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铭公文网 - www.sddayugaoke.com 2024年05月21日 02:05 星期二
  • 热门搜索:
  •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怎么用神州十四素材导入民族精神10篇

    浏览数: 发布时间:2022-08-29 14:25:11

    怎么用神州十四素材导入民族精神10篇怎么用神州十四素材导入民族精神 2022高考作文热点素材:神舟十二号凯旋,航天员回家! 9月17日,神舟十二号的返回舱顺利着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成功回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怎么用神州十四素材导入民族精神10篇,供大家参考。

    怎么用神州十四素材导入民族精神10篇

    篇一:怎么用神州十四素材导入民族精神

    22 高考作文热点素材:神舟十二号凯旋,航天员回家!

     9 月 17 日,神舟十二号的返回舱顺利着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 3 名航天员成功回家,中国“飞天”事业又一次开启新的篇章。相关作文素材如下:

     (一)跟航天航空相关的名言

     1.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

     2.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田中芳树)

     3.中国人做了上千年的“飞天梦”,今天终于得以梦圆。

     4.这只是我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阿姆斯特朗)

     5.航天这门活,地面工作做透了,天上就不会出问题。(张履谦)

     6.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可能永远生活在摇篮中。(齐奥尔科夫斯基)

     7.激荡向上的民族,有脚踏实地、埋头拉车的人,更有仰望星空、耕耘星海的人。

     8.过去已成历史,未来依然可期。在探索太空的征途上,我们期待留下更多的“中国脚印”。

     9.很难说有什么办不到的事,因为昨天的梦想可以变成今天的希望,也可以变成明天的现实。(戈达德)

     10.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关注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黑格尔)

     11.每一个航天人都是一颗耀眼的“航天星”,他们怀揣航天梦,勇攀高峰,用实干和创新实现中国航天一项项伟大的成就,在浩瀚的太空留下更多的中国身影、中国足迹。

     (二)跟神舟十二号相关的典例和观点

     1.“中秋团圆啦!”

     2021 年 9 月 17 日 13 时,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反推发动机成功点火后,安全降落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这是神舟飞船首次在东风着陆场着陆。见证这历史性一刻,网友纷纷激动表示:“欢迎英雄回家”“中秋团圆啦!”(来源:环球网)

     2.这次“出差”,意义非同一般

     回顾这次“出差”,意义非同一般。三个月时间里,航天员们执行了核心舱组合体的日常管理任务、两次出舱活动及舱外作业、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以及进行航天员自身的健康管理,在多个领域创造了“第一次”,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来源:新京报)

     3.神舟十二号只是精彩的“开篇”

     神舟十二号“飞天”,还只是精彩的“开篇”,接下来还有更为激动人心的“续篇”。仅仅是今明两年,我们国家就将实施 11 次飞行任务,包括 3 次空间站舱段发射,4 次货运飞船以及 4 次载人飞船发射,2022 年将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建成国家

     太空实验室。“白手起家”的中国航天人,继承和砥砺航天精神,一次次将中国人的名字“刻”在外太空,一次次让五星红旗绽放在外太空,这是了不起的成绩,这是绝美的风景。( 来源:南方网)

     4.脚踏实地向星辰

     从北斗环绕到嫦娥奔月,从神舟起航到天舟穿梭,中华民族的航天梦,承载的是中国人民“敢上九天揽月”的豪情壮志。从飞出大气层到航天员能够在太空驻留三十天,从在地球轨道建造科学实验室到可以将探测器送到月球,立足中国航天的实际,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中国航天人一步一个脚印前行,时间的标尺刻录下一个个激动人心的时刻,不断丈量着一个又一个的航天梦想。(来源:中国江苏网

     )

     5.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

     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浩瀚的星空是一张不设交卷时间的“考卷”,需要一代又一代的航天人用智慧和汗水去“作答”。伟大的成绩振奋人心,伟大的目标激荡人心。面向未来,中国航天事业还有很多难啃的“硬骨头”,难翻的“大雪山”,难越的“娄山关”,这就需要航天人勇于攻坚克难,矢志探索创新,心怀祖国人民,一步一个脚印开启星际探测新征程。(来源:天府网评 )

     6.航天人的航天精神,照亮复兴之路

     哲人说,激荡向上的民族,有脚踏实地、埋头拉车的人,更有仰望星空、耕耘星海的人。中国航天人正是那些征战星空、手摘星辰的英雄,中国航天精神正是攻坚克难、创新创造、不求安逸、艰苦卓绝的精神写照,熔铸于中华民族精神谱系的价值底座,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民族振兴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奏响宇宙强音。科技引领,神舟飞行,从家国天下、到人类命运、又到民族复兴,一

     个个巨大的命题,在航天事业上交织绚烂,筑起中华民族独特的价值脊梁与民族品性。(来源:四川新闻网)

    篇二:怎么用神州十四素材导入民族精神

    22 高考 热 点作 文素材—— 神州十四号发射成功

     “……3、2、1,点火!”6月5日10时44分,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陈冬、刘洋、蔡旭哲3名航天员领命出征太空,开启为期6个月的“太空出差”之旅。这是继神舟十三号成功返回,时隔一个多月后,“神舟梯队”的再接力。神州十四发射成功

     “出差三人组”简介及人物素材

     1.陈冬男,汉族,籍贯河南郑州,中共党员,硕士学位。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一级航天员。2016年10月,执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同年12月,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并获“三级航天功勋奖章”。经全面考评,入选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乘组并担任指令长。

     人物素材——陈冬陈冬是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指令长,即将出征的他说:“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我准备好了,为祖国去出征太空!”2016年,陈冬进行了他的首次太空之旅。他和景海鹏搭乘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造访“天宫”,在太空驻留33天,刷新了当时的纪录。在此期间,两人参与了多达38项试(实)验。当地面科研人员劝他们要注意休息,陈冬倔强地回答:“我们不是来休息的,我们的愿望就是把所有科技人员的心血、汗水和智慧转化为最有效的数据带回去。”在执行任务期间,他们还遇到了突发话音通信中断故障,而当时距离飞船返回仅剩一周。景海鹏、陈冬没有慌张,他们一边紧急排查故障,一边想着有效的处置方法,为了不让地面的工作人员担心,他们还在手册空白页写了几句话,通过视频展示给工作人员。一周后,景海鹏和陈冬按计划撤离,顺利返回地球。回到地面后,陈冬定了一个“小目标”——他希望能再上一次太空,把祖国荣耀写满太空。他说:“要为祖国出征太空,为载人航天事业奉献一生!”

     人物素材——陈冬陈冬,“神舟十一号”航天员。2018年1月,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5月,被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授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航天员是最光荣也最危险的职业,从接受飞天任务那一刻起,他们已经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6年封闭式生活,33天最长航天任务,其间经历了多少风险与煎熬,只有陈冬最清楚。出发那天,战友们在车里自发唱起了《歌唱祖国》;荣归那天,和战友团聚时陈冬不禁潸然泪下。有人说,能赶上飞天的时代,是我们的幸运;也有人说,拥有这些飞天的人,是我们的骄傲。和陈冬一样,我们都是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追寻的脚步不会停止,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2.刘洋女,汉族,籍贯河南林州,河南郑州出生,中共党员,博士学位。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特级航天员。2012年6月,执行神舟九号载人飞行任务,同年10月,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并获“三级航天功勋奖章”。经全面考评,入选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乘组。

     人物素材——刘洋刘洋在完成了航天任务以后,她深感自己的知识还不够完备,想要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能力,增加知识储备,便选择了去清华大学深造。在那里,她进入社科学院主攻社会学,学习两年后,成绩出众,顺利拿到硕士学位。在今年7月份经济学院举行的毕业典礼上,中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在致辞中引用一位战斗机飞行员的话:“我最大的遗憾就是只能为祖国牺牲一次”,让所有在场的人热泪盈眶。这种摄人心魄的爱国主义宣言,也正是百余年来,与国家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我们北大人的情怀!

     人物素材——刘洋刘洋,1978年10月生于河南省林州市,是我国第一个登上太空的女航天员。让刘洋成为宇航员的,除了她优秀的专业知识之外,还有她良好的个人品德。面试官之一的杨利伟后来这样回忆:他们去刘洋的部队选拔,面试英语口语时,刘洋一进来就让考官换题目,因为前面面试的飞行员透露了题目内容。出于公平考虑,刘洋认为自己应该主动提出来,让考官重新出题。成为宇航员的机会十分宝贵,而成为 宇航员又是她多年的梦想,但比起这些,她更想让自己赢得心安理得些,但求无愧于心。关于人生,我们欣羡刘洋所取得的卓越成就;关于人品,我们称赞刘洋的诚实。刘洋以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优良品格不会散发出瞬时的万丈光芒,但会在细水长流的生活中熠熠生光。

     3.蔡旭哲男,汉族,籍贯河北深州,中共党员,硕士学位。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二级航天员。2010年5月入选为我国第二批航天员。经全面考评,入选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乘组。

     人物素材——蔡旭哲航天员训练包括基础理论、体质、航天环境适应性、心理等上百个课目。尽管拥有多年的歼击机飞行经验,一些挑战身体极限的训练,还是超出蔡旭哲的想象。其中一次沙漠生存训练让他印象深刻。那时白天最高温度超40℃,晚上又骤降到了0℃左右。两天48小时像是经历了四季,其中还遭遇了沙尘暴,刮起8级大风“现在回想起来,确实是很苦很累,但是很快乐。” 蔡旭哲淡然地说。

     人物素材——蔡旭哲高三那年,得知空军招飞行员的消息后,蔡旭哲第一个报名。拿到空军飞行学院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他高兴得哭了。大学期间,蔡旭哲被评为优秀学员,入了党,并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学业,如愿成为一名“蓝天骄子”。毕业时,他主动要求去条件最苦、最缺飞行员的机场。在那里,他刻苦钻研本领,成为团里的飞行骨干。因为飞行能力突出,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2019年12月,蔡旭哲成功入选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今年6月4日,蔡旭哲在神舟十四号航天员见面会上公开亮相,成为我国第14位为国出征的航天员。

     【航天精神】1 1 、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2 2 、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3 3 、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4 4 、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5 5 、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考试角度:爱国、奋斗、奉献、团结)

     【金句集锦】1 1 、担负使命,承载梦想。2 2 、遨游浩瀚,逐梦九天。3 3 、探索未知,延续传奇。4 4 、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5 5 、中国梦连着科技梦,科技梦助推中国梦。6 6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7 7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8 8 、遨游浩瀚,探索未知,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精彩标题】1 1 、勇于攀登航天科技高峰2 2 、弘扬科学家精神,着力培育时代新人3 3 、自立自强,创新超越4 4 、神舟飞天,筑梦天宫5 5 、星空无垠,梦想更远6 6 、勇担创新使命,夯实科技强国建设根基

     【其他航天人物事迹及话题方向】1 1 、钱学森钱学森是个有杰出贡献的人,也是个有性格的人。他一生做人都坚持四条原则:第一、不题词;第二、不为人写序;第三、不出席应景活动;第四、不接受媒体采访。钱学森成就卓著,却从不接受各种媒体的采访,他淡泊名利是出了名的。(话题: : 淡泊名利、物质与精神、品质、个性)

     2 2 、任新民任新民,密歇根大学博士,在新中国一穷二白时,毅然放弃美国优越的生活,回国开启两弹一星的征程!

     1960 年,苏联专家撤走了,西方放言:“中国导弹夭折了”。他带着火箭的发动机研制组,来到了北京的南苑。在一个破烂修理厂,他和小组成员,用最简陋的板凳和工棚,硬是让我国仿制的第一枚液体近程导弹,发射成功!东风3 3 号发射时,火箭屡次冒烟,经过分析以后,他力排众议,继续发射。“决策错了我负责”,最终,中程导弹发射成功!长征4 4 号发射时,他已经 70 岁高龄,坚持力挺新型氢氧发动机。他被称为“放卫星的人”,因为,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由他负责领导设计和发射升空!(适用话题:艰苦奋斗、尊严、责任、爱国、活到老学到老)

     3 3 、梁守槃中国海防导弹之父、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之一、中国“航天四老”之一。

     1939 年,年仅 23 岁的梁守槃获得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硕士学位,本可以在美继续深造或工作,但他选择放弃了舒适、优裕的学习、工作环境,回到了祖国怀抱。(适用话题:淡泊名利、爱国、责任)4 4 、黄纬禄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之一、中国“航天四老”之一、火箭与导弹控制技术专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晚年的黄纬禄在家养病时,依然牵挂着中国导弹事业的发展,他对探访者说:“假如还有来生,我还要搞导弹 …… ”(适用话题:热爱事业、爱国)

     5 5 、孙家栋“少年勤学,青年担纲,你是国家的栋梁。导弹、卫星、嫦娥、北斗,满天星斗璀璨,写下你的传奇。年过古稀未伏枥,犹向苍穹寄深情。”这是“感动中国” 2016 年度人物的颁奖词,虽然寥寥数语,却道出了孙家栋传奇的航天人生。孙家栋的一生与中国航天多个第一密切相连:他主持完成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第一颗静止轨道试验通信卫星的总体设计,承担了包括东方红三号通信广播卫星、风云二号气象卫星和中巴资源卫星等第二代应用卫星工程的研制重任,先后担任我国北斗导航工程、探月工程总设计师 ……(适用话题:奉献、敬业、爱国)

     6 6 、王亚平王亚平好学、要强、工作能力强,是个数一数二的“尖子生”。从一年级到五年级,她都是班长,以身作则,很有威信。班级和学校组织的活动和比赛里,总能看见小亚平的身影,像跳舞比赛,她就经常参加。王亚平确实相貌姣好,但她真正的价值不在这里,而在于她能从严酷的竞争中胜出,在于她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甘冒风险,在于她的拼搏与坚持。就算她相貌平平,她也同样值得我们尊重。(适用话题:拼搏坚持、爱国敬业)

     7. 翟志刚翟志刚和母亲的感情深厚,对母亲也非常孝顺。日常生活中的翟志刚爱好多,他好研习书法,还擅长交谊舞。闲暇时,翟志刚爱看武打小说,爱看电视小品,他还爱玩电动玩具。翟志刚在航天员大队非常优秀,反应快,处置特殊情况的判断和决策非常准确,同时他训练刻苦,准备充分,此外翟志刚性格开朗,走到哪里都会是一片笑声。翟志刚性格外向,讲话幽默。(适用话题: : 奋斗拼搏、爱国敬业)

     精选时评两篇

     1.“ “神舟十四 ”问天,续写飞天梦想新篇章就在刚刚,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期待凯旋!”“祝福中国航天!

     ”“向航天员致敬!

