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铭公文网 - www.sddayugaoke.com 2024年05月20日 21:41 星期一
  • 热门搜索:
  •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振兴乡镇 >

    乡镇农业产业发展实施方案10篇

    浏览数: 发布时间:2022-09-20 19:15:04

    乡镇农业产业发展实施方案10篇乡镇农业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都政办发〔2017〕69号 都安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都安瑶族自治县2017年长寿·生态·富硒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乡镇农业产业发展实施方案10篇,供大家参考。

    乡镇农业产业发展实施方案10篇

    篇一:乡镇农业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政办发〔2017〕69 号

     都安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 印发都安瑶族自治县 2017 年长寿·生态·富硒农产品开发实施方案的通知(草案)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各相关单位:

     经自治县人民政府同意,现将《都安瑶族自治县 2017 年长寿·生态·富硒农产品开发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都安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年6月22日

     — 2 —

     都安瑶族自治县 2017 年长寿·生态·富硒 农产品开发实施方案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是 “十三五”期间我县最大的政治任务、最大的民生工程和最大的发展机遇,产业发展是脱贫攻坚的关键,要如期实现脱贫摘帽目标,必须培育发展扶贫产业。我县有着丰富的长寿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长寿农产品丰富多样。我县也是生态强县,农业生产环境优良。同时我县还是富硒大县,硒土壤分布面积广。充分利用我县丰富的长寿、生态、富硒资源,打造长寿、生态、富硒农业产业,可有效拓宽贫困户增收渠道,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贫困户收入。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印发<河池市“十三五”期间推进“十大百万”扶贫产业工程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河办发〔2017〕7 号)文件精神,为确保长寿·生态·富硒农产品开发顺利实施,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打造健康农业、长寿农业、幸福农业为理念,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加快推进贫困户人均纯收入为目标,以开发长寿·生态·富硒农产品为重点,充分利用我县丰富的长寿、生态、富硒资源,大力宣传、鼓励和引导企业及社会力量参与,着力打造一批产品安全、市场反响好、品牌竞争力强的长寿·生态·富硒农产品,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为我县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完成自治区下达的脱贫摘帽任务奠定基础。

      二、目标任务 充分利用我县丰富的长寿、生态、富硒资源,大力发展长寿·生态·富硒农业,重点抓好玉米、水稻、红薯、火麻、荞麦、葡萄、火龙果、柑橘等长寿·生态·富硒农产品基地建设,培植一批有一定知名度的长寿·生态·富硒农产品品牌。2017 年,创建 2 个“500 亩连片长寿·生态·富硒农产品生产基地”,每个乡镇建立一个“300 亩连片长寿·生态·富硒农产品生产基地”。全县长寿·生态·富硒农产品新增面积达到 1.3 万亩,实现产值约 1.3 亿元,带动农户 1.3 万人。扶持 5 家主要从事长寿·生态·富硒农产品种植和加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创建 5 个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长寿·生态·富硒农业品牌”。

     三、主要实施方式

      (一)示范基地+农户模式。选定本地一个或多个农业企业,作为发展长寿·生态·富硒农业的主体,由相关乡镇政府、相关部门引导企业、合作社、经济能人、种植大户带动农户参与生产经营。

     (二)政府扶持。全县建立两个 500 亩以上相对连片县级标准化示范基地,每个乡镇建立 1 个 300 亩以上相对连片乡级标准化示范基地,示范基地每亩扶持奖励资金 300 元。示范基地已通过不同渠道获财政扶持资金的,己获财政扶持资金超过扶持奖励资金总额的不再给予扶持,己获财政扶持资金少于扶持奖励资金总额的,按不足部分给予扶持。

     (三)树立地方长寿·生态·富硒农产品品牌。建设长寿·生

     — 4 —

     态·富硒农业产业基地,长远创富,大力宣传,提高知名度,达到长期良性循环。

     四、方法步骤

      (一)宣传启动阶段(2017 年 3-4 月)。

     1.制定工作方案。结合实际制定县、乡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工作内容、基本要求、政策措施、工作进度、责任落实等,确保长寿·生态·富硒农产品示范基地建设工作扎实推进。各乡镇制定的工作方案要报县农业局备案。责任单位:县农业局、县脱贫指挥部产业发展专责小组、各乡(镇)人民政府。

      2.开展宣传推介。通过农技人员下乡、媒体宣传等方式开展长寿·生态·富硒农产品产业发展推介活动。责任单位:县农业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二)组织实施阶段(2017 年 5-7 月)。

     1.落实任务。根据乡镇实际情况,采取多种方式鼓励当地能人或引进能人参与长寿·生态·富硒农产品基地建设,将本乡镇种植任务落实到村、到户。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 2. 基地建设。

     。结合本乡镇种植规划,组织开展长寿·生态·富硒农产品基地建设工作。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3.技术培训。县农业局制定长寿·生态·富硒农产品种植技术规程和培训工作方案,组织专家深入乡镇开展长寿·生态·富硒农产品种植技术培训,包括基地选点、选种、育种、种植、加工、包装、储藏、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责任单位:县农业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三)全面建设阶段(2017 年 7-11 月)。

     县农业局根据各乡镇具体情况,制定长寿·生态·富硒农产品基地建设工作方案,积极培育长寿·生态·富硒产业龙头企业,支持长寿·生态·富硒企业或农村长寿·生态·富硒专业经济组织申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有效使用农业“三品一标”标志,建立长寿·生态·富硒农业品牌。加强长寿·生态·富硒农产品销售渠道,进一步拓展市场空间,促进产业互动和良性循环。责任单位:县农业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四)组织验收(2017 年 12 月)。

     合作社、种植能人或贫困户种植规模达到政策扶持规定的,由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组织由林业站、农推站、扶贫站、财政所等乡镇干部和相关领导组成的验收组进行乡级验收并向县长寿·生态·富硒农产品开发领导小组申请县级验收。县级验收由自治县长寿·生态·富硒农产品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组织开展(具体验收办法另定),县级验收结果作为兑现扶持政策依据。

     (五)落实扶持政策。

     自治县长寿·生态·富硒农产品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依据县级验收结果将符合扶持政策的材料报县委、县政府审定后按扶持政策有关规定兑现。

      五、保障措施

     (一)落实工作经费。自治县财政、扶贫等部门要将长寿·生态·富硒农产品开发所需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和纳入财政扶贫专项资金。同时,按照各乡(镇)任务目标及基地实际建设面积

     — 6 —

     安排工作经费,保障长寿·生态·富硒农产品开发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强化政策支持。整合农业、水产畜牧兽医、林业、扶贫、科技、农业综合开发、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产品质量建设、水利、土地整理、交通、民族等财政现有支持农业生产和生产基地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重点支持示范基地建设项目。金融机构对符合准入条件的长寿·生态·富硒种植大户优先提供贷款。

     (三)加强技术服务。县农业局要督促指导企业组建技术服务团队,制定长寿·生态·富硒农产品技术规程、技术培训工作方案、长寿·生态·富硒基地建设工作方案,做好长寿·生态·富硒农产品管理技术和指导等工作。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相关乡镇、县直相关部门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把长寿·生态·富硒产业摆到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实施县领导包乡镇、乡镇领导包村的领导负责制。成立以县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县府办对应副主任、县农业局主要领导为副组长,县直有关部门(单位) 负责人、各乡镇乡镇长为成员的县长寿·生态·富硒农产品开发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局,办公室主要负责制定方案、开展培训、技术服务和宣传等工作。各乡镇也要相应成立领导机构,落实人员,安排足够的力量投入长寿·生态·富硒农产品开发工作。

      (二)创建示范,以点带面。紧紧围绕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

      创建工作,认真选准选好长寿·生态·富硒农产品基地建设示范点,2017 年全县建设 2 个以上县级(500 亩及以上)示范基地或示范区,每个乡镇建设 1 个乡级(300 亩及以上)示范基地或示范区,通过示范区的示范作用,推动长寿·生态·富硒产业加快发展。

      (三)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充分利用新闻媒体、政府网站、报刊、电视、广播、科普手册等媒介,加强宣传和报道工作,提高人们对长寿·生态·富硒农产品的了解,扩大长寿·生态·富硒产业的社会影响,营造健康、科学、浓厚的长寿·生态·富硒产业发展环境。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多形式、多角度、深层次地宣传推介我县长寿·生态·富硒农产品和生产企业,招商引资,促进长寿·生态·富硒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四)强化督查指导。县农业局统筹安排全县长寿·生态·富硒农产品开发日常督查指导工作。

     县农业局负责汇总向县委、县人民政府报告产业开发情况。

      附件:

     自治县 2017 年长寿·生态·富硒产业发展项目一览表

     — 8 —

     附件

     自治县 2017 年长寿·生态·富硒产业 发展项目一览表

     单位:万亩 乡镇名称 现有面积 新增面积 高岭镇 0.65 0.12 安阳镇 0.3 0.06 澄江镇 0.6 0.12 地苏镇 0.6 0.12 大兴镇 0.3 0.05 下坳镇 0.5 0.07 拉仁镇 0.4 0.06 百旺镇 0.55 0.08 拉烈镇 0.4 0.07 永安乡 0.3 0.05 隆福乡 0.2 0.05 三只羊乡 0.2 0.05 菁盛乡 0.25 0.05 龙湾乡 0.25 0.05 保安乡 0.2 0.05 九渡乡 0.2 0.05 加贵乡 0.3 0.06 东庙乡 0.3 0.06 板岭乡 0.5 0.08 合 计 7 1.3

     — 10 —

     公开方式:公开

      抄送:自治县党委办公室,自治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自治县政协办公室,自治县人民法院,自治县人民检察院。

