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铭公文网 - www.sddayugaoke.com 2024年05月08日 21:29 星期三
  • 热门搜索:
  •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无疫村申报材料及经验做法7篇

    浏览数: 发布时间:2022-10-18 20:15:05

    无疫村申报材料及经验做法7篇无疫村申报材料及经验做法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市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提升行动工作部署,做好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市商务局加强工作调度,强化部门协作,推进跨境贸易提升行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无疫村申报材料及经验做法7篇,供大家参考。

    无疫村申报材料及经验做法7篇

    篇一:无疫村申报材料及经验做法

    一步贯彻落实省、市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提升行动工作部署,做好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市商务局加强工作调度,强化部门协作,推进跨境贸易提升行动各项工作任务,现将*月份及二季度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营商环境工作组织领导

     我局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工作,把跨境贸易营商环境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主要负责同志多次带队前往省口岸办和省商务厅汇报我市跨境贸易提升行动工作情况,对接指标考核情况,争取上级部门帮助和支持。积极发挥牵头部门作用,对接*海关、市交通局等部门,跟进二季度考核指标事宜,确保考核材料及时报送。落实“每周报进展、每月一调度、每季度考核反馈”工作制度,*月*日、*月*日和*月*日,*副秘书长分别召开三场跨境贸易提升行动工作调度会,切实加强工作调度,确保各项工作任务稳步推进。

     (二)海铁联运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赴*市重点外贸进出口企业和报关行开展实地调研,深入了解企业在进出口各个环节缴纳费用情况,指导业务人员将收费目录及时上传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平台进行公示。二是建立调度工作群,市口岸办对接省口岸办情况及时在群里通知,指导相关企业按照要求及时更新公示费用明细变动情况。三是在我局门户网站设立跨境贸易投诉平台专栏,受理全市外贸企业在海铁联运中出现的问题及业务咨询,

     进一步畅通政府与企业的交流沟通渠道。*年上半年,全市外贸进出口企业通过海铁联运发运集装箱*个,发运专列*列,其他班次*余班次,货运量*吨,为企业申请货运补贴资金约*万元,节约物流成本*%以上,有效促进了我市外贸企业降本增效。

     (三)保税物流中心谋划情况

     市商务局对标学习芜湖、铜陵等市先进经验,谋划建设*市保税物流中心(B 型)。一是赴*海关对接谋划保税物流中心(B 型),前往铜陵、池州、蚌埠等地开展外出考察学习,深入了解保税物流中心审建程序及建设运营工作;二是组织全市重点外贸企业召开座谈会,了解企业对保税物流中心(B 型)进口保税和出口仓储退税需求情况。三是做好保税物流中心(B 型)申建前期流程的推进工作。

     (四)跨境电商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积极推进园区建设。支持濉溪县、杜集区争创省级跨境电商产业园区,指导濉溪镇*海一号二期规划设计跨境电商产业园,争取年内开工建设。二是培育跨境电商发展。先后前往重庆大龙网、一达通、亚马逊、东方机械和深圳盘古集团等跨境电商平台进行考察调研,商谈合作事项。*年*-*月份,孵化培育*顺江国际贸易、*穿越者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等跨境电商企业*家,累计实现进出口*万元。三是拓展海外仓高质量发展。加强政策宣传,积极引导企业开展海外仓业务。*奔源贸易有限公司*月*日已入驻“海外智慧物流平台”、线上综合

     服务平台,积极拓展对外开展业务合作,目前该海外仓已服务企业*家,跨境电商企业*家。

     (五)对外贸易工作开展情况

     *年*-*月,我市进出口总值*亿美元,同比增长*%。新增进出口备案登记企业*家,发生实绩企业*家,累计实现进出口*万美元。兑现理士电源、力普拉斯、理士新能源*家国家级服贸资金项目申报*万元;兑现省级出口信用保险项目、文化出口重点企业项目、跨境电子商务发展项目奖励资金共计*万元。推荐英科医疗、贝宝食品、理士新能源申报省级出口品牌项目。召开全市重点外贸企业座谈会*次、跨境电商专题会议*次,参会企业*人次;深入外贸企业调研*次,了解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问题;组织*家企业参加线上第*期全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系列专题培训会议;制定《*年“外贸企业帮扶”主题活动工作方案》,帮助外贸进出口企业排忧解难。

     二、二季度考核指标情况

     根据《*年第二季度优化跨境贸易营商环境分析评议指标体系》内容,通过单一窗口进行评价的共有*个指标,分别为出口通关费用、进口通关费用、 “单一窗口”口岸收费公示系统及投诉平台运行机制,由市口岸办会同*海关提供相应考核材料。

     。

     (一)出口通关费用。调度全市报关行和外贸进出口企业登陆“单一窗口”平台公示出口通关费用目录,二季度共公示出口通关费用目

     录*个,在出口通关过程中出现新增费用目录及时登陆更新,同时确保各项公示费用不得高于省内其他地市。

     。

     (二)进口通关费用。调度全市报关行和外贸进出口企业登陆“单一窗口”平台公示进口通关费用目录,二季度共公示进口通关费用目录*个。在进口通关过程中出现新增费用目录及时登陆更新,同时确保各项公示费用不得高于省内其他地市。

     (三)“单一窗口”口岸收费公示系统。*月*日,在市商务局门户网站公布了《关于公布*市口岸收费目录清单的通知》公布内容要求各县区商务局,外贸进出口服务单位,要规范和优化我市进出口收费行为,杜绝违规和不合理收费等现象发生,提高收费透明度,加强社会监督,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并整理编制了*市口岸收费目录清单附后一并公布如:《*市口岸收费目录清单》、《青龙山“无水港”市场调节价铁路货物运价清单》两大类*项目录。

     (四)投诉平台运行机制。在市商务局门户网站设立跨境贸易投诉平台专栏,专门受理全市外贸进出口企业在海铁联运物流业务中出现的问题及业务咨询、投诉举报、协调事务等事项服务平台,公布投诉平台热线电话:市商务局(市政府口岸办)*-*,*-*。为企业营造一个公开透明的营商氛围,进一步畅通政府与企业开展海铁联运的交流沟通渠道。

     (五)加分项:跨境贸易领域正面典型案例。我局按要求向省口岸办报送正面典型案例材料一篇,主要内容包括:一是*—青岛港“一

     单制”海铁联运班列开行,每个标准集装箱为企业节约运费*至*元人民币。二是“山东港口*(*)内陆港”在*市青龙山“无水港”成功挂牌,实现港口前移,为企业提供随时调箱随时装货便利条件,极大提升了全市外贸企业发货运转速度。三是解决企业国际物流实际困难。截至目前,我局为全市中小微企业协调长荣、MSA 等船公司解决低价仓位*个,为企业节省海运费*万元人民币,有效缓解了企业出货和资金运转压力。

     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青龙山“无水港”装卸能力不足

     目前,青龙山货场仅有一台龙门架和一条货运线路,无法满足企业发运班列需求。建议省级部门积极协调中铁上海局,尽快启动青龙山“无水港”二期项目,再铺设一条货运铁路线,同时硬化地面、增加正面吊,提高货场装卸能力,为畅通我市外向型企业国际物流通道保驾护航。

     (二)进出口运输受到战争及疫情影响

     一是受俄乌战争影响,发俄罗斯、乌克兰、欧洲铁路运输暂停,改港或者退运问题严重。中美贸易战风险加大,美国对医疗物资、电池等出口产品加征关税,对美市场出口订单减少,我市理士、英科医疗等外贸企业出口面临下降风险。二是受新冠病毒疫情的影响,近期我国疫情出现反弹,沿海港口管控严,压力大,运输困难;物流运输不畅;青岛、连云港、上海主要港口疫情严重,到厂时间不能保证,

     影响出口装柜和上船;进口原料不能按计划到厂,生产受影响,出口受阻。国际疫情导致国际海运出现困难。海运成本(舱位难定)和运输成本上涨;运费上涨,舱位、一柜难求仍然存在。海运费高涨,订舱困难,将导致外贸订单被取消、被延迟等风险问题。

     (三)外贸新业态发展速度慢

     外贸新业态发展速度较慢,特别是跨境电子商务、服务贸易(技术贸易、旅游贸易和服务外包)等新型贸易模式发展缓慢。目前我市跨境电商企业数量较少,只有*家,且规模小;*年在线交易额总量*万美元,居全省第*位。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加强工作协同配合,全面提升指标水平