     ”……一条条留言充满深情,满含对中国航天的自豪。由陈冬、刘洋和蔡旭哲组成的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已经踏上 “太空出差 ”之旅。此次出征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在轨工作生活的6 6个月期间,他们将完成配合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与核心舱的交会对接和转位,完成中国空间站在轨组装建造等任务。这也意味着,我们离实现载人航天工程 “三步走 ”发展战略越来越近。

     2022 年是我国完成空间站建造的决战决胜之年,也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 30 周年。

     30 年来,中国航天的跨越发展令世人惊叹。“神舟”问天、“嫦娥”揽月、“北斗”指路、“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天和”遨游星辰、“悟空”“慧眼”探索宇宙奥秘 …… 我们把对宇宙的无尽憧憬寄托在这些美好的名字中,党的十八大以来,载人航天事业不断发展,执行一系列重大飞行任务,不断刷新太空中的中国速度、中国奇迹,也在一项项成就中,不断谱写中华民族飞天梦想的崭新篇章,持续迈出从航天大国到航天强国的铿锵步伐。飞天逐梦,不仅在于“腾空”瞬间,更在于持久的付出奉献。对浩瀚宇宙的探索,离不开科技创新的坚实基础。更多时候,我们关注和期待的是激动人心的飞天瞬间,殊不知,每一个飞天逐梦的大胆设想、每一次航天任务的成功实施,背后都是无数航天人科研攻关、勇攀高峰的辛勤奋斗。在实验室、在发射场、在茫茫大漠,中国航天人用汗水和智慧、用“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格局和境界、用对祖国的忠诚热爱和对“航天梦”“强国梦”的不懈追求,铸就了中国航天一次次“高光时刻”。

     飞天逐梦,不仅远在天际,更改变着我们的日常。足不出户,有 “风云 ”为你预知天象;出门在外,有 “北斗 ”给你陪伴导航;哪怕地处偏远,也有通信卫星助你联网无忧 ……中国航天的发展,也推动空间应用不断前行,为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和服务国计民生作出巨大贡献。超过 2000项航天技术成果 “移植深耕 ”,助力智慧城市等加速发展。我们的生活,正在因中国航天的发展而更美好。飞天逐梦,不仅让飞行器深入太空,更让科学精神扎根广大青少年心中。此前的“ “天宫课堂 ”上,一次次奇妙的科学实验展示让人耳目一新,更在我们每个人尤其是广大青少年心中种下了科学的种子。而随着神舟十四号的发射,以及后续工作的展开,届时航天员将在轨拥有更大更舒适的空间环境和科研能力, “天宫课堂 ”也会越来越丰富。正如 “太空教师 ”王亚平所说, “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 ”。“ “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

     ”一代代航天人在浩瀚太空留下越来越多中国身影,全体中国人民也在共同见证中华民族的航天强国梦想。期待神舟十四号乘组顺利完成任务,把祖国的荣耀写满太空,也期待航天梦能点燃更多激情,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神舟再 “问天 ”,把祖国的荣耀写满太空“……3、2 2、1 1,点火!

     ”6月5 5日 10时 44分,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 F遥十四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陈冬、刘洋、蔡旭哲3 3名航天员领命出征太空,开启为期6 6个月的 “太空出差 ”之旅。这是继神舟十三号成功返回,时隔一个多月后, “神舟梯队 ”的再接力。梦有多燃,就能飞得多远。太空 “出差三人组 ”腾空凌云,把祖国的荣耀写满太空。神舟 “问天” ”,英雄出征。这一刻,全国人民为之感到激动。在神舟十四号飞行任务期间,将全面完成以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为基本构型的天宫空间站建造,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意味着,中国航天将向更高的目标挺进, “神十四 ”此行亦是 “里程碑 ”之行。

     “神十三 ”带来的精彩仍历历在目,从意义远大的出舱活动,到独...

    篇三:怎么用神州十四素材导入民族精神

    标题:

     自强者,天助之 东方大国,自强不息 自立自强,笑对风云 世界风云变,中华当自强 自强者自信,自信者从容 自强增国力,从容对世界 中华要崛起,我辈须自强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名言金句 0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 02.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清·郑燮《竹石》 03.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毛泽东 04.美国人钢多气少,而我们钢少气多。这种“气”,就是战斗精神。——毛泽东 05.大国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新时代领路人 06.核心技术靠化缘是要不来的,也是花钱买不来的。——新时代领路人 07.自助者天助。——塞缪尔·斯迈尔斯[英国作家] 08.自强不息,乃幸运之母。——朗费罗[美国诗人] 09.一个人要有精气神,一个国家亦是如此。——光明网 10.一个民族,不能总是用别人的昨天来装扮自己的明天。——纪录片《辉煌中国》

     人物事例 “两弹一星”精神 “两弹一星”是指原子弹(包括氢弹)、导弹和人造卫星。20 世纪五、六十年代,为抵御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核讹诈,党中央作出了独立自主研制“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大批优秀的科技工作者,包括许多在国外已经有杰出成就的科学家,诸如邓稼先、钱学森等人,义无反顾地投身到这一神圣而伟大的事业中来。他们在技术基础薄弱、工作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自力更生,发奋图强,突破了诸多技术难题,终于让《东方红》的歌声第一次响彻在天宇,让西部沙漠第一次腾起蘑菇云…… 从此,“两弹一星”精神就成为新中国的宝贵精神财富,它的完整内涵是: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

     中国人的航天梦 2020 年,“嫦娥五号”月球“挖土”归来,中国探月计划完美收官。2021 年,“天问一号”在火星表面成功着陆,“神州十二号”、“神州十三号”接连飞天,中国人进入了自己的空间站。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航天事业承载着一个古老民族对太空的向往,从筚路蓝缕,一步步走向了星辰大海。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一系列辉煌成就的背后,凝聚的是几代中国人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民族自强精神。

     百分百国产的“北斗导航” 随着北斗三号组网成功,中国人定位全球、导航未来的梦想已经变成现实。从当年被欧美各国技术封锁,到今天北斗三号百分百国产化,北斗人骄傲地说,“连一颗螺丝钉都是我们自己的!”北斗导航的成功来之不易,它再次证明了一个道理:只有坚持自立自强,不断创新突破,将大国重器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我们才有底气笑对世界风云变幻,才有信心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氢弹之父”于敏 中国的“两弹一星”工程可谓是白手起家、历尽艰难,但是从原子弹进化到氢弹,我们只用了两年半时间,远远快于欧美国家。在其中起到最关键作用的,是从未出国留学的于敏,他因此被称为中国“氢弹之父”。可见,我们没必要妄自菲薄,外国人能做到的,中国人不仅都能做到,而且能做得更好。坚持自立自强的民族精神,东方大国定能崛起,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将实现。

     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 中国的核潜艇项目是从零开始的,当时,所有科研人员都没见过核潜艇长啥样,更别说了解内部结构。而且研发条件也很落后,计算数据用的是算盘,称重用的是磅秤,条件几近原始,但研发团队不畏艰难、自主创新,在五年时间内完成了核潜艇的设计和制造,创造了世所罕见的奇迹。奇迹的背后有一个民族自立自强的信念,更有研发人员的艰辛付出。团队带头人黄旭华,为了保密,有 30 年时间没有见过父母和兄弟姐妹一面,因为贡献突出,他被尊称为“中国核潜艇之父”。

     大国“芯”痛几时休? 长期以来,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一直存在“缺芯少魂”的困扰(“芯”是指芯片,“魂”是指操作系统)。2018 年,中兴通讯受美方制裁,让国人深切体会到了大国的“芯”痛。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我们最大的隐患,要改变这一现状,自立自强、自主创新是唯一出路。曾经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我们以举国之力打造出了两弹一星。如今我们的国力已非当年可比,只要我们凝聚起澎湃的中国心,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定能打造出独立的中国“芯”,自主

     的中国“魂”!

      真题演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59 年,外国领导人嘲笑中国搞不了核潜艇,对此,毛泽东誓言:“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在黄旭华等科研人员的潜心研制下,1970 年,中国第一艘攻击型核潜艇顺利下水。

     在一代又一代有骨气的中国人接续奋斗下,屈辱的历史一去不返。如今的中国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以昂扬的姿态,底气十足地应对各方的挑战。正如习总书记在2021 年全国两会上所说:“70 后、80 后、90 后、00 后,他们走出去看世界之前,中国已经可以平视这个世界了……” 有骨气,所以我们百折不挠、攻坚克难;有底气,所以我们自信从容、平视世界。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感受和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世界风云变,中华当自强 古人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一个人要想活得有尊严,离不了自立、自强的精神,于一个国家而言,又何尝不是如此? 回首过往,七十年前,新中国刚刚成立,穿越了近代屈辱历程的华夏大地,满目疮痍、百废待兴。顽强不屈的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始走上了伟大、壮阔的民族复兴之路。

     上世纪 60 年代,西方技术封锁,苏联撤走专家,中国的发展遇到前所未有的考验。然而,历经几千年风雨而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岂能被一时的困难吓倒?中国人依然挺起腰干,迎难而上,硬是凭着自立、自强的精神,让《东方红》的歌声第一次响彻在天宇,让西部沙漠第一次腾起蘑菇云……

     苏联专家说,“离开外界的帮助,中国二十年也搞不出原子弹。”但是不到十年时间,中国人就成功引爆了自己的第一颗原子弹,狠狠地打了那些居心叵测者的脸。从原子弹进化到氢弹,中国更是只用了两年半时间,远远快于欧美国家。在其中起到最关键作用的,是从未出国留学的于敏,他因此被称为中国“氢弹之父”。于敏以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中国人没必要妄自菲薄,外国人能做到的,中国人不仅都能做到,而且能做得更好。

     七十余年披荆斩棘,七十余年风雨兼程,中国从“站起来”走到“富起来”、“强起来”。一路走来,有一个信念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坚定,那就是:坚持自立自强的民族精神,东方大国定能崛起,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将实现。

      把镜头拉回当下,中国已走到了“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全面小康已经实现,现代化强国的图景就在眼前。然而,就在我们一路凯歌、一路前行的同时,也必须保持足够的冷静和清醒。我们面对的形势绝非一片大好,我们所处的时代机遇与挑战并存。中美贸易摩擦加剧,经济全球化遇冷,这些都是需要我们认真面对的课题。

     2018 年,中兴通讯受美方制裁,让国人深切体会到了大国的“芯”痛。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我们最大的隐患,新时代领路人说过,“核心技术靠化缘是要不来的,也是花钱买不来的”,要改变这一现状,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是唯一出路。自助者,天助之。拿出当年的“两弹一星”精神,凝聚起澎湃的中国心,何愁打造不出独立的中国“芯”?

     放眼当今世界,疫情仍在蔓延,俄乌战端又启,不同价值观的撕裂正在加剧,人类的命运仿佛走到了一个岔路口。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该如何自处?事实上,我们可以从郑板桥的一句诗中得到启发——“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世界越是风云变幻,我们越要保持定力,以不变应万变。只要我们自强不息夯实国力,我们就能自信从容应对世界。

     千言万语归结为一句话——世界风云变,中华当自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五星红旗的地方,就有信念的灯塔。如果信念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 1949 年 7 月,人民日报在头版发布了向全国征集国旗、国徽、国歌词曲的启事,并得到了全国人民的热烈响应。有一位青年,用庄严大气的中国红作为底色,设计出简洁的五星构图。他就是国旗设计者曾联松。

     1949 年 10 月 1 日,开国大典上他设计的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从此,不论走到哪里,只要看到五星红旗,每个国人心中就会燃起无言的感动。

     2021 年 10 月 1 日,中国成立 72 周年,追梦青春,强国有我,这盛世如我们所愿。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独有的一抹中国红

     生吾炎黄,育我华夏,待之有为,必报中华。从五千年文明中走来,历尽了沧桑的岁月,祖国,向世界展现出应有的风采。光辉的历史波澜跌宕,我们历尽沧桑,苦尽甘来,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创造奇光。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实现了由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为现代化的工业大国、信息大国,正在走向现代化强国;从学习别国经验,到独立探索社会主义发

     展道路,再到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困难面前,中国仍冲锋在第一线,中国在变得更好的路上加速前进。

     2003 年非典期间,以钟南山院士为代表的医疗队伍第一时间奔赴非典战场。医护人员们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凭借坚韧顽强的意志,我们最终迎来了胜利的曙光。

     十七年后,2020 年春节前夕,不速之客——新冠肺炎疫情突然袭来,84 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73 岁高龄的李兰娟院士双双“挂帅”出征,解放军战士、医务工作者逆行抗疫,公安民警、社区志愿者、无数爱心团队迎难而上,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信念:热爱祖国!他们怀着一个共同的信心:相信祖国!

     习近平总书记说:“广大青年要培养奋斗精神,做到理想坚定,信念执着,不怕困难,勇于开拓,顽强拼搏,永不气馁。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是我们人生难得的际遇。每个青年都应该珍惜这个伟大时代,做新时代的奋斗者。”作为当代中学生,奋斗的人生便是爱国!我们如旭日般充满能量,充满正气,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更有一股冲劲,怀自己的初心,志存高远,情理兼修。

     何为“爱国”?是《义勇军进行曲》演奏时的铿锵有力;是那抹中国红在空中飘扬的庄严肃立;是中国女排登上荣誉之巅的举国呐喊;是港珠澳大桥建成后的世界瞩目…… 中国所取得的成就向世界证明:分秒之间,可能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让世界看见你锦绣河山浩气常在,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炎黄的血脉;让世界听见你五千年的声音,心潮澎湃,我们每个人都为你而来。” “我最亲爱的祖国,我永远紧贴着你的心窝,你用你那母亲的脉搏和我诉说……”我们每个人犹如一朵浪花,融进祖国母亲这片海中。我们和祖国肩并肩,手拉手,共同走向美好的未来!

     生逢盛世,唯有自强不息,才能与这新时代齐头并进。何为责任?学好知识。何为担当?与祖国共命运。何为中国青年?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生为中国人,我何其有幸。哪里有阳光,哪里就有熠熠不灭的希望。冬可尽,春可期,待到山花烂漫时,你我共赏此美景!

     精彩时评文:

     中国青年,起而行之强国有你 ①“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大会上,新时代领路人寄语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新时代领路人寄语指引了中国青年理想方向,鼓舞了中国青年奋斗热情,激励广大中国青年勇做新时代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②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回望波澜壮阔的百年征程,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国家、为民族前赴后继。伟大事业薪火相传,新时代广大中国青年要握好历史的接力棒,不忘初心、敢于担当、勇于锤炼,坚定理想信念、不负使命担当、勇于强筋锻骨,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谱写壮美的青春之歌。

     ③不忘初心,激扬“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志气。一百年前,一群平均年龄只有 28 岁的青年人,把个人理想汇入时代潮流,救亡图存,创立了中国共产党;一百年后,一群新时代青年齐声喊出:“请党放心,强国有我!”清澈铿锵的声音久久回荡,震撼人心。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使命,都要在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奋进新时代,广大中国青年只有心怀“国之大者”,才能立下“鸿鹄之志”。主动把小我融入大我,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胸怀理想、砥砺奋斗、矢志奉献,为中华民族更加美好的未来添砖加瓦、增色添彩。

     ④敢于担当,增强“越是艰险越向前”的骨气。“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 无论是“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的长征勇士,还是“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铁人王进喜,抑或“宁洒热血,不失寸土”的卫国戍边英雄陈红军、陈祥榕、肖思远和王焯冉……中国青年始终自立自强、铁骨铮铮。当代青年生逢伟大盛世,肩负伟大重任,前进道路上艰难险阻、险滩暗礁不会少,更需保持“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敢叫日月换新天”昂扬斗志,锻造迎难而上、舍我取谁的硬骨,勇做新时代干事创业的排头兵,把汗水挥洒在祖国大地上,以青春之骨气开创党和人民事业新局面,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⑤勇于锤炼,夯实“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底气。新的征程已开启,冲锋的号角已吹响,昂首阔步新征程,还需保持“打铁还需自身硬”的清醒自觉。走好新的长征路,尤需锤炼新思想功底、新实践方法,广大青年要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从党的非凡历程中汲取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把伟大思想转化为推动党和国家...

