存在,而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存在,使学生养成学会生存、生活和发展的经验,最要紧的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养成正确的历史态度和社会态度”。让历史教学走出传统模式的阴影,不仅要使人明智,要传承文明,还要做到“以人为本,以立信仰,以助生活,以愉悦人生”。

     本课题的研究基于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是在新课程改革中转变教师教学行为,学生学习行为的研究;是关注学生的进步与发展,发掘学生个性的非智力因素,促使学生个性化,人本化建设和成长的研究;是提高办学水平,为了学校的科学发展的行动研究。它有助于丰富和发展课堂教学策略理论和实践,特别是针对初中历史教学的特点,探索出适合新课程改革要求的初中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2.实践意义 我校历史科老师务求通过本次课题的探索,切实提高本校的历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使学生“想学”、“乐学”;要以思维能力培养为主要方法,使学生掌握程序性知识,激发学生“想学”、“乐学”的内在动力;要以自学能力的培养为主要途径,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真正学会学习。只要使学生 “想学”、“会学”、“乐学”,就能提高历史教学的实效性,完成历史教学的目标。同时为我区兄弟学校作出示范性的表率,加强初中学校间的经验交流和信息互动,为我区的历史教学教育工作作出积极的贡献。

     五 、 课题 研究方法

     1.综合调查法 2.行动研究法 3.个案研究法

     4.经验总结法 六 、课题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0 年 12 月—2011 年 3 月),制定计划,理论学习,确定对象及内容,确立课题实施的时段、方法、目标等。

     第二阶段:实践及完善阶段(2011 年 5 月—2012 年 10 月),按照课题的计划进行实施阶段,落实课堂教学的实践,边实践,边完善,边小结课例。

     第三阶段:小结阶段(2012 年 11 月—2013 年 1 月),撰写阶段性总结、实验报告、论文、反思。

     第四阶段:课题完成阶段(2013 年 2 月—2013 年 3 月),汇编有关课例、论文、制作光盘等,最终形成课题的研究成果。

     七 、具体组织方法

     关于本课题的研究,我们已有了物质基础和理论基础。学校组成校级课题领导小组,负责课题的统筹,以综合科科组(历史科为主)为单位成立基础课题实践小组。

     八 、负责人的研究水平、组织能力和时间保证

     本课题由我校邓华胜老师担任负责人,大学本科学历,中学历史高级教师,现任我校副校长,主管教学工作,从教二十多年,是国家、省、市级课题组成员,广东省初中历史骨干教师,所撰写的论文在市级刊物发表,并荣获市一、二等奖。长期以来坚持亲临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第一线,坚持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具有丰富的课题研究经验。

     九 、参加者的研究水平和时间保证,资料设备,科研手段 1.人员条件:本课题组成员,有高级教师 1 名,一级教师 5 名,全部拥有本科学历,教学经验丰富,长期从事初中历史教学,完成多个循

     环教学,实践能力强,并在相关期刊发表过历史教学论文多篇,实施并完成相关课题多个。这些都为本课题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2.组织保障:学校成立了专门的课题小组,指导并为教师课题研究服务。

     3.时间保障:本教研组一切工作都围绕这一中心工作展开,业务学习、集体活动、每周一次的集体学习活动和教研组的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都充分利用。

     4.经费保证:本课题组已经得到了学校有关领导保证课题研究经费,在业务培训、课程资源整合、资料收集和开展活动等方面有充足经费。

     5.制度保障:学校为扎实开展课题研究,制定了相应的教学科研管理、奖励制度做保证,保证每一个课题都能落到实处,每一个教师都在积极参与中得到提高,保证每一个学科都能总结经验,提高教学水平。

     十 、课题组人员分工

     主持人:邓华胜(负责申请评审书、开题报告、实施方案、阶段性总结、结题报告)

     课题组织管理和协调:教导处 课题开展过程的指导:杨寿固主任 论文撰写:课题组全体成员 开题报告和实施方案:凌玉欢 阶段性总结:何洁敏 课例制作:课题组全体成员 资料收集:

     黎灿宽 结题报告:李东华 十一 、预期研究成果

     主要阶段性成果 序号 研究阶段(起止时间)

     阶段成果名称 成 果 形 式 承担人 1 2010/12—2011/3 制定计划,理论学习,确定对象及内容,确立课题实施的时段、方法、目标等。

     制定计划 邓华胜

     2

     2011/5—2011/12 按计划实施阶段,进行课堂教学实践,边实践,边完善的课例。

     教案、课件、 课例 课题组 全体成员

     3

     2012/1—2012/8 撰写阶段性总结、实验报告、论文、反思等

     总结、课后反思、论文、实验报告 课题组 全体成员

     4

     2012/9—2012/12 课题完成阶段,汇编有关课例、论文、制作光盘等,最终形成课题的研究成果。

     成果汇编 课题组 全体成员

    推荐访问:初中历史课题 课题 初中历史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