     我局将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加强与省口岸办对接汇报,及时掌握考评指标情况,深入研究分析影响指标原因,针对性提升指标水平。跨境贸易营商环境二季度考核指标中涉及我局的指标包含“单一窗口”费用目录上传公示、更新等内容。“单一窗口”运营平台业务主要在省级层面,下一步我局将根据省相关安排部署,继续做好“单一窗口”推广和宣传工作。同时,继续鼓励跨境电商企业共建共享海外公共仓,推进跨境电商产业发展;做好外贸企业帮扶工作,帮助企业纾困解难。跨境贸易工作专班各部门间加强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认真落实省、市对“跨境贸易”营商环境工作要求,争取全面提升跨境贸易指标水平。

     (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进外贸企业发展

     重点做好市级外贸项目资金兑现工作。根据《*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促进外贸发展的实施意见》(*政办〔*〕*号)、《关于鼓励进出口企业属地报关事项的通知》(*商贸管〔*〕*号)等文件精神,联合财政局对*年外贸进出口企业在;出口增量奖、外贸上台阶奖、国际市场开拓补贴、属地报关补助等外贸促进政策资金的申报兑现工作。

     (三)做好外贸包保服务,全面助企纾困解难

     推进实施包保服务全覆盖,全面落实惠企政策,及时兑现各级外贸资金扶持政策,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建立工作专班和问题责任清单联系指导机制,坚持周调度月推进,坚持走访调研,做好分析和应对工作。按上级要求,开展“助企纾困”活动,尤其对英科医疗等与美国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进行跟踪服务,做到每周一调度、每月一梳理,全面了解企业情况,提振信心,破解难题,常态化推进跨境贸易便利化提升行动。

     (四)引导企业开拓市场,扶持培育外贸新业态

     一是积极引导企业进一步扩大对欧洲、拉美、非洲等地出口,不断扩大 RCEP 区域国家市场,引导企业加快技术革新和产业创新。指导企业压缩成本,降本节流,提高产品竞争力。二是密切关注国际贸易形势的变化,逐个摸排全市*家外贸企业对俄乌出口企业情况,及时掌握情况,引导企业转变方向,开辟新市场。三是按照《省政府*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支持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精神,并参考省内外先进做法,起草*市《关于促进跨境电商健康发展的政策意见》草案,下一步将征求多方意见,严格按程序修改后,呈请市委市政府审议,争取早日发布实施。

     为切实解决省环保督查发现的相关问题,强化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专营市场监管,规范经营秩序,打击非法经营报废汽车拆解,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保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结合我市实际,由我局牵头联合公安、交通、交警、自然资源、生态、综合行政执法等部门对*沿线开展报废机动车非法回收拆解专项整治,考虑到该处经营户已存在*余载,联合整治小组决定采取人性化执法的方式对群众开展工作,确保社会层面和谐稳定。截止*月*日已全面完成该处清理整治,截止*月*日完成了废机油及废机油污染土壤处置工作,现将本次专项整治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精心部署,制定专项整治方案

     我局*月*日召开党组会议,专题讨论*报废机动车非法回收拆解专项整治工作,重点协调好各部门之间按照职能职责做好配合工作,信息互通,在确保整治的同时兼顾好民心安抚,同时代*市政府起草《*市报废机动车行业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月*日*市政府分管领导组织各有关部门召开专题会研究《*市报废机动车行业专项整治

     工作实施方案》(该方案于*月*日正式印发),并讨论通过,同时就有关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月*日、*日我局提前安排部署,组织各有关部门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安排专项整治工作,议定了各部门抽调人员及工作职责,部署摸底排查人员及摸底工作内容,正式全面开展此项整治工作。

     (二)部门联动,开展全面摸排动员

     按照《*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市报废机动车行业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的文件要求,明确由*市商务局、*市*街道办事处共同牵头报废机动车非法回收拆解专项整治工作,我局在第一时间召集*市*街道及各有关部门研究商讨定组分工及任务安排。第一小组由*商务局分管领导带队,*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市生态环境局*分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商务行政执法大队、*市*执法中队相关负责同志为成员,负责*村委以西范围的报废机动车非法回收拆解摸底排查动员工作。第二小组由*市*街道办分管领导带队,*市市交通局、*市*执法中队、*市生态环境局*分局、*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同志为成员,负责*村委以东范围的报废机动车非法回收拆解摸底排查动员工作。完成分工后各小组立即行动,对栗山路沿线正在进行报废机动车拆解活动的个人或企业进行摸底并上门告知和下发整治公告,考虑采取强硬措施会引起群众不满,我局转为“因户施策”、“合理转型”的方案开展群众工作,主动帮助群众协调解决困难,先获得群众支持,方便后续工作开展。

     经过清查,该处共有*家从事报废机动车拆解的个人或企业,均未取得报废机动车回收资质,经营面积总计约*㎡,明显油污面积总计约*㎡。

     专项整治小组下发《关于清理整顿非法回收拆解报废机动车 的公告》共计*份,并对各企业(个人)开展动员工作,按照《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之规定:“未经省级商务主管部门资质认定的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开展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业务。”未取得资质认定、擅自从事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的,属于非法回收拆解报废机动车,必须立即停止经营活动,并拆除清理现有场地及废料。通过后续同志们“5+2”“白+黑”的摸排走访,再加上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人性化执法,引导群众学习生态环境保护理念,各家经营户均表示愿意配合搬迁和做好后期清理工作,归还子孙后代的“绿水青山”。

     (三)攻坚破难,启动整体生态修复

     一是完成场地清理。自*月*日开展报废机动车行业专项整治工作以来,各经营户存在不同程度的抵触情绪,导致前期工作推进缓慢。我局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安排分管领导每日带队,会同属地、生态、交通、市场监管、综合行政...

    篇二:无疫村申报材料及经验做法

    道无疫情村庄创建工作方案

      根据县新冠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在全县开展无疫情小区、单位、村庄、企业、行业创建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印发淇县无疫情村庄创建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为进一步做好村庄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力量,群防群控,共击疫情,XX街道办事处疫情防控指挥部决定,在全办范围内开展无疫情村庄创建工作。具体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统筹推进新冠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分类指导、分区施策,充分发动群众,紧紧依靠群众,划小管控单元,突出末端防控,落实落细疫情防控措施,提高疫情防控的针对性、精准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战、总体战、阻击战。

     二、创建目标

     通过开展无疫情村庄创建活动,切实把好源头,抓好管控,提升村庄治理水平,实现无新增确诊病例、无漏管漏控、无聚集传播、无续发病例的目标,确保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三、创建范围

     全办所辖行政村。

     四、创建标准

     此次创建将通过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考核验收,采用百分制评

      比办法,达到 85 分以上为达到创建标准。

     (一)成立防控组织(15 分)

     1.成立村庄新冠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有组织架构和职责分工,并建立工作制度。动员辖区所属的员干部共同参与村防控工作。(5 分)

     2.认真落实省、市、县、办事处各级防控措施,制定本村庄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具体措施。(5 分)

     3.围绕“一个中心”,动员“六类人员”,建立“六支队伍”。即:以村支部为中心,组织员、村民代表、老家长、老干部、老教师、退伍军人六类人员,组建员先锋队、志愿者服务队、人员排查队、联防联控队、环境卫生队、政策宣传队,实行乡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员和村民代表包户,形成干部、员、代表群联群控、联户联责的强大工作合力。(5 分)

     (二)严格防控措施(50 分)

     1.强化人员排查。依托“十户联防”工作机制,构建村、组、户三级网格排查责任体系,采取逐户排查、户主签字、建立微信群等方式,每天对辖区内市外返乡人员进行动态排查,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人。对市外返乡人员,详细登记返乡人员的返乡日期、车牌信息、同乘信息、近期接触人员等基本信息,并在 1 小时内将本村市外返乡人员名单上报至街道疫情防控办公室,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外市入村人员登记率、

      隔离率 100%(有健康证明的除外)。(10 分)

     2.强化“日报告”和“日报告清零”制度。要逐一对照上级反馈外来人员名单,每天上午 12 点之前报告市外返乡人员排查和居家隔离医学观察人员等情况,确保防控工作责任落实落细。