    篇四:怎么用神州十四素材导入民族精神

    作文素材:航天精神及例文 从 1970 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在浩瀚的太空中奏响那曲“东方红”起,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便不曾停歇。天宫系列、北斗系列、嫦娥系列、神舟系列···从无人到载人,浩瀚的宇宙不再遥远。坚韧的航天人不断探索,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神州五号实现载人航天、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成功在月球背面着陆、天问一号实现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伟业铸就精神,精神造就伟业。载人航天事业发展至今,没有特别的梦想、特别的精神,不可能创造特别的业绩。

     高分标题 01.《神舟飞天,筑梦天宫》 02.《千年天问,一朝梦圆》 03.《星空无垠,梦想更远》 04.《自立自强,创新超越》 05.《科技强国的生动注脚》 06.《勇于攀登航天科技高峰》 07.《启程,向前所未有的高度》 08.《天地对话,神舟带你看太空》 09.《弘扬科学家精神,培育时代新人》 10.《勇担创新使命,夯实科技强国根基》 名言名句 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田中芳树 航天这门活,地面工作做透了,天上就不会出问题。——张履谦 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可能永远生活在摇篮中。——齐奥尔科夫斯基 激荡向上的民族,有脚踏实地、埋头拉车的人,更有仰望星空、耕耘星海的人。

     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关注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黑格尔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毛泽东 每一个航天人都是一颗耀眼的“航天星”,他们怀揣航天梦,勇攀高峰,用实干和创新实现中国航天一项项伟大的成就,在浩瀚的太空留下更多的中国足迹。

     人物素材 01.钱学森 钱学森是个有杰出贡献的人,也是个有性格的人。他一生做人都坚持四条原则:第一,不题词;第二,不为人写序;第三,不出席应景活动;第四,不接受媒体采访。钱学森成就卓著,却从不接受各种媒体的采访,他淡泊名利是出了名的。

     【适用主题】淡泊名利、物质与精神、品质、个性 02.任新民 任新民,密歇根大学博士,在新中国一穷二白时,毅然放弃美国

     优越的生活,回国开启两弹一星的征程!1960 年,苏联专家撤走了,西方放言:“中国导弹夭折了”。他带着火箭的发动机研制组,来到了北京的南苑。在一个破烂修理厂,他和小组成员,用最简陋的板凳和工棚,硬是让我国仿制的第一枚液体近程导弹,发射成功!

     东风 3 号发射时,火箭屡次冒烟,经过分析以后,他力排众议,继续发射。“决策错了我负责”,最终,中程导弹发射成功!长征 4 号发射时,他已经 70 岁高龄,坚持力挺新型氢氧发动机。他被称为“放卫星的人”,因为,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由他负责领导设计和发射升空!

     【适用主题】艰苦奋斗、尊严、责任、爱国、活到老学到老 03.梁守槃 中国海防导弹之父、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之一、中国“航天四老”之一。1939 年,年仅 23 岁的梁守槃获得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硕士学位,本可以在美继续深造或工作,但他选择放弃了舒适、优裕的学习、工作环境,回到了祖国怀抱。

     【适用主题】淡泊名利、爱国、责任 04.黄纬禄 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之一、中国“航天四老”之一、火箭与导弹控制技术专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晚年的黄纬禄在家养病时,依然牵挂着中国导弹事业的发展,他对探访者说:“假如还有来生,我还要搞导弹……” 【适用主题】热爱事业、爱国

     05.屠守锷 中国“航天四老”之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火箭总体设计专家。屠守锷早年从事飞机结构力学的研究与教学工作,1957 年 2月,正当壮年的屠守锷应聂荣臻元帅之邀,跨进了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的大门。从此,他的命运便与中国航天紧紧联系在了一起。从回国之初的任教、搞研究,直到 1957 年,屠守锷的专业都是飞机。“为啥改行搞导弹?国家需要啊!” 【适用主题】爱国、敬业、奉献 06.孙家栋 “少年勤学,青年担纲,你是国家的栋梁。导弹、卫星、嫦娥、北斗,满天星斗璀璨,写下你的传奇。年过古稀未伏枥,犹向苍穹寄深情。”这是“感动中国”2016 年度人物的颁奖词,虽然寥寥数语,却道出了孙家栋传奇的航天人生。

     孙家栋的一生与中国航天多个第一密切相连:他主持完成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第一颗静止轨道试验通信卫星的总体设计,承担了包括东方红三号通信广播卫星、风云二号气象卫星和中巴资源卫星等第二代应用卫星工程的研制重任,先后担任我国北斗导航工程、探月工程总设计师…… 【适用主题】奉献、敬业、爱国 07.梁思礼 梁启超之子、火箭系统控制专家、中国导弹控制系统创始人之一。虽然在他还不到 5 岁时,父亲便离世,但梁启超生前所言“人必真有

     爱国心,然后方可以用大事”对他影响颇深。梁思礼曾说:“父亲对我的直接影响较少,但爱国这一课,我不曾落下半节。”1956 年,梁思礼被任命为导弹控制系统研究室副主任,成为钱学森院长手下的十个室主任之一。以此为起点,他将全部身心都融入了我国导弹与火箭事业的发展之中。

     【适用主题】爱国、专注、投入、热爱 08.王希季 “航天技术也是一种威慑力量,这跟我们国家的和平非常有关系!” 中国卫星与返回技术专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949 年10 月,当王希季正准备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时,传来了新中国成立的喜讯。他很快找到了留美科学工作者协会,要求立即回国。王希季是中国早期从事火箭技术研究的组织者之一,是中国返回式卫星的技术带头人。

     【适用主题】淡泊名利、爱国、敬业 09.王亚平 王亚平好学、要强、工作能力强,是个数一数二的“尖子生”。从一年级到五年级,她都是班长,以身作则,很有威信。班级和学校组织的活动和比赛里,总能看见小亚平的身影,像跳舞比赛,她就经常参加。(新华网评)

     王亚平确实相貌姣好,但她真正的价值不在这里,而在于她能从严酷的竞争中胜出,在于她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甘冒风险,在于她的拼

     搏与坚持。就算她相貌平平,她也同样值得我们尊重。(搜狐评)

     【适用主题】拼搏坚持、爱国敬业 10.叶光富 16 日,是叶光富母亲 68 岁生日,儿子出征就是给她最好的生日礼物。

     叶光富告诉我们:这些任务由我们三个人共同去完成,有人负责主操作,有人负责辅助的操作和提醒、帮助,具体的分工我们可以在太空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与安排。告诉我们 【适用主题】团结合作、家国情怀 11.翟志刚 翟志刚和母亲的感情深厚,对母亲也非常孝顺。日常生活中的翟志刚爱好多,他好研习书法,还擅长交谊舞。闲暇时,翟志刚爱看武打小说,爱看电视小品,他还爱玩电动玩具。翟志刚在航天员大队非常优秀,反应快,处置特殊情况的判断和决策非常准确,同时他训练刻苦,准备充分,此外翟志刚性格开朗,走到哪里都会是一片笑声。翟志刚性格外向,讲话幽默 【适用主题】奋斗拼搏、爱国敬业 优秀文段 奋斗是梦想的翅膀,创新是梦想的风帆。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每一步前行、每一次突破、每一段跨越,都离不开一代代航天人敢于追梦、勤于圆梦,艰苦奋斗、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自主创新,不懈拼搏、攀登高峰。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史是一部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科

     技自立自强的不懈奋斗史,新时代的航天人要争当加强原始创新的排头兵、推进自主创新的主力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领跑者,推动中国航天事业取得新的更大成就。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中国航天英雄,驭空间站遨游太空。网友说,突然发现古代的神话故事都是真的,想飞就飞走了。诗意写苍穹,浪漫梦成真,壮美也!“只要敢于有梦,勇于追梦,用智慧和汗水打造自己的梦想飞船,就一定能够迎来自己梦想的发射时刻,飞向属于你的浩瀚星空!”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向航天员学习!向航天员致敬!”,每个人的眼里都闪着星星,凝聚起中华民族复兴之光。

     探索星辰大海,中国征程壮美。全新“太空出差”三人组,组合完美,老中青三结合,书写完美中国太空新纪录。一曲《东方红》响彻寰宇、“两弹一星”让世界瞩目,“载人航天”挥毫惊鸿之笔。“嫦娥”奔月、“北斗”指路,“天问”问天、“天宫”览胜,“玉兔”探月、“祝融”探火、“羲和”探日……,从一人一天到三人半年,美丽传奇,刮目奇迹。九霄逐梦问天,阔步强国征程。上九天揽月,观天上宫阙。这是国家和民族的共同记忆;这是共和国发展的壮美诗篇。

     上古神话里,从不缺炎黄子孙御龙乘鹤摘星揽月的飞天梦想;当代歌曲中,也不乏龙的传人飞上天与太阳肩并肩的壮志!何其幸运!我们有一群英雄且智慧的中国航天人,代我们冲破云霄飞上九天,代我们远征星辰宇宙!何其豪迈!我们有伟大的航天精神,让砥砺前行的中国人越来越精神,越来越挺拔!谢谢你们,中国航天人。是你们

     用坚韧不拔,锲而不舍,勇于创新,无私奉献的航天精神书写了一幅幅令国人自豪的宏伟画卷。是你们让我们触摸如梦如幻的浩瀚星空,是你们让我们看到了永不停歇大步向前的中国力量。这份珍贵的航天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

     精彩时评文:

     航天梦想的脚步铿锵前行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金风送爽,夜色掩映下的大漠戈壁,牵动着无数人的心。发射升空、对接进驻,在长征二号 F 遥十三运载火箭的托举下,乘坐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三位航天员,将在太空“出差”长达 6 个月,中国空间站有人长期驻留的时代自此正式开启。

     这份成功,来自几代人对梦想的接力。承载着中国人对日月星辰、广袤空间的幻想,对振兴中华、民族复兴的追求,老一辈航天人筚路蓝缕、艰苦奋斗,克服重重困难、跨过道道险关,从无到有地发展起了我国的航天事业:东方红一号卫星、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嫦娥一号卫星……自 20 世纪 70 年代始,中国航天器遍布寰宇,静谧的太空不再孤寂清冷。神舟十三号完成预定任务,意味着我们正坚定走在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规划中,“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此刻,三位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眺望浩茫深邃的太空、俯瞰广袤无垠的大地,他们代表了全人类对大自然无限未知和无限可能的精神渴求。在挑战中创新,在重压下跨越,中国航天梦想的脚步铿锵前行。

     这份成功,来自党对航天事业的坚强领导。20 世纪 50 年代末,苏美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毛泽东同志高度重视,提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彼时掌声雷动。而后,我们更是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中华民族有智慧、有力量,没有什么事情能够难住我们!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航天事业发展,为建设航天强国谋篇布局。“航天梦是强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只有不断创新,中华民族才能更好走向未来。”“不管条件如何变化,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志气不能丢。”“推动航天事业造福全人类。”……梦想、创新、奋斗、共赢,这些关键词,使每一位航天事业的奋斗者、奉献者都无比振奋、信心满怀,更让每一名中国人增添了为国家民族作出更大贡献的不懈动力。

     “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可能永远被束缚在摇篮里。”当中华大地的先人们仰望星空,畅想嫦娥飞天、牛郎织女时,何曾想到后辈以勇气与毅力、牺牲与奉献大踏步走向太空。我们相信,在中国积极推动、合作创新开创世界航天新纪元的努力下,航天探索和航天科技成果将为人类带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篇五:怎么用神州十四素材导入民族精神

    时间 1 2021 年 年 0 10 月 月 6 16 日 日 0 0 时 时 3 23 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 F F 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按照预定时间精准点火发射,约 582 秒后,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 3 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据了解,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完成径向交会对接之后,停靠时间将由神舟十二号的 3个月延长到 6 个月,执行 180 天组合体长期驻留任务,这将是中国迄今为止时间最长的一次载人飞行,将首次考核并验证空间站任务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能力。

     神州出差,再探苍穹。

     筋骨句:

     1 、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

     2 、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

     3 、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

     4 、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

     5 、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

     高分语言:

     1 、担负使命,承载梦想。

     2 、遨游浩瀚,逐梦九天。

     3 、探索未知,延续传奇。

     4 、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

     5 、中国梦连着科技梦,科技梦助推中国梦。

     6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

     7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

     8 、遨游浩瀚,探索未知,我们的征途 是星辰大海。

      高分题目:

     《勇于攀登航天科技高峰》

     神 《弘扬科学家精神 着力培育时代新人》

     强 《自立自强 创新超越》

     《神舟飞天,筑梦天宫》

     《星空无垠,梦想更远》

     《勇担创新使命,夯实科技强国建设根基》

     热点素材:

      载人航天精神

     热爱祖国、为国争光的坚定信念。勇于登攀、敢于超越的进取意识。科学求实、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同舟共济、团结协作的大局观念。淡泊名利、默默奉献的崇高品质。

     考试角度:爱国 爱国

      奋斗

      奉献

      团结

      神 一、感悟代代相传的中国航天精神 随着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航天精神日益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航天工程建立以来,一代又一代航天工作者将发展航天事业作为自己的崇高使命,满怀为国争光的雄心壮志,推动航天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先后孕育形成了航天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反映不同时期航天事业的特征,是中国航天事业的灵魂,成为凝聚中国精神的重要动力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新时代对航天精神的研究,能够加深我们对其内涵及当代价值的了解,展现航天精神的时代魅力,不仅能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还能为建设航天强国,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

     2020 年 12 月 17 日,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成功着陆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我国首次地外天体无人采样返回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标志着中国航天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从东方红、长征、神州,到北斗、嫦娥、天问....我国航天事业创建 60 多年来,一项项关键技术的突破、一个个辉煌成就的取得,都是在党的领导下几代航天人不懈奋斗的成果.

