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铭公文网 - www.sddayugaoke.com 2024年05月20日 20:11 星期一
  • 热门搜索:
  •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012到2022十年大事总结9篇

    浏览数: 发布时间:2022-10-23 11:00:07

    2012到2022十年大事总结9篇2012到2022十年大事总结 2022高考作文最后押题:“中国这十年”主题征文 【原创设计】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60分) 乡村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2到2022十年大事总结9篇,供大家参考。

    2012到2022十年大事总结9篇

    篇一:2012到2022十年大事总结

    22 高考作文最后押题 :“中国这十年”主题征文

     【原创设计】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60 分)

     乡村振兴、美丽新农村、太空漫步、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强国有我、奋斗百年路,起航新征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中国精神、中国自信、一起向未来......

     以上词语是十年来的中国关键词,每一个努力生活的中国人,都是最美的奋斗者。

     华强中学微信公众号举行“中国这十年”主题征文活动,请你选取其中的 2—3个关键词,

     围绕“中国这十年”的主题,给微信公众号投稿,谈谈你的思考和感悟。

     要求:题目自拟,不得抄袭,内容必须与“中国这十年”关联,不少于 800 字。

      【命题解析】

     命题背景:

     1、2012-2022,中国十年的高速发展。

     2、国家对“中国这十年”的专题报道。

     3、关键词考察的命题模式。

     背景资料:

     “中国这十年”成就展示

     时代青年主旋律

     这十年,中国的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已成常态。这让包括李莉在内的国人感受颇深,也让一度十分忙碌的空气净化器没有了用武之地。“我家的净化器已经闲置好多年没有用过了。”

     十年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中国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努力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

     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出台“史上最严”环保法,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双碳”目标……

     一项项改革举措落地生根,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取得显著成效,雾霾频发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中国大地上展开更多山清水秀的画卷,老百姓看到更多的鱼翔浅底、清水绿岸。

     国企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农村土地改革、司法体制改革、“放管服”改革……十年来,中国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各项便民、惠民、利民举措持续实施,群众办事更方便,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新加坡《联合早报》曾评价:“环顾世界,没有一个国家能像当今中国这样,以一种说到做到、只争朝夕的方式推进改革。”

     老百姓的一个个“好评”,就是改革成效的最生动注脚。“有一次,我在北京办理个人公积金信息登记问题,比较棘手,当天有一个负责人亲自到窗口为我解决问题,还强调说‘要让群众只跑一趟’,然后那天我真的只跑了一趟就把事情办完了。”李莉说。

     十年来,中国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更大力度利企便民,开公司更加方便,市场主体活力得到极大释放。数据显示,截至 2021 年底,全国登记在册的市场主体达到 1.54 亿户。市场主体总量已经比 2012 年底的 5494.9 万户增长了 1.8 倍,年均增长达到 12.1%。全国日均新设企业由 0.69 万户持续增长到 2021年的 2.48 万户。

     十年来,改革不止步,开放不停顿。中国的改革有条不紊,开放有声有色,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全面开放新格局加速形成。

     负面清单越来越短,2021 年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连续第五年缩减,全国和自贸试验区负面清单进一步缩减至 31 条、27 条。更高水平的开放吸引了更多国际投资者“用脚投票”,2021 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超过 1.1 万亿元,引资规模再创历史新高。

     进口商品越来越多,进博会、服贸会、广交会、消博会等国际经贸盛会成为开放的最佳示范窗口,中国不仅“卖全球”,同时也“买全球”。“现在购买进口商品的渠道更多了,价格也没有那么高不可攀,一些进口商品性价比确实很高,选择余地确实比之前大多了。”李莉的感受也代表了中国民众对于“开放红利”的切身体验。

     “朋友圈”越来越大,中国共建“一带一路”的“朋友圈”扩至 147 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加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与 26 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 19个自贸协定,自贸伙伴覆盖亚洲、大洋洲、拉丁美洲、欧洲和非洲。

     “我们改革的脚步不会停滞,开放的大门只会越来越大”。中国的改革开放已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新的征程已经开启,中国的改革开放将迎来新风景、新气象。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结晶,体现着中国人独特的审美。日前,国家新闻出版署和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开展不规范使用汉字问题专项整治,要求对那些粗俗、草率的夸张变形字体,背离汉字书写规范、文化内涵和审美趣味的做法说“不”。

     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既为我们的沟通交流提供了便捷条件,同时也对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组织修订了语言文字规范标准 31 项,规范标准体系日趋完善。2013 年由国务院颁布的《通用规范汉字表》标志着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迈向新台阶;2021 年实施的《通用规范汉字笔顺规范》使汉字规范进一步有据可依。

     汉字既承载着历史,也记录着当下。每年岁末,“汉语盘点”已成为中国人的一道文化新民俗。国家大事、世界风云被凝聚在一个个精悍的方块字当中。“语言之镜,可以照出社会文化百态和技术变革图景。”浙江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与教育学院教授王辉说。

     【典范例文】

     以奋斗的姿态一起走向幸福未来

     谭民臻

     奋斗铸就幸福,幸福是你我的追求,只有这样,我们才有美好的未来。

     中国这十年,是奋斗的十年,是你我在强国中的追求,更是让我们的祖国开创了美好的未来。所以,如果让我选择关键词,我选择“强国有我”“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一起向未来”。

     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中国发展中极不平凡的十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新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成就。而这些成就的取得,正是千千万万的

     中国人以奋斗的姿态拼搏出来的:最美的奋斗者黄文秀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用美好青春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把雷锋作为人生榜样的郭明义,将走雷锋路作为人生选择,甘当路石,默默奉献,时时处处发挥奋斗者的精神;辛勤耕耘的杨善洲几十年如一日,头戴竹叶帽,身披蓑衣,脚踏草鞋,一身泥巴一身土,走遍每一个村庄、踏遍每一道山梁.......中国这十年,有无数的奋斗者,坚守岗位,他们都是中国的脊梁,才使得中国这十年有了飞速的发展。

     中国这十年,“幸福是奋斗出来得的”这一理念深入人心,激发了无数中国人在“强国有我”精神的支持下,奋力拼搏,做出了属于自己的成就,无数个这样的中国人,支撑着中国前行的脚步越来越坚实。奋斗,于心,更于行。奋斗在有坚定的信念的同时更要付诸于行动。看看如今我们这群青少年嘴上无时不挂着奋斗的口号,可是一到了该做实事的时候又退缩了。如今的商业巨子马云,他在人生道路上也经历了许多的磨难,但他最终考上了一所名气不大但也还不错的科技大学,接触到了 IT,才有了我们如今的淘宝、天猫。他甚至涉足于音乐电影等多个领域。如果当初他因为高考失利而轻言放弃,半途而废,缺少执着之念与坚持的行动,他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吗?正是因为他在奋斗之路上拥有顽强的毅力,脚踏实地地前行,所以,他才拥有了如今的幸福,自信的生活。“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由此看来,并非天才才能收获幸福。既然决定要奋斗,便就要付诸切实的行动。

     “奋进新时代,启航新征程”,继承奋斗者的精神,创造属于自己的奋斗的时代,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让自己以及祖国拥有光明的未来。

     中国这十年,所有的奋斗者不负时代,唯有奋斗。致敬“最美奋斗者”,就是礼赞奋斗的价值。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更是追梦人的舞台。让我们大力继承弘扬“幸福源自奋斗、成功在于奉献、平凡造就伟大”的价值理念,以“最美奋斗者”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奋斗者才有幸福的未来。

     立中国自信之旗,强国有我

     高三(18 )关嘉颖

     逞过革命的热汤,踏上改革的热土,中国这十年发展迅速,国力渐盛,中国自信之焰在中国人心中愈燃愈烈,“强国有我”的口号也愈加嘹亮。

     中国自信以中华文化为火种,近代中国科技发展为“东风”。中国传统文化浩瀚如银河:岁至洋洋数千年的中华汉字博大精深,于世上独树一帜;诸子百家繁花竞绽般的争鸣丰厚了我国思想文化底蕴......中华文化灿如繁星,凭谁问,中国自信因何而燃?那由何相助?曰:有科技的倾力相助。神舟十三号完成任务凯旋;白鹤滩水电站起舞金沙江;蛟龙号下潜探龙宫......中国这十年,凡此种种,上至九天揽月,下至五洋捉鳖,我国这十年的科技发展助长了中国人心中的文化自信之焰。

     坚定中国文化与科技自信,固根而求木之长。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可怕的是自己的根本文化亡掉了。”南怀瑾老师有道。现如今中华文化灿烂地绽如花,却免不了风雨摧折:京剧等文化的传承面临后继无人的迫折;冬奥期间韩国人大言不惭道,我国的朝鲜族服装为他们的韩服……而在科技发展这方面,成就赫赫同时也是跋前踬后: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多年空缺;光刻机、操作系统等“卡脖子”问题仍需解决;延续多年的芯片之殇……中国这十年,于我国踏向中华复兴的伟大征途上,前路漫漫又坎坎,且科技竞争如“短道速滑”,不愿被他人扼住喉咙,不愿话语权在他人之手,唯操矛持盾,坚定文化与科技自信,才可在世界发展的滚滚涌流中占抢先机,才可燃破竹建瓴之势,破他国禁锢之笼。