     (10 分)

     3.强化重点人员管控。严格落实全面强化村庄自治管理为主的防控措施要求,实施精准有效的动态管理,盯住关键人、管住关键事、扭住关键点,把该管的管好,该放的放开,做到“三个全面”,即:对潜在的传染源全面摸清底数,对有可疑症状的全面建立台账,对有接触史的全面隔离。(10 分)

     4.强化分类管理。对市外进入村庄的无《河南省新冠健康申报证明》的人员,要落实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措施,强化分包责任,张贴健康提示,做好生活保障,确保管理到位。无确诊病例、无疑似病例的村庄,要有序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有居家隔离医学观察人员的,要以户为单位落实管理措施,其他人员正常出行;有疑似病例的村庄,要配合开展对疑似病人密切接触者进行全面排查,依法依规落实相关管控措施。(7 分)

     5.强化巡逻管控。按照“网格化、地毯式”管理要求,安排员干部在村内全天不间断巡逻,强化村组管控,禁止村民不戴口罩外出,禁止以任何理由举行聚会、聚餐、聚众、娱乐等集体活动。(5 分)

      6.强化督查巡查。成立以各服务站站长为组长的督查巡查小组,不定时对各村庄进行督查巡查,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向办事处疫情防控办公室反馈各村排查、巡逻情况。(5 分)

     7.按照行业防控的要求,做好辖区内超市、门店等行业的疫情防控工作。(3 分)

     (三)加强环境治理(25 分)

     1.开展以整治环境、清洁家园为主题的爱国卫生运动,发动员群众对大街小巷、垃圾箱周围等重点区域进行垃圾清理、污水整治、杂物清理、消杀除菌等工作,清除卫生死角,防止病媒生物孳生。着力打造“健康细胞”工程,积极创建健康村庄。(10分)

     2.抓好日常保洁,压实网格化管理责任,有专人负责清扫,做到无积水、无垃圾、无卫生死角,垃圾日产日清.(5 分)

     3.做好垃圾分类管理,在各村庄原有的垃圾收集点增设专门垃圾容器,设置明显标识,用于收集废弃口罩,内设塑料袋内衬,避免废弃口罩与容器直接接触,全面防止疫情传播。(5 分)

     4.每周对村庄主要道路至少消毒 2 次,每天对垃圾收集点消毒 1 次。(5 分)

     (四)强化宣传教育(10 分)

     1.通过大喇叭、小广播、横幅、标语、宣传页等方式,广泛宣传科普疫情防控知识,引导广大群众增强防控意识,自觉养成

      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勤消毒、勤通风、不聚集,外出佩戴口罩,增强公众科学防护意识。防控知识宣传家庭覆盖率达100%。(7 分)

     2.引导群众自觉遵守疫情防控期间的法律规定,强化舆论引导,教育群众不信谣、不传、不恐慌。(3 分)

     (五)一票否决情形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直接取消评选资格。

     1.出现确诊或疑似病例的。

     2.存在 XX 或重点疫区返乡来淇人员漏登、漏报的。

     3.管控措施落实不到位被上级通报的。

     4.不适合无疫情创建的其它情形。

     五、创建步骤

     创建工作共分三个阶段。

     (一)宣传发动阶段(2 月 25 日前)。各服务站围绕创建目标和工作要求,对创建工作进行全面动员和部署,层层落实责任,扎实开展创建工作。

     (二)实施推进阶段(2 月 26 日至 3 月 25 日)。由各服务站组织实施,各行政村具体负责,围绕创建内容开展无疫情村庄创建工作。各行政村结合实际情况和考核标准进行自测自评,并积极申报参评。

     (三)总结验收阶段(3 月 26 日至 4 月 5 日)。由县无

      疫情村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各行政村上报的资料进行审核,并通过听取汇报、现场查看等方式对村庄创建工作进行量化评比、考核验收。根据评比验收结果,对符合无疫情村庄标准的,进行命名表彰,并总结村庄创建过程中的经验和举措,形成亮点品牌。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 XX 街道办事处无疫情村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全办无疫情村庄创建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各服务站、行政村要安排专人,负责创建工作的具体实施。要明确目标任务,强化责任分工,搞好协调配合,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

     (二)严格责任落实。各行政村要落实主体责任,确保高标准完成各项创建任务,以创建促防控、以创建促提升。如出现失控漏管人员或确诊病例一票否决。

     (三)加强宣传引导。各服务站要进一步加大对开展无疫情村庄创建工作的宣传力度,让群众正确认识、科学对待,全力配合疫情防控工作。鼓励各行政村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探索,大胆实践,通过创建、评比活动,及时总结推广创建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

    篇三:无疫村申报材料及经验做法

    无疫乡镇、无疫村、无疫社区创建工作的通知

     为深入贯彻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上级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决策部署,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县应对疫情防控指挥部决定在前期工作基础上,开展无“疫”乡镇、无“疫”村、无“疫”社区(无“疫”即:无确诊病例、无疑似病例、无密切接触者、无重点人员漏管)创建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请各乡镇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对照创建标准,迅速组织开展无疫乡镇、无疫社区和无疫村创建工作。

     二、乡镇指挥部要组织人员,按照创建标准和“创建无疫乡镇、无疫村、无疫社区测评表”内容对本乡镇和辖区内村和社区进行自查自评,得分达到 80 分以上的,评定为无疫乡镇、无疫村、无疫社区。

     三、经自评自查,乡镇本级达到无疫乡镇创建标准,且辖区内 80%的社区、村达到无疫社区、村标准后,可由乡镇疫情防控指挥部填写“创建无疫乡镇、无疫村、无疫社区申报表”,并将申报表报送至邮箱。

     无疫乡镇、无疫村、无疫社区创建标准

     一、无疫乡镇创建标准 (一)组织管理 乡镇成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有组织架构和职责分工,并建立工作制度。乡镇党员干部下沉到社区、村包疫情防控工作。

     (二)防控措施 1.认真落实自治区、市、县各级防控要求和部署,并制定本乡镇的防控方案和措施。

     2.全面掌握辖区内居住人员和外来人员基本情况和健康状况,确保不漏一人一户。对湖北省及武汉市等重点疫区返回的人员实施专班工作制度,并建立台账。

     3.建立密切接触者登记管理制度,并安排专人负责。

     4.扎实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村内有专人负责清扫,定期清理垃圾,铲除病毒滋生和传播土壤,确保环境干净、整洁、卫生。

     5.广泛宣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政策、措施和防护知识,村覆盖率达 100%。

     (三)防控效果 本乡镇辖区内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疑似病例、确

     诊病例。

     二、无疫村创建标准 (一)组织管理 各行政村建立疫情防控组织机构,有组织架构和职责分工,并建立工作制度。发挥村党支部、包联干部的作用,动员村内的党员干部、志愿者共同参与防控工作,形成群防群控的管控局面。

     (二)防控措施 1.认真落实自治区、市、县、乡镇防控要求和部署,制定具体的工作措施。

     2.全面排查村内居住人员和外来人员情况,掌握辖区居民基本情况健康情况,做好出入人员信息登记,确保不漏一人一户。对湖北省及武汉市等重点疫区返回的人员实施专班工作制度,并建立台账。

     3.扎实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村内有专人负责清扫,定期清理垃圾,铲除病毒滋生和传播土壤,确保环境干净、整洁、卫生。

     4.在疫情防控期间,积极组织开展乡风文明提升行动,倡导移风易俗,全面取消各类聚集性的民俗、文化、节庆活动,引导村民做到“红事”停办、“白事”简办。

     5.充分利用“村村响”、互联网等平台,广泛宣传疫情防控政策和知识,号召村民少出门、戴口罩、勤洗手、不聚餐、不聚集,提高自身防护。

     (三)防控效果 本村内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疑似病例、确诊病例。

     三、无疫社区创建标准 (一)组织管理 社区建立疫情防控组织机构,有组织架构和职责分工,并建立工作制度。发挥社区临时党支部、包联干部、网格员、楼栋长和志愿者的作用,强化党建引领,形成群防群控的管控局面。