     涵 二、中国航天精神内涵

     1.热爱祖国、为国争光的坚定信念 航天人热爱祖国体现在报效祖国的使命意识和为国争光的责任意识。以国为重的价值观、无私奉献的精神都是航天人报效祖国的生动体现。60 多年前,新中国初升的太阳召唤着海外赤子冲破重重阻力毅然归国,其中许多专家成为航天事业的奠基者和带头人。

     2.勇于登攀、敢于超越的进取意识 中国坚持自主发展航天事业、向尖端技术领域进军的历程昭示了一个道理:我们唯有坚持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先导,努力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越,才能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才能牢牢掌握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发展的战略主动权,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

     中赢得主动,才能有效地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才能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3.科学求实、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 在航天事业创建初期,周恩来总理提出了“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的“十六字方针”。这“十六字方针”始终影响着中国航天人。科学求实、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不但是航天精神的具体表现,也是航天科技工作者贡献给全社会的宝贵精神财富。

     4.同舟共济、团结协作的大局意识 每一项航天工程都是规模宏大、高度集成的系统工程。全国数千个单位、十几万科技大军密切配合,自觉服从大局、保证大局,同舟共济、群策群力,坚持统一指挥和调度,有困难共同克服,有难题共同解决,有风险共同承担,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凝聚成一股气势磅礴的强大合力。

     5.淡泊名利、默默奉献的崇高品质 长期以来,广大航天工作者甘当无名英雄,不计得失,不求名利,以苦为荣,以苦为乐,无怨无悔,常年超负荷工作,默默承受着常人难以承受的压力。他们为航天事业奉献了青春年华,奉献了

     聪明才智,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书写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

     中国航天“三大精神 三大精神”

     1. 航天传统精神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攀登

      2.“ 两弹一星” 精神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

      3. 载人航天精神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

      航天人物:

      1. 钱学森

     钱学森是个有杰出贡献的人,也是个有性格的人。他一生做人都坚持四条原则:第一,不题词;第二,不为人写序;第三,不出席应景活动;第四,不接受媒体采访。钱学森成就卓著,却从不接受各种媒体的采访,他淡泊名利是出了名的。

     (话题: :淡泊名利、物质与精神、品质、个性)

     2. 任新民

     任新民,密歇根大学博士,在新中国一穷二白时,毅然放弃美国优越的生活,回国开启两弹一星的征程!1960 年,苏联专家撤走了,西方放言:

     “中国导弹夭折了”。他带着火箭的发动机研制组,来到了北京的南苑。在一个破烂修理厂,他和小组成员,用最简陋的板凳和工棚, 硬是让我国仿制的第一枚液体近程导弹,发射成功!东风 3 号发射时,火箭屡次冒烟,经过分析以后,他力排众议,继续发射。“决策

     错了我负责”,最终,中程导弹发射成功!长征 4 号发射时,他已经 70 岁高龄,坚持力挺新型氢氧发动机。他被称为“放卫星的人”,因为, 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由他负责领导设计和发射升空!

     (话题:艰苦奋斗、尊严、责任、爱国、活到老学到老)

     3. 梁守槃

     中国海防导弹之父、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之一、中国“航天四老”之一。1939 年,年仅 23 岁的梁守槃获得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硕士学位,本可以在美继续深造或工作,但他选择放弃了舒适、优裕的学习、工作环境,回到了祖国怀抱。

     (话题:淡泊名利、爱国、责任)

     4. 黄纬禄

     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之一、中国“航天四老”之一、火箭与导弹控制技术专家、两

     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晚年的黄纬禄在家养病时,依然牵挂着中国导弹事业的发展,他对探访者说:“假如还有来生,我还要搞导弹……” (话题:热爱事业、爱国)

     5. 屠守锷

     中国“航天四老”之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火箭总体设计专家。屠守锷早年从事飞机结构力学的研究与教学工作,1957 年 2 月,正当壮年的屠守锷应聂荣臻元帅之邀,跨进了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的大门。从此,他的命运便与中国航天紧紧联系在了一起。从回国之初的任教、搞研究,直到 1957 年,屠守锷的专业都是飞机。“为啥改行搞导弹?国家需要啊!”(话题:爱国、敬业、奉献)

     6. 孙家栋

     “少年勤学,青年担纲,你是国家的栋梁。导弹、卫星、嫦娥、北斗,满天星斗璀璨,

     写下你的传奇。年过古稀未伏枥,犹向苍穹寄深情。”这是“感动中国”2016 年度人物的颁奖词,虽然寥寥数语,却道出了孙家栋传奇的航天人生。

     孙家栋的一生与中国航天多个第一密切相连:他主持完成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第一颗静止轨道试验通信卫星的总体设计,承担了包括东方红三号通信广播卫星、风云二号气象卫星和中巴资源卫星等第二代应用卫星工程的研制重任,先后担任我国北斗导航工程、探月工程总设计师…… (话题:奉献、敬业、爱国)

     7. 梁思礼

     梁启超之子、火箭系统控制专家、中国导弹控制系统创始人之一。虽然在他还不到5 岁时,父亲便离世,但梁启超生前所言“人必真有爱国心,然后方可以用大事”对他影响颇深。梁思礼曾说:“父亲对我的直接影响较少,但爱国这一课,我不曾落下半节。”1956 年,梁思礼被任命为导弹控制系统研究室副主任,成为钱学森

     院长手下的十个室主任之一。以此为起点,他将全部身心都融入了我国导弹与火箭事业的发展之中。

     (话题:爱国、专注、投入、热爱)

     8. 王希季

     “航天技术也是一种威慑力量,这跟我们国家的和平非常有关系!”中国卫星与返回技术专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949 年 10 月,当王希季正准备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时,传来了新中国成立的喜讯。他很快找到了留美科学工作者协会,要求立即回国。

     王希季是中国早期从事火箭技术研究的组织者之一,是中国返 回式卫星的技术带头人。

     (话题:淡泊名利、爱国、敬业)

     9. 王亚平

     王亚平好学、要强、工作能力强,是个数一数二的“尖子生”。从一年级到五年级,

     她都是班长,以身作则,很有威信。班级和学校组织的活动和比赛里,总能看见小亚平的身影,像跳舞比赛,她就经常参加。(新华网评)王亚平确实相貌姣好,但她真正的价值不在这里,而在于她能从严酷的竞争中胜出,在于她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甘冒风险, 在于她的拼搏与坚持。就算她相貌平平,她也同样值得我们尊重。(搜狐评)

     (话题:拼搏坚持、爱国敬业)

     10. 叶光富

     16 日,是叶光富母亲 68 岁生日,儿子出征就是给她最好的生日礼物。叶光富告诉我们:这些任务由我们三个人共同去完成,有人负责主操作,有人负责辅助的操作和提醒、帮助,具体的分工我们可以在太空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与安排。告诉我们 (话题:团结合作、家国情怀)

     11. 翟志刚

     翟志刚和母亲的感情深厚,对母亲也非常孝顺。日常生活中的翟志刚爱好多,他好研习书法,还擅长交谊舞。闲暇时,翟志刚爱看武打小说,爱看电视小品,他还爱玩电动玩具。翟志刚在航天员大队非常优秀,反应快,处置特殊情况的判断和决策非常准确,同时他训练刻苦,准备充分,此外翟志刚性格开朗,走到哪里都会是一片笑声。翟志刚性格外向,讲话幽默

      (话题: : 奋斗拼搏、爱国敬业)

     满分时评:

     神舟再问天,奋斗是对太空最诗意的告白

     2021-10-16 16:23

      来源:未来网 星辰大海未止步,航天英雄再出征。

     北京时间 10 月 16 日 0 时 23 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搭载着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 3 名中国航天员飞向太空,他们成为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的第二批“入住人员”,并将在轨驻留 6 个月,这将再次刷新中国人在太空的驻足纪录。自 1999 年神舟一号发射升空,到 2021 年 6 月中国空间站阶段首批航天员进入太空,中国人在太空“安家”的愿望正一步步实现。22年来,我们见证了中国载人航天从弱到强的历史,社交媒体上的网友们也纷纷为中国航天点赞:“前进的步伐从未停止”“了不起的中国,了不起的中国人”!

     物换星移,岁月如诗。中国航天的每一次发射、每一次飞行、每一次超越,都为世人展现了我们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地球到太空的航天之路。这一过程看似轻描淡写,但现实的征程却刻骨铭心。国庆期间,讲述父母先辈们为了新中国的建设,默默牺牲和奉献的电影《我的我的父辈》燃爆银幕,其中的一个章节《诗》,就是对中国航天的致敬——在戈壁沙漠做早期研究的峥嵘岁月里,身为火药雕刻师和航天工程师的年轻夫妻告诉孩子:“爸爸妈妈是在天上写诗的人。”在丈夫牺牲之后,妻子以柔弱的肩膀,撑起了事业和家庭,这一幕幕感人场景让观众破防。如果说爱国是最深沉的情感,那么奋斗就是最长情的告白。为民族复兴、为航天事业躬身奋斗的身影,组合起来就是人世间的壮美诗篇。

     “身在神州,眼望星光。心底有诗,自在远方。”说到诗意,中国航天的名字,有着专属中国人的浪漫内涵。探月工程叫

     “嫦娥”、月球车叫“玉兔”、全球定位系统叫“北斗”、空间站叫“天宫”、火星探测器叫“天问”……作为世界四大文明中唯一一个没有中断过的文明,中华文明拥有无数神话故事和历史传说,它们与中国尖端高科技擦出火花,使得中国航天就此有了“传统”和“现代”的意蕴。把载人航天飞船取名为“神舟”,更是把美好的寓意碰撞个满怀。“神舟”与“神州”同音,当火箭升空时的地动山摇之声响彻在无数中国人心中,航天圆梦的自豪感已经涌动在祖国大地各个角落。既是“腹有诗书气自华”,也是“敢教日月换新天”,带着这份文化自信和航天诗意向着太空之路去披荆斩棘,我们更能“击破万里苍穹”。

     干的是惊天动地事,做起了隐姓埋名人,可爱可敬的中国航天人隔了漫漫岁月而来,他们让我们这个国家“手可摘星辰”。还是在今年国庆,一个“中国 C 位是怎样炼成的?”热搜刷爆社交媒体:新中国 72

     岁生日之际,我们借助卫星从太空观察我们的祖国。由上海、嘉兴到江西瑞金、贵州遵义、陕西延安、河北西柏坡、北京,我们发现了一条中国人熟悉而陌生的脉络,它隐藏着中国百年来日月换新天的秘密。是不可逆转的历史轨迹,更是穿越百年的光荣之路,中国航天所擘画出的奋斗历程,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远不止是“星辰大海”。

     神舟再问天,奋斗是对太空最诗意的告白。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也是中国航天事业创建 65 周年。现在,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奔向宇宙,中国人已然从太空的“访客”变成“房客”——...

    篇六:怎么用神州十四素材导入民族精神

    2022 高三作文热点素材备考——神州十二、航天精神、航天人物素材 精选时评:

     “神舟十二”发射:梦有多燃,就能飞得多远

     这是又一次激动人心的问天壮举。6 6 月 月 7 17 日 日 9 9 时 时 2 22 分,与预告时间分秒不差,长征二号 F F 运载火箭成功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送入预定轨道。飞船入轨后顺利完成入轨状态设置,于 17 日 15 时 54 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与此前已对接的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一起构成三舱(船)组合体。按任务实施计划,3 名航天员随后将从飞船进入天和核心舱。

     3 3 名中国航天员乘坐飞船飞向太空,将成为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的首批“太空访客”。这是阔别五年后,中国航天员再次飞出大气层,更是极具标志性意义的一次飞天——空间站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和 3 个月的太空生活,表明 中国航天已身处空间站时代,正向着既定的探索目标稳步前行。

     适逢党的百年华诞,在中国载人航天即将跨入第 0 30 个年头之际,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顺利升空,唤起了中国人更多激情与格外自豪。数以亿计的人们从电视、手机等各种屏幕上目睹航天员出征的风采,不少人长途跋涉赶到发射场亲眼见证……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发射,成为这个国家广受关注的焦点。仰望浩渺星空,追寻光辉历史,这样一种感受特别深刻:

     飞天梦想不仅点燃着每一个中国人的热情,也映照着一个国家的自信、执着和担当。

     拥抱空间站时代,自信的脚步最有力。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二号,中国载人航天的一路走来,证明在科技自立自强的道路上,追逐梦想的自信正被锤炼地更加坚不可摧。这份自信,既体现在中国载人航天从容按照自己的节奏突破一系列关键技术,稳步推进航天“三步走”规划,使得中国空间站具备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也反映在从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长征五号 B 运载火箭到神舟十二号的发射,都提前宣布发射时间并精准到分。

     “我们会完成好每一次出舱任务,浩瀚太空必将留下更多的中国身影、中国足迹。”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们脸上自信的微笑,无疑是最好的注脚。

     实现飞天梦想,执着的坚守最珍贵。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飞行,从短期停留到中期驻留再到太空生活 3 个月之久,中国载人航天事业近三十年的发展过程,是一次次开拓创新、飞天逐梦的跬步成千里。三次飞天、开跑空间站建设“第一棒”的聂海胜,20 多年来仍坚持训练、时刻准备飞天;汤洪波等待 11 年,终于一飞冲天。

     对航天员来说,最大的挑战并不在于艰苦的训练,而在于初心不变、激情不改。如同刘伯明所说的,他从 8 2008 年到等待再次飞向太空的 3 13 年,也是中国航天人一步一个脚印地将梦想变为现实的执着岁月。

     探索浩瀚宇宙,担当的情怀最深厚。探索宇宙是全人类共同的事业,在近地轨道建造和运营空间站,能够极大推动科学发现和技术突破,同时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科技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更考究一个国家的实力担当。

     在“和平利用、平等互利、

      2 共同发展”的原则牵引下,中国空间站代表着人类向太空不断探索的勇敢与执着,将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贡献中国人的智慧和力量。

     在万千航天人的托举下,“神十二”航天员三个月的太空遨游,将为空间站建造刷新“进度条”。正是这样一次又一次的刷新,不断抵近和实现飞天梦想,写就中国载人航天的壮丽篇章。

     作文素材:神舟十二与天和交会对接,圆梦天和,再向苍穹,星辰大海… 启程,向前所未有的高度。逐梦,星空刻下我们的印记。遨游浩瀚,探索未知,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6 月 17 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圆满成功!

     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 19 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飞船入轨后,将按照预定程序,与天和核心舱进行自主快速交会对接。

     组合体飞行期间,航天员将进驻天和核心舱,完成为期 3 个月的在轨驻留,开展机械臂操作、太空出舱等活动,验证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再生生保等一系列关键技术。

     目前,天和核心舱与天舟二号的组合体已进入对接轨道,状态良好,满足与神舟十二号交会对接的任务要求和航天员进驻条件。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飞行乘组由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和汤洪波三人组成,聂海胜担任指令长,备份航天员为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

     航天员聂海胜参加过神舟六号、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刘伯明参加过神舟七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汤洪波是首次飞行。

     人物篇

     飞出中国龙的轨迹 —— 聂海胜

     他,承载着儿时的梦想,穿上了军装,飞上了蓝天。遭遇过惊心动魄的生死考验,经受过生理与心理极限的挑战,有过忠孝不能两全的愧疚遗憾,但在追梦的路上从未停止过攀登的脚步。

     当他和战友乘坐飞船进入茫茫苍穹,在从未有过的高度凝望美丽的家园时,他的内心涌动着骄傲和幸福。回首走过的路,他的心中充满感激,因为是一代代航天人用青春、智慧、热血和生命铺就的通天之路,也托举了他两次向太空,也为中华民族的大国梦,绘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他就是聂海胜!1998 年,聂海胜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神五、神七、神九,他三次备份;神六、神十,他两度飞天;如今,57 岁的聂海胜将在 2021 年 6 月 17 日第三次出征太空!他说:“只要国家和人民需要,我就会勇往直前,在浩瀚天宇,继续飞出中国龙的轨迹。”致敬!

     这一次我的坐骑是火箭——汤洪波 2010 年 5 月,汤洪波经过层层选拔,从飞行员入选为我国第二批航天员。原以为很快就能“漂浮太空”的他,却足足准备了 11 年。在这期间,他从零开始,脚踏实地学习,无论是转椅训练还是沙漠野外生存等,他都一一咬牙坚持住了。

     如今,46 岁新人汤洪波终将飞天圆梦,他说:“我等了 11 年,终于可以厚积薄发,贡献

      3 自己的力量。”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许许多多在背后默默努力训练的航天员,虽然没有机会上太空,但也是值得敬佩的!