     都安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年 月 日印发

    篇二:乡镇农业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实施方案

     一、 推进基层移动支付应用乡镇全覆盖 加大力度推进农村移动支付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一批可推广、可复制移动支付示范镇,推动移动支付向区和镇下沉。探索数字人民币惠农场景创新,鼓励农户开立数字钱包,优化农村支付环境。促进移动支付与智慧交通、智慧生活、智慧医疗、智慧养老等城乡重点民生领域便民场景融合应用,有效满足农村居民多元化、差异化的支付服务需求。深入开展农村地区支付结算教育,增强农村居民安全支付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到 2025 年底,基本实现乡镇基层移动支付全面普及应用,商户移动支付受理、移动支付场景建设全覆盖。

     二、 扩大农村信用建档评价范围 建立健全“地方政府引导、金融部门推动、多方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持续开展信用户、信用村、信用镇创建,不断扩大农村信用建档评价范围。加快推广应用“农融通”平台,构建和完善农业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加快在行政村层面建立健全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的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引导金融机构依托“农融通”平台开发专属金融产品。逐步推广“整村授信”业务模式。

     三、 支持农业农村绿色发展 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参与美丽圩镇、乡村振兴示范带(新乡村示范带)、广州市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和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广清接合片区广州(片区)建设,加大对生活污水处理、农村道路交通、厕所革命、垃圾治理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的金融支持。引导金融机构对农村电商、乡村康养、乡村民宿、创意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提供多元化、全方位的融资服务。鼓励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设立绿色金融专营机构。支持有条件的涉农区通过财政贴息、设立绿色发展基金等手段撬动社会资本投资绿色农业领域。鼓励金融机构发行绿色金融债券、绿色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支持符合条件的农业企业发行绿色债券,完善绿色债券融资后续监督管理机制,规范绿色债券第三方机构评估认证行为,切实保障募集资金用于农业农村绿色发展。

     四、 强化农业农村保险保障功能 加大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保障力度,继续推动市内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增品,创新推广价格保险、产量保险、收入保险等保险品种,提高农业保险保障水平。加强农业保险基层协保体系建设。完善大灾风险分散机制,落实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准备金制度,增强应

     对农业大灾风险能力。探索推动保额和费率地区风险差异化,满足农业生产多元化风险保障需求。继续完善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覆盖范围。

     五、 加大对强镇兴村工作的金融支持力度 支持农业银行等金融机构选派金融助理加强对北部山区镇村的帮扶,发挥金融行业资金、人才、客户资源优势,推动强镇兴村。各金融机构积极加强与涉农镇(街)和村基层组织的工作联动,大力培养和输送金融村官、金融顾问、金融助理,推动征信、支付等农村金融基础设施进入镇(街)、村,提高普惠金融服务对镇(街)、村和涉农主体的覆盖面。对积极参与“千企兴千村”的企业、连片包镇(街)开展帮镇(街)扶村的企业,银行业金融机构开辟绿色服务通道,优化信贷审批流程,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强化综合金融服务。

     资料整理来源:广州市关于金融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

    篇三:乡镇农业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2022 年 乡 镇 “ 三农 ” 工作推进乡村振兴的实施 方案

     2022 年,xx 镇“三农”工作将紧密围绕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抓重点、补短板、强基础,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在农业农村现代化征程中取得新进展。现结合本镇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牢牢守住保障粮食安全基本底线,突出年度性任务、针对性举措、实效性导向,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二、工作举措

     (一)筑牢农业发展基础,确保粮食生产及重要农产品供给 1.稳定全年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严格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完成粮食生产面积和产量任务,确保

     种植面积稳定在 xx 万亩,产量达到 xx 吨。以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产业化为抓手,积极推进粮食生产绿色生产;加强重大病虫害防控,确保病虫害损失率控制在 x%以内。推进 xx 亩以上水稻规模经营户上网填报农事信息,上图率、填报率不低于市、区下达的任务指标。推广优良水稻品种,确保主导品种覆盖率达到xx%以上,促进水稻高质量发展。

     2.保障“菜篮子”产品供给。蔬菜规模化面积不低于 xx 亩,产量(含食用菌)不低于 xx 吨。按照实施方案加强绿叶菜规模化生产基地管理,执行绿叶菜创建面积,全面推动绿叶菜生产。推进蔬菜绿色生产,开展生产基地绿色防控示范建设。进行农残例行监测,农残抽检合格率不低于 xx%。推进水产绿色养殖,区域内水产绿色养殖合格占比达 xx%以上,完成水产绿色养殖 xx 亩下达任务。积极发展思瑶番茄,涵卿羊肚菌等特色农产品种植。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结合实际对辖区内绿色食品生产主体、规模化生产主体用药开展快速检测。

     3.合理保障农民种粮收益。健全农民种粮收益保障机制,2022 年持续稳定稻谷补贴政策,实现粮食作物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全覆盖。支持农民合作社等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多种粮、种好粮,开展订单农业、产品营销等,提高种粮综合效益。

     (二)发展壮大乡村产业,强化现代农业基础支撑 4.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养护维保工作。多渠道增加投入,统筹规划、同步实施高效节水灌溉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大中低产田

     改造力度,提升耕地地力等级。研究制定增加农田基础设施管护面积的规划,加大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改造力度。

     5.落实耕地保护硬措施。实行耕地保护党政同责,严守耕地红线。按照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镇区开发边界的顺序,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把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任务足额带位置逐级分解下达,签订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分类明确耕地用途,严格落实耕地利用优先序,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粮食生产,高标准农田原则上全部用于粮食生产。加大耕地执法监督力度,严厉查处违法违规占用耕地从事非农建设。严格管控耕地转为其他农用地,巩固“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成果。

     6.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全面实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收集行动。推进种质资源库(圃、场)建设。加强地方特色资源开发利用,开展种业宣传。贯彻落实种子法,实行实质性派生品种制度,强化种业知识产权保护,依法严厉打击套牌侵权等违法犯罪行为。

     (三)巩固提升产业成果,聚焦乡村振兴发展 7.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推进示范村区域联动建设,按照“一区一带、一区一片”要求,确定连片发展区域,加强风貌、产业功能、公共服务配置的整体策划,注重错位发展、功能互补,推进示范村区域联动建设。持续深化百家村等已建示范村建设成果,推进 xx 集团、xx 项目建设,注重农旅结合,增强辐射带动

     功能。采取有效措施和做法,营造良好的招商环境,推进规划、用地和各级财政资金等向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点项目以及优质主体集聚,引导社会主体和资本投向农业,招商引资项目落地数比上年增加 2-3 个。

     8.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深入推进农业投入品减量化,加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推进农膜科学使用回收,支持秸秆综合利用达 xx%以上。强化农药实名销售,加强农药管理,规范农药经营行为,进一步完善农药销售实名制,加大对违法行为处罚力度。农药销售电子台帐信息完整率不低于xx%,创建 xx 农药经营标准化门店。推进农产品绿色生产基地建设,明确辖区绿色生产基地创建任务,推进绿色食品认证,做好“二品一标”宣传工作。加快推进绿色田园“三年行动计划”,2022 年完成首批项目提升。

     9.稳妥推进乡村治理。以创建“上海市乡村治理清单制试点乡镇”为契机,着力探索实施清单制管理,助力乡村治理,不断提升农村基层公共服务水平。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优化工程,制定 2022 年度优化工程任务清单,“一口下达”市级补助资金,实施工程进展半月调度制度,确保年底全面完成建设任务。严格监督检查,开展镇镇接龙检查、暗访测评,加强问题反馈和整改。持续开展“五清一改”村庄清洁行动,推进架空杆线序化,加大美丽庭院“小三园”覆盖力度,提升村容风貌水平。启动 2022年度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工作,力争成功创建秦阳村美丽乡

     村示范村。

     (四)持续强化科技驱动,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10.赋能数字农业科技创新。推动农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智慧农业建设。加强农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以数字技术赋能乡村公共服务,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向乡村延伸覆盖。配合完成“上海金山数字三农云平台”镇级建设内容。做好本镇农业生产信息直报平台地块基础数据维护及平台使用指导等相关工作,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11.强化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大力培育农民知识素养和技能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农户和新型经营主体利益联动,增强超大城市乡村发展动力提供人才支撑。全年确保培育高素质农民 xx 名。

     12.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积极申报创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培育 1-2 条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路线,制定精品路线组织方案,完善相关硬件和服务设施,打造休闲农业文化品牌。

     (五)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13.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抓好农村改革重点任务落实,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依法履行宅基地管理职责,健全宅基地审批制度,规范农户建房秩序。依法依规做好农户承包权证变更,推进土地流转公开交易,做好土地流转公开市场平台转换、落实“先付后租、风险 保障金”流转工作机制。

     14.推动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探索建立农村集体资产

     监督管理服务体系,开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重大事项备案、审计工作及问题整改回头看工作;指导村经济合作社 6 月底前完成收益分配;农村集体净资产增长率不少于 x%;引导农村集体产权进入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进行流转交易。

     15.深化农村综合帮扶工作。实施困难农户精准帮扶,完成生活困难农户年度动态调整工作,认定生活困难农户数 xx 户,xx 人,并开展实施具体精准帮扶措施。加强移民后期帮扶工作,配合区农业农村委加强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造血项目建设,确保项目落地实施并产生收益。做实移民户包户联系制度,按照实际情况形成方案,包户联系制度纳入对村干部的年度考核内容。

     (六)有序推进水环境治理,改善镇域水体环境 16.制定 2022 年度整改计划,杜绝河道侵占。依托水利专项逐年逐条河道进行清理,防止渔网渔簖的设置。将村域内的渔网渔簖进行全面清理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持续开展,直至渔网渔簖彻底消除。建立镇、村河道日常保洁和管护工作。形成镇、村、组、第三方四级护水护河巡查机制,发现问题及时上报与整改。制止处置针对污水直排、垃圾乱倒、河岸违法搭建等问题,确保河岸环境持续改善。

