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铭公文网 - www.sddayugaoke.com 2024年05月13日 14:55 星期一
  • 热门搜索:
  •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新时代共产党人的斗争精神心得7篇

    浏览数: 发布时间:2022-08-23 13:50:04

    新时代共产党人的斗争精神心得7篇新时代共产党人的斗争精神心得 发扬斗争精神应对风险挑战体会文章--新中国国070年中国共产党应对风险挑战的经验启示 艰辛成就伟业,奋斗创造辉煌。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时代共产党人的斗争精神心得7篇,供大家参考。

    新时代共产党人的斗争精神心得7篇

    篇一:新时代共产党人的斗争精神心得

    斗争精神 应对风险挑战体会文章- - 新中国 国 0 70 年中国共产党应对风险挑战的经验启示

      艰辛成就伟业,奋斗创造辉煌。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 70 年来的历史,绝非一帆风顺、波澜不惊,而是在应对挑战、克服困难、战胜风险、破解危局中不断前行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我们党所经受的风险挑战,有的是全局性的,有的是局部性的,有的更成为关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甚至生死存亡的历史关节点。纵览党的奋斗历程,常有危难之际的绝处逢生,挫折之后的毅然奋起,磨难面前的百折不挠,失误之后的拨乱反正。正是在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战胜一切风险挑战的丰富实践中,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在 2019 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凡是危害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各种风险

     挑战,凡是危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各种风险挑战,凡是危害我国核心利益和重大原则的各种风险挑战,凡是危害我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各种风险挑战,凡是危害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各种风险挑战,只要来了,我们就必须进行坚决斗争,而且必须取得斗争胜利。”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 70 年来我们党应对风险挑战的经验启示,对我们牢记党的初心和使命,坚持和巩固党的领导地位和长期执政地位,做到在各种重大斗争考验面前“不畏浮云遮望眼”“乱云飞渡仍从容”具有重大意义。

      一、 掌握科学理论,坚定信仰信念

     每遇困难和风险,中国共产党都能够做到头脑清醒、处变不惊、迎难而上,根本原因在于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并能够运用科学理论分析问题、判断形势。挑战面前,党中央总能站在全局、战略、宏观的高度形成清晰认知,进而明确方向、提出对策,攻坚克难、化险为夷。例如,面对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国内外复杂局势,党和人民意气风发,斗志昂扬,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英雄气概,采取一系列积极稳健的政策措施,有条不紊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巩固

     新生人民政权,恢复工农业生产,制定和实施正确的外交方针,稳定物价、统一全国财经,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面对“文化大革命”造成的严重局面和中国向何处去的关键抉择,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们党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响亮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引领中国走上正确发展方向;20 世纪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严重挫折,我们党冷静观察、沉着应对,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引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航船沿着正确方向继续前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创新理论,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夯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思想根基,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斗争起来才有底气、才有力量。”面对风险挑战,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立足不断变化的环境和形势,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新的时代内涵;必须坚持理想信念不

     动摇、革命意志不涣散、奋斗精神不懈怠,具备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的革新调整能力,善于把与时俱进与推动变革相结合、坚守道路与自我完善并举、原则的坚定性与策略的灵活性相统一。唯有如此,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才能在通向共产主义的布满荆棘、充满坎坷的征途中,有效应对“四大考验”和“四种危险”,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将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进行到底。

      二、 站稳人民立场,发扬斗争精神

     历史地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面对的敌人异常强大;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进程中,由于经验不足,我们党面临过严峻局面。我们党之所以能力挽狂澜,变危难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最终克服艰难险阻,不断取得辉煌成就,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显著特点和独特优势。

      民心向背是检验一个政党生命力的试金石。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在挫折中奋起、于困难中成熟,最终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

     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没有变,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没有断,党赢得了人民群众衷心拥护,并从人民群众中不断获得前进的智慧和力量。例如,面对“大跃进”造成的严重困难,全国人民同甘共苦、同舟共济,迎难而上、共克时艰,在困难面前迸发出了革命意志不涣散、奋斗精神不懈怠的高昂斗志,渡过了难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进入各种风险挑战不断积累甚至集中显露的时期,面临的重大斗争不会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国防和军队建设、港澳台工作、外交工作、党的建设等方面都有,而且越来越复杂。”在新时代,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就要一以贯之坚持依靠群众、团结群众、为了群众,把人民群众作为党的生命之基、力量之源和胜利之本,不断提升动员能力,团结带领人民群众为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打赢脱贫攻坚战、治理生态环境等事业不懈奋斗。广大党员干部要做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战士,发扬自我革命精神,常怀忧党之心、为党之责、强党之志,恪尽职