     传扬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中国创新精神,扬帆以求舟行之远。村上春树老师曾言:“文明就是传达。需要表达、传达之事一旦失去,文明即寿终正寝。”传统文化的传播,实是“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可仍有克终者:敦煌女儿樊诗锦留守大漠孤疆 57 载,守护莫高窟之瑰丽;壁画医生李云鹤于 88 岁的耄耋之年仍攀上爬下修复壁画;文化传播能人李子柒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之美……筚路蓝缕,只为中华文化历久弥香。“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无数赶路人深谙其道,于无声处,君不见吕志鹏团队毫无芯片背景,首次参赛便夺下 EDA 冠军;君不见王小云凭一双手推出所有数学模型与方程,效率与计算机一致;君不见顾诵芬院士百尺竿头仍对科技抱有拳拳之心,捐出积蓄支持科研……栉风沐雨,只为中国科技扶摇直上。“雄关漫道真如铁”,不将传统文化与科技创新精神传播,何来“迈步从头越”?又何能让我巍巍中华屹立于世界民族之巅?

     中国这十年,在世界之洋,海不扬波但底下暗波涌动。如今千帆竞渡,百舸争流,不甚留意即被落至九霄;且说他国对我国是如何虎视眈眈,针锋相对?新时代,新舞

     台,新青年当喊出“强国有我”的口号,坚定并弘扬中国文化与科技自信,以“萤烛末光增辉日月”,以汇成一条隽永不灭的建国涌流!

    篇二:2012到2022十年大事总结

    22 “我们这十年,圆梦新时代”征文稿范文

     物换星移几度秋,十年时光随水流。忆余过往兴废事,可喜今朝梦圆时。近日,共产党员网上关于“我们这十年,圆梦新时代”的征稿信息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广大网友积极的响应,大家纷纷晒出自己、家乡、祖国的十年变化。于我而言,这十年之旅,就是圆求学、立业、强国梦的历程。

      学不成名誓不还,圆求学之梦。

      生长于偏远山区,我从小就有一个努力学习,到大城市去读大学,改变命运的梦想。十年之前,恰是我进入高中的时刻,从教育资源相对落后的偏僻乡镇迈入县城重点高中,难免惴惴不安,颇为高昂的学费也给贫困的家庭带来不小经济压力。但所幸遇到了益友的相助、良师的教导、国家政策的支持,享受到了助学金、奖学金、社会资助,得以安心学习。在高考时更是得益于国家贫困专项计划这一利好政策,让我能够进入重点大学继续求学。远离家乡,到数百公里外上大学,学习氛围和方法的不适应带来很多苦恼,成绩表现平平,在就读期间多的是浑浑噩噩的颓气,缺了份奋发图强的朝气。之后继续攻读研究生,在新的阶段开始尝试走出舒适区,慢慢锻炼磨砺自己,着重学习能力的提升,同时积极

     主动融入学校学院组织,加入学院西迁精神宣讲团,树牢自己的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并在临毕业之际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成绩和表现得到了身边人的认可。十年求学路,有收获,也有挫折,但感恩自己的不放弃,取得了一个圆满的结果。

      愿得此身长报国,圆立业之梦。

      犹记得初中时语文老师要求读名著,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看到了保尔在布尔什维克大熔炉中锻炼出钢铁般坚强的意志和金子般耀眼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于他为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的一生。后来在靠近党组织的过程中,通过党史学习明白了中国有如今的成就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离不开千千万万优秀共产党员抛头颅洒热血的奉献牺牲,他们为了新中国的建设改革和发展不计个人名利得失,一心为国为民。在学校七年的学习生活之中,在西迁精神听党指挥跟党走,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熏陶感召下,让我渐渐明确树立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并以此作为选择职业的方向。面临择业之时从学校就业中心了解到选调生这一职业,国家提供了这一宝贵平台让我能够有机会重回基层去挥洒青春汗水,而且我更加看重的是这份工作能够将个人职业发展与国家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在广阔的基

     层锻炼摔打,为人民群众服务,为祖国的发展和人民的利益发光发热。经过考核,我终于如愿成为一名选调生,圆了立业之梦。

      放歌九州富丽妍,圆强国之梦。

      这十年更是国家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九州大地、神州华夏愈加美丽、富饶、强盛的十年。国家的富裕强大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的方方面面,家是最小国,就拿我家所在的小山村来说,也是变得更加美丽富裕。新农村建设的实施,让家家旧貌换新颜,政府出资进行危房改造,对各家各户的房屋、厕所进行了翻新修建,房前屋后变得整洁有序起来,极大地改善了农村的人居环境;县县通高速,打通最后一公里将马路修到了家门口,以往下雨天泥泞不堪的土路换成了如今的平整水泥路,方便了行人和过往车辆出行;脱贫攻坚战役深入基层一线,不再仅靠传统单一的烤烟致富,有机蔬菜、香菇、水果、花椒、茶叶等多种多样的经济作物也因地制宜发展起来,政府鼓励支持种植大户承包土地扩大经营,解决了部分农村“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的就业问题,农民在家门口就能就业,家家买起了小汽车,盖上了小楼房,人们的腰包鼓起来了,脸上的笑容多起来

     了……说不完的家乡改变,背后体现的是政府的以民为本,党的领导有方,国家的繁荣强盛。

      回首过往十年,于己、于家、于国都变得越来越好。一切过往,皆为序章。风物长宜放眼量,我们相约下一个十年,相信到那时的景色必是更加灿烂辉煌!

      2022 “我们这十年,圆梦新时代”征文稿范文

     十年前的现在,我在做什么?当看到“我们这十年 圆梦新时代”的词条,我惊觉,我竟从未认真回头看过。

      “你是遥遥的路

     山野大雾里的灯”

      十年前的今天,2012 年 9 月 26 日。彼时,我在县城读高二,分科后的第一学期,我从未分科时的九门课程中解脱,得以喘息。高中的生活,充实却迷茫。一个略显愚钝的农家子弟,带着亲人的期许、老师的教导、被落下的恐惧,踉踉跄跄地向前。高考结束,我成了家里第一个大学生,“跃过农门”,北上求学。大三,2016 年,“双非”院校的我在向

     考研成功的师姐们取经之后,开始备战考研。从樱花盛开的初春到滴水成冰的严冬,与朋友们相伴共战,最终圆梦,进入一所双一流高校读研。而在那期间,每每想“摆烂”“躺平”之际,脑海中常常浮现多年前父亲孤身向北,艰辛谋生养活一家人的身影,耳畔是他的不厌其烦“读书,起来读书”。因为他没有好好读书,吃尽了生活的苦,所以让我好好读书,想让我不要吃那么多苦。这一段,我走的是和千千万万从山里走出来的孩子一样的路,走了很远,父亲,则是山路上的那盏明灯。

      “你是岁月长河

     星火燃起的天空”

      读研三年,是“长见识”的三年。三年里,我渐渐形成成熟的价值观,看事不再片面,不再“愤青”,不再自卑,逐渐坦然。交到挚友,意识到,优秀正直、积极向上、善解人意的朋友可以给人带来持续的快乐;成为一名实习生,知晓走入社会要“自立担当”;坚定信念,历经波折,终成一名“共产党员”,对着党旗庄严起誓,“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此时,脱贫攻坚正如火如荼地在乡村进行。不久后,2019 年 12 月,新冠疫情暴发。看到那些担负风险的医务人员逆行向前,看到基层工作人员不眠不休……我决定了未来的就业方向,到基层去,到能做很多事的地方去。我与挚友一起参加考试,我回四川老家,她回甘肃老家,我们都选择成为一名选调生。

     三年间,是老师、是挚友、是一路上遇到的所有人,仿佛点点星光,汇聚成前行的一道银河。

      “愿不枉

     愿勇往”

      2020 年 7 月,我回到家乡。从这里出发,又回到这里,可能这就是命运的机缘。从办公室的打杂工作开始,出差审计,脱贫攻坚,下村任职,上挂学习,从一名什么都不懂的职场新人到工作上独当一面,有走得不稳的时候,但一路上皆是坚定。坚定来自对工作的认同,在疫情值守的卡口,社区居民怕我热,推出风扇端出板凳让我乘凉,他们的体贴,肯定了我的工作价值;来自少年的信任,是一名我联系的脱贫户家在读书的孩子,我曾经协助他申请栋梁工程奖学金;来自入户走访时,群众认为的可靠。怀思枕上,十年历历。十年很长,已然占据我生命一小半,十年间我历经求学、求职、入职,经历山乡巨变,读高中的县城已然不再是原先的模样,飞燕式设计的长江公路大桥轻盈灵动,结束了两岸群众摆渡过江的历史;一年一度的荔枝节创新不断,无人机表演令人惊叹,火红的荔枝点燃荔城人民的热情……十年很短,流水十年,依旧相逢。再见家乡,希望家乡能够好一点、再好一点的热爱没有变,想为家乡做点事情的信念没有变,愿未来的日子,在基层沃野,勇往直前,不枉此行。