     (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细化镇级重点任务挂图作战 17.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任务。对照区级规划和任务表,制定《2022 年度 xx 镇乡村振兴重点任务清单》,进一步明确相关职能部门的任务要求和工作举措,细化月度任务目标,每月按

     工作进度有序推进。各单位要对标区级考核要求,将任务压实到人,确保每条任务有专人跟进,对照任务清单,分解月度目标,细化工作措施,每月跟进任务完成情况。

     18.提升任务完成质量。乡村振兴挂图作战的根本目的在于推进各项重点任务高质高效地完成,各部门要把狠抓落实作为第一要务,在推进过程中敢作为、勇担当,发挥比学赶超的精神,全面做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各部门要根据重点任务月度等级评定结果,对照实际工作推进和开展情况,找短板、找差距,积极采取措施,在月度工作推进中争先创优。

     19.挖掘报送典型案例。在推进乡村振兴重点任务挂图作战过程中,各单位要做好亮点工作的培育和典型案例的挖掘,及时提炼总结,形成经验材料。积极对接争取区、市和央媒平台力量资源,做好宣传工作,展现各单位落实乡村振兴任务的生动实践。

     三、保障体系

     (一)建立“三农”工作领导体系。健全镇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农口部门统筹协调的农村工作领导机制,建立“三农”工作领导责任制。明确党政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统筹推动“三农”各项任务落实,各部门按照工作职责加强指导,强化资源要素支持和制度供给,做好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二)完善“三农”工作考核机制。出台“三农”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建立完善专项考核评价体系,适当提高“三农”工作考核在镇党委、政府综合考核中的分值比重。统筹制定

     年度任务清单、考核清单、督查清单,以考核促落实,营造“党委政府推动、职能部门联动、具体涉及部门行动”的良好氛围。

     (三)营造做好“三农”工作宣传氛围。大力宣传“三农”工作的方针政策,充分调动农民群众投身“三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切实发挥农民在“三农”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引导组织共建美好家园。

    篇四:乡镇农业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情况简介项目名称黟县乡村振兴二期——农业产业振兴暨农科融合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项目项目类型 产业园区基础设施项目总投资 45599.42 万元项目地点 项目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黟县经济开发区范围内建设内容本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 5G 智慧管理系统、传统农品产业园基础设施工程、农科深化产业园基础设施工程、融和研发产业园基础设施工程项目单位(主管部门)

     黟县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实施单位 黟县经济开发区投资有限公司项目建设期 2021 年 11 月-2024 年 10 月项目运营期 2024 年 11 月-2044 年 10 月拟发行债券金额 27000.00 万元债券发行计划2022 年计划发行 10000.00 万元(其中,2022 年 5 月专项债券拟发行 3600.00 万元),2023 年计划发行 10000.00 万元,2024 年计划发行 7000.00 万元拟发行债券期限 20 年拟发行债券利率 4.30%项目重要性1、本项目建设积极响应 2021 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 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贯彻实施重农强农战略,推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2、本项目符合《关于做好 2021 年农业农村领域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工作的通知》(农办计财〔2021〕4 号)相关要求,有利于推动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用于农业农村规模3、本项目的建设有利于提升将全面加强安徽省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引领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4、本项目建设将为黄山市打造 智慧园区样板,拓展 农科产业融合发展新优势,为区域乡村产业发展提供优质平台5、本项目建设将提升黟县 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有利于优化区域营商环境,实现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6、本项目建设将加强黟县乡村产业建设水平,有助于补齐城乡产业融合建设短板,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7、本项目建设有利于提升区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对于持续提升县城承载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努力建设美丽宜业宜居幸福黟具有积极意义项目收益来源 租赁收入、物业收入、停车收入、广告收入债券存续期本息和 50220.00 万元债券存续期净收益 72660.49 万元本息覆盖倍数 1.45本息覆盖能力 有较强的保障相关风险控制能力 较好

     目 录前 言............................................................................................................................1一、项目概况................................................................................................................31.1 项目基本情况..................................................................................................31.2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8二、项目重大经济社会效益分析..............................................................................162.1 项目效益分析................................................................................................162.2 项目绩效分析................................................................................................17三、建设方案..............................................................................................................183.1 建设依据........................................................................................................183.2 建设原则........................................................................................................183.3 5G 智慧管理系统..........................................................................................193.4 建设工程........................................................................................................20四、项目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264.1 编制依据及原则............................................................................................264.2 项目投资估算................................................................................................274.3 项目资金筹措................................................................................................334.4 资金使用计划................................................................................................33五、项目预期收益、成本及融资平衡情况..............................................................345.1 项目收入测算................................................................................................345.2 项目成本测算................................................................................................475.3 营业税金及附加............................................................................................535.4 项目融资平衡方案........................................................................................56六、项目专项债券融资方案......................................................................................616.1 债券发行依据................................................................................................616.2 债券规模和期限安排....................................................................................626.3 资金管理计划................................................................................................63七、资金管理..............................................................................................................647.1 资金管理的总体原则....................................................................................64

     7.2 预算管理........................................................................................................657.3 债券资金管理................................................................................................667.4 项目收入及运营成本管理............................................................................677.5 资产管理........................................................................................................687.6 绩效管理........................................................................................................687.7 部门职责........................................................................................................69八、风险分析..............................................................................................................728.1 建设期风险及控制措施................................................................................728.2 运营期风险及控制措施................................................................................77九、事前绩效评估......................................................................................................819.1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公益性、收益性........................................................819.2 项目建设投资合规性与项目成熟度............................................................849.3 项目资金来源和到位可行性........................................................................879.4 项目收入、成本、收益预测合理性............................................................879.5 债券资金需求合理性....................................................................................899.6 项目偿债计划可行性和偿债风险点............................................................909.7 绩效目标合理性............................................................................................939.8 其他需要纳入事前绩效评估的事项............................................................949.9 事前绩效评估评分表....................................................................................95附件一:项目绩效分析..............................................................................................96附件二:项目收入依据............................................................................................100

     1前 言2021 年是开启“十四五”,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开局之年,民富则国富,民强则国强,加速实现农业产业振兴、产业融合发展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黟县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下,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深入乡村振兴实施战略,推动农业产业与科技融合发展,不断完善区域智慧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以产业发展壮大推进乡村振兴,进一步提升城市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2021 年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也指出要坚持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本项目建设顺应发展趋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政策,以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推进乡村振兴建设,以提升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根本出发点,打造新型智慧产业园区,强化产业园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为区域营造优质营商环境,吸引企业入驻,构建农科产业融合发展体系,有效改善区域产业链,带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项目的总投资估算为 45599.42 万元,申请发行非标专项债27000.00 万元。项目建设期为 3 年,债券期限为 20 年。根据资金平衡测算分析,在满足假设条件的前提下,以 27000.00 万元债券发行计划为基础,本项目债券本金资金覆盖率为 1.45 倍。如偿债出现困

     2难,将通过调减投资计划、处置可变现资产、调整预算支出结构等方式筹集资金偿还债务。未按时足额向省财政缴纳专项债券还本付息资金的,省财政采取适当方式扣回。因此,本项目专项债券还本付息具有较强的保障。

     3一、项目概况1 1.1 项目基本情况1 1.1.1 项目名称黟县乡村振兴二期——农业产业振兴暨农科融合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项目2 1.1.2 项目单位项目单位为黟县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社会信用代码为123410237885693493。项目单位在依法合规、确保工程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将加快专项债券对应项目资金支出进度,尽早安排使用、形成实物工作量,推动项目早见成效。项目单位要将专项债券项目对应的专项收入及时足额缴入国库,保障专项债券本息偿付。表 1 1-1 项目单位情况项目单位名称 黟县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3410237885693493负责人 刘钢机构地址 黟县碧阳镇五东殿新区五丰商城 D2 楼机构性质 机关1.1.3 3 实施单位经授权黟县经济开发区投资有限公司作为本项目的实施单位,进行投资建设及项目完成后的运营管理。表 1-2 2 实施单位情况实施单位名称 黟县经济开发区投资有限公司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4102369414450X3企业类型 有限责任公司(非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法定代表人 汪建新注册地址 黄山市黟县碧阳镇五东殿园区五丰商城经营范围自有资金投资的资产管理服务;以自有资金从事投资活动;土地整治服务;住房租赁;非居住房地产租赁;商业综合体管理服务;

     4机械设备租赁;教育咨询服务;业务培训;养老服务;物业管理;创业空间服务许可项目:代理记账;房地产开发经营。4 1.1.4 项目建设地点本项目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黟县经济开发区范围内。5 1.1.5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1、项目内容项目的建设内容主要包括 5G 智慧管理系统、传统农品产业园基础设施工程、农科深化产业园基础设施工程、融和研发产业园基础设施工程四项内容。2、项目规模(1)5G 智慧管理系统5G 智慧管理系统主要包括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2)传统农品产业园基础设施工程传统农品产业园基础设施工程占地面积 53812.00 平方米(约80.72 亩),建筑面积 81000.00 平方米,包括标准化厂房、智能温控仓库、科技转化中心及其他配套用房,并配套建设道路、智慧停车场及其他公共配套设施。(3)农科深化产业园基础设施工程农科深化产业园基础设施工程占地面积 74300.74 平方米(约111.45 亩),建筑面积 78015.78 平方米,包...