     3 13 年训练不停为再度飞天 —— 刘伯明 航天员刘伯明曾与航天员翟志刚、景海鹏执行神舟七号任务。在之后的 13 年里,他带着再次飞天的梦想一直坚持训练。

     这是他第二次执行载人飞行任务,刘伯明说:“无论困难多大、风险多高、任务多重,我坚信有专业人员的地面支持,有我们乘组三位帅哥的默契配合,我们一定满怀信心迎接一切挑战。” 相关时评(节选)

     向天谋 “ 和 ” ,筑梦太空。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踏歌而来,步履铿锵。4 月 29 日,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成功,中国空间站在轨组装建造全面展开,意味着中国人在太空有了一个“家”;5 月 29 日,“快递小哥”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发射成功,并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今天,三名航天员飞往天和核心舱。天和这个“家”,终于迎来了主人。

     一飞冲天,满载期望。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是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承担着一系列重大任务,包括在轨验证航天员长期驻留、再生生保、空间物资补给、出舱活动、舱外操作、在轨维修等空间站建造和运营关键技术等。承担此次任务的航天员——聂海胜参加过神舟六号、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刘伯明参加过神舟七号载人飞行任务——经验丰富,本领过硬,堪当大任。

     圆梦天和,见证了中国精神。从 1992 年 9 月 21 日立项至今,11 艘神舟飞船、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一一升空,成功完成各项任务。2003 年 10 月 15 日,航天员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飞船升空入轨,在轨飞行 21 小时,于 10 月 16 日安全返回……凭着一股不服输的拼搏精神,中国载人航天从无到有,如今进入太空站时代。

     圆梦天和,既是新跨越、新成就,更是新高度、新起点。浩瀚太空,任凭中国人无限畅想、尽情驰骋。

      ( 文/ / 广州日报评论员

     练洪洋)

     神舟十二号 “ 飞天 ” ,还只是精彩的 “ 开 篇 ” ,接下来还有更为激动人心的 “ 续篇 ” 。仅仅是今明两年,我们国家就将实施 11 次飞行任务,包括 3 次空间站舱段发射,4 次货运飞船以及 4 次载人飞船发射,2022 年将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白手起家”的中国航天人,继承和砥砺航天精神,一次次将中国人的名字“刻”在外太空,一次次让五星红旗绽放在外太空,这是了不起的成绩,这是绝美的风景。

     中国是“飞天”的故乡,目送着神舟十二号奔向太空,所有炎黄子孙都坚定地相信,关于“飞天”的梦想和故事,还将继续下去、精彩下去!

     (文/ / 南方网

     高永维)

     【素材 • 时鲜 • 事件】

     “普通人”张锡峰:执着奋斗,不负生命 “我就是一只来自乡下的土猪,也要立志去拱大城市里的白菜。”来自衡水中学高三应届生张锡峰的一段演讲引发热议。一些人认为极其励志,也有人认为用力过猛。

     张锡峰是衡水中学学生,这个备受瞩目的学校,经常因为“打了鸡血”的口号标语、宣讲内容、教学方式,被人认为对学生太苛刻,学习氛围过于紧张压抑,但在高考压力下,人们又不得不为该校高考成绩“侧目”。对衡水中学或衡中学生,甚至衡水模式的讨论,总会给人一

      4 种复杂莫名的感受。张锡峰同学的演讲同样如此,他让人感动,也让人压抑,更让人不吐不快。

     张锡峰只是个 17 岁的孩子,我们大可不必因为并不成熟的演讲而苛责他。他能站在这个舞台,已经很有勇气,比很多羞怯的乡村孩子自信豪迈许多。高考竞争本就有无形压力,言谈举止间不紧张才奇怪。但作为过来人,我想说,其实大家要反思小小孩子为何会“想这么多”。假如张锡峰顺利通过高考,我想他可以适当“relax”些,让自己过得“飒”一些,多探索发现一些人生维度,让自己的人生目标更为多元,重新定义属于自己的幸福,否则未免活得太累太疲惫。

      近期读到一句话,让我颇为受用:终其一生,人要发现自己是普通人、父母是普通人,自己的孩子也是普通人,而这恰好就是张锡峰演讲的主题“普通人”。演讲过程中,张锡峰的父母在台下就座,母亲一度流泪,我想当父母的,必然希望他能开心快乐些,其他那些或许都是次要的。临近高考,希望张锡峰不要介怀社会这番质疑,继续按照自己的节奏自信赴考,收获金灿灿的未来。

     这个世界并不是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的,而是有中间地带、过渡地带的。我们承认,张锡峰的身上的确是有光芒的;但我们也必须承认,他的身上也同样是有短板的。每一个人都不完美,张锡峰也一样。所以,围绕着他演讲产生的争议,不过是又一次价值观、教育观的碰撞而已。

     整个世界上不可能只有一种声音,内心是光明的,看到的就是光明;内心是阴暗的,看到的就是阴暗。你所看到的批判和听到的言论,就是你内心的一种反馈。这样的话语,适用于张锡峰,也适用于评论张锡峰之人。张锡峰的言论肯定有他的局限性,但也无法否认其在一定范围内是有积极价值的。更何况,张锡峰还未成年,价值观尚未固化,依然是有可能变得更加理性与成熟的,只不过还需要磨练、历练而已。

     不能否认,张锡峰在演讲中表现出的心态与价值观,在现实中是存在的。许多孩子,依然有着通过高考改变命运、光耀门楣的朴素愿望。他们心中有一种长远的期待,而这种期待也可能在某些时候变成以一种负担,这使他们成绩变得足够优秀的时候,也可能会封闭他们的心灵,使自己过于紧张。

      这显然不是教育的目的。理想中的教育,应该是教会孩子包容、理性、思辨,用一种更平和的心态去看待这个世界。努力学习改变命运与拥抱世界并不矛盾,而恰恰是,一个未来有真正大发展的人,既要有超强的专业能力,也要有健全的人格与优良的品质,二者不可偏废。

      舆论热议张锡峰的演讲,正说明人们已经普遍认识到,教育不是单纯地培养会应试的人,

      5 人文教育才是更重要的目的。我们的教育,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让学生以开放、从容、友好的心态看待世界?这是一个关乎教育的根本性命题,值得认真对待。

    篇七:怎么用神州十四素材导入民族精神

    作文素材:文化自信,传承与创新!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要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发扬光大。”---摘自《人民日报》 2020 年末,李子柒圈粉无数,火遍海内外。被《人民日报》、共青团中央点名表扬,夸赞她“没有一个字夸中国,但她讲好了中国文化,讲好了中国故事。”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呈现丰富多样、立体的中国。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儿女的文化基因,是最持久,最深厚,最有底蕴的文化实力。近几年,传承优秀的综艺节目层出不穷,表达方式也在不断创新,《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经典咏流传》等节目从不同的维度对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了传播与传承,深受大众好评,掀起了“文化热”。《上新了,故宫》更是成为现象级节目,它打破了大众对于故宫的刻板印象,让故“活”了起来,“零距离”走进大众视野,以喜闻乐见的方式传递文物的温度与文化。故宫彩妆口红系列,文创产品,以《千里江山图》为背景的手游《绘真-妙笔千山》,无一不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承。

     近年,国学,古风音乐,汉服大热,越来越多的人着汉服走上街头。“汉服成人礼”、“中式婚礼”“着汉服做月饼”等活动越来越多。

     一、精选题目 《弘扬中华文化,传承国学经典》 《以文化传承为基,扬我中华魂》 《点横撇捺蕴风骨,笔墨纸砚皆乾坤》 《文化危机需重视,文明薪火需相传》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铸造中华民族之魂》 《华夏芬芳自古来,守正出新透酒香》 《着我汉家霓裳,兴我礼仪之邦》 《重拾华夏自信,传承优秀文化》 《人文照亮科技,科技传播人文》 《与科技携手,秉人文之光》 《浩瀚长河里,唯文自传承》 《观文化昌盛,延传承火炬》 《守文化本真,赴传承之路》 《执传承之灯,照文化之境》 《执文化之灯,照国家之镜》 《断流量之惑,燃文化之薪》 《经书济世长,文化永传承》 《开眼望长河,铭暗思亮光》 《盛一叶文化之韵赠流年》 《古老文明,文化传承》

     《文化传承,大国利器》 《羚羊挂角,诗之神韵》 《文明圣火,时代篇章》 《腹有“文明”气自华》 《承接文化传承的火炬》 《源源文化,传承不歇》 《莫将文化传承束之高阁》 《刚柔并济,文化传承》 《文化传承,燎原之根》 《扬美育之帆,唤文化传承》 《雾里看花难赏,泛娱乐化非智》 《传承不应浮于表面》 《大美文化,与时偕行》 《万千气象,传承星火》 《文化之根,传承固本》 《拾华夏之花,献于世界》 《旧事越千年,传承永不变》 《旧调换新曲,炎黄谱华章》 《承责任之负重,勿亵文化之韵》 二、名人观点 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强韧的细丝,将珠子串联起来成为社会。

     ---龙应台(文化的价值与作用,传承文化的重要性)

     文化绝不是一幅死的、挂在墙上已经完成的画:油墨已干,不容任何增添涂改。

     ---龙应台(文化传承与创新)

     我们一手拿着科技的利剑劈开未来,一手拿着传统的药箱给前进的人类疗伤。

     ---曲道奎(科技发展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文化的意义)

     文化看上去无形无色,却决定了我们的社会从何处来,往哪里去。

     ---柴静(文化传承,对《国家宝藏》的评论)

     文化是生命的花朵。离开生命本原,文化不过是人造花束。

     ---周国平(文化传承,文明的价值)

     不伴随力量的文化,到明天将成为灭绝的文化。

     ---丘吉尔(文化创新,传统文化)

     人类文化的悲哀,是流俗的易传,高雅的失传。

     ---《文学回忆录》(泛娱乐化,典籍的遗忘)

     传承中国文化的不仅仅是唐诗宋词京剧昆曲,它包含着与我们生活相关的每一个细节。

     ---《舌尖上的中国》(文化传承,中国传统习俗)

     古老的种子,它的生命的胚芽蕴藏于内部,只是需要在新时代的土壤里播种。

     ---泰戈尔(科技发展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创新精神)

     一个民族的自卑和自大都源于对本民族历史文化的无知。只有深入了解和深刻理解本民族的历史文化,才会站在客观的立场上产生深层次的民族自信。

     ---梁思成(正确看待民族传统,历史,文化,民族自信心)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孔颖达(大国风范、复兴汉服、传承文化)

     我们不只要珍惜自己的生活,也要珍惜每一个众生。

     ---林清玄(保护传统文化,“非遗”文化)

     文明就是传达。需要表达、传达之事一旦失去,文明即寿终正寝。

     ---村上春树(文明的传承、文化的生命力、语言的力量)

     三、精彩选段 岁月染遍青山,一叶轻舟渡江徐来,承载五千年民族之魂,砥砺前行。神州寰宇,何以荡漾历史波涛之激流?何以竞百舸以独秀当先?唯有强基固本,继承先贤之大成,弘扬中华文化之精粹,方能与时代并驱前行,一展华夏文明之雄风。

     黄河之畔,生生不息,淌着古流,沁着新芳。自禹铸九鼎沁润礼乐春秋,点染六朝金粉,而后更经烈火峥嵘的熔铸,中华文化沉蕴博远。在时间海的不断冲刷下,传承华夏文明,历久弥新,少不了千千万万中华儿女铭心的历史责任。

     从夏商西周到唐宋元明;从《清明上河图》到《五牛图》;从四羊方尊到十二兽首;从昆曲到京剧„..变的,是文人墨客,不变的,是文化的传承。不要让传统技艺成为历史。

     中华文化如香茗,只需浅尝,便有无穷之韵味。千年沉淀,大国底蕴,让人静从心生。一撇一捺,书写汉字之古韵;一砖一瓦,建起长城亘古流芳;一腔一调,唱出国粹之经典,文化之瑰宝;一拳一脚,打出威风英姿,中华武术海外名扬。衣袂翩翩,华须飘荡,那是孔夫子传扬孔儒家经典,涤荡思想;驼铃声声,蹄踏万丈,是张骞在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海风阵阵,是鉴真东渡日本促文化繁荣。古文化的魅力在发扬中传承,泱泱华夏之经典,将在传承中开启新篇章。

     泱泱之国,悠悠岁月沧桑,华夏之图,浩浩功分八稷。中华文化的底蕴孕育着经久不衰的经典,滋养着百啭千承的绝响。梨花缎丽醉古琴,桃花扇中转游丝,这古韵似温婉如玉的君子,浮生浅醅茗,细手绘春图,中华文化潜移默化的缠绕着每个人的内心深处。

     安塞的腰鼓,铿锵有力;陕北的秦腔,源远流长。谈如今,鼓声不闻,空留余响;山野之间,一方孤腔。世殊事异,不变的却是那一份信仰,情随事迁,情怀永驻心间。繁华尽处,应是那一泓源头之水。

     新时代有着新时代的特点,传统将何去何从?我们需要担其相应的责任来。白先勇将《牡丹亭》改编成青春版《牡丹亭》,让《牡丹亭》焕发出了全新的活力,这是当代艺术家的历史担当;学校因地制宜,把农民画,剪纸等传统民间艺术纳入校本课程,这是当代教育学者的历史担当;央视推出《百家讲坛》、《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让无数百姓走入传统文化的学术殿堂,这是当代媒体的历史担当。这是对于优秀传统文化应有的态度,让其在新时代具有了“新”的诠释,是给传统文化,也是个给我们自己最好的礼物。而我们青少年,能给自己怎样的传统化“新”礼物呢? 文化是历史的积累,文化是未来的领航,文化融古贯今,历久弥新,文化也应相互借鉴、共同进步。学术无界,文化无墙,问渠那得文明清如许,唯有文化交流的活水涤荡。

     传统文化是民族认同的根本所在,是华夏民族得以构建的根基。对于优秀的传统文化的认可和发展,是一个民族团结的根本、自信的来源。我们要以历史的眼光看待和发展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优秀的传统文化,以充满活力的姿态,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部分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历经历史的淘洗,经过一代代人的检验,被不断地修正和调整,具有的价值和魅力无与伦比。

     当金钱万能的言论日渐甚嚣尘上,当功利主义逐渐成为一种社会潮流,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逐渐成为一种社会潮流,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正是那株绽放在物欲横流中的青莲,守住了我们的精神家园。它告诉我们,“知足天地宽,贪得宇宙隘”;它劝诫我们,“谦受益,满招损”;他让我们知道“求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自修”;他让我们明白“一箪食,一瓢饮”也能觅得人生之乐。

     走过魏晋,看名士风流绝代的潇洒,聆听那些散落在时空中的遥远绝响;细看今朝,感受现代社会的喜与悲,在川流不息的人群中思考传承的真谛;穿越时空,幻想未来的种种变化,当下的中华儿女,自当接过传承的使命,发乎本心与热爱,兼顾历史之沉淀与时代之新意,向世界发扬中华气象。(适合做结尾) 只有懂得传承的人,才能寄去历史的养分,在时代大放异彩;只有懂得传承的民族,才能总结过去的成败,在世界舞台昂首挺胸;只有懂得传承的世界,才能汇聚世界的文明,为世界永续发展提供动力。