     2022 “我们这十年,圆梦新时代”征文稿范文

     近日,共产党员网发起“我们这十年,圆梦新时代”主题征集活动。我想捋一捋自己的故事,看看这十年之变。

      从“不让一个贫困学生掉队、不让一个适龄儿童辍学”看十年教育之变。十年前,得益于国家免费的九年义务教育,我才有机会接受初中教育;得益于国家针对贫困山区的奖助学金,我才有机会顺利念完高中;得益于针对贫困山区的助学贷款政策,我才有机会走出大山,迈入大学殿堂。可以说,十年求学路,从山村“黄毛丫头”到重点大学研究生,国家的支持是我最强大的后盾。十年后,我已经通过读书踏上了工作岗位,成为了一名基层工作者。这十年间,有许多和我一样的农村孩子、山区儿童在国家的帮扶下改写了自己的人生。妈妈常说我们这一代享了国家的福,我想也是,我们生在一个重视全民教育发展、关爱青年成长成才的国家。十年来,我们享受着国家带给我们的教育福利,更加坚定了“奋发成才”“矢志报国”的信念。

      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看十年生活之变。十年前,我们一家六口挤在破败倾斜的瓦

     房里,吃饭、学习、休息空间“混为一谈”,根本无法区分。一到梅雨季,全家人就“愁”上眉梢,年久失修的瓦房四处漏雨,屋内接雨水的盆成了一道道“独特”的风景。多少个雨夜,妈妈都难以入眠,生怕我们的家在“凄风苦雨”中轰然倒塌。十年后的今天,记忆里的小瓦房早已不复存在,我们跟上了乡村振兴的步伐,得益于国家住房贷款相关政策,搬进了崭新的“居民聚居点”,配套设施一应俱全,一家人的日子变得敞亮起来。十年来,我们一步步跨入了小康家庭的行列,更加坚定地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看十年环境之变。十年前,在我的记忆中,山林是光秃秃的,因为大家要砍柴取暖;家门前的小河是没有鱼虾的,因为垃圾倾倒、河沙贩卖破坏了水质;家里喝的水是有异味的,下雨天还会混着泥沙,因为水是从山上、河沟直接取回来,未经净化的。十年后的今天,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出台,水电气在村内的畅通,山林早已“亭亭如盖”,枝繁叶茂;门前的小河也已经有专人管理,负责监督和管理河道的卫生,河内游鱼成群,山水相映;喝“黄泥水”的日子早已一去不复返,自来水引入千家万户,定期有人消毒、清洁,大家都喝上了“安心水”。十年来,我所在的小山村已经成为乡风文明、生态良好、生活宜居的现代化“旅游村”,村民的生

     态环保意识越来越强,也更加自觉地用实际行动守护每一寸“绿水青山”,守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十年弹指一挥间,蓦然回首,原来我们的生活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透过我的故事,我感悟到国家的日益进步和强大:教育政策更加完善了,小康生活愈发美满了,绿水青山又回来了,我们正昂首阔步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行列。上一个十年,年少的我作为受益者,背靠祖国为盾,一步步成长成才;下一个十年,我将责无旁贷扛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责任大旗,在基层工作中“肯干实干”“抛头颅洒热血”,不负祖国培养,不负青春韶华。

    篇三:2012到2022十年大事总结

    28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第12场,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同志介绍“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情况”,其中介绍了中国这十年经济建设领域的发展变化。一起来看!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国际环境风云变幻和诸多风险挑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力完成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生新的历史性变革,改革开放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

     在转向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不断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经济发展既保持了量的合理增长,也实现了质的稳步提升。01这十年,中国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

     我国经济总量由2012年的53.9万亿元上升到2021年的114.4万亿元,占世界经济比重从11.3%上升到超过18%,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6300美元上升到超过1.2万美元。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丰硕成果,2021年我国创新指数升至世界第12位,在一些重要领域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区域重大战略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水平和质量不断提升,区域城乡协调发展的潜力不断释放。01这十年,中国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

     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全面深化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成熟定型,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稳步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全国统一大市场正在加快形成,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和社会信用等市场体系的基础制度建设取得积极进展。02这十年,中国改革开放开创新局面

     全方位高水平开放型经济加快形成,共建“一带一路”取得实打实、沉甸甸的成果,与149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中老铁路建成通车,雅万高铁等一大批项目扎实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程度不断提升,境外投资存量从不足6000亿美元增至超过2.6万亿美元;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02这十年,中国改革开放开创新局面

     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强化“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持全链条精准防控“动态清零”,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重大战略成果。03这十年,中国人民实现全方位生活改善

     就业质量显著提升,城镇新增就业年均1300万人以上。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9年,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03这十年,中国人民实现全方位生活改善

     城乡基本医疗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人均预期寿命居于中高收入国家前列,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社会保障惠及全体人民,民生兜底保障网进一步加固。03这十年,中国人民实现全方位生活改善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重大理念深入人心,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基本形成。作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庄严承诺,构建完成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04这十年,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大力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和能源结构调整,加快推进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坚决遏制高能耗、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约26.2%。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胜利完成。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扎实推进。04这十年,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我国粮食生产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实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中国人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中。能源供给保障能力持续提升,煤电油气产供储销体系不断完善。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保障能力不断增强,5G、基础软件、工业母机、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可再生能源发展等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步伐加快。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取得阶段性重大进展。05这十年,中国经济安全得到全面加强

     回顾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光辉历程,在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指引下,我国正在加快迈向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持续增强,我们以实际行动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举世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中国答卷。

     稳住经济大盘,抓好一个“落实”和两个“统筹”

     3月份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和乌克兰危机导致风险挑战增多,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面临新的挑战。面对经济运行中新的下行压力,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重点抓好一个“落实”和两个“统筹”。

     一是落实落细已出台的各项政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已经对今年经济工作作出周密部署,近期国务院又出台了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要加快推动各项既定政策落地见效,着力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卡点堵点,积极扩大有效需求,加大助企纾困力度,多措并举稳定就业,做好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进一步释放政策效应,切实稳住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近期,特别是要抓紧推进一批既利当前又利长远的水利、交通、地下综合管廊等项目,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落实促进汽车、家电等领域消费的若干政策,加快释放消费潜力。

     二是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当前,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把提高科学精准水平贯穿疫情防控和生产生活的各方面各环节,抓紧总结推广一批好经验好做法。因时因势调整完善疫情防控举措,坚决避免简单化、一刀切、层层加码,同时抢抓时间窗口,进一步畅通交通物流,加快实现复工达产,切实兜牢民生保障底线,推进疫情防控常态化、生产生活秩序正常化,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三是统筹发展和安全牢固树立底线思维,有效管控重点领域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特别是要进一步保障粮食能源安全和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当前,主要是加快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快完善产供储加销体系。在确保安全清洁高效利用的前提下,有序释放煤炭优质产能,加快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

     与此同时,为应对更为复杂困难局面,我们从解决两难多难问题出发,常态化充实完善政策储备工具箱,将根据情况适时及时出台。从近期经济形势看,各方面按照中央要求,统筹抓好疫情防控、经济发展和经济安全等工作,重点地区疫情得到有效管控,复工达产加快推进,稳增长政策发力显效,5月份经济呈现边际改善,主要指标均有所回升。更要看到,我国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我们完全有信心克服经济运行中的困难挑战,有能力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类超预期变化,确保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季度,我国经济有望实现合理增长

     6月1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5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介绍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时指出,二季度,我国经济有望实现合理增长。

     受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国内疫情冲击等超预期因素的影响,二季度经济运行下行压力加大。面对这一局面,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积极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加大物流保通保畅力度,强化助企纾困,推动企业复工复产,经济运行实现由受到疫情冲击出现下滑到逐步恢复的转变。

     4月份受多地疫情散发影响,经济主要指标出现下降,5月份疫情防控向好,生产需求出现积极变化,但是仍有部分指标同比下降。6月份,随着一揽子稳增长政策措施的落地见效,经济运行有望进一步改善。

     01需求拉动有望增强从投资来看,稳投资力度持续加大,投资增长支撑作用逐步加强。1-5月份,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了10.6%,其中装备制造业增长22%。基础设施投资增长加快,1-5月份,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6.7%,比1-4月份加快0.2个百分点。从先行指标来看,1-5月份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同比增长了23.3%,保持较快增长。