     (二)防控措施 1.认真落实自治区、市、县、乡镇防控要求和部署,制定具体的工作措施。

     2.全面排查辖区居住人员和外来人员情况,掌握居民基本情况和健康情况,做好出入人员信息登记,确保不漏一人一户。对湖北省及武汉市等重点疫区返回的人员实施专班工作制度,并建立台账。

     3.辖区内各小区全面实行封闭式管理,严防外来人员和车辆进入,对所有进出人员全部详细查验、监测体温,做到一人一卡、一车一证,确保没有问题方可放行。

     4.扎实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有专人负责清扫,定期清理垃圾,铲除病毒滋生和传播土壤,确保环境干净、整洁、卫生。

     5.要充分利用移动喇叭、互联网、小区和小区公告栏等平台,广泛宣传疫情防控政策和知识,号召居民少出门、戴口罩、勤洗手、不聚餐、不聚集,提高自身防护。

     (三)防控效果 本社区内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疑似病例、确诊病例。

     创建无疫乡镇、无疫村、无疫社区申报表

     乡镇名称

      单位负责人

     职务

     联 系 电话

     工作

     经验

     及

     主要

     做法

     (0 600 字)

     申报单位意见

     (签章)

     年

     月

     日

     附件 3 3 :

     创建无疫乡镇、无疫村、无疫社区 测评表

     村、社区名称:

     总得分:

     序号

     测评内容

     分值

     得分

     1 1

     组织领导

     5 5

     2 2

     无确诊病例

     20

     3 3

     无疑似病例

     15

     4 4

     无密切接触者

     15

     5 5

     无重点人员漏管

     10

     6 6

     防控宣传

     10

     7 7

     卫生情况

     10

     8 8

     防控资料

     5 5

     9 9

     防控效果

     5 5

     10

     值班守班

     5 5

     测评人员 :

     年

     月

     日

    篇四:无疫村申报材料及经验做法

    1 泰州医药高新区(高港区)“ 十四五”

     职业病防治规划

     (征求意见稿)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职业健康工作的决策部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江苏省职业病防治条例》《江苏省“十四五”职业病防治规划》《泰州市“十四五”职业病防治规划》等,结合本区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全区职业健康现状和问题

     职业健康是健康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广大劳动者健康福祉、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区党工委(区委)、区管委会(区政府)高度重视职业健康工作,《江苏省贯彻落实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行动方案》实施以来,全区认真落实职业病防治政策措施,职业病防治技术支撑和服务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尘肺病防治攻坚、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等行动有力实施,职业健康宣教培训工作有序开展,职业健康监管能力和服务水平明显提升,用人单位主体责任不断落实,劳

     动者职业健康权益进一步得到保障,全社会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关注度持续提高,社会共治格局初步形成。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健康需求持续快速增长,以及健康中国战略的全面实施,职业健康工作面临新的复杂形势:一是新工业新技术新材料应用带来的新职业病风险不断加大,与尘毒、噪声等传统危害形成新旧职业病危害交织叠加,双重挤压态势,工作相关疾病问题日益显现。二是职业病预防控制和救治保障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基层监管责任有漏洞,部分用人单位尤其是中小微企业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不到位,法治意识不强,管理仍然薄弱;职业病防治技术支撑和服务能力还不能适应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职业健康信息化引领支撑作用尚未健全完善;职业健康宣传教育和社会共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三是职业健康监管执法力量与众多危害企业、繁重防治任务不相匹配。因机构改革职能调整,大部分园区、镇(街道)安全生产职业健康协管队伍和人员并未同步流转,基层职业卫生监管工作已存在弱化现象,管理方式方法有待进一步改进,执法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风险管控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劳动者健康为中心,着眼全职业人群、全工作周期职业健康,

     深入实施职业健康保护行动,压实政府、部门、用人单位、劳动者个人四方责任,落实“防、治、管、教、建”五字策略,进一步夯实职业健康工作基础,推进职业健康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提升职业健康工作质量和水平,推进健康泰州建设和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依法防治,落实责任。积极推进职业健康法治化建设,进一步加大职业健康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执行力度。压实地方政府领导责任、部门监管责任、用人单位主体责任和劳动者个人责任,形成推进职业健康工作的合力。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强化职业病危害源头防控,督促和引导用人单位采取工程技术和管理等措施,不断改善工作场所劳动条件。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技术支撑体系,提升监测评估、检查和救治康复能力。

     坚持突出重点,风险管控。聚焦职业病危害严重的行业领域,突出粉尘、化学毒物、噪声、辐射等危害治理,关注小微企业、农民工,强化风险监测和评估预警,实现科学监管、精准防控。

     坚持统筹兼顾,综合施策。强化传统职业病防控,逐步拓展工作相关疾病预防,突出前期预防控制,实施科学救治。统筹协调各方资源,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信用等政策工具,为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三)规划目标 到 2025 年,职业健康治理体系更加完善,治理能力不断增强,职业健康工作质量显著提升,劳动者健康水平不断提高。职业病危害源头治理力度继续加大,工作场所劳动条件不断改善,用人单位主体责任有效落实,劳动者职业健康权益得到进一步保障。职业健康监管体系基本完善,执法能力显著增强,技术支撑能力和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职业病救治水平和社会保障能力不断提高,全社会职业健康意识显著增强,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基本形成。

     “十四五”职业病防治指标与目标

     “十四五”职业病防治指标与目标

     指标名称

     目标值

     (1)工业企业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率

     ≥95%

     (2)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实施率/新建、扩建、改建

     ≥90%

     (3)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合格率

     ≥90%

     (4)职业病危害严重用人单位开展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率

     ≥85%

     (5)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培训率

     ≥95%

     (6)重点人群职业健康知识知晓率

     ≥95%

     (7)非医疗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率

     ≥95%

     (8)涉及职业病危害岗位工伤保险参保人群

     稳步提升

     (9)接触职业病危害劳动者岗前、在岗、离岗职业健康检查率

     ≥90%

     (10)重点行业职业健康违法案件查处率

     100%

     三、主要任务

     (一)压实用人单位职业健康主体责任 1.用人单位依法开展职业病防治工作,全面落实职业病防治责任制,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健康管理机构,配备专兼职管理人员,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方案,完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保障职业病防治所需资金投入,健全落实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等工作,提升职业病危害事件的应急管理、现场处置与救援等能力。

     2.强化源头管理,以粉尘、化学毒物、噪声和放射性等职业病危害因素严重的行业领域为重点,持续开展专项治理,引导用人单位加强工程治理、技术改造、转型升级,提高生产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淘汰不符合产业政策的落后技术、工艺、设备和材料。建立小微企业职业健康帮扶机制,指导小微企业完善职业病防护设施,改善工作场所劳动条件。

     3.突出做好职业健康教育,加强用人单位主要负责人、职业健康管理人员培训,倡导开展职业健康管理人员能力建设与评定,督促指导用人单位做好全员职业健康培训工作。强化接触生物危害因素作业人员、疫情防控相关高风险作业人员的个体防护、健康教育和健康监测,防控突发职业病危害事件。

     4.完善职业病防治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支持先进技术成果的产业化和示范应用,建设一批职业病危害治理示范工程。

     专栏 小微企业职业健康促进行动

     行动目标:在建材、冶金、化工、建筑等重点行业领域开展职业健康促进活动,建立健全小微企业职业健康技术援助机制,推动小微企业规范职业健康管理,逐步提升职业健康管理水平。

     行动内容:

     1.以防治粉尘、化学毒物、噪声和放射性危害等为重点,开展小微企业职业健康帮扶活动。

     2.落实小微企业职业健康技术援助建设指南,建设若干行业和地方小微企业职业健康技术援助管理平台,开展小微企业职业健康管理专项技术援助示范建设活动。

     3.探索试行小微企业帮扶模式,总结借鉴各地在小微企业帮扶方面的有效做法,如:小微企业职业健康托管式服务,以“企业+托管服务单位+卫生监管部门”的联动方式开展职业健康管理和监督执法工作,通过“一企一策”方案帮扶企业;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开展小微企业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职业健康检查工作,或聘请专家团队、技术支撑机构对企业进行精准指导和定点帮扶等。

     预期产出:推行小微企业职业健康管理辅助工具,推广小微企业帮扶经验和模式,提升小微企业职业病防治工作整体水平。

     (二)夯实职业卫生监督管理体系

     1.大力加强区和园区镇街执法监管队伍建设,配足配齐与工作任务相匹配的监督执法人员、监督协管人员,提升执法队伍和协管员的执法装备水平。加强监管执法人员岗前培训与在岗期间轮训,提升队伍专业能力和监管执法水平。