    篇五:乡镇农业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特色产业发展扶持奖励方案

      为认真贯彻党的十 X 大会议精神,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围绕 X 市百公里百万亩果药产业带建设目标,按照县委 X 届五次次全委会及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力争新发展‘五大特色产业’2 万亩以上,其中茶叶 5000 亩、草本中药材 5000 亩、高山生态蔬菜 10000 亩”的工作任务,特制定 X 年度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扶持奖励办法。

     一、扶持原则 坚持“整合资源、集中连片、示范带动、整体推进、先易后难、分步实施”原则,以点带线、以线促面,集中、集聚、集约发展,建设茶叶、中药材、蔬菜连片示范基地。以群众增收、科技推广为重点,强化产业支撑,打破传统产业格局,打造示范亮点,以市场为导向,以发展生态特色农业和效益农业为目标,着力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

     二、扶持产业及资金来源 (一)扶持产业:林茶套种、林药套种、珍稀苗木、蔬菜示范基地。

     (二)资金来源:县财政统筹资金。

     三、扶持措施 (一)补助范围

     X 年 1 月 1 日至 12 月 31 日新发展并达到一定规模的茶叶、中药材产业,建成的蔬菜示范基地。其中:

     1.茶叶:适合我县种植的绿茶品种、老鹰茶,且连片建设 50亩以上。

     2.中药材:X、白芨、毛慈菇、黄连、玄参、云木香、X、白术、丹参、芍药 10 个品种。其中 X、白芨、毛慈菇需单户单个品种连片种植 0.5 亩以上,黄连、玄参、云木香、X、白术、丹参、芍药单户单个品种连片种植 2 亩以上。

     3.蔬菜示范基地:由县农业局确定品种、规模、技术指标等。

     (二)补助标准 1.林茶套种补助标准:茶叶 1000 元/亩,珍稀林木补助标准根据林业局发布的第三方评估价计算,每亩按 20 株进行栽植。

     2.林药套种补助标准:草本中药材 1000 元/亩,珍稀林木补助标准根据林业局发布的第三方评估价计算,每亩按 20 株进行栽植。

     3.蔬菜示范基地补助标准:200 元/亩/季,每年补助不超过两季。

     (三)补助方式 按照群众自愿、政府补助、先建后补原则实施。基地建设经验收合格后,一次性拨付补助资金。补助资金由县农业局向县政

     府申请拨付,补助资金拨付到项目乡镇财政所,由项目乡镇通过“一卡通”或转帐的形式补助给种植户。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 由县委、县政府分管农业领导牵头,县委农工委、县农业局、县财政局等相关部门和项目区乡镇(街道)积极配合,根据自身工作职责开展工作。其中:县委农工委牵头制定任务,督查落实;县农业局负责项目的技术指导、方案制定及验收工作;县财政局负责资金管理;各项目乡镇(街道)负责组织实施。

     (二)强化服务 成立由县农业局分管副局长任组长,土肥、多经、农技、植保、农产品质量监管等股站业务骨干和项目乡镇农技服务中心主任为成员的技术指导组,负责项目建设的各项技术指导工作,确保项目建设目标顺利完成。

     (三)制度保障 县农业局制定项目实施方案、技术要求和验收标准,各乡镇(街道)按照下达的种植任务,组织辖区内涉农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规模种植户等进行建设。项目验收分乡级验收和县级验收两个步骤:项目建设完成后,由项目所在乡镇(街道)组织乡级验收,对种植面积、成活率等进行全面检查核实,核查结果由各乡镇(街道)组织公示,公示不少于 7 天,公示无异议后,

     将乡级(街道)验收报告上报县农业局,申请县级验收。验收报告需乡镇(街道)主要负责人签字,加盖乡镇(街道)政府公章,参加验收人员签字,详细记载各户种植地块小地名及面积。县农业局汇总后统一安排组织县级验收。

     五、其它 (一)已享受灾后重建产业奖励扶持政策或已享受其他扶持政策的,不重复享受本扶持奖励政策。

     (二)本办法从文件印发之日起执行,原有关奖励政策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

    篇六:乡镇农业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镇瑶族村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实施方案

      瑶族村组建于 2004 年, 前身为花山乡 合水瑶族村。

     2001 年,为了 南山保护区的持续发展、 县城饮用水的清洁, 启动了 整村移民搬迁, 至 2007 年已经顺利搬迁出 98%村民。

     瑶族村位于沈所镇南部6 公里处, 行政村下辖 3 个村民小组, 全村现有 242 户 , 总人口 873人。

     为加大瑶族村特色产业发展力度, 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的奋斗目 标, 针对瑶族村现状, 特制定《沈所镇瑶族村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实施方案》。

      一、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 标,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以科技为支撑, 以项目 为载体, 认真实施“3+1”工程( 3 个农业特色产业, 1 个文化特色产业), 实现村级集体、 农民增收, 走全面、 协调、 可持续的特色产业发展之路。

     二、 基本原则

      ( 一)

     因地制宜。

     根据瑶族村的优势与潜在的发展市场, 选择有发展前途的项目 , 形成明显的区域特色产业, 大力推进特色产业规模化、 标准化、 品牌化、 市场化, 在做大做强做优上下功夫。

      ( 二)

     集约经营。

     遵循市场经济规律, 统一规划、 合理布局、 相对集中、 形成规模, 种植养殖的优势项目 、 优势产品、 特色产业相

     对集中, 形成集约经营和科学发展的新格局。

      ( 三)

     政府引 导。

     积极做好调查摸底、 宣传发动、 组织协调和服务指导工作, 鼓励多元化投资现代农业, 引 导龙头企业带动发展,大力推进机制创新和体制创新, 为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 四)

     统筹发展。

     以沈所“国家特色景观旅游名 镇” 为依托,进一步加强与瑶族文化旅游等产业的连接, 积极培育新型农民合作组织, 大力发展瑶族特色旅游产品, 促进农民增收。

     三、 发展目标

     力争用 3 至 5 年时间, 大力发展种植香菇 16 户 、 种植野菜 14户 、 发展中蜜蜂 20 户 。

     同时, 增加瑶族元素, 打造瑶族文化艺术。通过发展瑶族特色农业产业和文化艺术产业, 逐步把瑶族村打造成为“住瑶家院、 吃瑶家饭、 恋瑶家情、 购瑶家物、 干瑶家活” 的农家乐, 且赋有瑶家风味特色的休闲农庄。

      四、 推进措施 ( 一)

     用 强劲的组织力量发展特色产业。

     一是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镇成立由党政主要领导挂帅、 分管领导牵头、 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特色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 定期研究特色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及时出台相关政策性文件, 明确阶段性推进措施, 使瑶族村的特色经济产业发展始终在强有力的行政推动下健康发展。

     二是层层落实责任, 认真落实村及镇有关部门发展特色产业的责任制,建立村党支部书记、 村委会主任为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制, 各相关站

     所帮扶制度, 集中人力、 物力、 财力, 扶持特色产业发展。

      ( 二)

     用 内 外的环境影响发展特色产业。

     一是特色农业产业方面。

     大力扶持、 培育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种养示范户 , 把分散的生产者与 市场连接起来, 提高组织化程度和加工能力、 产品档次, 延长产业链, 增加产品附加值, 推动三项产业由无序向有序, 由产量型向产量、 质量效益型发展, 促进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积极开拓市场, 通过创建一批专业营销市场, 发展定单、 定向农业, 实施品牌战略, 打造知名 山珍品牌, 形成稳定的销售网络。

     多渠道加大投资力度, 扶持种养大户 扩大生产规模, 引 导和鼓励个人、 各种经济主体参与生产、 加工和流通, 降低门坎, 搞好服务, 引 进老板和能人, 充分发挥他们在资金、 人才、 技术、 良种、 经营理念和产品市场等方面优势, 加快产业发展。

     二是特色文化艺术产业方面。

     以沈所“国家特色景观旅游名 镇” 为依托, 围绕瑶族特色文化艺术元素作文章, 进一步加强瑶族文化展览、 培训、 排练、 表演、 阅览等文化设施建设, 大兴瑶族文化调研、 创作之风, 多出文化精品, 动员镇村干部开展瑶族文化调研, 鼓励在瑶族文学创作、 歌舞、 工艺、摄影等各领域多出成果, 多出精品, 重奖优秀作品, 每年定期组织专项竞赛(如瑶歌、 长鼓舞等比赛) , 给瑶族文化创作一个展示的平台。

     提炼瑶族文化精品, 从艺术化角度出发, 聘请村内瑶族文艺表演者, 加强与县文广新局联系沟通, 创作一台反映瑶族历史迁徙、文化发展的多幕歌舞剧, 做到声情并茂、 场面壮观, 艺术感染力强,

     成为宣传推介瑶族民族文化的精品。

     做强做大瑶族旅游文化艺术品牌, 依托沈所旅游资源, 组织表演队进行文艺表演, 逐步扩大影响,积极构建瑶族民族文化和旅游品牌工程。

     ( 三)

     用 高效的服务质量发展特色产业。

     积极协调县级以上相关部门, 大力支持瑶族特色产业的基地建设和品牌创建, 为特色产业的大项目 、 好项目 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

     立足瑶族特色产业发展的大局, 突破条条框框的束缚, 克服不作为、 慢作为和乱作为等现象, 积极营造上下联动、 全力支持特色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采取请进来的办法, 诚请专家、 技术人员 讲学指导; 采取走出去的办法,组织干部、 群众、 能人大户 外出参观学习, 开阔视野, 增长见识。加大干部培训力度, 使他们成为积极推进特色产业发展的行家里手。

    篇七:乡镇农业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村振兴项目规划 设 计 方 案 (乡村特色旅游、田园综合体、农业产业振兴)

     2 第一部分:乡村生态农业观光旅游需求分析

     1.调研方法及时间 2.调研结果

     1.现状存在问题 

     产业収展问题—— 传统农业 丌足以収展农业观光经济导致农业观光经济 活力缺失,人口流失

      ——农业观光产业需调整 大面积院落耕地利用丌充分,种植较为单一,大多作为自家菜地种植 耕地种植普通农作物,经济效益丌高 如何解决传统农业种植无法实现高效经济収展现状? 第三部分

     4 

     产业収展问题 畜牧养殖丌经济 如何改善丌成规模,牲畜类型单一,散养方式污染环境的 养殖业? 第三部分 1.现状存在问题

     5 

     农业观光建设问题

      1)

     庘弃闲置建筑影响农业观光整体环境

     2)

     农业观光传统特色风貌和建筑符号逐渐消失

     农业观光建设 良莠丌齐 ,地域特色 逐渐消失, 缺乏良性交往空间 , 空心农业观光现象 逐步加剧, 传统农业观光落 活力渐逝

      ——农业观光建设需引导 如何对待传统建筑符号逐渐消失,弃置建筑处置问题?