     从消费和外贸看,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降幅明显收窄,随着生活秩序逐步恢复,消费回升的步伐也会加快。5月份,我国进出口增速明显加快,显示出外贸韧性比较强的特点。随着外贸企业生产恢复,港口物流改善,货物出口对增长拉动也会继续显现。

     02生产恢复有望加快从工业看,5月份工业生产实现由降转升。随着企业复工达产的加快,尤其是部分前期受疫情冲击比较大的地区工业生产改善,将支撑工业生产加快。根据调研情况,上海、吉林等地工业生产积极变化明显增多。

     从服务业看,5月份,服务业生产指数下行势头减缓,部分接触型服务业降幅收窄明显。随着疫情防控总体向好,生产生活秩序恢复,服务业改善态势有望延续。5月份,服务业PMI中,业务活动预期指数比上月回升,达到55.2%。

     03市场运转有望改善从交通物流看,5月份全国货物周转量同比增长3.4%,比上月加快0.3个百分点;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速由负转正,同比增长4.3%。随着物流保通保畅的持续推进,6月份交通物流状况将进一步改善,有利于生产流通顺畅运行。

     从工业品价格看,市场保供稳价的成效显现。5月份,原煤、原油、天然气的产量分别增长10.3%、3.6%和4.9%,有利于能源价格稳定,也带动了PPI涨幅回落。5月份,PPI同比上涨6.4%,涨幅比上月回落1.6个百分点。PPI尤其是上游价格涨幅回落,有利于缓解中下游行业的成本压力,改善经济运行。

     04稳增长政策措施进一步显效面对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和国内疫情冲击带来的经济下行压力,在原有的稳增长政策措施基础上,5月份国务院进一步出台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包含了6方面33项具体举措,各地积极落实中央要求,结合地方出台稳定经济的措施。这些措施有望在6月份逐步显效,将促进经济恢复向好。从近期情况来看,大规模留抵退税政策有效实施,对于缓解企业经营压力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不断加大,企业资金状况得到改善。

     综合来看,如果疫情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各项稳增长措施落地见效,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二季度经济有望实现合理增长。

     6月1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5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介绍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时指出,5月份,工业生产增速由降转升。

     5月份,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向好,企业复工复产和物流保通保畅稳步推进,工业生产积极变化比较明显,增速由降转升。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7%,上月为下降2.9%。从主要特点来看:

     1多数行业和地区生产回升41个大类行业中,33个行业增速比上月回升,占80.5%;31个省(区、市)中,22个地区工业增速回升,占71%,其中上海和吉林工业生产降幅收窄幅度超过30个百分点。

     2装备制造业回升明显保重点产业链供应链持续加力,装备制造业复工复产加快,生产也由降转增。5月份装备制造业同比增长1.1%,上个月为下降8.1%。其中,汽车制造业5月份下降7%,降幅比上月收窄了24.8个百分点;汽车产量下降4.8%,收窄了38.7个百分点。

     3高技术制造业增势较好尽管受到疫情冲击,高技术制造业仍然表现出较强的韧性,增速快于全部工业。5月份,高技术制造业同比增长4.3%,增速比上月加快0.3个百分点,速度明显快于整体规模以上工业。其中,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10.9%,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增长9.4%。

     4工业出口回升较快在物流堵点逐步打通、前期积压订单交付和稳外贸政策发力推动下,工业出口明显反弹。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11.1%,上月为下降1.9%。从海关统计情况来看,5月份出口额同比增长15.3%。

     这些情况表明,工业生产逐步恢复,产业转型升级态势没有改变,工业体系完备、配套能力强、发展韧性足的特点明显。随着疫情防控成效继续显现,交通物流逐步畅通,企业复工达产持续推进,尤其是一揽子稳增长政策措施显效,工业生产有望进一步加快恢复。

    篇四:2012到2022十年大事总结

    dquo;中 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观后心得体会

     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

     十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有了大提高、生态环境有了大改善,民生发展不断提质增效,真真切切、可触可感的变化在我们的身边发生着,乡村发展日新月异,科技力量澎湃涌动。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从“中国这十年”里体悟非凡的“中国力量”,读懂发展的思路理念、精神力量,将之转化为新征程上的拼搏奋斗,接续再立新绩、再创新功。

     读懂“迎难而上"的火热干劲,体悟“化挑战为机遇"的中国力量。迈上崭新台阶先要“爬过坡”“迈过坎”,提振发展动能先要“啃硬骨"“下深水",唯有主动迎难而上、向难而进,才能将所面对的考验和挑战转化为机遇。面对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各地区各部门扎实推动各项政策举措落地、深挖发展的内需潜力,在防控上科学精准,在发展上统筹兼顾,以信心和决心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护航"。从“中国这十年",我们能够读懂迎难而上、转危为机的信心和决心。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以担当回应时代,立足岗位锤炼大本领,打跑“拦路虎"、练好“真功夫",以实践中的历练促能力水平的提升,善于解决实际问题,将赶考路上的挑战转化为促进发展的机遇和力量。

     读懂“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体悟“化初心为行动"的中国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生活的质量、发展成色不断提升,从衣食住行的全面保障到“米袋子”之足、“菜篮子”之丰,从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到乡村振兴的发展蓝海,民生事业的发展水平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

     和全方位的跃升。在发布会上,用了“一个历史性、三个全方位”总结了十年来我国在民生建设上的巨大成就。十年时间里,我国在公共服务领域、医疗教育事业、交通网络建设上不断提升质效,从“家门口”就业到粮食的连丰,从创业平台的搭建到数字化发展的普及,既注重全方位的提升,也注重细节上的增色,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不断迈进。从“中国的这十年”里我们能够切实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初心和坚定不移的行动,党员干部要坚守“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把初心化为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实际行动,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

     读懂“自主创新"的主动精神,体悟“化难点为突破"的中国力量。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应用场景越来越广泛,科技的力量和作用越来越显著。发布会上用了“进步最大、提高最快的十年”来形容我国的科技事业发展,用“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三个词来形容我国科技事业的巨大变化,科技的发展背后与我国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密切相关,在创新理念的引领下,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越走越宽广。数据显示,我国全社会研发投入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由1.91%提高到 2.44%,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由第 4 34 位上升到第 2 12 位,更在高速铁路、G 5G 网络、载人航天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党员干部要在工作中,要从难点中求突破,在干事创业上有久久为功之心,坚持“化淤为疏”为事业发展注入长久动能,在创新中谋发展,在进取中创成果。

     “中 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观后心

     得体会

     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中共中央宣传部近日举行了“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系统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和生态文明领域建设与改革情况。“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党的十八大以来这十年,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壮阔的海域中开拓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新航程,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顺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征程。对于新时代党员干部而言,“中国这十年”告诉我们太多太多的“硬核道理”。

     “中国这十年”告诉我们,无论何时都要坚持“认清形势,坚定信心”。谋大事者必先观大势,准确把握国际国内形势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当前,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对各级党组织而言,越是面对复杂形势,越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不折不扣抓好党中央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落实,坚持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掌握工作主动权,打好发展主动仗,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继续贡献力量。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更要始终把政治责任扛在肩上,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重大考验面前勇当先锋、敢打头阵,引领广大群众准确把握当前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在严峻环境中认清形势,在积极进取中坚定信心。

     “中国这十年”告诉我们,无论何时都要坚持“立足当下,谋划长远"。“中国这十年”告诉我们,变局孕育机遇,压力催生动力。今年党的二十大即将胜利召开,大会必将结合国际国内发展形势,对当

     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作出新的战略部署,自然会为全国各地和各行各业带来新机遇。当前,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务必要按照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既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紧跟形势抓机遇,积极整合本地区本部门资源,大力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等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向前发展,积极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系列重大民生项目落地,以此坚定立足当下、谋划长远的实践方向。放眼长远,一以贯之坚持党的领导,不断提高“七种能力”,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进一步明思路、定措施、抓重点、重创新、优布局、求质效、强激励抓好各项任务落实,积极服务服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抓住国家重大战略机遇,以高质量抓落实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中国 这十年 ”告诉 我们,无论何 时都要坚持“改革创新,真抓实干" " 。“中国这十年”告诉我们,育新机、开新局,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这十年,习近平总书记一如既往的期望和嘱托,也是摆在每一名党员干部面前的“必答题”。危机不会自动成为新机,变局不会自发变成新局,靠的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激发源源不断的力量。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各级党组织要通盘考虑,自觉将党中央既定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思路贯穿一切工作始终。确保各项改革举措落到实处并非易事,惟有汇集执行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共识,聚焦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面临的体制性、机制性、制度性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时刻保持对潜在风险的紧迫感,主动出击、自我加压、刀刃向内,才能找准最有力的风口,助力新时代中国这艘巍巍巨轮持久续航。

     《中国这十年》发布会观后感心得

     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今天举行系列新闻发布会的首场,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政法改革举措与成效。