     守,毫不懈怠,风险面前无所惧,挑战面前勇担当,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

      三、 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

     “备豫不虞,为国常道”。夺取政权不易,巩固政权更不易。增强忧患意识,不断提高底线思维能力,是我们党一贯的优良传统。毛泽东同志多次强调要在最坏的可能性上来建立我们的政策。在党的七大上,他在讲到“准备吃亏”时列出了 17 条困难。新中国成立伊始,我们“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面对战争威胁,党中央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并作出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决策,取得了以“两弹一星”为标志的重大科技成果,为建设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打下了坚实基础。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强调,“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我们要把工作的基点放在出现较大的风险上,准备好对策”。正是由于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凡事从最坏处着眼、向最好处努力,我们党才在国际局势动荡不安、全球经济波谲云诡的背景下,推动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行稳致远。

      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发展形势总的是好的,大局是稳定的,但我们面临的风险

     挑战也是多方面的。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底线思维、忧患意识的重要性,并将底线思维能力列为领导干部应当具备的六大思维能力之一,指出各种风险我们都要防控,但重点要防控那些可能迟滞或中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全局性风险。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有效应对了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社会风险以及来自自然界的风险。未来,面对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和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我们党必须增强忧患意识,一以贯之防范化解风险挑战,敢于担当、勇于斗争,既有防风险的先手也有应对挑战的高招,既打有准备之战也打战略主动战,决不让小风险演化为大风险,不让个别风险演化为综合风险,不让局部风险演化为区域性或系统性风险,不让经济风险演化为社会政治风险,不让国际风险演化为国内风险,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切实把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做实做好。

      四、 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制度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共产党人的斗争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大方向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面对前进道路上的风险挑战,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科学决策,不仅提出了正确的指导方针和一系列重大举措,充分显示了驾驭复杂局面的统筹能力和组织优势,而且善于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最大优势,善于把各方面制度优势转化为管理国家的效能,不断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这在应对重特大自然灾害、国际金融危机等风险挑战中得到充分证明。

      例如,面对 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党和政府把保增长、调结构、促民生作为中心任务,以实际有效举措遏止了经济增长明显下滑的态势,在全球率先实现经济形势总体回升向好,保证了国内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对世界经济逐步摆脱危机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应对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时,党中央、国务院总揽全局、统一指挥,迅速组织起中国历史上救援速度最快、动员范围最广、投入力量最大的抗震救灾行动,最大限度挽救了受灾群众的生命,减低了灾害造成的损失。关键时刻、危难关头,广大基层党组织靠前指挥、组织协调,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挺身而出、身先士卒,充分发挥了坚强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齐心协力夺取了抗灾救灾的重大胜利。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的现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以零容忍的态度“打虎拍蝇”,取得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从而取信于民,凝聚了党心军心民心;党的十九大以来,面对美国一手挑起的经贸摩擦及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谋划、攻坚克难,坚定从容、有理有节,主动作为、顺势而为,彰显了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战略定力和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捍卫了国家和人民的正当利益,赢得国际社会的尊重和敬佩,生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应对风险挑战的强大领导能力。历史和实践证明,面对风险挑战,我们之所以能够做到全国一盘棋、上下一条心,就是因为党始终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作用,就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不断彰显。

    篇二:新时代共产党人的斗争精神心得

    精神是军人基于爱国热情与民族感情,在战争中个人的意志品质、必胜信心、战斗作风、心理素质和纪律观念等凝聚升华而成的一种内在的力量和战斗气质,集中地体现在战争中各阶级或集团为维护各自信念、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和实现理想抱负的一种特殊的精神品质。以下是分享的建国 71 周年党课讲稿新时代共产党人斗争精神,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建国 71 周年党课讲稿新时代共产党人斗争精神 1

     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前进的,有矛盾就会有斗争。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必须发扬斗争精神,勇于担当作为”,“领导干部要做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战士”。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新时代发扬斗争精神的重大意义,为我们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提供了思想指引和根本遵循。

     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我们党鲜明的政治品格,也是我们党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强大武器。我们党诞生于国家内忧外患、民族危难之时,一出生就铭刻着斗争的烙印,一路走来就是在斗争中求得生存、获得发展、赢得胜利的。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波诡云谲,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面对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实现我们党确定的目标任务,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切实肩负起职责使命,大力发扬斗争精神,坚定斗争意志,锤炼斗争本领,努力在新时代创造新业绩、展现新作为。

     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强化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旗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 世纪马克思主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行动指南。广大党员干部要着力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深入领会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准确把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方向,牢牢把握正确斗争方向,在各种重大斗争考验面前保持清醒头脑,做到“乱云飞渡仍从容”。

     勇于应对复杂局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共产党人的斗争,从来都是奔着矛盾问题、风险挑战去的”。党员干部要积极主动投身到伟大斗争实践中去,经受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不断增强斗争本领。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经济社会发展造成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影响。面对风险挑战,广大党员干部要把疫情挑战当作试金石和磨刀石,在斗争中经风雨、壮筋骨,奋力夺取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注重策略方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斗争是一门艺术,要善于斗争”,“要注重策略方法,讲求斗争艺术”。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是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当前,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用好辩证法,善于厘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在兼顾一般的同时紧紧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努力做到以重点带动整体,在整体推进中实现重点突破。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