     2.持续推动各园区、镇(街道)及有关部门落实职业病防治责任,构建管行业、管业务、管生产经营必须管职业健康的工作局面。加强部门间协调配合,落实职业病防治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在联合执法、专项治理、职业病检查与救治、职业卫生突发事件调查等方面建立高效协作机制。

     3.各园区、镇(街道)明确职业健康监管内设科室(单位)。行政村、社区相关工作人员或者网格员,配合做好辖区职业病防治宣传、信息采集、巡查检查等基础性工作。

     4.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健康促进和职业健康管理工作,积极配合所在园区、镇(街道)开展职业卫生监督协管。

     (三)加强职业病危害风险监测预警管控 1.建立健全职业病和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评估制度,强化监测质控工作,完善监测工作与用人单位整改、监管和执法的有效联动机制。扩大重点职业病和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范围,开展尘肺病病人筛查等主动监测。推动开展新兴行业、工作相关疾病等新的职业健康损害监测。

     2.建立健全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法定责任,落实自查、风险排查和隐患治理制度,在有条件的园区、镇(街道)推动用人单位开展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在线监测试点。

     3.推动健全用人单位职业健康信息及风险评估基础数据库,加强数据综合分析和应用。构建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分级、预测预警体系,强化突发职业病危害事件应急管理,提升风险监控和预测预警效能及突发事件管理与应急处置能力。

     (四)强化职业健康监管执法 1.加强职业病危害申报、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职业病危害检测评价和职业健康检查等重点制度落实情况监督执法。建立健全以“双随机、一公开”为基本手段的监管机制,推进分级分类监督执法,探索建立“互联网+”监督执法、现场执法与非现场执法相结合、部门联合双随机抽查的执法模式。

     2.规范用人单位劳动用工和劳动工时管理,监督检查用人单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和参加工伤保险。继续在重点行业中推行劳动安全卫生专项集体合同签订,督促劳动关系双方认真履行防治责任。

     3.加强工矿商贸、建筑施工、核与辐射等行业领域安全监管,统筹推进职业病防治工作,督促指导区属企业率先依法落实职业病防治责任。

     4.加强用人单位、职业健康服务机构诚信体系建设,依托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完善职业健康不良信用记录及失信惩戒机制。

     5.畅通投诉举报渠道,鼓励社会监督,提升监管和执法效能。

     (五)提升职业病患者保障水平 1.持续实施尘肺病等重点职业病工伤保险扩面专项行动,做好工伤保险与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商业保险等的有效衔接,探索建立工作相关疾病多元化筹资保障体系,逐步将相关职业人群纳入保障范畴。

     2.依托现有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健全职业病检查救治康复网络。积极推动职业病诊断和鉴定工作,对无法明确责任主体的劳动者的市级诊断和鉴定费用由财政保障。

     3.加强尘肺病等患者的救治救助,推进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按照国家和省要求,将符合条件的尘肺病患者康复项目按规定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落实属地责任,对无法明确责任主体的尘肺病患者,依法开展法律援助,全面落实医疗救助、生活救助等政策,减轻患者医疗与生活负担。将符合条件的职业病患者家庭及时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对遭遇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基本生活困难的,按规定及时给予临时救助。

     (六)推进职业病防治支撑能力建设

     1.加快职业病防治技术支撑体系建设,落实技术支撑机构建设标准,推进专业人才队伍、工作场所、仪器设备配置、支撑能力等方面达标建设。健全完善全区职业病防治技术支撑体系并向镇(街道)延伸。着力培养职业病学、职业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测检验、卫生工程等职业健康领军人才;探索培养“职业卫生+工程”“职业卫生+职业医学”复合型人才和企业职业健康管理人员。

     2.落实《关于加强职业病防治技术支撑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苏卫职健〔2020〕7 号)要求,依托疾控机构,加强基础设施、技术装备、人才队伍和信息化建设,在职业病监测、危害因素监测、风险评估、质量管理、健康宣传与教育、应急处置、应急救援等指令性工作中发挥主体作用。依托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职业病病人康复点。鼓励公立医疗机构开展职业健康检查业务,至少确定 1 家公立医疗卫生机构承担职业健康检查工作。依托省、市职业健康专家库,规范业务培训和技术咨询服务。

     3.强化职业病危害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完善区、园区镇街和企业三级职业病危害事件应急体系,全面提升企业应急管理、现场处置、现场急救等能力。

     4.按规定将职业健康信息化工作纳入全民健康保障信息化工程,实现职业健康信息的上下联动、横向联通和动态管理服务,逐步整合相关系统和数据资源。加强部门间信息

     共享,推动实现职业健康相关信息的互联互通。推动用人单位提升职业健康工作信息化水平。基本建成职业病监测评估、职业病检查救治技术支撑网络。技术支撑机构的基础设施、人才队伍进一步加强,监测评估、检查救治等技术支撑能力进一步提升。

     (七)注重职业健康保护相关活动 1.实施职业健康培训工程,推动职业健康培训网络平台的建设使用,加强用人单位主要负责人、职业健康管理人员培训工作。持续开展《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加强各主管部门之间的协同,采取多种形式共同开展职业健康知识进企业、学校、社区、农村和家庭活动。运用“健康泰州”APP、部门微信公众号等强化职业健康保护行动宣传,倡导健康工作方式,营造全社会关心关注职业健康的文化氛围。

     2.将健康企业纳入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部署,完善“健康企业”建设激励机制,推动不少于 15 家企业参与江苏健康企业建设,建成一批制度健全、管理规范、防护设施完备有效、职业健康文化与实践突出的健康企业。鼓励用人单位强化员工健康管理,创...

    篇五:无疫村申报材料及经验做法

    目标任务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对标对表新时代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县关于建立健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的新要求,以建设“迅速、精准、及时、高效”的防贫动态监测大数据平台和“遇困即扶”管理体系为抓手,加强部门信息对接共享,强化监测预警响应,落实针对性帮扶措施,真正实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目标,全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

      二、工作机制

      (一)完善监测系统。在国家和省大数据系统平台基础上,按照全市统一部署,2022 年 2 月底前完成全乡大数据防返贫监测和帮扶平台推广使用,平台建设要充实完善监测内容,提升分析预警功能,强化数据信息共享(具体内容详见附件 1)。

      (二)实现快速预警。建立农户书面或手机申请、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定期排查、各村审核上报、行业部门数据预警、乡级及时比对认定的快速响应机制。

      (三)实施全程管理。全过程按照识别程序,明确工作责任,完善工作机制,落实监管要求,对监测对象实行全过程管理。

     (四)开展分类帮扶。综合考虑监测对象不同困难和帮扶需求,充分发挥行业部门和各村基层组织作用,制定并落实针对性帮扶措施。

      (五)实行定期调度。实行乡级定期调度机制,及时了解掌握各村监测和帮扶工作进展情况,总结经验,发现问题,调度推进工作。

      (六)加强部门协作。实行乡村振兴工作站统一调度管理数据、行业部门定期预警反馈的联动工作机制,以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大数据管理平台为支撑,畅通各相关部门数据共享比对交换渠道。

      (七)落实帮扶责任。按照“乡负总责、村抓落实、行业部门主动履职”责任体系,压实工作责任,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将监测和帮扶工作落到实处。

      (八)完善考核评估。将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情况作为各村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考核评估重要内容,明确激励措施,强化日常监督。

      三、监测对象及范围

      (一)监测对象。以户为单位,监测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户。重点关注有大病重病和负担较重的慢性病患者、重度残疾人、失能老年人等特殊情况的家庭。在发生自然灾害、地质灾害及疫情等公共

     事件,以及发现农村劳动力明显增多、乡村产业项目失败、大宗农副产品价格持续大幅下跌、易地搬迁群众就业和融入等方面风险隐患时,各村、各部门要及时排查预警区域性、规模性返贫风险,制定防范措施,加强应急联动,落实帮扶举措,坚决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二)监测范围和内容。以 6900 元作为 2022 年监测范围。以后每年度根据全省物价指数变化、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和农村低保标准等因素,统一调整监测范围。实事求是确定监测对象规模。监测内容主要包括家庭收入和支出,特别是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突发情况支出,“两不愁三保障”以及饮水安全状况等。