     不曾忘,抗战时期林徽因和梁思成为尽快保护唐代建筑,不惜日夜兼程跋涉千里;不曾忘,“敦煌的女儿”樊锦诗为重唤千古壁画的魅力,日思夜寐焚膏继晷;不曾忘,董卿为再现古典诗词之美,广邀贤士,共襄文化盛举。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对于传统文化的坚守深深地震撼着无数人的心灵,也是因为先辈们不懈的努力,后之览者才能体味氤氲在古老书卷里的无限韵味。

     四、好文推荐 春节,代际弥合好时机 王庆明 来源:光明日报 每逢佳节倍思亲,回家过年、感受阖家团圆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幸福。然而,幸福也有幸福的烦恼,在高速发展的时代,不同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动选择,让代际差异在春节期间集中“上演”:“不习惯下一代”的年长者在“观念过时”的话语中感受轻慢,“不理解上一代”的年轻人在“催婚催生”的压力下体验无奈。如何消弭代际冲突、消除“代际尴尬”、实现有效的代际互动,逐渐演化为社会的公共议题。其实,在代际差异表现最为集中的春节,恰恰是解决代际差异问题、实现代际弥合的好时机。

     “适度距离”是化解“代际尴尬”的现实路径。在社会转型进程中,中国的家庭结构经历着革命式变迁。个性解放、知识快速更新和年轻一代的经济独立不断冲击着传统家长权威。不同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在同一时空并存的环境下,代际之间的适度空间和社会距离成为彼此有效沟通与和谐共处的基本条件之一。当年轻人与父辈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难以快速趋同时,适度距离是确保良性代际互动的前提。有学者提出,两代人的居住格局应保持“一碗汤的距离”,既要让子代和父代有各自的独立空间,又要维系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关系。“适度距离”,不单是居住空间上的物理距离,也是心理上的“代际距离”。

     “文化反哺”是促进代际弥合的有效机制。社会学家周晓虹用“文化反哺”来概括高速发展的时代,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学习的文化现象。伴随互联网的崛起,当买菜需要电子支付、观看手机短视频成为重要娱乐方式时,“不习惯下一代”的年长者不得不就网络技术、通信方式等求教年轻人。这种“逆向社会化”恰恰是代际弥合的重要途径。美国学者威廉·房龙描述的“不宽容的历史”表现出一些共性特征:一是懒惰,固守思维习性和行为惯例;二是无知,自我标榜一贯正确;三是自私,习惯从自身立场思考和行动。当这三者共同作用时,“不宽容”的社会关系就容易形成。年轻人和父辈之间的隔阂也许能从这三个方面找到线索。在当下,需要更多的宽容和理解才能有效促进代际弥合,需要更多年轻人带着热情和耐心

     帮助、反哺年长一代。

     传承家风是维系代际和谐的持续保障。春节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父辈传递关怀、年轻一代表达感恩的好机会,更是传承家风的好时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家风作为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是消弭代际冲突、维系亲人和睦关系的重要精神纽带。家风好比一件上好的古董,历经一代代人的呵护与打磨,勾勒出一个家庭或家族的独特底色。家是爱的港湾,有爱就有理解、包容与沟通。良好的家风总是向上向善的,促进家庭成员更好发展,让亲人关系更加美好融洽,它是一个社会的价值缩影,涵养着社会文明风尚、传播着社会正能量。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 泱泱大国,博大精深。战争浴火,涅槃重生。悠久文化,源远流长。

     谈古论今,一张纸的存在,意义截然不同。放眼现在,一张纸的存在微不足道,俯拾皆是。可在东汉前期,却找不到一张纸的存在。贤士写诗,大臣上书,史官记史,皆用竹简。不仅不方便,而且花费是甚多。东汉蔡伦,能人之士,发明了造纸术,节省了开销,也为我国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奠定了一定基础。

     中国有着“礼仪之邦”的文明古国,礼仪必是一门重要的功课。我国存有"三礼",《周礼》,《仪礼》,《礼记》记录了周代的许多礼仪。在汉朝以后的两千多年,他们一直是国家制定礼仪的经典著作,他们被称为“礼经”。古往今来,事物貌似经过时间的洗礼,已变得大有所不同。但唯一不变永久不变的应该就是中国的的礼仪了。

     时间的流逝,时代的变换,中国的传统节日早被现代人抛之脑后。他们现在学习着西方的浪漫完美主义的节日。清明时节,有多少去烈士墓园祭拜为我们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端午时节,有多少人包粽子纪念当年为国殉江的屈原;中秋佳节,有谁真正做到与家人一起赏月吃月饼,心无旁贷。他们一味追求西方的节日,殊不知自己是中国人应该过自己国家的传统节日。有追求固是好事,但也不能忘本!

     泱泱大国,文化之国;礼仪之邦,人人文明;传统节日,铭记于心;传承文化,饮水思源。

     传承中华文化,发扬中华美德 中国传统文化,最具魅力的莫过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经过几千年的延续和发展,形成了我泱泱大国的民族精神,并倍受世界各民族的推崇。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具有不朽的地位,有着光辉的作用。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人们正确对待人与人,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善于区别真、善、美与假、丑、恶,并能作出正确评价与判断;培养爱科学、爱劳动、守纪律、有礼貌、诚实、勇敢、尊师敬长、孝敬父母、团结友爱、助人为乐、勤劳节俭、见义勇为等优良道德品质和良好...

    篇八:怎么用神州十四素材导入民族精神

    十三号 (发射、 事件回顾、航天精神解读、高分素材、4 篇作文(有范文有解、 析)、4 篇时评 1、神舟十三号发射事件回顾 2、神舟十三号里的高考作文角度 (1)、跟航天航空相关的名言 (2)、跟航天航空相关的优秀片段 (3)、跟航天航空相关的航天精神解读 (4)、跟航天航空相关的 6 个事例观点 (5)、跟航天航空相关的 15 个作文标题 3、神舟十三号里的相关作文 4 篇(有范例有解析)

     4、神舟十三号里的大报时评 4 篇(有写作指导有金句积累)

     (一)事件回顾 2021 年 10 月 16 日 神舟十三号发射圆满成功 人民日报微博发了一条 “跨越时空的同一天” 引发网友热议

      1964 年 10 月 16 日 2003 年 10 月 16 日 2021 年 10 月 16 日 三张同一天的号外 记录着一代代中国人的奋进前行

      !

     致敬每一代人的拼搏!

     我们继续前进!

     “祝贺你们成功完成 首次径向交会对接 顺利进入空间站组合体 预祝在轨半年 工作一切顺利” 图片图片图片 “北京明白”又火了!

     在这次祝贺完 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后 他笑得好开心“北京明白”小哥叫高健 1994 年出生先后参与了嫦娥四号、长五 B首飞等多次任务在神舟十二号任务中他首次担任北京总调度因多次回复“北京明白”而火遍全网

      据@我们的太空 透露 “北京明白”小哥为了本次执行任务 时 夜里只休息了两个小时还有航天人发朋友圈 “航天员到家,我们回家 ”网友给“北京明白”的笑脑补潜台词 这下可以回去补个觉了 也有网友说“ 看到他们笑了,我们就安心了”

     1964 年 10 月 16 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2003 年 10 月 16 日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 2021 年 10 月 16 日神舟十三号发射圆满成功 这些跨越时空的“ 巧合”

     果 其实是一代代中国人排除万难接续奋斗的成果 如今,像“北京明白”小哥一样 年轻的面孔们已捧过接力棒像一颗颗螺丝钉 稳稳扎在中国航天事业的“飞船”上

     我 以青春之我 族 创建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 !

     中国航天正年轻!

     (二)作文角度 (一)跟航天航空相关的名言

     1.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田中芳树)

     2.这只是我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阿姆斯特朗)

     3.航天这门活,地面工作做透了,天上就不会出问题。(张履谦)

     4.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可能永远生活在摇篮中。(齐奥尔科夫斯基)

     5.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

     6.宇宙航行不是一个人或某群人的事,这是人类在其发展中合乎规律的历史进程。(加加林)

     7.今天,我们向天发问,问的是宇宙的奥秘,回答的是自身和人类未来发展的新征途。(周劼)8.很难说有什么办不到的事,因为昨天的梦想可以变成今天的希望,也可以变成明天的现实。(戈达德)

     9.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关注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黑格尔)

     10.无论是千米之厚的地下、万米之深的海底,还是千万里之远的地球空间、亿万公里之遥的浩瀚星际,都以其深邃的未知吸引着人类永恒的幻想和探索,也开辟着国家间科技、创新竞争的新“战场”。(周劼)

     (二)跟航天航空相关的优秀片段

     01.奋斗是梦想的翅膀,创新是梦想的风帆。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每一步前行、每一次突破、每一段跨越,都离不开一代代航天人敢于追梦、勤于圆梦,艰苦奋斗、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自主创新,不懈拼搏、攀登高峰。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史是一部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科技自立自强的不懈奋斗史,新时代的航天人要争当加强原始创新的排头兵、推进自主创新的主力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领跑者,推动中国航天事业取得新的更大成就。

     02.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中国航天英雄,驭空间站遨游太空。网友说,突然发现古代的神话故事都是真的,想飞就飞走了。诗意写苍穹,浪漫梦成真,壮美也!“只要敢于有梦,勇于追梦,用智慧和汗水打造自己的梦想飞船,就一定能够迎来自己梦想的发射时刻,飞向属于你的浩瀚星空!”“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向航天员学习!向航天员致敬!”,每个人的眼里都闪着星星,凝聚起中华民族复兴之光。

     03.探索星辰大海,中国征程壮美。全新“太空出差”三人组,组合完美,老中青三结合,书写完美中国太空新纪录。一曲《东方红》响彻寰宇、“两弹一星”让世界瞩目,“载人航天”挥毫惊鸿之笔。“嫦娥”奔月、“北斗”指路,“天问”问天、“天宫”览胜,“玉兔”探月、“祝融”探火、“羲和”探日……,从一人一天到三人半年,美丽传奇,刮目奇迹。九霄逐梦问天,阔步强国征程。上九天揽月,观天上宫阙。这是国家和民族的共同记忆;这是共和国发展的壮美诗篇。

      (三)跟航天航空相关航天精神

     一、感悟代代相传的中国航天精神 随着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航天精神日益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航天工程建立以来,一代又一代航天工作者将发展航天事业作为自己的崇高使命,满怀为国争光的雄心壮志,推动航天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先后孕育形成了航天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反映不同时期航天事业的特征,是中国航天事业的灵魂,成为凝聚中国精神的重要动力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新时代对航天精神的研究,能够加深我们对其内涵及当代价值的了解,展现航天精神的时代魅力,不仅能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还能为建设航天强国,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

     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成功着陆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我国首次地外天体无人采样返回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标志着中国航天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从东方红、长征、神州,到北斗、嫦娥、天问....我国航天事业创建 60 多年来,一项项关键技术的突破、一个个辉煌成就的取得,都是在党的领导下几代航天人不懈奋斗的成果,让我们通过一-组海报,感悟其中蕴含的深厚博大、一脉相承的航天精神。

     二、中国航天精神内涵

     1. 热爱祖国、为国争光的坚定信念 航天人热爱祖国体现在报效祖国的使命意识和为国争光的责任意识。以国为重的价值观、无私奉献的精神都是航天人报效祖国的生动体现。60 多年前,新中国初升的太阳召唤着海外赤子冲破重重阻力毅然归国,其中许多专家成为航天事业的奠基者和带头人。

     2. 勇于登攀、敢于超越的进取意识 中国坚持自主发展航天事业、向尖端技术领域进军的历程昭示了一个道理:我们唯有坚持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先导,努力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越,才能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才能牢牢掌握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发展的战略主动权,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才能有效地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才能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3. 科学求实、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 在航天事业创建初期,周恩来总理提出了“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的“十六字方针”。这“十六字方针”始终影响着中国航天人。科学求实、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不但是航天精神的具体表现,也是航天科技工作者贡献给全社会的宝贵精神财富。

     4. 同舟共济、团结协作的大局意识 每一项航天工程都是规模宏大、高度集成的系统工程。全国数千个单位、十几万科技大军密切配合,自觉服从大局、保证大局,同舟共济、群策群力,坚持统一指挥和调度,有困难共同克服,有难题共同解决,有风险共同承担,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凝聚成一股气势磅礴的强大合力。

     5. 淡泊名利、默默奉献的崇高品质

     长期以来,广大航天工作者甘当无名英雄,不计得失,不求名利,以苦为荣,以苦为乐,无怨无悔,常年超负荷工作,默默承受着常人难以承受的压力。他们为航天事业奉献了青春年华,奉献了聪明才智,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书写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

      三、中国航天“三大精神”

     1. 航天传统精神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攀登 2. “两弹一星”精神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 3. 载人航天精神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

      新 四、航天精神一以贯之、历久弥新

     1. 热 爱 祖 国 是 航 天 精 神 的 核 心 要 素 。

     我 国 航 天 事 业 的 发 展 史 , 就 是一 部 大 力 弘 扬 爱 国 主 义 精 神 的 历 史 。

     在 建 设 航 天 强 国 的 伟 大 征 程 中 , 要 始终 坚 守 热 爱 祖 国 传 统 , 始 终 大 力 弘 扬 爱 国 奋 斗 精 神 , 使 之 成 为 新 时 代 航 天科 技 战 线 的 主 旋 律 。

     航 天 精 神 也 深 刻 折 射 出 无 私 奉 献 的 崇 高 境 界 和 协 同 攻 坚 的 大 局 意 识 。干 惊 天 动 地 事 、 做 隐 姓 埋 名 人 是 航 天 人 的 真 实 写 照 。

     航 天 人 骨 子 里 始 终 保持 着 特 有 的 奉 献 基 因 ,以 实 际 行 动 ,为 航 天 强 国 建 设 挥 洒 汗 水 、贡 献 智 慧 ;在 艰 苦 卓 绝 的 环 境 中 , “ 两 弹 一 星 ” 的 功 勋 科 学 家 和 无 数 参 与 其 中 的 科 研人 员 胸 怀 大 局 、 协 同 攻 坚 、 集 智 攻 关 , 取 得 了 伟 大 成 就 和 举 世 瞩 目 的 科 技突 破 。

     在 建 设 航 天 强 国 的 征 程 中 , 全 国 一 盘 棋 、 协 同 攻 坚 仍 然 是 重 要 法宝 。

     我 国 航 天 事 业 取 得 举 世 公 认 的 巨 大 成 就 , 离 不 开 航 天 人 勇 攀 高 峰 的拼 搏 精 神 和 进 取 意 识 。

     随 着 航 天 强 国 建 设 的 号 角 吹 响 , 新 时 代 的 中 国 航 天

     人 要 紧 盯 最 先 进 水 平 发 力 前 行 , 以 更 大 的 个 智 慧 和 勇 气 去 探 寻 未 知 世 界 的奥 秘 , 谱 写 中 国 航 天 事 业 新 篇 章 。