     中央政法委副秘书长景汉朝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政法系统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立足国情,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推进新时代政法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为开辟“中国之治”新境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景汉朝介绍,政法改革涉及面很宽内容多,重点介绍三方面内容。

     改革重构权力配置和运行机制,执法司法公信力显著提升 一是从权力结构和管理体制上强化办案责任。为了解决原来人人都能办案,办案要层层报批,责任不清的问题,实行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和司法责任制。就像大家知道的,医院的医生、护士和行政人员一样,我们把法院检察院的工作人员也分为法官检察官、司法辅助人员、司法行政人员三大类,实行单独职务序列,分类管理,各司其职。选拔一定比例的政治过硬、办案水平高、业绩突出的人员专门担任法官检察官,实行“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谁办案谁负责、谁决定谁负责”的办案责任制,大大强化了办案人员的责任。

     二是建立健全执法司法权制约监督机制。为了防止各种关系对执法司法活动的干扰和影响,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不断健全制约

     监督的制度机制,完善责任体系,“放权不放任”。比如,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扩大人民陪审员参与审判案件的范围,畅通人民群众参与、监督执法司法活动的渠道,依法公开执法司法的依据、过程、结果等等,让正义以人民群众看得见的方式实现。还建立了防止干预司法的制度,对领导干部和司法机关内部人员过问案件的,一律记录、全程留痕、定期通报、严肃追责。

     三是改革司法人员职业保障和人、财、物管理体制、制度。建立与法官检察官单独职务序列相配套的薪酬等制度,完善依法履职保护机制,让司法人员“心无旁骛”地办好案件。因地制宜,逐步实行省级以下法院检察院编制、有关人员、财物等统一管理,防止地方保护主义干扰,保障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

     四是改革政法机构职能设置。党委政法委机构职能进一步优化,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进一步加强。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法庭,就地解决纠纷、方便群众诉讼。最高人民检察院改革内设机构,强化专职专能。组建国家移民管理局,加强对移民及出入境的管理。整合司法部和原国务院法制办的职能,重新组建司法部,优化司法行政机关机构职能体系。

     进一步健全诉讼制度机制,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公正与效率相统一 一是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明确刑事案件在侦查、起诉、审判环节的基本证据标准,让案件的事实证据经得起法律检验。充分发挥庭审的作用,事实调查在法庭,质证辩论在法庭,定罪量刑在法庭,裁判结果形成于法庭,确保有罪的人受到公正惩罚、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

     二是开展民事诉讼繁简分流改革。根据不同案件类型,适用不同办案程序,大案精办、简案快办,在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的前提下,

     一般的简单案件进入“快车道”,整体办案质量和效率显著提升,降低了诉讼成本,实现了司法资源的科学配置。

     三是建立公益诉讼制度。针对一些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得不到及时保护的情况,检察机关在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国有资产保护、食品药品安全、英烈保护等领域提起公益诉讼,督促恢复生态、制裁假冒伪劣、挽回国家损失,保护社会公共利益。

     四是大力构建互联网司法新模式。这些年,我们紧跟互联网时代发展的步伐,将现代科技手段和司法活动深度融合,立案、缴费、开庭、调查、送达以及各类诉讼服务都可以在网上进行,有些当事人拿一部手机就可以打官司,非常方便。可以这样说,我国法院为网络时代的司法模式探索出了一条新的路子,为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在互联网司法这个问题上,中国确实走在了世界前列,也得到了世界许多国家同行的认可。

     不断完善便民、利民改革举措,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一是狠抓“两头”,大力推动立案和执行诉讼程序体制机制的根本性变革。改革立案审查制,实行立案登记制,人民群众打官司更便捷,让“立案难”成为历史。创新民事执行体制机制,发挥政治优势,加强综合治理,强化信息化建设,形成“全国一盘棋”的网上指挥系统,实行“黑名单”制度,不断完善“一处失信、处处受限”联合信用惩戒机制,促进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进执行体制机制和管理方式重大变革,形成了国际执行法治的“中国模式”和中国经验。

     二是持续开展“减证便民”行动,组织清理各类“证明事项”13000 多项,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

     问题。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累计发放居住证超过 1.3 亿张。深化交管服务便利化改革,发放电子驾驶证 1.1 亿个,惠及 50 多亿人次。

     三是制定实施《法律援助法》,扩大法律援助范围,全国基本实现看守所、人民法院法律援助工作站全覆盖,切实解决困难群众“打不起官司”问题。建立国家司法救助制度,近三年人民法院共发放救助金 29.5 亿元。

     四是加快推进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国家统计局组织开展的调查结果显示,2021 年全国群众安全感达到 98.6%,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公认的最安全的国家之一。

     经过十年的不懈努力,可以说我们形成了一系列具有原创性、标志性的改革成果,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法改革之路,有力推动了政法工作高质量发展。

    篇五:2012到2022十年大事总结

    22年6月27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11场,介绍新时代乡村振兴有关情况。

     前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打赢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农村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新局面提供了重要支撑。

     目录第一,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稳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愈加夯实第二,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第三,物质技术装备条件明显改善,农业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第四,乡村振兴开局良好,农村面貌焕发新气象第五,农村改革全面深化,乡村发展释放新动能

     第一,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稳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愈加夯实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上了大台阶。2021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13657亿斤。图为2021年10月12日,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万昌镇农民在驾驶农机收割水稻。新华社记者 张楠/摄

     把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作为“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主要立足国内端牢端稳了中国人的饭碗。

     粮食产能稳定提升。产量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10年再上一个千亿斤新台阶,2021年产量创历史新高、达到13657亿斤,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83公斤,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粮食安全线,做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品种更加丰富多样。棉油糖胶稳定发展,肉蛋奶、水产品、果菜茶供给充裕。品质持续优化升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7%以上,越来越多绿色优质农产品摆上百姓餐桌。

     广西东兰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葡萄、食用菌、澳寒羊等种养产业,不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图为2022年5月6日,在广西东兰县武篆镇东里村葡萄园,村民在管护葡萄。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摄

     地处黄土高原的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彭堡镇姚磨村,近年来因地制宜发展冷凉蔬菜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图为2022年3月18日姚磨村农户在育苗棚内劳作。

     新华社记者 杨植森/摄

     “三个两”!让中国人端稳饭碗

     解决14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确立了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形成了新粮食安全观。十年来,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把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作为“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强化政策扶持,加大工作力度,不断巩固提升粮食产能,牢牢端稳中国人的饭碗。重点就是“三个两”:

     1

      大力实施“两藏”战略

     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紧紧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夯实粮食生产物质基础。

     一是以高标准农田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将10.58亿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落实到省、到县、到地块,累计建成9亿亩高标准农田,配套完善农田灌溉水利设施,启动实施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持续保护好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二是以品种选育为重点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培育推广了一批高产优质、多抗广适的突破性新品种,粮食作物良种基本实现了全覆盖,三大国家级育制种基地和216个制种大县、区域性良繁基地加快建设,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了95%,做到了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

     2

     着力调动农民和政府“两个积极性”

     构建辅之以利、辅之以义的保障机制,让农民务农种粮和地方政府重农抓粮有积极性。

     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红旗镇的“琼山福稻”迎来丰收,农户们趁着晴好天气开镰收割。近年来,海南重点发展热带高效农业,打造农业品牌,带动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图为2022年5月21日,收割机在海南省海口市红旗镇墨桥村的稻田作业(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郭程/摄

     一方面,强化农民种粮收益保障。稳步提高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水平,完善稻谷补贴、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等政策,推动三大主粮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实现主产省产粮大县全覆盖。通过价格支持稳预期、收入补贴保成本、保险扩面降风险,经营服务增收益,让农民种粮能获利、多得利。特别是这两年针对农资价格上涨导致的种粮成本增加,中央三次向实际种粮农民累计发放500亿元一次性补贴。另一方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制定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规定配套考核办法,压实地方党委政府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同时将年度粮食生产目标任务分解下达各省份,推动粮食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义务共担、责任共扛。

     3

     加力推进粮食生产“两化”

     通过服务社会化和生产机械化,提高粮食经营效率,降低粮食生产成本。

     推进服务社会化。加快建立主体多元、功能互补、便捷高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粮食生产统防统治、代耕代种、代收代储,将先进适用品种技术装备和组织形式导入小农户,培育95万多个农业社会化组织,服务面积近17亿亩次,服务带动小农超过7800万户。推进生产机械化。聚焦提升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加快突破水稻机插机抛等薄弱环节,小麦、玉米、水稻三大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分别超过97%、90%和85%,农机装备对粮食增产贡献率显著提高。