      3)

     农业观光院落空间形式各异,缺乏统一指引

      4)

     沿街建筑立面形象差,同时无法体现农业观光地域特色

      5)

     街巷空间脏乱差,缺乏应有生机活力 如何解决建筑内部庨院空间无序、 外部街巷空间欠缺活力现状? 第三部分 1.现状存在问题

     6 

     基础设施建设问题

      1)

     现有基础设施丌完善,仅能满足部分基本需求

      2)

     公共服务设施条件差,文化服务设施欠缺

     农业观光基础设施 严重滞后 ,文化服务设施 匮乏, 卫生设施 条件差, 农业观光民 物质文化需求 丌能得到满足

      ——农业观光基础设施需完善升级 如何完善各项基础服务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改善农业观光民生活条件? 第三部分 1.现状存在问题

     7 觃划以农业观光实际为出发点,秉承可持续发展原则,通过关键要素整合, 旨在打造 生态不人文和谐、 有机现代农业与城郊 乡农业观光旅游业 联动发展的美丽 乡农业观光, 尽显农农业观光 自然之美、文化之美、生产生活之美 。

     2.

      规划定位

     “一体、和谐、共生” 生产生活一体化

     人居田园和谐化

     生态景观共生化 3.

      觃划理念

     第三部分

     8 3.

      规划策略

      产业多元引导——由单一的以农业耕种为主到农业设施现代化、乡农业观光旅游多元的収展策略。

     文化注入共享——由特色迷失到东府文化文化的彰显。

     空间适度集中——由同质分散到差异聚整。

     分类配置、标准适宜 ——由建设滞后到保障先行。

     第三部分

     调研表格 调研图纸 现场踏勘 庚谈会 入户访谈 问卷发放 资料收集 调研方法 调研步骤 调研准备阶段 前期调研阶段 中期调研阶段 后期调研阶段 6.10—6.14(共5日)

     6.22—7.22(共30日)

     8.20—8.22(共10日)

     中期汇报后(计划5日)

      现场调研  资料收集  底图绘制  问卷设计  细部调研  开座谈会  发放问卷  逐户访谈

      补充调研  意见交换 1.

      调研方法 第二部分

     2.

      调研结果的分析 第二部分 2.1

      农业观光民意愿 农业观光民犹豫问题:

      农业观光中许多家庛子女不父母合住,进入新社区是怎么样的套型分配,是否能满足大家庨中的小家庨需求。

      家庨经济收入有限,难以承担进入新社区的后期费用(物业费)。

      xxx农业观光普遍家庛没有脱离农业生产,幵依托自家大院,发展农副业及养殖业等增加收入。

      农业观光民自身生活习惯,习惯于以家庛为单位大院空间组织模式,丌适应以邻里为单位的集中社区。

     农业观光民急需想改善的问题 各个年龄段想搬迁人数的比例 农业观光民想从事的产业比例 农业观光民需要解决的问题:

     (1)80%农业观光民反应生产用水丌方便,尤其是在塬上的地灌溉用水缺乏。

     (2)100%的农业观光民希望改善农业观光内环境,希望解决厕所排水,由旱厕改冲水。

     (3)90%的农业观光民认为农业观光内道路需要硬化改善,并建立排水系统。

     (4)76%的居民认为现阶段的电力供应丌足,丌能满足高负荷时段用电。

     11 3.

      问题综述

     通过分析总结,对xxx农业观光总体认知为关中地区最普通的农业观光之一,同时,随着社会収展、又有新的収展趋势。

     3.1问题综述 关中农农业观光特点  长期以传统农业収展为主  乡农业观光聚落分布均匀,居住空间四周为耕作农田  非农化进程比陕西其它地区慢  有一定的文化底蕴 xxx农业观光  xxx农业观光以传统农业为主导,有好的农业収展条件  xxx农业观光六个自然农业观光呈均质分布,四周被农田包围  xxx农业观光工农兼业的状态明显,非农化进程缓慢  xxx农业观光位于文化多元的xxx县和具有革命历史的淡农业观光镇 生活交流:老碗会 —— 电视拌饭

     建筑风貌:关中民居 —— 现代建筑

     生产方式:自种自收 —— 机械化劳作 第二部分

     12 第二部分:乡村农业观光域収展空间控制规划

     1、产业发展 2、用地布局 3、各类用地控制 4、市政基础设施 5、综合防灾

     13 1.

      xxx农业观光的产业植入 1.1

     植入思路 主导产业:现代农业 产业选择

     区域产业现状

      xxx农业观光产业现状 xxx县总体规划定位

      优势及问题

     辅劣产业:乡农业观光旅游 现代农业示范区 新品种试验基地 东府文化 农耕文明 主题花海 感受关中农业观光落、体验传统农耕、身临紫薰花海 淡农业观光镇为旅游型城镇 (乡农业观光旅游、红色旅游)

     农业观光収展 的内生劢力 产业布局 项目策划 第四部分

     14 1.

      xxx农业观光的产业植入 1.2

     产业収展优势及问题

     产业収展选择 优势 区域农业基础雄厚

      自身农业条件较好 区位优越便于流通

      政策鼓励现代农业 存在问题 主导产业薄弱缺乏特色 耕作分散没有科技支撑 已有企业潜力挖掘丌足 缺少其他类型产业辅劣 培育“一农业观光一品” 推进现代农业収展 形成规模,合理开収 収展乡农业观光旅游 内生劢力 吸纳劳劢力 增加农民收益 激収农业观光活力 主导产业——现代农业 辅劣产业——乡农业观光旅游 发展策略

     第四部分

     15 农业观光经济发展 策略一 策略二 策略三 培育 一农业观光一品

     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形成规模,合理开发

     特色农产品种植与农家旅游结合 推行农业循环经济及种养殖业发展

     耕地、养殖进行集中,统一管理

     1.3 产业发展策略

     主导产业——现代农业 辅劣产业——乡农业观光旅游 第四部分

     16 xxx 农业观光将 建设 现代农业发展示范基地 ,重点发展粮食、林果、蔬菜等种植产业及奶山羊、生猪规模养殖和特种养殖;建设 以休闲旅游为主的“印象东府”田园旅游 特色农业观光落 ,重点发展以休闲、体验、拍摄为主的 乡农业观光度假 旅游。

     1.4

      产业収展定位 第四部分

     1.5产业布局规划 第一部分 辅劣产业——乡农业观光旅游 乡 农业观光 旅游基地

     发展内容

     薰衣草花田观光区

     位于南权组以西,由多个品种薰衣草形成七彩花田,以休闲观光为主 婚纱摄影及影视拍摄基地

     基地南侧紧邻现状南韩组所在地,依托薰衣草园,提供小型且风格多样的婚礼举办、婚纱摄影及影视拍摄场地 香草集市体验区

     该体验区以整合更新后的南权组为依托,区内以薰衣草产品的简单工艺展示、体验,及产品的销售为主 东府文化体验区

     该体验区依托东刘组内空废院的改造区域,通过开展传统竞技、乡土文艺、民间杂耍等休闲游乐活动,展示东府文化 农家生活展示区

     展示区主要依托东刘组西侧的农家院落,展示传统民居和农家生产、生活、节庆等民俗活动 农耕文化展示区

     位于农业观光域最西侧,展示区主要展示农业生产中沧海桑田的演变历程,让游客了解伟大的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欣欣向荣的农耕文化智慧。

     农耕文化体验区

     位于田家组和东刘组之间,区内主要开展传统农业生产、传统农农业观光生活、民俗活动等体验活动

     18 第四部分 农耕文化展示 香薰作坊 花海客栈 香草客栈 东府文化微缩展示及体验馆 节庆风俗表演 农家生活院落 东府文化微缩展示及体验馆 传统农业体验区 现代农业体验区 农耕文化表演区 时光农耕博览园

     整合原则 居民意愿 农业观光发展趋势特征 各组发展综合评价

     农业观光空间布局特征 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 整合基础研究 选择保留农业观光民小组 选择取消农业观光民小组 农用地评定 产业布局 整合方式 空间布局 2、xxx农业观光的农业观光整合

      第四部分

     20 2、xxx农业观光的农业观光整合

      2.1

      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 地形坡度分析图 县道影响分析图 乡农业观光道路影响分析图 服务设施分析图 地质灾害分析图 第四部分

     21 东农业观光、南韩、南程、田家南边部分用地均为禁止建设用地,东刘、南权建设用地条件较好。

     东农业观光 南程 南韩 南权 东刘 田家 第四部分

     22 2.2

      各组収展条件 一级系统

     二级系统

     人口条件

     各组人口规模

     长期打工人数

     受教育程度 经济条件

     农民人均收入

     设施水平

     拆迁成本

     环境质量

     用地条件

     空废院

     农业观光内空闲地

     人均耕地面积

     人均宅基地

     通过评价,东刘组収展潜力最大,其次是田家组、南程组、南权组、南韩组、东农业观光组。

     各组人口觃模

     东刘组

     田家组

     南权组

     南韩组

     南程

     东农业观光

     456

     385

     186

     312

     244

     283

     长期打工人数比例(%)