      四、监测帮扶程序

      防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由各责任部门、乡镇人民政府、村委会和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具体组织实施。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快速发现、精准认定、科学帮扶、动态调整。

      (一)初步筛选。通过“三线并举”初步筛选监测对象,即在各村基层干部常态化排查的基础上,增加农户自下而上申报和部门自上而下筛查两种监测方式。具体是:

      农户自主申报。家庭收入或“两不愁三保障”出现重大变化、生活受到较大影响的农户,可以主动书面向村“两委”或通过手机扫描防返贫监测和帮扶平台二维码自主申报。

     部门筛查预警。行业部门根据“部门联动预警”工作要求,开展数据筛查和分析研判,原则上每月 5 日前将本部门负责的符合预警条件的疑似遇困农户信息数据反馈给乡村振兴工作站,由乡村振兴工作站统一交办县核实。

      基层干部排查。基层干部、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等进行常态化排查、日常掌握,随时发现拟纳入监测的对象,每年至少开展一次集中式全覆盖排查。

      (二)村级申报。5 个工作日内,村委会和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对上述三类情况进行实地核查,并采集农户收入信息;同时,村委会认真收集整理初步排查筛选后的农户的家庭状况、申报资料、承诺授权(书面或手机申请材料中应包含农户承诺提供情况的真实可靠、授权依法查询家庭资产等内容)等方面的资料,及时召开村委会或村民代表会议,研究确定拟纳入监测的对象并向乡政府申报。

      (三)部门比对。村级汇总并初步审核报送的名单后上报乡村振兴工作站,由乡村振兴工作站站会同南江中学、南江小学、南江农村信用社、南江卫生院、民政所、人社所、国土所、规划所等相关部门开展数据信息比对,原则上按照脱贫攻坚期建档立卡“七严四甄别”要求,对拟监测对象家庭成员商品房、车辆、银行存款(理财产品)、有价证券、经商办企业等情况,公积金、个税、保险等缴纳情况,灾情影响、社会保障等情况进行核实,将比对核实结果反馈至各村。

     (四)乡镇审核。村级申报后 5 个工作日内,乡镇根据复核情况和行业比对结果,对拟监测对象进行审核,将符合条件的对象在乡村两级公示不少于 5 天,无异议后上报。

      (五)县级认定。乡镇上报后 5 个工作日内,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汇总审核,报县防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审批并批复相关乡镇。

      (六)公告标识。乡镇对县级批复的名单在乡村两级公告并在村务公开栏张贴,同时按“三类人员”标准进行分类,将相关数据信息录入国家系统,正式纳入监测管理。分类纳入原则:人均年纯收入低于 6900 元、并有返贫风险的脱贫户,纳入脱贫不稳定户;人均年纯收入低于 6900 元、并有致贫风险的一般农户,纳入边缘易致贫户;人均年纯收入高于6900 元、但因突发原因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的脱贫户和一般农户,则纳入突发严重困难户。对遭遇突发情况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且致贫返贫风险极高的遇困对象,可经村级申报、乡级审核并经乡(镇)主要负责同志批准后立即实施应急认定,果断采取帮扶措施,迅速保障基本生活,再按正常程序进行认定。

      (七)落实帮扶。乡直各单位和各村要根据防贫监测平台推送的信息,及时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落实帮扶责任,及时开展帮扶,并将帮扶措施在村级进行公示。对已落实帮扶措施的,要加强跟踪回访,确保帮扶实效。

     (八)动态管理。乡村振兴工作站负责数据归集、管理、指导、调度和发布。各相关部门负责定期提供数据,乡村振兴工作站与相关部门要建立数据信息定期共享机制。对返贫致贫风险已经稳定消除的,按照“民主评议(村委会或村民代表会议评议)、村级公示(不少于 5 天)、乡镇审核、县级审批”的程序,退出监测范围,并在监测系统中及时标注“风险消除”,不再按“监测对象”监测帮扶。对风险消除稳定性较弱,特别是收入不稳定、刚性支出不可控的,在促进稳定增收等方面继续给予帮扶,风险稳定消除后再履行相应程序。对无劳动能力的,落实社会保障措施后,暂不标注“风险消除”,持续跟踪监测。

      五、帮扶措施

      纳入监测的对象,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根据风险类别、发展需求等开展针对性帮扶。对风险单一的,实施单项帮扶措施,防止陷入福利陷阱;对复合型风险的,因户施策落实综合性帮扶措施;对有劳动能力的,坚持开发式帮扶方针,促进稳定增收;对无劳动能力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法通过产业就业获得稳定收入的,纳入农村低保或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做好兜底保障;对内生动力不足的,持续扶志扶智,激发内生动力,增强发展能力。

      (一)产业帮扶。对具备发展产业条件且有产业发展意愿的监测对象,可参照现行产业扶持政策要求和补助标准,

     给予农业生产技术培训、脱贫人口小额信贷、产业奖补、扶贫保险等政策扶持,促进其后期稳定增收。

     (责任部门:乡村振兴工作站、农技站、林业站、人社所、财政所等)

      (二)就业帮扶。对有就业意愿且具备劳动能力的监测对象,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加强与用工企业和就业帮扶车间对接,引导就近就地就业;支持外出务工就业,落实务工有关补助;对其他就业确有困难的,尽量安置公益性岗位就业。

     (责任部门:人社所、经管站、南江中学、南江小学、南江中心幼儿园、农技站、林业站、文广站、民政所、乡村振兴工作站等)

      (三)防贫保险。完善优化防贫保险机制,适度降低赔补门槛,全面加快理赔时效,切实增强易致贫返贫人口和农村低收入人口抵御灾害、抗击风险的能力,继续以乡为单位申报到县实施防贫保险,购买资金可在“遇困即扶”专项资金中安排。

     (责任单位:医保所、卫健办、南江中学、南江小学、南江中心幼儿园、民政所、规划所、人社所、水务站、应急管理办、乡村振兴工作 站等)

      (四)综合保障。对在“两不愁三保障”方面出现困难和短板的监测对象,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参照现行教育、医疗、住房、饮水、特困供养、低保、养老、残疾认定、临时救助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快速落实帮扶措施,做到应保尽保。特别是对个别因重大病或意外事故发生大额医疗

     支出而存在较大致贫返贫风险的,各村居要即时启动低保救助调查程序,符合低保条件的要按照规定落实低保保障措施,确保救助及时到位。

     (责任部门:乡村振兴工作站,农医所、卫健办、南江中学、南江小学、南江中心幼儿园、民政所、规划所、人社所、水务站、应急管理 办等)

      (五)社会共助。鼓励和引导公益慈善组织,设立防贫慈善项目,建立防贫专项救助基金等开展帮扶。加强“社会扶贫网”“千企兴千村”“百社解千难”等平台载体的推广运用,广泛动员引导社会组织、民营企业和爱心人士等社会力量参与帮扶。对监测对象安排单位或个人“一对一”结对帮扶,动员帮扶力量积极助力实施消费帮扶。

     (责任部门:民政所、党建办、财政所、乡村振兴工作站等)

      (六)志智双扶。深入开展感恩自立教育、自强培育、自力激励、自尊治理“四项行动”,持续开展“三讲一评”颂党恩活动,强化监测对象的主体意识,激发内生动力。推广“爱心兑换超市”“红黑榜”等帮扶机制,防止政策养懒汉和泛福利化倾向。积极引导符合条件的监测对象家庭学生接受中高职业教育,落实“雨露计划”等资助政策。

     (责任部门:党政办、党建办、平安建设办、南江中学、南江小学、南江中心幼儿园、人社所、民政所、乡村振兴工作站等)

      六、组织保障

     (一)强化组织领导。建立乡防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领导小组,由乡党委、副书记任组长,乡村振兴、农业农村、财政、医保、卫健、教育、应急、公安、残联、民政、水利、住建、人社、信用社、市监等部门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乡村振兴工作站。

      (二)强化工作责任。各村、各部门主要负责人要切实担当,靠前指挥,研究制定各村、本部门具体工作方案,并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帮扶工作专班,明确一名具体人负责,压实压细工作责任,按照时间节点和工作要求有序推进落实。各村要细化认真贯彻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的具体实施方案,统筹抓好落实。村级和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要扎实细致做好走访排查、摸清实情、采集信息、组织帮扶、管理台账等工作。