     第二,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

     一是脱贫人口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全部实现不愁吃、不愁穿,全面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和饮水安全有保障。二是脱贫地区发展能力明显增强。每个脱贫县都打造了2-3个特色鲜明、带动面广的主导产业,行路难、用电难、通信难等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三是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33项过渡期衔接政策出台实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全面建立,确定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并继续倾斜支持,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第三,物质技术装备条件明显改善,农业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坚持走内涵式现代农业发展道路,推动农业发展由依赖资源要素投入向创新驱动转变。有3个数字很有代表性。

     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占比超过54%。累计建成9亿亩高标准农田,配套建设一批现代化灌区,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正在加快改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1%。组建了5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成了47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00个农业科学观测试验站,取得了节水抗旱小麦、超级稻、白羽肉鸡等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农作物种源自给率超过95%,科技成为农业农村经济增长最重要的驱动力。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2%。特别是小麦的综合机械化率超过97%,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畜牧水产、设施农业等机械化水平也有了较大提升。

     第四,乡村振兴开局良好,农村面貌焕发新气象

     乡村产业蓬勃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加快转型升级,休闲旅游、电商直播等新业态不断涌现,打造了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园区。

     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70%,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水平明显提升,基本实现干净整洁有序。公共设施提档升级。农村供水供电、交通道路、宽带网络和学校医院等设施加快建设,农村民生事业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善治乡村加快建设。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逐步健全,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扎实开展,移风易俗持续推进,乡村治理效能不断提升。

     第五,农村改革全面深化,乡村发展释放新动能

     把深化改革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法宝,基本形成乡村振兴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

     一是党领导“三农”工作的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出台了《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乡村振兴促进法》全面实施,建立起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乡抓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二是各项重点改革任务稳步推进。以处理好农民和土地关系为主线,推进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集体产权制度、宅基地制度等重大改革,探索形成了一批成熟定型、管根本利长远的制度成果。三是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初步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全覆盖,建立了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2021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931元、较2012年翻了一番多,农民生产生活水平上了一个大台阶。

     五个“强化”,巩固拓展好来之不易的脱贫攻坚成果

     2022年6月27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11场,介绍新时代乡村振兴有关情况。打赢脱贫攻坚战以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是党中央最关心的一件大事。2021年以来,经过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实现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下一步,将重点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强化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深入开展排查,及时将有返贫致贫风险的农户识别为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做到应纳尽纳、应扶尽扶、帮扶到位、消除风险。

     二是强化稳岗就业确保2022年全国脱贫人口务工就业规模要稳定在3000万人以上。

     三是强化产业帮扶2022年的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用于产业的比重要达到55%以上,重点支持联农带农富农产业发展。同时,多措并举增加老百姓的家庭经营性收入。

     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是全国重要的中药材种植、仓储基地和交易中心。近年来,当地重视中药材种质资源的采集、保护和研发,开展中药材新品种和野生品种的引进驯化、种质资源保护、优质种子种苗选育繁育等工作,为当地中药材产业发展遴选出品质佳、抗性好、效益高的品种。在乡村振兴工作中,陇西县中药材产业实现从“一粒种”到“一条链”的全产业发展,以高质量的“道地药材”品牌拓宽市场,打造集中药饮片、提取物、成药等为一体的产品加工产业链,建成数字赋能的甘肃中药材交易中心,促进当地中药材市场繁荣发展。图为2022年6月10日,陇西药圃园的工作人员在组培室摆放中药材种苗培养瓶。新华社记者 马希平/摄单击此处添加大标题内容

     四是强化项目实施和资金支出充分发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库的作用,加快衔接资金的支出,推动项目早实施、早落地、早见效。

     五是强化社会帮扶和驻村帮扶深入推进东西部协作、中央单位定点帮扶、“万企兴万村”等工作。督促指导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做实做细驻村帮扶工作。

     近年来,地处秦岭腹地的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在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不断发展壮大农村新型集体经济。千名党员干部驻村驻企,为群众精准服务,为企业纾难解困,助力乡村振兴,带动群众致富增收,形成“头雁先飞领飞、群雁跟飞齐飞”的社会氛围,推进了山区产业集群化发展。图为2022年5月17日,商州区润科绣球菌工厂化生产项目的员工在出菇车间检查绣球菌生长情况。该项目提供就业岗位500余个,带动周边群众增收。

     新华社记者 陶明/摄

    篇六:2012到2022十年大事总结

    22 “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观后感

     6 月 28 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二场。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等介绍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情况。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持续增强,尤其在高新技术发展领域,坚定地走自主创新之路,不断壮大高技术产业体量、提升高技术产品质量、打牢高技术产业基础,我国的科技实力跃上了新台阶。

      以“闯”的精神,靠“创”加速,实现高技术产业体量更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真抓才能攻坚克难,只有实干才能梦想成真。”中国人自古就明白,要幸福就要奋斗,而奋斗就要付出辛勤汗水,就会有流血牺牲。回望这十年,中国人民把开拓创新作为干事创业的常态,敢闯敢试、不怕艰险,保持“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涉险滩、渡难关、创奇迹,在新征程路上劈波斩浪、一往无前,成为全球唯一拥有全产业链的国家,高技术产业营业收入从 2012 年的 9.95 万亿元,增长到 2021 年的 19.91 万亿元,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茁壮成长。

      以“细”的特质,靠“磨”加深,实现高技术产品 质量更优。《中国制造 2025》提出建设制造业强国,要把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强化工业基础能力,提高综合集成水平,

     完善多层次人才体系。这十年,我国全面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推进与国际先进水平对标达标,产品研发资金投入增速世界领先,高技术产业研发投入强度从 2012 年的 1.68%,提升到 2021 年的 2.67%,其投入结构向好,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广大科技工作者和产业工人,发扬科学家精神和工匠精神,把责任扛在肩上,注重技术细节,提升业务短板,从一点一滴做起,脚踏实地参与品质革命,积极拥抱制造强国的未来。如今,中国高铁、第三代核电、载人航天、北斗导航等大国重器成为国家新名片。

      以“研”的路径,靠“己”发力,实现高技术产业基础更牢。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这十年,面对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技术打压,我们坚定地走自主创新之路,始终把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开发摆在突出位置,紧紧牵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不断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提高研制开发水平,把发展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我们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布局建设了上海光源等 40多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基础研究经费提高 3 倍,在量子信息、人工智能、太赫兹、大数据及云计算、脑科学等“卡脖子”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国内发明专利、PCT 国际申请量跃居全球第一。

     2022 “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观后感

     近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会议指出,这十年,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乡村振兴,党建先行。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高瞻远瞩擘画共同富裕的新蓝图,以高质量党建引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使乡村美景四季如“春”,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生活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党建“春风”暖人心,同心逐梦的“水墨画”层次分明。党建春风、沁人心脾。如何把各类人才聚集在党旗下,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是打赢脱贫攻坚战、打好乡村振兴持久战的关键。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各级基层党组织始终牢牢牵住党建引领这个“牛鼻子”,通过建强支部战斗堡垒、配齐配强班子队伍,不断激活党建“红色引擎”,引导、动员、整合各方力量,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群众优势,不断激发基层党

     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和向心力。通过党建引领,使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在党员干部和群众心中生根发芽,落地开花,不断凝聚起党群齐心干事创业、携手并肩走向共同富裕的强大合力。

      党建“春雨”润沃土,富裕富足的“工笔画”栩栩如生。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坚持把解决“三农”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奋力绘就“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高质量发展的“工笔画”。各地各级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把保障粮食作为“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确保中国饭碗牢牢端在中国人的手上;用党建引领绿色发展,自觉把农业绿色发展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方面,不断加强生态建设与管理、强化科技创新、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打造乡村的美丽画卷;通过引导资源要素向乡村流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打通共富桥梁。

      党建“春色”映田野,村美人和的“写意画”如诗如醉。春色满园关不住,乡村振兴美如画。乡村振兴之美,美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美与共。十年来,各地各级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通过外在“美颜”,坚持生态富民的绿色发展道路,把生态资本变成富民资本,将生态优势转变为经济发展优势,挖掘乡村旅游文化资源,做好做强“农旅融合、山水富民”文章。不断创新党建引领基层治理

     模式,坚持内在“提质”,探索“法治、自治、德治”三治融合模式,提振乡村振兴精气神,展现崇德向善、守望相助、和谐文明的乡风,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情景相生的完美结合。

      2022 “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观后感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近日,中宣部为喜迎党的二十大,特此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在会上介绍了十年来这些新成就、新变化。回望过去十年,中国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科技强国建设硕果累累、成绩斐然。让我们一起跟随中国这十年发展的“足迹”,掌握“脱贫”“生态”“科技”背后的“变身秘诀”。

     跟随中国这十年发展的“足迹”,掌握“立下愚公移山志,能破万重困难关”的脱贫“变身秘诀”。过去十年来,中国已经彻底摆脱了困扰中国数千年的“赤贫”问题,实现了“一个不落后”的脱贫目标,也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为什么我们能够取得如此大的胜利呢?一是有充足