     12

     20

     10

     32

     22

     16

     设施内容

     农业观光委会、医疗站、幼儿园、商庖

     商庖、排水设施

     商庖

     无

     无

     无

     道路硬化

     主要道路硬化

     主要主要道路硬化

     主要主要道路硬化

     无

     无

     建筑质量好比例 (%)

     42

     32

     56

     49

     51

     86

     户均年收入

     0.5-1

     空心率 (%)

     9.7

     19.6

     5.26

     8.23

     6.7

     3.9

     空闲地面积hm2

     0.45

     0.57

     0.05

     0.45

     0.54

     0.62

     户均耕地面积 (亩)

     8.3

     6.2

     7.9

     3.2 8.3

     10

     人均宅基地面积 (m2 )

     324.9

     287.3

     251.2

     310.1

     233.9

     247.7

     第四部分

     23 2.3

      用地整合

      本次觃划以农田景观的保护为基础,采取农业观光域内部适庙整合的方式进行用地的重新整理。xxx农业观光作为关中农农业观光普遍类型的代表,农业用地广袤,建设用地非常充裕,但布局较为零散。觃划一方面考虑到效益集约、结构完整、提高建设用地效率、共享各个设施的同时,另一方面出于安全及生态保护的考虑,将敏感区域农业观光向发展条件较好的区域集中。

      撤并型 南程 南韩 东农业观光

     保留型 东刘 控制収展型 南权田家 第四部分

     24 2. 4各类用地布局 用地性质

     面积 (hm 2 )

     比例 (%)

     农业观光建设用地

     29.48

     8.05

     基本农田

     252.1

     69.78

     林地

     59.68

     12.99

     薰衣草种植

     33.64

     8.88

     农业设施用地

     7.19

     0.29

     农业观光域用地

     382.09

     100

     总体用地布局图 用地性质

     面积 (hm 2 )

     人均建设用地(m 2 /人)

     比例 (%)

     住宅建筑用地

     18.53

     112.30

      61.40

      公共建筑用地

     1.69

     10.24

      5.60

      对外交通用地

     1.75

     10.61

      5.80

      道路广场用地

     4.78

     28.97

      15.84

      绿化用地

     公共绿地

     0.65

     3.94

      2.15

      防护绿地

     1.23

     7.45

      4.08

      公用工程设施用地

     0.85

     5.15

      2.82

      总计

     29.48

     178.67

      97.68

      表10-5用地平衡表 表10-4xxx农业观光农业观光域用地控制 依据陕西省工程建设标准&lt;农业观光规划技术规范&gt;(DBJ61-51-2009)

     人口规划期末1650人。

     注:由于规划期末建设用地基本与现状建设用地面积持平,而人口减少 216 人,因此,人均建设用地量稍有增加。

     25 3xxx农业观光的用地整理

      3.1

     现状土地利用规划 土地利用规划图

     农农业观光住宅用地:33.5公顷

     有条件建设区域:5.08公顷

     基本农田:252.1公顷

     园地:27.26公顷

     林带:59.68公顷 第四部分

     26 基本农田的控制:

     根据2010年土地利用觃划图,266.61公顷划定为基本农田,严栺控制基本农田的数量,在保证基本农田数量和质量丌变的前提下控制各类用地规模。占用多少单位应当按照占多少、垦多少的原则,负责开垦不所占基本农田的数量不质量相当的耕地。

      根据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下列耕地应当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严栺管理:

     (一)正在实施改造计划以及可以改造的中、低产田; (二)蔬菜生产基地; (三)农业科研、教学试验田; (四)需要退耕还林、还牧、还湖的耕地,丌应当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

     3.2 各类用地控制 产业用地控制:

     农耕文化博觅园仍然是以农业种植及培育为主,因此划定为基本农田保护区。根据觃划,农博园占地68.68公顷,主要以田家周边的土地进行流转。

     薰衣草觃模在保证基本农田面积及退耕还林面积的前提下,进行控制。薰衣草用地布局尽量围绕南权组进行布置。

     区域基础设施用地控制:

     对外交通:根据《公路安全保护条例》(2011)中公路建筑控制区的范围觃定,从公路用地外缘起向外的距离。富淡二级公路为县道,因此道路两侧建筑建设范围,沿道路用地外延扩出10米作为防护绿地,严格控制建设。

     xxx农业观光无区域市政基础设施。

     第四部分

     27 农业观光建设用地控制:

     依据:《土地利用觃划图》——...

    篇八:乡镇农业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振兴实施方案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2019 年乡村振兴在我镇全面实施以来,创建了一批市、县示范村,各村(社区)在乡村振兴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绩,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为了进一步深化乡村振兴在我镇的落实落细,制定以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紧跟县委、县政府“强园富县、优二兴三、转型升级、融合发展”总体要求和全面深化“二次创业”,突出打好“三大攻坚战”等系列战略部署,切实强化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组织建设,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党管农村工作。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健全党管农村工作领导体制机制,确保党在农村工作中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把实现乡村振兴作为全镇各党组织共同意志、共同行动,做到认识统一、步调一致。

     (二)坚持产业优先发展。始终把产业发展摆在乡村振兴的突出位置,围绕优化供给、提质增效、促农增收目标,加强政府支持引导,打造高品质、有市场、能富民的特色产业,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三)坚持农民主体地位。把维护农民根本利益、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切实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持续增收,不断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四)坚持因地制宜推进。立足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人文景观和品牌形象,科学把握村组的差异性和社会发展走势变化,按照“北工南农”的总体布局,根据各村的经济基础、区位、历史特色等要素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不搞形式主义,

     久久为功,扎实推进。

     三、年度任务

     (一)强化党的领导,发挥制度优势。牢固树立抓党建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必须抓党建的工作理念,扎实推进“党建+五零”建设,积极寻求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的结合点,努力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路,争取 20XX 年实现 9 个村(社区)完成党建“五零”工作目标。一是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各级党组织要进一步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加强乡村振兴相关文件政策的学习,做到入心入脑。二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以“五零”建设为目标,创新基层治理机制,扎实推动基层党组织“五化五星”建设,以党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为载体,不断创新党员教育形式。建立“五零”问题清单,确定建设目标,落实党员联户责任制、网格管理责任制,打造可看、可讲、可复制“五零”示范点。三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开展村级运行调研,大力培养后备干部,为换届奠定基础。通过选优送训、搭建平台等举措,打造素质优、业务精、水平高、敢担当的干部队伍。开办“农民课堂”,从农业技能、文明礼仪、传统文化、经营理念、创业经验等方面对农民开展培训,吸收新型职业农民加入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一二三产业融合。四是促进乡风文明。深化开展文明单位、文明村、文明家庭创建活动,提升

     镇村文明程度;积极落实“七个倡导”和“十个一”的要求,全面推进移风易俗,塑造文明乡风。

     (二)建设示范片区,打造创建样板。20XX 年,全镇要整合各级各部门的项目资金,花大力气打造建设好金洲浏阳河片区,梅花大园蒋家-五福金银坝走廊、印山湖片区、阳雀三字墙片区、肖排金甲水库片区、金洲村美丽屋场等乡村振兴先行示范片区。一是市县示范村作为示范片区的建设主体,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科学谋划、积极争取各项资金,集中力量建设。二是生态环保办要牵头落实示范片垃圾分类减量任务。三是村镇建设服务中心要牵头落实示范片空心房整治清零,做到示范片“无乱搭乱建、无乱堆乱放、无占道经营”,建设好肖排片区Y243 线拓宽提质、阳雀-五福联络线硬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要牵头将镇级乡村振兴示范镇奖补资金全部投入示范片区建设,重点针对美丽屋场进行打造,综合小微水体示范资金,优化示范片区水环境。其他部门相关资金也要向示范区倾斜,集中力量打造,形成带动效应。

     (三)构建校地合作,推动科技强农。充分发挥江背的地域优势和农大的人才与技术优势,强强联合推动校地合作,助推乡村振兴。一是培训农业人才。协调湖南农大分期对镇村干部进行环境美学、园林设计、农村发展、农业项目、动物科技等内容进行培训,给予一定数量学历提升计划。二是助推农业

     企业发展。盘活镇内农业企业资源,承接农大培训项目。聚焦现代农业品质提升,推动湖南农大同我镇现代农业企业达成战略协议,对现代农业企业规划发展、技术革新、人才培育等方面给予指导。三是发挥土地资源优势。盘活既有耕地,提升利用率,充分利用镇内耕地资源优势,为农大农业课题、教育基地、和实训基地提供耕地资源。四是深度研究和推进乡村振兴。农大主导成立研究课题组。课题组全程参与的乡村振兴的规划指导、问题的调查研究、成果的提炼和发布。选定一到两个示范点(或示范村),提供全方位的智库服务。

     (四)聚焦产业发展,强化示范带动。产业兴则乡村兴。一是推动三产融合发展,创造就业岗位。经济发展办要牵头盘活镇内闲置资产、土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结合以商招商、腾笼换鸟引进优势产业,带动产业发展,增加就业岗位。二是多方共同努力,提升集体收益。引导村(社区)把资产与资源、资源与市场、市场与服务整合起来,推广“盘活+入股”、“流转+服务”、“筑巢+引凤”等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提升村级集体经济收益。鼓励符合条件的村在不违背上级精神的基础上,因地制宜、一村一策,积极探索发展物业经济、服务经济等模式,落实土地增减挂钩取得城乡建设用地节余指标提升村集体收入,20XX 年集体收入超过 20 万元的村(社区)占比要大于 85%。三是推动农业升级,发展现代农业。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要拓宽农业项目招商引资渠道,加强农业产业链空位的招商,延伸产业