     在 航 天 “ 三 大 精 神 ” 的 引 领 和 推 动 下 ,中 国 航 天 人 探 索 太 空 的 脚 步 会 迈 得 更 稳 更 远 。

     2.航 天 精 神 是 鼓 舞 前 进 的 民 族“ 精 神 密 码 ”。1970 年 4 月 24 日 ,我 国第 一 颗 人 造 地 球 卫 星 东 方 红 一 号 从 戈 壁 大 漠 飞 向 九 天 。

     东 方 红 一 号 发 射 成功 ,打 破 超 级 大 国 对 航 天 尖 端 技 术 的 垄 断 ,进 一 步 夯 实 国 家 安 全 发 展 基 石 ,拉 开 了 中 华 民 族 探 索 宇 宙 奥 秘 、 和 平 利 用 太 空 、 造 福 人 类 的 序 幕 。

     铸 就 了“ 特 别 能 吃 苦 、 特 别 能 战 斗 、 特 别 能 攻 关 、 特 别 能 奉 献 ” 的 航 天 精 神 。

     航天 精 神 成 为 中 华 民 族 自 强 不 息 的 “ 精 神 密 码 ” , 极 大 增 强 了 全 国 人 民 的 民族 自 信 心 与 自 豪 感 。50 年 来 ,东 方 红 一 号 如 灯 塔 般 照 亮 着 中 国 航 天 的 征 途 ,航 天 精 神 代 代 相 传 、 生 生 不 息 , 中 国 航 天 自 力 更 生 、 勇 攀 高 峰 , 不 断 演 绎着 中 国 精 神 、 中 国 力 量 。

     航 天 精 神 是 敢 于 战 胜 一 切 艰 难 险 阻 的“ 定 海 神 针 ”。看 似 寻 常 最 奇 崛 ,成 如 容 易 却 艰 辛 。

     走 向 星 辰 大 海 绝 不 只 是 诗 和 远 方 , 鲜 花 和 掌 声 的 背 后 往往 是 筚 路 蓝 缕 、 一 路 艰 辛 。

     在 基 础 薄 弱 、 条 件 简 陋 , 无 参 照 样 本 、 无 完 整资 料 情 况 下 , 老 一 辈 航 天 人 因 陋 就 简 , 土 法 上 马 , 攻 克 了 一 系 列 理 论 和 技术 难 题 , 取 得 系 列 重 大 突 破 。

     从 无 到 有 , 从 弱 到 强 , 我 国 航 天 科 技 以 令 人惊 叹 的 速 度 , 不 断 刷 新 纪 录 , 谱 写 着 追 赶 、 并 跑 、 超 越 的 奇 迹 。

     踏 平 坎 坷成 大 道 、 斗 罢 艰 险 又 出 发 ” , 中 国 几 代 航 天 人 硬 是 凭 着 “ 不 服 输 ” 的 一 股劲 ,咬 定 青 山 不 放 松 ,埋 头 苦 干 ,不 畏 难 、不 气 馁 ,逢 山 开 路 ,遇 水 架 桥 ,把 困 难 踩 在 脚 下 , 创 造 了 令 全 国 各 族 人 民 自 豪 的 非 凡 成 就 , 彰 显 了 中 华 民族 自 强 不 息 的 伟 大 精 神 。

     航 天 精 神 是 勇 于 攀 登 航 天 科 技 高 峰 “ 指 南 针 ” 。

     从 “ 神 舟 五 号 ” 飞 船圆 满 完 成 中 国 首 次 载 人 航 天 飞 行 , 到 “ 嫦 娥 一 号 ” 卫 星 的 成 功 发 射 , 再 到去 年 的 “ 嫦 娥 四 号 ” 世 界 首 个 月 背 软 着 陆 、 玉 兔 二 号 成 功 月 球 表 面 前 行 以及 今 年 的 通 信 技 术 试 验 卫 星 五 号 发 射 升 空 , 一 系 列 载 人 航 天 、 空 间 站 、 北斗 系 统 、 嫦 娥 探 月 、 墨 子 号 等 “ 国 之 大 器 ” 重 磅 升 空 和 华 丽 展 现 , 中 国 航天 取 得 了 举 世 瞩 目 的 非 凡 成 就 , 在 世 界 航 天 领 域 占 有 了 一 席 重 要 之 地 。

     事

     实 证 明 , 在 中 国 共 产 党 的 坚 强 领 导 下 , 靠 着 勇 于 攀 登 航 天 科 技 高 峰 这 个 航天 精 神“ 指 南 针 ”的 指 引 ,中 国 成 功 走 出 了 一 条 中 国 特 色 的 航 天 发 展 道 路 。历 史 反 复 证 明 ,即 使 在 高 科 技 最 前 沿 的 航 空 航 天 领 域 ,中 国 人“ 照 样 行 ”,中 国 也 “ 一 定 能 ” !

     3.一 个 梦 想 融 入 一 种 精 神 , 科 学 家 们 正 是 以 航 天 人 自 强 不 息 的 精 神 ,才 永 葆“ 热 爱 祖 国 ,无 私 奉 献 ”始 终 如 一 的 梦 想 。当 一 个 人 拥 有 了 航 天 梦 ,将 信 心 满 怀 、 步 履 坚 定 , 克 服 难 以 想 象 的 困 难 ; 当 一 个 国 家 拥 有 了 航 天 精神 , 将 众 志 成 城 、 战 无 不 胜 。

     秉 持 航 天 精 神 , 剑 指 尖 端 ...

    篇九:怎么用神州十四素材导入民族精神

    高考热点素材】神舟十三号飞船专题素材汇编(金句+人物素材+时评+范文)!

     春暖花开,英雄凯旋!

     历史一刻!2022 年 4 月 16 号 9 时 56 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我们的航天英雄 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回家了!太空出差六个月,远征星辰大海。谢谢你们带来的“宇宙级浪漫”和“世界级惊艳”!

     从去年 10 月 16 日凌晨腾空而起,半年来共计环绕翼下山海与见证昼夜流转 2800 多次,完成 20 多项在轨科学实验,圆满完成 2 次出舱活动、2 次“天宫课堂”授课活动,创下中国航天员连续在轨飞行时长新记录!欢迎神十三航天员回家,也期待中国航天向星辰大海继续迈进!

     神舟出差,再探苍穹 北京时间 2021 年 10 月 16 日 0 时 23 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 F 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按照预定时间精准点火发射,约 582 秒后,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 3 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据了解,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完成径向交会对接之后,停靠时间将由神舟十二号的 3 个月延长到 6 个月,执行 180 天组合体长期驻留任务,这将是中国迄今为止时间最长的一次载人飞行,将首次考核并验证空间站任务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能力。

     2021 年,中国航天硕果累累。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顺利着陆,正式开启火星探测之旅;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点火升空,中国空间站在轨组装建造全面展开;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发射升空,精准对接天和核心舱后向端口;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与天和核心舱进行自主快速交会对接,航天员顺利进驻天和核心舱,完成为期 3 个月的在轨驻留;新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四号 B 星成功发射……从发射人造卫星到航天员顺利上天,再到“嫦娥探月”“祝融探火”,几十年来,我们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向了更高、更远的地方。

     中华民族是勇于追梦的民族,“飞天梦是强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浩瀚宇宙,是梦想的远航,也是创新的跋涉。回望过去,从 1956 年我国第一个火箭与导弹研究机构创立,到今天"神州十三号"发射,我国的航天事业已走过了 65 个春秋。未来,怀揣不懈追求的航天梦,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勇于攀登航天科技高峰,一步一个脚印开启建设航天强国和世界科技强国新征程,我们将向着更深更远的太空不断出发。

      神舟出征,为大国航天刷出新刻度

     神舟十二号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被人们亲切地称为“航天三人组”。

     2021 年 6 月 17 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三名航天员送入太空。9 月 17 日,神舟十二号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安全降落。神舟十二号是我国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三位航天员顺利进驻天和核心舱,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已从短暂的太空任务向空间常驻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三个月里,他们在轨飞行期间进行了两次出舱活动,开展了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实验,在轨验证了航天员长期驻留等关键技术。这是中国空间站建设再次迈出的重要一步,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里程碑式的重大进展,也为后续空间站的建造奠定了更坚实的基础。

     2021 年 10 月 16 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 3 名航天员送入太空。3 名航天员带着全体中国人的期望和祝福奔向苍穹,前往浩瀚宇宙中的中国太空之家。神舟十三号“首次”与核心舱实现径向交会对接首次在轨驻留 6 个月,刷新我国航天员在轨驻留记录首次由救援船转入正式任务船。在巨人的肩膀上,中国航天正用实际行动铸造新时代的航天精神,勇于探索,胸怀世界,也必将为人类文明留下不朽的财富。

     回首往昔,1993 年,美国集齐了国际最顶尖技术,联合欧盟、日本等开启国际空间站计划,中国申请加入,却遭美国拒绝之后在美国主持的诸多国际航天交流上,中国的学者、航天企业都被拒之门外;美国还出台相关法律,切断中美两国在航空航天领域交流,避免中国从美国获得关键技术。二十多年弹指一挥间,中国航天技术科学家发愤图强,自主研发,中国航天从无到有,已先后实现了第一次载人航天、第一次太空行走,并发射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天宫二号"。2022 年前后,中国将建成自己的第一个空间站,而随着 2024 年现在的国际空间站退役坠入太平洋,届时中国空间站将成为全球唯一大型在轨空间站。中国航天,后来居上,一雪前耻。

     有网友发现,神舟十三号的发射日期——2021 年 10 月 16 日,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 57 周年纪念日,跟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在中国首颗氢弹成功爆炸 54 周年纪念日发射一样。这或许是个巧合,但也令人感慨万千。这些都是对国家安全、国计民生具有重大意义的大国重器,正是无数科研工作者的拼搏付出,中国才在这些近乎一张白纸的关键领域实现了重大突破,极大地提升了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

     正如网友所说,“你永远可以相信中国航天”,中国航天总是在不断超越,一点一点实现技术突破,以越来越快的频率在外太空刷新刻度。经历了几代人的拼搏奉献,

     我们今天已经可以自豪地说,中国已经是全世界宇宙探索的重要“玩家”,而太空也将会有越来越多来自中国的人类足迹。

     如今,神舟十三号已经正式开启太空征程,我们预祝航天员们能圆满完成任务,也相信中国航天必将给我们带来源源不断的惊喜,将我们的大国航天梦带向更远处。

      【多元角度】

     度 角度 1 梦有多燃,就能飞得多远。

     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浩瀚的星空是一张不设交卷时间的考卷,需要一代又一代航天人用智慧和汗水去作答。从神舟十二号搭载航天员驻留太空三个月,到神舟十三号驻留太空半年,我们朝着星辰大海的梦想稳步前进,在浩瀚太空留下越来越多的身影和足迹。一次又一次太空遨游,一次又一次刷新中国空间站建造的“进度条”。正是这样一次又一次的刷新,不断抵近和实现飞天梦想,写就中国载人航天的壮丽篇章。这飞天梦想不仅点燃着每一个中国人的热情,也映照着中国自信、执着、有担当的大国风范。

     度 角度 2 发扬航天精神,照亮民族复兴路。

     神舟飞船扬帆起航,刺破苍穹,彰显了中华民族在伟大的复兴路上又迈出重要一步。"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以神舟出征为象征和指引,中华民族必将开创更加辉煌的未来。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攀登”的航天精神,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等一起汇聚起中华民族精神谱系,激励着国人矢志不渝,接续奋斗,书写彪炳史册的复兴奇迹。科技引领,神舟飞行,从家国天下到人类命运,再到民族复兴,一个个巨大的命题在航天事业上交织。这次出征,凝聚了亿万中华儿女航天强国的梦想,进一步增强了伟大复兴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度 角度 3 掌握核心科技,掌控国之命脉。

     历史和实践证明,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是"国之重器""国之利器",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必须依靠自力更生、自主创新。中国航天事业是推动我国科学技术进步、提供高质量科技供给的重要支撑,唯有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拥有关键产品,才能赢得创新发展的主动权。回顾历史,中国航天事业的奋斗历程,就是自力更生、攻坚克难的历程。中国航天人以自强不息、勇攀高峰、自主创新、追求卓越的精神,打破关键核心技术瓶颈,不断创造出新的辉煌,助力中国跻身于航天科技发展的最前沿,推动我国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进。

      【素材追踪】

     中国航天“三步走”,闯出自强路

     中国航天由“三步走”到“齐步走”,闯出了中国航天的自强路。

     1992 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921 工程”立项,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拉开序幕。这是中国航天史上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系统最复杂、技术难度最高的工程。该工程由 7 个分系统组成,包括航天员系统、飞船应用系统、载人航天飞船系统、运载火箭系统、发射场系统、测控系统、着陆场系统。其中,载人航天飞船系统是核心。

     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开展空间应用实验。

     2003 年 10 月 15 日,神舟五号飞船载着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飞上太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历史性突破。2005 年 10 月 12 日,神舟六号两名航天员首次成功进行多人多天太空飞行试验,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一步”收官。

     第二步,突破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

     2008 年 9 月,神舟七号飞天圆满成功,中国掌握了航天员空间出舱活动关键技术,开启了“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二步”征程。2016 年九月、十月间,中国首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接连发射升空,中国由此突破了航天员中期在轨驻留技术。2017 年实施的天舟一号任务使中国掌握了推进剂在轨补加技术。至此,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宣告完成。

     第三步,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2020 年 5 月 5 日,为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研制的长征五号 B 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首飞成功,正式拉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务的序幕。如今神舟十二号三名航天员圆满完成了为期三个月的驻留任务。神舟十三号正在执行为期六个月的驻留任务。

     中国航天人,志在九天之上,但又脚踏实地,创出了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发展的一片新天地。

     【热点关键词】

     梦想、使命、创新、规划

     【深度解析】

     每一次都是全新的征途,每一次都是前所未有的挑战。从神舟一号发射成功到神舟十三号的宇宙之行,中国航天人在追梦的道路上,走过了前人没走过的路,闯过前人没闯过的关。他们不负使命,勇于创新,在浩瀚天空书写中国传奇。没有梦想,就难以有创新精神;没有创新精神,就难以完成使命。中国航天人在探索的道路上,面临着数不尽的困难,但只要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梦想的跋涉就会充满无穷动力。勇于攀登航天科技高峰,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我们必将实现建设航天强国的伟大梦想。

     见证载人航天灿烂征途

     聂 海胜∶三次“飞天” “24 年间,3 次飞天,平均相隔约 8 年。我的每一小步,都幸运地走在中国航天的一大步里。这份荣耀,一生自豪”这是神舟十二号乘组指令长聂海胜的心声。

     2005 年 10 月 12 日到 16 日,费俊龙、聂海胜驾乘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出色完成了各项操作。此时,距他加入航天员大队,过了近 8 年。1998 年 1 月,聂海胜入选我国

     首批航天员。凭借精湛的业务能力和过硬的心理素质,聂海胜入选神舟五号飞行任务备份航天员。那一次,杨利伟首飞成功。不久之后,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提上日程。聂海胜以优异成绩入选神舟六号飞行任务乘组。