     的信心,它来源于党中央的郑重承诺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高度重视。在 2015 年 2 月 13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延安主持召开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上强调,加快发展步伐,确保贫困地区人民群众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二是有精准扶贫的策略,在十八大召开之前,虽然也对扶贫开发进行了摸索和实践,但大多是“输血式”“大水漫灌式”的扶贫。十八大以后,一改之前的“老套”方法,采用精准扶贫的策略,做到了“真扶贫”“扶真贫”,经过短短几年的奋斗,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正是有了充足的信心和正确的策略,才有了全面脱贫的成功变身。

      跟随中国这十年发展的“足迹”,掌握“绿树阴浓夏日。

     长,楼台倒影入池塘”的生态“变身秘诀”。“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在理论、实践、制度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并且不断创新,最终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文明的建设关系到全人类的前途,世界各国应当携起手来,共同探索建设世界生态文明的道路,其中就推动了巴黎协定的生效实施,明确提出力争 2030 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为世界生态环境建设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正是由于

     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才有了越来越多的“蓝天白云”和“绿水青山”的变身。

     跟随中国这十年发展的“足迹”,掌握“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的科技“变身秘诀”。十八大以来的这十年,是我国科技进步最大、科技实力提升最快的十年。从打破中国人不能自建铁路断言的京张铁路,到引领智能高铁时代的京张高铁,从可上九天揽月的“嫦娥号”,到可下五洋捉鳖的“蛟龙号”,还有“天问号”火星探测器、华为的“5G”“6G”科技等,无不体现着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这正是有着许许多多科技工作者在幕后的无私奉献,才有了我们现在“科技独立”和“科技强国”的华丽变身。

      这十年的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成就了我国在经济、生态和科技方面的发展。跟随中国这十年发展的“足迹”,掌握“脱贫”“生态”“科技”背后的“变身秘诀”,不仅仅是为了回顾历史,更是为在下一个百年征程上再创佳绩,再创新功!

    篇七:2012到2022十年大事总结

    22年6月29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13场,介绍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进展和成就。

     人大制度建设和人大工作取得的成就,根本在于党的科学理论指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为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引和行动指南。这个重要思想是一个科学系统、创新发展的理论体系,其核心内容主要有三个层面。

     习近平总书记论述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系列重大原则问题,提出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和发展要求,特别强调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定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01道路和方向层面

     习近平总书记阐述了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历史必然和特点优势,拓展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性质内涵和实践要求。特别是在2021年召开的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总书记鲜明提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六个必须坚持”的重大原则。这“六个必须坚持”就是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必须坚持用制度体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必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必须坚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坚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0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层面

     习近平总书记对人大工作有很多明确具体的指示要求,也是在2021年的人大工作会议上,总书记对新时代人大工作提出了六个方面的重点任务,这就是全面贯彻实施宪法、维护宪法的权威和尊严;加快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以良法促进社会发展、保障善治;用好宪法赋予人大的监督权,实行正确监督、有效监督、立法监督;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强化政治机关意识,加强人大自身建设;加强党对人大工作的全面领导。总书记的这些重要思想和指示要求,为新时代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更好发挥国家根本政治制度的功效、全面提升人大工作质量和水平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指引。03人大工作层面

    篇八:2012到2022十年大事总结

    2022 】

     年【两篇】

     “回顾百年光辉历程,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党课讲稿

      同志们:

     按照上级党委有关工作要求,下面由我来为大家上一堂专题党课,党课的题目是《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在建党 101 周年之际,在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之时组织此次党课宣讲,既是回顺党的光辉历程,铭记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一路走来的千辛万苦,更是从党的奋斗史中感悟初心使命,汲取精神滋养和前进力量。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和大家一起交流分享。

     一、党的光辉历程

      岁月铭记奋斗的艰辛,历史映射真理的光芒。一部党的历史,既是波澜壮阔的革命史,又是艰苦卓绝的斗争史,还是可歌可泣的英雄史,更是开天辟地的发展史。从 1919 年至今,我们的党走过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四个时期。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征程,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继续前进。本章整理部分党代会

     简况,与同志们重温党在不同时期的革命精神,共同回顾我党的百年光辉历程。

     (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于 1921 年 7 月 23 日-7 月 31 日分别在上海、嘉兴南湖召开,出席代表 13 人,代表全国 53 位党员。中共一大通过的党纲共 15 条,确定党成立后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会议选举陈独秀、张国焘、李达组成中央局,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有了一个完全新式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以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全国统一的工人阶级政党,自此我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的产生是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近代中国革命的一个转折点,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伟大开端,它的成立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二)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于 1922 年 7 月在上海南成路辅德里 625 号召开,代表党员 195人。大会规定了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最低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此次大会制定了第一部《中国共产党章程》。

     (三)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于 1945 年 4 月在延安召开。大会总结了民主革命二十多年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制定了党的路线,即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在此次大会上,将毛泽东思想写进了党章。

     (四)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于 1956 年 9 月在北京召开。中共八大是建国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也是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一次大会,正确地分析了形势,适时地提出把党的工作重心从革命转移到建设上来,制定了党在政治、思想、组织以及经济上的一系列正确方针。

     (五)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于 1977 年 8 月在北京召开。大会宣告“文化大革命”已经结束,重申在二十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根本任务。但由于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大会没有能够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政策和口号,因而这次大会未能从理论和党的指导方针上完成拨乱反正的任务。

     (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 年底,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从此,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确立了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七)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于 1997 年 9 月在北京召开。大会总结了我国改革和建设的新经验,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基本方略,把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确定为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党的十五大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跨世纪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

     (八)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于 2002 年 11 月在北京召开。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大会强调全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

     (九)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于 2007 年 10 月在北京召开。党的十七大强调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满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

     (十)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2012 年 11 月在北京召开。党的十八大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确立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提出了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的基本要求,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选举产生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

     (十一)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党的十九大于 2017 年 10 月在北京召开。大会回顾和总结十

     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的历史性变革和历史性成就,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等重大政治判断,深刻阐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确定新时代的奋斗目标和战略安排,对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全面部署。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庄严地写入党章。

     同志们,刚才,我们回顾了中国共产党党代会的简要情况,从 1922年到 1928 年,党章规定每年召开一次全国党代会,当时也大致做到了。但六大之后直至 1945 年七大之前,由于战争环境等原因,整整17 年没有召开全国党代会。

     后来,七大的《党章》规定,全国党代会“在通常情况下,每三年召集一次。”但这一规定也没有做到。从七大到八大,间隔了 11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进行了拨乱反正,有步骤地解决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许多历史遗留问题和实际生活中出现的新问题。1982年,党的十二大审议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改草案)》,修订后的党章规定,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每五年举行一次,由中央委员会召集。所以,今年正好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

     二、党的二十大简介

     2021 年 11 月 11 日,十九届六中全会决定,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于 2022 年下半年在北京召开。

     二十大代表名额共 2300 名,由全国 38 个选举单位选举产生。采取自下而上、上下结合、反复酝酿、逐级遴选的办法进行。大会将选举新一届的中共中央领导层,包括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央候补委员、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在之后召开的中央委员会上选举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中央书记处、中共中央军委等。

     三、立足岗位当先锋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党的二十大,是我们党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会,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以更加坚定的理想信仰、更为崇高的使命追求、更具扎实的政治作风,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是每一名共产党员的根本要求和重大课题。我们要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上来,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争当先锋的政治自觉、奋勇向前的政治担当,更好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迈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 ( 一) ) 坚定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就可能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习近平同志指出,“党性不可能随着党龄增加而自然增强,也不可能随着职务升迁而自然增强,必须在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中不断增强。对党员干部而言,思想觉悟不会自然提高,党性修养也不会自然增强,只有加强学习,做到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才能不断增强行为自觉,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 ( 二) ) 牢记使命担当

      要强化斗争意志、增强斗争本领,主动到复杂严峻的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矛盾面前不退缩、困难面前不畏惧,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迎难而上,在危急关头豁得出来、项得上去。积极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风险挑战。

     ( ( 三) ) 做好本职工作

      讲信念、有担当,必须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没有统一的意志和力量,任何事业都难成就。在任何时候都要做到让组织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对上级作出的决策部署,要主动领会意图、吃透精神,坚决落实,绝不为了应付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在日常工作中该

     请示的要请示、该报告的要报告,同时,也要注意不该说的不说,不该传的不传。始终坚持把讲政治作为第一要求,把顾大局作为第一职责,把敢担当作为第一品质。

     ( ( 四) ) 加强作风纪律

      “骥走崖边须勒缰,人至公门要缚心”,做人思想防线放松了,不管是再小的事情也会有所失误。加强作风纪律,就是要以纪律为红线,从思想上时刻绷紧这根弦,克制欲望,谨慎对待小事小节,时时处处心存敬畏,始终有一种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危机感,永远守好第一道防线,构筑起廉洁自律的防火墙。