     链,逐步形成流转、生产(种养)、供应、销售、配送完善的产业链。推动湖南望家欢供应链管理服务有限公司与种养殖农户有机衔接,发展订单式农业,提升农户抗风险能力和农业效益。四是加强文化挖掘,推动文旅结合。党政办要牵头指导金洲村、肖排村、印山村、江背社区、阳雀新村、特立村、梅花社区等有基础的村集体结合当地人文景观、田园风貌及山水形胜等资源,融合农事体验等特色农业生产活动,发展乡村旅游。

     (五)美化人居环境,建设宜居乡村。强化农村“五治”,全面深化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一是强化垃圾分类。实现集镇生活垃圾干湿分类全覆盖,全年要回收低值可回收物 924 吨,回收有害垃圾 12 吨。二是推动厕所革命。完成年内厕所无害化改造县级下达的工作计划,实现所有厕所改造成卫生厕所。三是落实“河湖长制”。加强小微水体日常管护,落实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集中居住区污水管网建设等各项治水任务,保证镇内河湖水质稳定在Ⅲ类以上;四是严格农村房屋治理。加强对空心房和违章建筑巡查监管、整治力度,加快老旧房屋腾退进度,全面完成“一户多宅”、“空心房”和建新未拆旧房屋的清理整治。不断改善生活环境,逐步实现生态优、环境美的目标,让乡村生活更加便捷、更有品质、更加美好。五是推进移风易俗。发挥基层文化事业宣传引导作用,围绕扶贫帮困、和谐邻里、保护环境、革除陋习、关爱留守、文明办酒等文明新风创作一批新时代文艺作品。鼓励各村开展具有特色的文艺晚会和

     文化活动,不断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满足群众精神文明需求。推动县级以上文明村创建,确保县级文明村创建率 60%以上。

     (六)关注弱势群体,决胜脱贫攻坚。在精准扶贫收官之年务必决胜脱贫攻坚战役,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目标。保障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一超过”落实到位,同时兼顾其他“三类人员”等弱势群体的帮扶引导。推动村级产业扶贫发展,帮助贫困人口提高收入。鼓励和吸引龙头企业吸纳困难群众就业,建立扶贫车间,由被动“输血”变主动“造血”。加强扶贫领域作风建设,以作风攻坚促进脱贫攻坚,把作风建设作为脱贫攻坚的重点,扶真贫真扶贫,以更为扎实、更为过硬的工作作风投入到脱贫战役中去。

     (七)强化制度引领,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一是巩固完善土地制度。全面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及纠错工作。积极推广土地流转、土地托管、生产托管、股份合作等经营模式,促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所有行政村实现“一村一社”全覆盖。二是完善集体经济制度。完成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认定,在清产核资的基础上进行集体资产折股量化。规范村民建房制度,实现村庄规划全覆盖。三是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支持专业合作社和专业服务公司等开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着重支持工厂化育供苗、深耕深松、施用有机肥、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农作物秸秆还田、仓储烘干等农业生产关键且薄

     弱的环节。

     四、工作保障

     (一)组织领导保障。发挥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的核心地位,再次明确领导小组组长由镇党委书记担任,党委副书记、镇长为常务副组长,分管乡村振兴工作党政领导为副组长,其他所有党政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保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统筹功能。各相关部门都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核心任务来抓,服从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乡村振兴事务方面的决定,按照职能职责,强化资源要素支持和制度供给,做好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二)政策措施保障。根据乡村振兴年度考核目标,各成员单位要定期向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反馈考核要求落实和进展情况。主动认领乡村振兴相关任务,制定政策措施,推动示范点打造特色、抓出实效、突出亮点。

     (三)宣传引导保障。加大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宣传力度,利用各级新闻宣传媒介,全面持续深入宣传党的乡村振兴方针政策和丰富实践,形成全社会关注乡村振兴、支持乡村振兴、参与乡村振兴的良好氛围。通过总结提炼,向社会推荐一批涵盖不同区域类型、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乡村振兴典型模式,

     更好地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引领乡村振兴发展。

     (四)考核督查保障。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纳入对村绩效考核,把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作为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列入重点督查清单,对成员单位、创建单位实行责任清单督查,强化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情况督查落实。

    篇九:乡镇农业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深化农业结构调整推进三产融合发展的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以及中央、省、**市经济工作、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兴旺,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优化农业产能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效益优先,突出产业融合发展,调结构,转方式,着力构建新时代具有**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为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县域经济发展“湖北领跑、中部率先、全国示范”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打牢产业基础。

     二、目标任务 (一)争创目标。积极争创全国农村一ニ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市; (二)农业经济发展指标。实现全年农业增加值增长 6%,农产品加工产值增长 10%,全市农产品加工总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 3:l; (三)农业生产指导性指标。稳定主要农产品产能,确保 2018 年粮食产能达到 25.5 万吨,油料 4.6 万吨,出栏生猪 60 万头,水产品产量 8.0万吨;调优结构,提升产能,实现全年蔬菜(食用菌)产量 33.0 万吨,水果产量 1.1 万吨,茶叶产量 130 吨:着力推进鲜花、蚕桑产业发展。

     三、工作重点 (一)突破性发展休闲农业

     1.加快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坚持以“生态富民”为目标,按照建设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要求,结合我市“生态旅游新区、健康养生养老新城”的发展定位,推进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市建设。做大做强“一区两园七朵金花”,实现向“一区两园 N 朵金花”的转变。深入推进“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发展,强化农业产品、农事景观、乡土文化的创意设计,提升农业的生态、休闲和文化价值。大力推广“农业+”融合发展模式,加快形成多业态共存、多产业共融、多效益共赢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格局。

     2.全面推进休闲农业示范点建设。巩固提升龙风山庄、楚天香谷、沼山乡村公园、鑫东生态园、秀水湾生态园等一批省级以上休闲农业示范点建设。重点支持金华庄园、绿之堂、康之堂、铭浩等经营主体创建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按照“四有”的标准(有农业产品、有休闲项目、有完善的基础设施、有接待能力)重点培育一批以白茶、鲜花、蚕桑、水果等为主导产业的市级休闲农业示范点。全年新増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 2 个以上,培育创建**市级休闲农业示范点 10 个以上,打造“特色鲜明、链条完整、生态环保、功能集成”的田园综合体 4 家以上,全市休闲农业示范点达 300 个以上。

     3、精心打造休闲农业精品线路。结合农业产业特色,以“花、果、菜、渔、园”为主题,着力打造以油菜花、玫瑰花、桃花、荷花、樱花等为重点的赏花游,以狗血桃、向阳香李、猕猴桃、蓝莓、杂柑、梨、葡萄等为重点的四季时令精品水果采摘游,以蔬菜、瓜、草莓、食用菌等特色采摘及农家乐为重点的休闲采摘游,以特色鱼类、小龙虾、河蟹等特色水产品为重点的休闲垂钓游,以现代农业示范园、生态庄园、田园风光为重点的观光体验游等 10 条精品旅游线路。同时,构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交通网络,推进精品旅游线路的道路建设,做到“花开到哪

     儿,旅游公路就建到哪儿”。

     4.加强休闲农业宣传推介和培训。继续组织办好乡村园博会,做大做强乡村园博品牌。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承担举办“花、果、蔬、茶”等特色主题节会活动,全年不少于 12 次。支持本地旅行社发展壮大,鼓励外地旅行社“引客入冶”。落实“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加大休闲农业网络推介力度。加强电商平台和物流网建设,支持特色旅游产品开展线上线下交易。加强休闲农业从业人员培训,提升农业专业技能和旅游服务水平。

     (二)大力发展绿色农业 1.优化农业产业布局。编制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发展规划,科学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不断优化农业产业布局。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全面开展优质粮油緑色高产高效创建,集成应用高产代质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努力提高单产,稳定主产区粮食产能。

     2.示范推广新兴产业。实施高效种养项目,抓好重点区域农业结构调整试点示范,加快发展农业新兴产业。推广鲜花(鲜切、盆栽花)种植项目,以瑞晟公司、金华庄园、阿斌农场等农业个业为主体,力争 2018年全市鲜花种植面积扩大到 1 万亩以上,鲜切花(盆栽花)大棚种植面积达到 300 亩以上;推广“稻一渔”共作项目,以金牛镇、陈贵镇等为重点,力争 2018 年全市稻田综合种养面积扩大到 3 万亩以上。实施桑蚕种养项目,以金山店镇车桥片区等为核心,力争 2018 年全市蚕桑种植面积达到 3000 亩,通过 3 一 5 年努力,全市蚕桑种植面积达到 2 万亩以上,形成较完善的种养加、产供销一条龙产业链;实施“活水养鱼”项目,以还地桥镇和五湖腾远公司等为重点,新建 100 亩以上工厂化“活水养鱼”基地 2 处。

     3.加快发展高效型种植业。实施优势特色农业提质增效行动计划,扩大优质菜、精品果、生态茶、健康菌、绿色中药材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重点支持大箕铺镇、经济开发区、陈贵镇、灵乡镇、保安镇等发展蔬菜、食用菌、中药材产业,全年蔬菜面积扩大到 20 万亩以上,其中大棚设施蔬菜面积达到 1 万亩以上,食用菌达到 130 万袋以上;中药材面积扩大到 2000 亩以上。支持保安狗血桃、金山店向阳香李、金牛猕猴桃(蓝莓)金湖葡萄等水果产业发展,全年果园面积扩大到 3.5 万亩以上。支持殷但镇、刘仁八镇、保安镇等发展白茶产业,全年白茶面积扩大到 1万亩以上。加快建设一批放心菜园、精品果园、生态茶园,促进种植业提档升级。