      (三)强化资金投入。乡财政要将监测和帮扶工作所需经费纳入每年财政预算,保持财政支持政策总体稳定。落实对监测对象社会救助、产业奖补、贷款贴息、就业补贴等方面政策支持,确保监测对象生产生活困难得到及时有效帮助。

      (四)强化工作作风。各村、各部门要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创新工作思路,因地制宜积极探索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方法和措施,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统筹信息资源,优化指标体系,减少填表报数,减轻基层负担。要及

     时总结、提练、推广好的经验做法,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机制,改进工作。

      (五)强化调度推进。将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成效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内容,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要综合运用数据分析、定期调度、调研督导、督查通报等方式,加强监督检查,对因工作失职失责造成致贫返贫的,或在工作中弄虚作假的,将严肃问责。

    篇六:无疫村申报材料及经验做法

    疫村创建活动工作方案

     根据有关精神,为进一步扎实做好基层一线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持续巩固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力量,群防群控,共击疫情,XX 乡疫情防控指挥部决定,在全乡范围内开展无疫情村庄创建工作。方案实施如下:

     一、指导思想

     统筹推进新冠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分类指导、分区施策,充分发动群众,紧紧依靠群众,划小管控单元,突出末端防控,落实落细疫情防控措施,提高疫情防控的针对性、精准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战、总体战、阻击战。

     二、创建目标及创建范围

     通过开展无疫情村庄创建活动,在全乡范围内所有村组切实把好源头,抓好管控,提升村庄治理水平,实现无新增确诊病例、无漏管漏控、无聚集传播、无续发病例的目标,确保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三、成立领导小组

     组

     长:XXX

     副组长:XXX

     成

     员:XXX、XXX、XXX

     下设办公室在乡疫指办,XXX 任主任。

     四、落实创建评估

     (一)组织体系健全

     各村成立新冠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有组织架构和职责分工,并建立工作制度。动员辖区所属的员干部共同参与村防控工作。村组网格齐全,有专人负责,组织志愿者发挥作用,齐抓共管。

     (二)防控措施到位

     全乡居民底数摸排清楚,动态状况掌握精准,健康监测管理规范,发现异常规范处置并及时报告。抓住一切机遇,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环境卫生干净整洁,并做好消毒消杀工作。人员进出管理规范,特别是对外来人员落实戴口罩、测体温、“亮码”通行等防控措施。各村卫生室预检分诊工作必须规范,能够及时上报、转诊发热病人,疫情防控措施

      落实到位。防疫物资按需储备,数量充足。积极组织和配合做好疫苗接种、核酸筛查、流调溯源、隔离管控、健康监测、服务保障等工作。

     (三)防疫氛围浓厚

     宣传引导有力,通过“一封信”、喇叭、横幅标语、微信、黑板报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的开展防控政策和健康防疫知识宣传,宣传面覆盖全乡。提高居民对疫情防控政策和卫生防疫常识知晓率和防疫意识,能够加强个人自我防护,自觉遵守疫情管控各项规定,在室内公共场所、密闭场所和人员较多的露天广场、公园等室外场所能规范佩戴口罩。

     (四)防控效果好

     常住人口新冠疫苗接种率高,做到应接尽接。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从未发生过疫情或者虽然有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但及时发现、管控到位、处置规范、疫情在第一时间得到有效控制并已解除。

    篇七:无疫村申报材料及经验做法

    安徽省铜陵市 2021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 2022 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2022-08-22 一、2021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1 年,在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的大背景下,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环境和艰巨复杂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市上下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和省市第十一次党代会要求,牢固树立“发展为要、项目为王、实干为先”的鲜明导向,着眼打造长三角中心区现代化城市,统筹推进经济发展和常态化疫情防控,全力以赴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加快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平稳恢复,社会大局保持安定和谐。

     表 1:2021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主要目标完成情况

     (一)经济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 工业支撑作用逐步加强。坚持工业立市、智造强市不动摇,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达2694.3 亿元,增长 31%;实现利润总额 116.6 亿元,增长 7.3%;工业投资增速居全省第 2位。铜陵有色在世界 500 强中再进 49 位、跃居第 407 位。中小企业成长计划有效实施,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及重点“小巨人”企业 8 户、省专精特新冠军企业 2 户,净增规上工业企业80 户。铜产业与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产业耦合发展,累计实现产值 1700 亿元,增长 36%。枞阳县、义安区入选全省制造业发展 10 快县(区),枞阳县绿色家居智造特色产业集群(基地)入选 2021 年度省级名单。晶赛科技成为全国首批、全省首家北交所新股,洁雅股份成功登陆深交所创业板,全市上市公司已达 9 家,居全省第 4 位。

     服务业发展取得新进展。铜官区“十三五”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评估结果排名全国前列并获省级表扬。“两业融合”深入实施,狮子山高新区和精达集团、中车铜陵、万华板业、安徽金誉等企业获省“十四五”首批“两业融合”发展试点,获批试点企业数居全省首位。铜草花、铜官数谷、汐有等电商产业园快速成长,全市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突破 20 亿元。文旅资源开发展现新面貌,全市接待国内旅游人数 1500 万人次,增长 68%。义安区永泉忆江南休闲微型产业集聚区入列省级公示名单。枞阳县浮山镇、义安区钟鸣镇、郊区大通镇获评首批省级特色旅游名镇,新增梦思康百合庄园等 3A 级景区 4 家。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加快推进,全市省级服务业集聚区(示范区)入园企业 1490 家,实现营业收入 91.5 亿元。日科、泰祥分别获批 2021 年度省级服务业集聚区、示范区,大通古镇旅游休闲集聚区获评省级优秀。

     农业现代化扎实推进。“158”行动计划和“五个一批”工程深入实施,铜陵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铜陵市铜草花电子商务产业园入选全国农村创业园区(基地)目录,6 个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示范基地创建积极推进,普济圩集团和“仙羽舌”商标分别入选省级强企和重点品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培育,新增家庭农场 420 家;新认定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 1 户,实现零的突破。新增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各 1 个。11 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有序推进,完成建设面积 9.4 万亩。

     建筑业健康发展。建筑业实现产值 207.1 亿元,同比增长 17%,增速居全省第 5 位。新设立建筑业企业 275 家;17 家企业新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全市总数达 29 家;3 家勘察设计企业晋升甲级资质;13 家企业被认定为省优秀建筑业企业;7 项建筑工程荣获“黄山杯”。

     (二)转型升级成效进一步凸显 创新发展亮点纷呈。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强力推进,总数达 318 家,其中旋力特钢、六国化工进入省百强高企。蓝盾光电入列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铜陵有色获批省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创新中心,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新增 3 家。认定省级新产品和工业精品 17 个,新增省级首台套 16 个,居全省第 4 位。赛福电子、铜陵泰富获批设立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申报省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 9 个,入围数居全省第 2 位。新入驻省级以上科技孵化器企业97 家,创历史最好水平。皖江中心新一轮三方共建启动实施,我市与江南大学战略合作案例入选省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创新案例。全市研发经费支出占 GDP 比重、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分别居全省第 3、第 4 位。

     新兴动能持续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稳步提速,全市战新产业产值增长 35%,居全省第 8 位。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不断推进,枞阳海螺入选工信部智能制造试点工厂,精达集

     团智慧供应链平台入选工信部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示范项目,长江云工业互联网平台获评“长三角区域优秀数字化应用解决方案”,省级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新增 11 个。精品制造行动持续推进,新增工业设计中心 4 家、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 9 家。铜陵“城市超脑”模式受到复制推广。建成 5G 基站 703 个、5G 应用场景 10 个。