     同志们,当前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交织,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同时,2022 年是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让我们踔厉奋发、笃行不怠,顽强拼搏,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留下无悔的奋斗足迹,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走好第一方阵,我为二十大做贡献”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专题党课 讲稿 0 7630 字文

     同志们:

     根据机关党支部安排,今天我跟大家交流的题目是:走好第一方阵我为二十大做贡献。众所周知,党的二十大即将再今年下半年召开,这次会议,是我们党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会,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重要领导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战胜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下面,我就结合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个人工作体会,谈几点对迎接党的二十大的个人认识,与大家共勉。

     一、十八大以来的历史性成就

      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上,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得到有力保证,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更加科学,全党思想上更加统一、政治上更加团结、行动上更加一致,党的政治领导力、

     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显著增强。

     在全面从严治党上,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显著增强,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得到根本扭转,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十年前,重要领导接过中共掌舵者接力棒时,中国刚刚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不久,但党正面临来自内部的挑战。重要领导清楚地意识到危险,发出警告:“大量事实告诉我们,腐败问题越演越烈,最终必然会亡党亡国!”如何巩固党的领导核心地位,让党执好政、长期执政,是重要领导肩上的千钧重担。就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不到 20 天,重要领导就主持制订一项政策,后被称为“八项规定”,打击公款大吃大喝、挥霍浪费等以前被认为很难消除的行为。这十年,贪腐官员纷纷落马,其中省部级以上官员约 400 人。这里面有一名负责政法的中央政治局前常委、两名军委前副主席和一名中办前主任。外逃贪官以前会被认为躲进了万无一失的“避风港”。而 2014 年至 2020 年间,有 8300 多人从 120 多个国家和地区被缉拿归案。

     在经济建设上,我国经济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我国经济迈上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2013 年至 2020 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约 6.4%,2021 年前三季度 GDP同比增长 9.8%,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超过 30%。

     2020 年,中国经济总量突破 100 万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2189元,如期实现翻番。2021 年,中国在全球创新指数上的排名跃居第12 位,超过日本、以色列、加拿大等发达经济体。“北斗”“神威”“天宫”“天眼”等科技成果引人瞩目。中国中等收入者人数超过 4 亿。作为世界最大外资流入国,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消费市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中国率先恢复生产生活,还为许多国家提供主要防疫物资以及生产生活必需品。

     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上,党不断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党和国家事业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

     在政治...

    篇九:2012到2022十年大事总结

    2022 观看“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有感

     近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 11 场,介绍新时代乡村振兴有关情况。十年来,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解决好“三农”问题,从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到推动农业农村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新局面。

     中国这十年是描准“点线面”,筑牢粮食安全“保障网”的十年。十年来,通过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端牢端稳中国人的饭碗,粮食产量连续 7 年稳定在 1.3 万亿斤以上,10 年再上一个千亿斤新台阶,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83 公斤,稳步达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运用好粮食“储备点”,健全安全稳定储备粮仓,完善切实有效的监管机制,保障好粮食应急安全。构建好“科技线”,培育良种、因地施策、制造差异化机械,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稳定在 97%以上。实施好“政策面”,构建价格、补贴、保险扶持政策体系,农民分享到更多的政策红利。中国这十年,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稳定,中国人的饭桌上品种更加丰富多样,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愈加夯实。

      中国这十年是锚定“坐标系”,共画脱贫攻坚“同心圆”的十年。现行标准下 9899 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 个

     贫困县全部摘帽,12.8 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这十年间,解决了区域性整体贫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脱贫攻坚主战场上,多年的栉风沐雨、披荆斩棘,中国大地沧海桑田。聚焦贫困人口为“中心点”,着重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脱贫人口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聚焦贫困县发展为“半径长”,“水电路讯网、科教文卫保”等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脱贫地区发展能力显著增强。聚焦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为“圆弧线”,出台实施 33 项过渡期衔接政策,建立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中国这十年,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中国这十年是用好“三色笔”,勾勒乡村振兴“新蓝图”的十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关系着广大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也是对更美的环境、更鼓的钱包、更幸福的生活的向往。绿水青山画卷美,乡村振兴踏歌来。用“金色笔”勾勒乡村振兴发展引擎,乡村产业蓬勃发展,休闲旅游、电商直播等新业态不断涌现,结构合理、多点支撑的产业体系“遍地开花”。用“绿色笔”勾勒乡村振兴生态本色,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 70%,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水平明显提升,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为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能”。用“红色笔”勾勒乡村振兴文化底蕴,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逐步健全,善治乡村加快

     建设,乡风文明“飞入寻常百姓家”。中国这十年,乡村振兴开局良好,农村面貌焕发新气象。

      2 2022 观看“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有感

     6 月 27 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了新时代乡村振兴有关情况。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邓小刚在会中指出:“这十年,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我们要从这些伟大的成就中感悟“中国这十年”背后的精神密码,不忘初心,共同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砥砺前行。

      从粮食产量再上新台阶感悟“三农”密码。邓小刚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粮食产能稳定提升,连续 7 年稳定在 1.3 万亿斤以上,10 年再上一个千亿斤新台阶”。粮食既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也是人民群众最赖以生存的基本生活物资,粮食安全事关社会的和谐稳定、经济的持

     续发展。这十年来,我国粮食产量的稳定提升是“三农”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的一个缩影。多年来,我国始终重视“三农”工作,从中央到地方、从政策到举措,全面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业增长、保护农村稳定,全国各地响应中央号召,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农民收入实现快速增长,农业得到跨越发展,农村呈现持续向好的发展局面,全国人民共同端稳了“饭碗”。

      从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感悟“扶贫”密码。消除贫困,是世界各国面临的艰巨任务,也是人类自古以来的共同夙愿。2021 年 2 月 25 日,我国 832 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全面解决,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困扰中华民族数千年的问题终于得到解决,这是中华儿女的伟大光荣,更是人类历史上的减贫奇迹。而这一切都与“中国式扶贫”分不开关系,多年来,中国始终秉持“全面小康”“一个都不能少”的理念,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着眼点,以“两不愁三保障”为兜底政策,精准施策、多措并举,全国人民团结一心、英勇奋斗,战胜了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为世界反贫困理论创新奉献了中国智慧,为世界减贫事业进步作出了中国贡献。

      从农村改革全面深化感悟“改革”密码。过去十年,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扎实推进,新型农业经济体系加快构建,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制度进一步健全。建立了以绿色生态为导

     向的农业补贴政策,不断拓宽产业就业增收渠道,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农民创新创业热情,全面提升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这一切都得益于中国农业农村的特色改革发展。这十年,中国农村改革波澜壮阔,通过一系列石破天惊的改革壮举,始终坚持以农民为中心、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推动我国农业农村实现了现代化,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农村发展改革取得了卓越成就。

      “中国这十年”奋斗成果来之不易,乡村振兴道路任重道远,我们唯有在乡村振兴的新起点上只争朝夕、接续奋斗,才能共同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华美篇章。

      2 2022 观看“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有感

     6 月 6 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科技部部长王志刚介绍《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部署的 143 项改革任务全面完成。十年来,我们坚持科技自立自强,聚焦“卡脖子”的地方,加强自主创新,

     锤炼创新之能,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

     回望这十年,秉持“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走出了自主创新路。十八大以来,我们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坚定地走自主创新之路,创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应用体系,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就在前几天,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 F 遥十四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3 名航天员顺利进入“天舟四号”。还有“蛟龙”入海、“墨子”传信、5G 商用、新冠疫苗等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喷涌而出,已经从跟跑进入并跑、领跑阶段,中国科技实力实现历史性跨越,在全球创新版图中的位势节节攀升。

      难忘这些年,采取“科研项目‘揭榜挂帅’,技术攻关群力设计”,啃下“卡脖子”难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化缘是化不来的,要靠自己拼搏。华为芯片制造环节遭遇了严重的“卡脖子”,无法买到利用美国技术生产的芯片,直接给生产和运营带来了很大困难。中国面临的很多“卡脖子”技术问题,是由于精密制造、精细化工、精密材料等工业基础方面能力不足。对此,我们加快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迈向科技自立自强,实行科技项目管理方式“揭榜挂帅”等制度,集中力量攻克关键核心技术难题,突破高端芯片、核心器件、制造装备等领域一系列制约

     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关键技术,打造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技术链、产业链和供应链。

      走好奋斗年,躬行“风好正是扬帆时,不待扬鞭自奋蹄”,成就科技壮丽新篇章。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下好科技创新“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我们要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奋斗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科学准确把握时代要求、特点和规律,抓住机遇,拿出态度、决心和目标,以“科技大脑+未来实验室”为核心,以“集聚创新资源,服务创新主体,形成创新成果”为主线,全力以赴把各项重大科技任务落实到位、抓出成效。

    推荐访问:2012到2022十年大事总结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