     4.积极发展生态型养殖业。严格落实畜牧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养区规定,继续开展畜禽标准化养殖场提档改造升级,加快构建农牧结合、生态循环的绿色畜牧业发展模式,实现粪污源头减量、粪肥资源化利用和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全年改造升级达标高标准畜禽养殖场20个。全面落实天然湖(库)区生态养殖模式,大力发展河蟹、鳝鳅、甲鱼、乌龟、中华鲟等高效特色水产品养殖。加快推进水产健康养殖,创建省部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 2 个以上。

     5.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健全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加强农业生产全程监管,严格落实生产者主体责任,推进信用体系建设。持续深入开展农药、兽药、饲料、饲料添加剂等投入品专项整治行动。推行农产品产地准出制度,全面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开展农产品生产实时视频监控试点,加强对生产源头鲜活农产品的监管和检测,确保全市农产品检测合格率达 99%以上。争创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市。

     6.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继续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实施农业

     绿色发展“四大行动”,推广水肥一体化、机械深施等施肥方式,集成应用病虫害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技术,实现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开展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深入推进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工作,不断提升土壤肥力。加强耕地重金属污染普查和监测,开展重金属污染治理试点。加强沼气工程建设,推厂农村清洁能源,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加快发展生态循环农业。

     (三)加快发展品牌农业 1.加强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根据**市现代农业发展总体规划,结合现有农业产业基础,加快构建以城西北农产品加工园区为龙头,以多个农业产业园为支撑的“1+ N ”农产品加工园区这局。重点支持建设劲牌产业园、休闲农业产业园、优质粮油产业园,精品果蔬产业园、花卉苗木产业园、香料植物产业园、循环农业产业园、健康水产产业园、鲜花产业园、蚕桑产业园等,促进园区健康运营和良性发展。支持金牛镇推进“农业强镇”建设。

     2.发展壮大农产品加工企业。围绕农业主导产业配套、完善和延伸,切实做好农业招商引资工作,着力引进加工型、仓储型、市场菅销型龙头企业,建设精细包装、深加工、菅销流通等“补链”和“扩链”项目。盘活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扶持有发展潜力的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支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技改升级,提高产品档次和质量。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开展订单生产、代储代销、货运物流等新业态,打造农产品集散中心、仓储物流园。全年确保全市新增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 2 家,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 2 家。

     3.培植农产品加工主导产业。在巩固饮品酒类、纺织服装、优质粮油、畜禽产品、水产品、特色农副产品等传统加工的基础上,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延长拉粗产业链,发展精深加工。重点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

     发展特色旅游食品和小龙虾、鲜花、茶叶、栀子黄、蚕桑等加工业,加快培植农产品加工主导产业,力争 2018 年全市农产品加工总产值达245.3 亿元。

     4.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加快制(修)订一批适合我市农业标准化生产的技术操作规程.积极引导农业经营主体对标生产,加大“三品一标”农产品申报和认证力度。支持农业企业加快商标注册,推动技术创新,改良生产エ艺,优化包装设计,提升产品档次,着力培育一批品质好、叫得响、占有率高的知名品牌,扩大市场影响力,确保产品顺畅销售,实现优质优价。力争 2018 年全市新增“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 8 个以上,新培育省级以上精品名牌 2 个以上。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工作由市农业产业化领导小组承担,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市农业局,办公室主任由戴云同志兼任,具体负责深化农业结构调整推进三产融合发展工作职责。市委农办、市农业局、市国土资源局、市发改局、市财政局(农经局)市旅游局、市林业局、市环保局等相关部门单位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合力抓好农业结构调整和三产融合发展各项工作。

     (二)落实工作任务。各乡镇和市直有关部门单位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把深化农业结构调整推进三产融合发展作为乡村振兴战略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市直有关部门单位要明确专人负责,各乡镇要成立工作专班,制订实施方案,将相关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村、到组,到经营主体、到畈。要全面落实干部包保责任制,坚持“一把手”亲自挂帅,负总责,分管负责人深入一线具体抓,确保农业结构调整、三产融合发展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三)加大政策扶持。市政府列支 2500 余万元用于支持现代农业发展,其中列支 1500 万元奖补资金用于支持休闲农二产融合发展。市农业局要向上争取不少于 1500 万元相关政簧和项目资金,市直其他各部门单位也要积极向上争取相关资合,各乡镇要列支专项资金支持该项工作。奖补资金坚持优先向农业结构调整试点示范项目和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休闲农业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斜,充分发挥资金杠杆作用,促进全市农业产业发展。

     (四)强化督办考核。市农业产业化领导小组要常态化对市直有关部门单位履职尽责情况,以及各乡镇专班组建、方案制定任务分解、工作落实和经费投入等情况开展督办检查,及时发现问题、通报情况、督促整改。督办检查情况纳入各乡镇和市直有关部门单位年度目标考核重要内容。

    篇十:乡镇农业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农业发展质量,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实施方案

     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健全党管农村工作领导体制机制和党内法规,确保党在农村工作中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一、 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必须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加快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

     (一)夯实农业生产能力基础。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严守耕地红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加快划定和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完善支持政策。大规模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稳步提升耕地质量,强化监督考核和地方政府责任。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抗旱防洪除涝能力。实施国家农业节水行动,加快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推进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达标提质,建设一批重大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加快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强面向全行业的科技创新基地建设。深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改革。加快发展现代农作物、畜禽、水产、林

     木种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高标准建设国家南繁育种基地。推进我国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加强科研机构、设备制造企业联合攻关,进一步提高大宗农作物机械国产化水平,加快研发经济作物、养殖业、丘陵山区农林机械,发展高端农机装备制造。优化农业从业者结构,加快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农业经营者队伍。大力发展数字农业,实施智慧农业林业水利工程,推进物联网试验示范和遥感技术应用。

     (二)实施质量兴农战略。制定和实施国家质量兴农战略规划,建立健全质量兴农评价体系、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和考核体系。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调整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推进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科技园。实施产业兴村强县行动,推行标准化生产,培育农产品品牌,保护地理标志农产品,打造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发展新格局。加快发展现代高效林业,实施兴林富民行动,推进森林生态标志产品建设工程。加强植物病虫害、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优化养殖业空间布局,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健康养殖,做大做强民族奶业。统筹海洋渔业资源开发,科学布局近远海养殖和远洋渔业,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建立产学研融合的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加强农业绿色生态、提质增效技术研发应用。切实发挥农垦在质量兴农

     中的带动引领作用。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完善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加强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健全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体制,重点提高基层监管能力。

     (三)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大力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通过保底分红、股份合作、利润返还等多种形式,让农民合理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鼓励企业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支持主产区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增值。重点解决农产品销售中的突出问题,加强农产品产后分级、包装、营销,建设现代化农产品冷链仓储物流体系,打造农产品销售公共服务平台,支持供销、邮政及各类企业把服务网点延伸到乡村,健全农产品产销稳定衔接机制,大力建设具有广泛性的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设施,鼓励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创新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新型农业产业模式,深入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加快推进农村流通现代化。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建设一批设施完备、功能多样的休闲观光园区、森林人家、康养基地、乡村民宿、特色小镇。对利用闲置农房发展民宿、养老等项目,研究出台消防、特种行业经营等领域便利市场准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管理办法。发展乡村共享经济、创意农业、特色文化产业。

     (四)构建农业对外开放新格局。优化资源配置,着力节本增效,提高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实施特色优势农产品出口提升行动,扩大高附加值农产品出口。建立健全我国农业贸易政策体系。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农产品贸易关系。积极支持农业走出去,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粮商和农业企业集团。积极参与全球粮食安全治理和农业贸易规则制定,促进形成更加公平合理的农业国际贸易秩序。进一步加大农产品反走私综合治理力度。

     (五)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统筹兼顾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扶持小农户,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把小农生产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培育各类专业化市场化服务组织,推进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帮助小农户节本增效。发展多样化的联合与合作,提升小农户组织化程度。注重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作用,打造区域公用品牌,开展农超对接、农社对接,帮助小农户对接市场。扶持小农户发展生态农业、设施农业、体验农业、定制农业,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拓展增收空间。改善小农户生产设施条件,提升小农户抗风险能力。研究制定扶持小农生产的政策意见。

     二、 基本原则

     ——坚持党管农村工作。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健全党管农村工作领导体制机制和党内法规,确保党在农村工作中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把实现乡村振兴作为全党的共同意志、共同行动,做到认识统一、步调一致,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加快补齐农业农村短板。

     ——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切实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调动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维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不断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乡村全面振兴。准确把握乡村振兴的科学内涵,挖掘乡村多种功能和价值,统筹谋划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注重协同性、关联性,整体部署,协调推进。

     ——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坚决破除体制机制弊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落实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

     ——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科学把握乡村的差异性和发展走势分化特征,做好顶层设计,注重规划先行、突出重点、分类施策、典型引路。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不搞层层加码,不搞一刀切,不搞形式主义,久久为功,扎实推进。

     三、 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 5 年来,粮食生产能力跨上新台阶,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迈出新步伐,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村民生全面改善,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显著加强,农民获得感显著提升,农村社会稳定和谐。农业农村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和“三农”工作积累的丰富经验,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良好基础。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乡村最为突出,主要表现在:农产品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

     存,农业供给质量亟待提高;农民适应生产力发展和市场竞争的能力不足,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亟需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民生领域欠账较多,农村环境和生态问题比较突出,乡村发展整体水平亟待提升;国家支农体系相对薄弱,农村金融改革任务繁重,城乡之间要素合理流动机制亟待健全;农村基层党建存在薄弱环节,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亟待强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乡村是一个可以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有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有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有亿万农民的创造精神,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支撑,有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有旺盛的市场需求,完全有条件有能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立足国情农情,顺势而为,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举全党全国全社会之力,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

     资料来源:《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

    推荐访问:乡镇农业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产业发展 实施方案 乡镇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