     城市转型成效突出。发展质效进一步提高,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 14.4%,其中税收收入占比达 75.6%,均居全省前列。争取上级资金超过 73 亿元,成功发行专项债 43.6 亿元,再创历史新高。投资、消费、进出口三大指标实现两位数增长,均超额完成年初预期目标。铜陵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获国家年度评估优秀等次,再获省级 20 项配套政策支持。推动铜产业全产业链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和规上工业企业创新行动、“无废城市”试点市建设等 3 项经验做法获国家四部委通报表扬。资源枯竭城市转型推进有力,年度绩效评估排名全国第 2,为我市唯一获国务院真抓实干督查激励通报表彰事项,连续 5 年获省政府表扬。狮子山独立工矿区改造提升启动实施,义安开发区国家级园区循环化改造进展顺利。成功入列省级资源循环利用基地,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通过国家三部委验收。全年新增省级绿色工厂 3 家、国家绿色设计示范企业 1 家、国家绿色设计产品 17 个、国家绿色园区 1 个。

     (三)重大项目攻坚进一步提质 招商引资积极推进。重点产业“链长制”招商全面推行,微芯长江碳化硅晶圆片、中建材新型绿色建材等一批产业链重大项目落地开工。全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 272 个,总投资815.2 亿元;其中产业链项目 216 个,占比 79.4%。广泛拓宽招引渠道,实施“以商招商”“基金招商”“存量招商”等。依托各类资本设立产业基金 41 支,认缴规模 201 亿元,累计投资 101个项目,投资金额达 93 亿元,以股权投资推动半导体等新兴产业项目落户铜陵。全市累计到位直接融资 122 亿元。

     重大项目建设提质。持续开展“重大项目攻坚年”活动,全市亿元以上重点项目完成投资 538.6 亿元,其中产业类项目完成投资增长 13%。铜冠超薄电子铜箔二期、郊区 5G 光电产业园等 237 个项目开工建设,富乐德半导体晶圆再生、洁雅卫生抗菌湿巾等 163 个项目竣工投产。铜陵南至江北港、铜陵南环线等铁路被国家发改委列入建设计划,德上高速枞阳段浮山互通工程建成通车,乌金渡大桥贯通运行。全市共有 144 个项目参加省集中开工,项目数由上年底的全省第 16 位上升至第 6 位。紧盯国家投资新动向,争取上级项目资金达 9.79亿元。

     (四)城乡融合发展进一步提速 乡村振兴实施有力。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全市投入财政衔接资金 2.7 亿元,同比增加 1439 万元,实施项目 178 个,2 个有机地标数字农业产业园基本建成。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常态化帮扶机制,实现脱贫成果有效巩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省级中心村建设扎实开展,村庄整治完成率达到 100%,完成农村改厕 1.15 万户。农村自来水厂并网整合加快推进,老洲江北水厂建成通水。电子商务进农村成效明显,农村产品网销额突破 10 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11.1%,居全省第 4 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缩小。

     城市功能逐步完善。成功入选全国首批城市更新试点,《铜陵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2021-2035 年)》加快编制,争取省国开行贷款额度 46.18 亿元。城市基础设施补短板行动

     稳步推进,铜陵港总体规划(2035 年)获省政府批复,新城大道北延顺利竣工,地下综合管廊 PPP 项目进入扫尾,滨江大道北段维修、铜井路东延、宝山路等项目有序推进,“增绿补绿、增花添彩”绿化提升行动持续实施,全市新增公共停车位 3677 个,城市居住社区活动场地建设项目获住建部推广。新改建城区排涝泵站 4 座,城区排涝能力提升至 148 立方米/秒,全市建成区 26.3%以上面积达到海绵城市标准。

     园区改革开放发力增效。聚力推进“标准地”改革,全市开发区按“标准地”模式出让的工业地块已达 21 宗,总面积 1245.31 亩。铜陵经开区成为全省 4 家开发区体制改革创新试点之一。横港化工园区、经开区化工园区入列全省首批化工园区名单。开发区省际合作交流深入推进,嘉铜金属制品产业园入列省际产业合作园区,郊区开发区与上海青浦工业园区、狮子山高新区与常州钟楼开发区、枞阳开发区与苏州相城开发区及江阴市临港开发区等战略合作相继开展。

     (五)全面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 重点领域改革纵深推进。重点国企改革任务总体完成率达 92.6%。高考综合改革、省首批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试点启动实施。农村综合改革全面深化,“三变”改革的村(居)达342个,提前完成省定年度任务。农村宅基地和承包地改革有序开展,签订土地流转合同12.05万份。跨领域多部门企业“证照并销”改革试点在全省率先启动,实现营业执照和涉企经营许可证“一表申请、一窗受理、一次注销”。企业开办“六个一”体系进一步完善,全程网办事项占比达 99.8%,政务服务好评率 99.9%,政务服务事项基本实现“一次不用跑”。每万人拥有个体工商户、民营企业数分别增长 35.8%、45.8%。江淮区域城市信用联盟和企业信用唤醒服务联盟正式成立,“信用铜陵”联合奖惩体系进一步健全。惠企政策红利不断释放,新增减税降费超 7 亿元,制造业中小微企业享受缓税 8943 万元。“四送一服”深入开展,问题解决率达 92%。精达集团、蓝盾光电获评“安徽省百家优秀民营企业”。

     开放合作更加紧密。长三角一体化取得新进展,义安区和溧阳市、枞阳县与江阴市、郊区与上海市松江区九里亭街道等合作交流深入推进,铜陵加入合肥都市圈可研报告通过专家评审。B 保中心高质量运行,一线进出口货值居全省首位。对外承包工程新签约合同额、完成营业额分别居全省第 3、第 4 位。全国首个进口铜精矿监管通关模式试点在铜实施。铜陵港扩大开放成功纳入《国家口岸“十四五”发展规划》支持范围,全年口岸运量达 405.8 万吨。进境水果指定监管场地实现销售额 3896.9 万元。跨境电商 B2B 实现本地出口第一单。铜陵市在“中国外贸百强城市”位列第 60 位,同比提升 6 位。

     (六)生态环境建设进一步优化 长江经济带建设明显提质。学习贯彻《长江保护法》落细落实,新一轮“三大一强”专项攻坚深入开展,生态环境污染治理“4+1”工程有效实施。38 个沿长江经济带矿山生态修复项目通过验收,沿江一公里 3 家化工企业拆除工作全面完成,存续 34 年的六国化工磷石膏露天堆场全部消除。“1+1+N”清单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完成整改 92 个。长江生态廊道 1 公里范围内森林质量提升完成 4351 亩,1-15 公里范围内完成 2.53 万亩。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全面推进,铜都环保世纪行活动扎实开展。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 90.7%,排名全省第 3;PM2.5 平均浓度为 34.2 微克/立方米,排名全省第 8。全市县城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 100%,纳入

     考核的 5 个国控地表水断面水质均值达到或优于考核目标要求。土壤环境质量保持稳定。

     (七)社会民生福祉进一步改善 社会民生保障有力。重点群体就业状况良好,全年累计举办招聘会 585 场,提供就业岗位 33.4 万个/次。教育基础提升工程扎实推进,实施义务教育 24 所薄弱学校和 29 所学校校舍维修改造,开工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 11 所。全国 12 个、全省唯一的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花落铜陵。27 个老旧小区改造顺利完成,惠及居民 2.11 万户。棚户区改造开工1879 户、基本建成 1803 套;化解超期未安置 3074 户。全市基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扩面提标,在全省率先构建新型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政策体系。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国家卫生城市“四连冠”顺利实现,每万人口全科医生数 5.83 人,居全省首位;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 3.15 人、每千人口拥有注册护士数 3.48 人、每万人口公共卫生人员数9.73 人,均显著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一老一小”保障有力,为 4.7 万名高龄老人发放高龄津贴 936.2 万元,为 1.1 万名困难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补贴 748.7 万元;为 422 名孤儿及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发放生活费 470.3 万元。幸福社区、金塔村获评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基本民生财力保障进一步增强,全年投入 31 亿元支持实施 32 项民生工程,财政民生支出占比达 85%以上,实现更多发展成果公平共享。

     社会治理高效有序。“八五”普法启动实施。“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深入开展,办结群众微项目 2364 个。粮食、能源稳定供应,物价保持相对稳定,财政金融等各重点领域风险得到有效防范化解,全市实现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双下降”。铜官区成为“2017-2020 年度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区”。文明创建六大提升行动深入实施,8 人当选“安徽好人”、3 人入选“中国好人榜”。疫情防控、扫黑除恶、垃圾分类、人防工程标志标识规范化等持续推进,建党 100周年系列庆祝活...

    推荐访问:无疫村申报材料及经验做法 申报材料 做法 经验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