     2013 年 6 月,聂海胜作为指令长带领乘组航天员张晓光、王亚平一道驾乘神舟十号载人飞船成功进入太空,在轨飞行 15 天,圆满完成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手控交会对接、航天医学试验等任务。距上次执行任务,又过了近 8 年。航天员队伍里最年长的聂海胜,为了增强身体素质,各项操作技能训练和体质锻炼从未间断。他在航天生理功能的骨骼代谢、心肺和心血管功能等方面始终在优良等级。

     2021 年 6 月,聂海胜再次作为指令长和刘伯明、汤洪波一起执行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这是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距上次执行任务,恰好又过了 8 年。聂海胜一直跟其他航天员一样,训练,训练,再训练。飞天之路不是浪漫的散文诗,每一步都倾注着航天员的心血。

     对于空间站,聂海胜充满期待“一定要把载人航天‘第三步’完成好,把空间站建好。”

      “剧透”,航天三人组的日常

     为了提高航天员太空生活的“舒适度”,我国开始建造空间站时,设计师们为航天员预留了相对充裕的生活环境,舱内活动空间从天宫一号的 15 立方米提升到了整站110 立方米。这个改变,让航天员们从“筒子间”搬进了“大平层”。

     房间的功能分区确保“私密性”“便利性”。中国空间站本着“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分别设置了生活区和工作区。生活区内有独立的睡眠区、卫生区、锻炼区,还配有太空厨房及就餐区。在设计上最大程度地考虑了私密性和便利性,极大地提高了航天员的太空生活质量。

     在太空中,航天员也能实现“睡觉自由”,有独立的睡眠区,实现了从“站睡”到“躺睡”的变革。航天员虽然不能享受和地球上一样的淋浴和泡澡,但每个人都能够在一个“包裹式淋浴间”里,手持喷枪,把自己擦拭干净,最大程度解决个人卫生问题。

     除此之外,中国空间站有一个智能家居生活空间。平时,航天员们都带着骨传导耳机,在任何位置上都可以与地面通话。设计师们会给航天员预留一条私密语音通道,航天员可以在这里和家人“说悄悄话”,分享自己在太空生活的心情。为了营造一个宜居的环境,设计师们说,团队成员工作的很大一部分内容就是和航天员沟通,从太空生活、工作的角度去优化设计细节。

     【深度解析】

     航天员在太空的日常生活,再次验证了科技让生活更美好这一箴言。他们虽然不能像地面生活一样自如,但是设计师们已经在科技允许的范围内,从生活的方方面面替航天员们操心。这种“生活自由”正是天上地下,各个团队竭诚尽智的结果。

      “天宫课堂”开课啦

     2021 年 12 月 9 日,我国空间站“天宫课堂”第一课正式开讲。在距地球表面 400 公里以外的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内,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 3 名“太空教师”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为全国青少年带来了一堂奇妙又精彩的太空科普课。

     “欢迎来到‘天宫课堂’”随着不断旋转的陀螺,航天员王亚平出现在大屏幕中,揭开了“天宫课堂”的序幕。在首次的太空授课...

    篇十:怎么用神州十四素材导入民族精神

    金句:

     01.梦想就像宇宙中的星星,看似遥不可及,但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够触摸到。年轻人一定要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王亚平

     02.最难的不是训练有多难,工作有多难,学习有多难,最难的是如何能够把一件简单的事,用最高的标准和热情十遍百遍地做好。——翟志刚

     03.一个人梦想实现了,必须有下一个梦想,否则人就会垮掉。就像人在太空,身体会失重,回到地面,如果没有梦想,灵魂就会“失重”。——景海鹏

     04.即使攀登充满艰辛,即使没有到达顶点,登山者却很享受这个过程。——刘旺

     05.是千千万万的航天人为我们铺就了飞天之路,是祖国和人民把我们送上了太空。——刘伯明

     06.你可以分享我的快乐,但无法分享我的自豪,因为在我身后,有强大的祖国,站立着 13亿多人民。

     ——费俊龙

     07.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毛泽东

     08.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关注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

     ——黑格尔

     09.为了全人类的和平与进步,中国人来到了太空。——杨利伟

     10.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可能永远被束缚在摇篮里。

     ——齐奥尔科夫斯基(火箭专家、宇宙航行之父)

     精彩标题:

     1.太空探索 步履不停 2.出发皆为梦想 归来都有壮志 3.梦想和实干齐飞 奋斗与荣耀一色 4.让中国声音响彻太空

     5.向星辰大海出发 6.航天梦想飞船 随时都在启动 7.六月征发心犹壮 万里归来颜愈少 8.漫步太空人不老 中国航天接力跑 9.欢迎航天英雄回家 10. 向着科技自立自强一往无前 11.天地不同老,日月岂停旋 12.致敬航天人 扬我华夏魂

     适用角度:

     主题一:飞天梦想 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浩瀚的星空是一张不设交卷时间的考卷,需要一代又一代航天人用智慧和汗水去作答。从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发射成功,到国人第一次实现太空漫步;从“嫦娥”登月,到“天宫”揽胜;从“出差三人组”进入中国空间站,到新“出差三人组”太空过春节……正是这样一次又一次的刷新,不断抵近和实现飞天梦想,写就中国载人航天的壮丽篇章。这飞天梦想不仅点燃着每一个中国人的热情,也映照着中国自信、执着、有担当的大国风范。

     主题二:航天精神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是奋斗的升华,奋斗是精神的展开。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紧扣时代脉搏,在赓续传承中动态发展,展现了中国航天人在不同历史阶段完成党和国家赋予的使命和任务的蓬勃气象。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精神始终是传承和继续的血脉!中国航天人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此做出了富有启示性的贡献,载人航天精神所体现出的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既是红军精神的赓续,也是“两弹一星”精神在新时期的发扬光大,是中国精神的生动体现,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动力。

     主题三:科技强国 历史和实践证明,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是"国之重器""国之利器",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必须依靠自力更生、自主创新。中国航天事业是推动我国科学技术进步、提供高质量科技供给的重要支撑,唯有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拥有关键产品,才能赢得创新发展的主动权。回顾历史,中国航天事业的奋斗历程,就是自力更生、攻坚克难的历程。中国航天人以自强不息、勇攀高峰、自主创新、追求卓越的精神,打破关键核心技术瓶颈,不断创造出新的辉煌,助力中国跻身于航天科技发展的最前沿,推动我国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进。

      真题演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作文。(60 分)

     2021 年,是中国的航天之年——“天问一号”带着“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登陆火星,空间站在轨驻留三个月的“神十二”成功返回地球,“神十三”又载着三位宇航员开始了为期六个月的太空之旅。在此期间他们开展了机械臂操作、出舱活动、舱段转移等工作,为进一步验证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再生生保等一系列关键技术进行着宝贵的探索实践。人类探索太空的步伐永无止尽。几十年的积淀,中国航天已成为创新高地、精神高地、人才高地,正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航天精神”犹如奋进的号角,激励着中华儿女在人生的征程上劈波斩浪、不断向前。

     2022 年 4 月 16 日三位航天英雄返回祖国,请你以实验中学高一学生的身份写一封给三位航天英雄的信。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切合身份,贴合背景;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写作导引 情境意识:本次作文试题要以“具体情境”为载体,要求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完成写作。因此,紧扣情境,锁定情境是完成写作任务的重要一环。本次作文所给情境为“三位航天英雄即将返回祖国”,“以实验中学高一学生的身份”写信,这就要求学生紧扣这一情境,表达对航天英雄回家的欢迎以及崇高的敬意,要有真挚的问候语,语言要有温度。

     任务意识:本题目为热点问题类任务驱动型作文题,主要引导学生关注思考热点问题和自身成长,写作中需有针对性地进行深度思考,其一致敬英雄,为中国航天事业点赞。依据材料中登陆火星到空间站在轨驻留三个月,再到三位宇航员开始了为期六个月的太空之旅,呈现亮点与精彩,进行思辨和探究。一个有英雄的民族是幸运的,一个有英雄也知道敬重爱惜的民族是可卓立于世界之林的。其二致敬英雄,激励包括自己在内时代青年。“航天精神”犹如奋进的号角,激励着中华儿女在人生的征程上劈波斩浪、不断向前。作为当代青年学子,我们更要学习英雄,传承精神,共享荣光,共赴未来。

     游漫漫宇宙,探未知奥秘

     亲爱的航天员们:

     你们好! 物换星移,岁月如诗。几千年前的嫦娥飞天不再是梦,载人航天已不再是想想而已。中国航天一次次超越,一次次进步,令无数国人纷纷赞叹,从送你们出征的叮咛嘱咐,饱含激动,到而今凯旋两归的无比期待。这一路见证了太多太多。

     犹记得,你们日日饱尝失重之苦。全身浮肿变形,早已认不出当初的模样。在太空直播中为

     我们讲解太空世界,身着厚重的“企鹅服”,身上拉着多条绑带行动不便,洗濑刷牙这些于我们稀松平常之事也不能轻易完成,更不提在升入太空前所经受的训练苦楚,常常苦到头晕呕吐,你们不怕苦不怕累,甘于牺牲的精神我们都看在眼中。

     犹记得,你们欣喜介绍太空之景。为我们表演液体表面张力,人体运动展开机械臂等操作实验。让在地球的孩子们也一起置身于浩瀚宇宙,亲眼目睹太空细节,探寻飞天故事在太空中戳小水珠等一系列介绍,让曾经遥不可及的距离也变得触手可及,让曾经印象中高大上的科学也变得通俗易懂,让身在地球的孩孑们也变得求知若渴。在这场直播对话中收益颇深,心中埋下了好奇的种子生根|发芽让梦想的翅膀展开,令中国的航天载人事业欣欣向荣。

     太空授课,不只是寻常普通的几个失重实验,背后的准备时间,消耗成本,技术攻关是不可估计的。太空授课的精彩纷呈背后,展示的是中国航天事业的欣欣向荣,你们的航天梦下的我们心中,把爱国情印在我们胸膛中。感谢有你们把无数孩子的梦想点燃,感谢有你们把知识的大门打开,感谢有你们助推中国的航天事业。

     星辰大海从未止步,迎接你们凯旋归来。从嫦娥奔月到祝融入火,从遥不可及到触手可及,每一次腾空而起,每一次步步向前,这都是中国不懈的努力进步,我们坚信浩瀚宇宙的探索中会出现更多中国的足迹,愿我们的祖国在宇宙中,且行且远,探索无边,永远昌盛。

     此致 敬礼 实验中学高一学生 2022 年 4 月 12 日 宇宙探索无止尽,航天精神永流传

     尊敬的三位宇航员:

     你们好!

     航天之年探宇宙,天问祝融登火星,十二十三游太空,人类步伐无止尽。中华儿女从二十世纪 60 年代的东方红一号到今天的神舟十三,取得了空间探索从无到有再到卓越成就。

     回首过去,我国科研人员夜以继日、废寝忘食,为的就是让中国成为航天大国,为的就是让国家崛起,为的就是提高人民自豪感和自信心。东方红一号的发射成功,杨利伟步入太空,都是科研工作者、宇航员们,甚至是所有中华儿女披荆斩棘的结果!这是技术的进步,是国家的进步,更是整个世界的进步!

     着眼现在,如今你们也将要于今年 4 月返回祖国,我想你们也与我们一样早已期待已久,希望与家人团聚,希望回到祖国的怀抱!你们的天宫课堂为我们展示了许许多多精彩的实验和

     现象背后的原理。你们也耐心地为我们介绍了空间站的设备和仪器,也回答了我们所疑惑的问题。对此,我代表我校高一年级全体同学表示由衷的感谢,我们也在此期待你们能回归祖国的怀抱!

     放眼未来,在未来的时代里,中国航天将会成为我们这一代人的工作。航天工作将会不断地被我们推进,新的目标和新的高度将会被我们不断刷新,航天精神也将会被我们继承并得以发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我们会树立远大目标,以你们为榜样,努力学习、努力奋斗、坚守目标和榜样、继承和发扬创新精神,为能够成为未来的航天工作者而努力奋斗!

     有人说,生活没有标准的答案,而我认为我已经给出了我生活的标准答案:成为新时代好青年,我们将为梦狂奔,我们将建好属于自己的宇宙飞船,飞向那片属于我们自己的星辰大海。我们终将与万物同行,让星辰成为我们路上的灯塔,走燃料和云铺成的路,只为使那颗最遥远的恒星变得触手可及...... 时代是属于我们的,时代需要我们去创造也需要前辈们的基础。在此,我想对你们说:“谢谢你们,让我成为更好的自己。”

     实验中学高一学生 2022 年 4 月 12 日 精彩时评文:

     “感觉良好”凝结自信自强

     “感觉良好!”“感觉良好!”“感觉良好!”神舟十三号“太空出差三人组”回到阔别半年的地球,依然以令人熟知的“口头禅”表达着他们太空之行的最大感受——“感觉良好”。

     北京时间 2022 年 4 月 16 日 9 时 56 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全部安全顺利出舱,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这也标志着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任务圆满完成,中国空间站即将进入建造阶段。

     长达 183 天的近地轨道驻留,考验着航天员的太空适应能力,实际上也是对航天技术水平的考验。作为中国航天迄今最长一次太空载人飞行,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的“感觉良好”感受,充分证明了这是一趟收获满满、富有成效的完美太空旅程。从自信从容的漫步太空,到在400 公里高度的“天宫课堂”流畅开讲,再到采用快速返回模式回到地球、完美着陆,航天员们再次创造了一系列中国航天新纪录,也切身体会着航天科技进步为太空任务创造的便利、高效和舒适。长久积累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水平,是航天员飞天路上的最好陪伴。

      今年是空间站建造决战决胜之年,正值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起步 30 周年。经过 30 年的不懈努力,锲而不舍地追逐梦想,中国载人航天不经意间已身处空间站时代。从 1999 年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成功往返太空、2003 年中国人第一次飞出地球,到 2008 年航天员首次太空出舱、2016 年航天员在太空驻留 33 天,再到神舟十二号航天员首次进入中国人自己的空间站、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在太空生活长达半年……这些激动人心的瞬间,串起中国人钟情飞天、圆梦飞天的壮美轨迹,勾勒出中国航天事业攀登科技高峰、奋斗实现梦想的自信自强足迹。

     从“飞船时代”进入“空间站时代”,记录着中国航天科技的发展进步,也反映出中国走出了一条科技自立自强的发展之路。30 年前的载人航天“三步走”规划,立足自身条件,不超前、不浮躁,照顾国情,考量当时科技实力,也对未来发展趋势有所前瞻。30 年后空间站的即将建成则为“三步走”发展战略画上圆满句号。有评论诙谐地说“只有中国航天把自己做的‘PPT’实现了”,这至少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正是以“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执着之心,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如此长周期的重大航天计划最终抵达了自己的收获季,不负梦想,不负时代。

     建造空间站,是中国航天事业的重要里程碑,将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作出开拓性贡献。作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标志,中国空间站建成后将成为一个国家太空实验室,通过珍贵的太空资源致力于科学发现、服务人类科学事业。当然,空间站在轨建造任务仍面临着艰巨挑战,新时代中国航天事业还需要不断开拓和登攀高峰,在浩瀚无比的星空,探索更是永无止境。和梦想同行,与创新为伴,争做奋斗者、攀登者,我们就能更好走向未来。

    推荐访问:怎么用神州十四素材导入民族精神 导入 神州 民族精神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