     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新时代进行伟大斗争的重要内容、题中之义。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聚焦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一件事接着一件事干,一年接着一年干,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实事,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建国 71 周年党课讲稿新时代共产党人斗争精神 2

     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保持战略定力,办好自己的事,认识和把握发展规律,发扬斗争精神,树立底线思维,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趋利避害,奋勇前进。作为新时代的共产党人,必须准确理解斗争内涵,增强斗争意识,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坚定斗争意志、把准斗争方向、明确斗争任务、掌握斗争规律、讲求斗争方法,奋力推进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斗争到底。

     斗争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动力,是打破旧平衡、实现新平衡的重要手段,是消灭旧事物、创造新事物的核心力量。斗争分为正义性斗争和非正义斗争。正义的斗争,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斗争,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原动力,从长远来看是必然会胜利的;非正义的斗争,是不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斗争,是阻碍事物正常发展的原阻力,从长远看是必然要失败的。我们共产党人所讲的斗争是指正义的斗争,不是无原则地争个你死我活,更不是为一己之私利而不择手段达到目的,而是顺应历史潮流,为真理而战,为正义而战,为人类社会进步事业而战,最终目的是要打破一个过时的旧世界, 建立一个与时俱进的新世界。

     斗争原于理想信念,这种信念体现在为追求真理而战、为追求正义而战、为民生福祉而战、为追求人类生存与发展而战。红军长征中能战胜敌人和恶劣的自然环境,能与强大的敌人和恶劣的自然作坚强的斗争,能做到“不要家、不要钱、不要命”,就是因为他们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一个理想信念缺失的人是不会有斗争精神的,不要说在艰难险阻面挺身而出,就是工资低了点、提拔迟了点都会满腹牢骚;不要说为人民的事业奋斗终身,就是在履职尽责过程中都是遇到困难就绕着走,讲待遇、讲价钱、讲回报、讲等级、讲资历。真正有斗争精神的人,是一个理念信念坚定的人,是一个大公无私、先公后私的人,是一个不讲代价、不讲回报以身许党许国的人。

     对于共产党人而言,斗争是超越自我、超越自然属性,彰显社会属性,是无私奉献,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献身人类正义事业的最高境界。就是像“两弹一星 ”元勋于敏同志-样“做隐姓埋名人,干惊天动地事”。一个没有境界的人是不可能有斗争精神的,整天思考着个人的前途、思考着自己的小家庭、思考着自己的待遇,是不可能有斗争精神的。共产党人应该要有一种无我、忘我的境界,做到“中央要求我先行、人民期盼我先动、困难面前我先上、荣誉面前我先让”。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自己国家和人民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是对实现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的孜孜追求。(毛玉平)

     建国 71 周年党课讲稿新时代共产党人斗争精神 3

     今天,我主要和大家一起探讨新时代共产党人的斗争精神。为什么要选这样一个课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进行伟大斗争,首先就必须要有斗

     争精神。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一段时间,我们都在走“左”的错误路线,以阶级斗争为纲,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大家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大家就谈“斗”色变,大家对斗争精神进行了曲解和误解,把斗争看成是“整人”,没有真正认识斗争的实质内涵。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制胜法宝,是我们共产党人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锐利武器。共产党人就是要为斗争而生,为斗争而死,一定是一个坚强的斗士。斗争是我们共产党人的生命,只有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我们共产党人的生命才有价值和意义。马克思主义从诞生那天起,就把为解放全人类而奋斗终身写在了自己的旗帜上。我们党在斗争中诞生、在斗争中发展、在斗争中壮大。没有斗争我们就没有今天,没有斗争我们就没有未来。我们共产党人只有通过不断的斗争才能在一次次的艰难险阻中转危为安,才能在一次次的胜利中取得新的更伟大的胜利。因此,作为新时代的共产党人,必须准确理解斗争内涵,增强斗争意识,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坚定斗争意志、把准斗争方向、明确斗争任务、掌握斗争规律、讲求斗争方法,奋力推进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斗争到底。

     一、斗争是什么

     斗争不是争权夺利。斗争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动力,是打破旧平衡、实现新平衡的重要手段,是消灭旧事物、创造新事物的核心力量。斗争分为正义性斗争和非正义斗争。正义的斗争,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斗争,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原动力,从长远来看是必然会胜利的;非正义的斗争,是不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斗争,是阻碍事物正常发展的原阻力,从长远看是必然要失败的。我们共产党人所讲的斗争是指正义的斗争,不是无原则地争个你死我活,更不是为一己之私利而不择手段达到目的,而是顺应历史潮流,为真理而战,为正义而战,为人类社会进步事业而战,最终目的是要打破一个过时的旧世界,建立一个与时俱进的新世界。

     (一)斗争是一种信念。斗争原于理想信念,这种信念体现在为追求真理而战、为追求正义而战、为民生福祉而战、为追求人类生存与发展而战。红军长征中能战胜敌人和恶劣的自然环境,能与强大的敌人和恶劣的自然作坚强的斗争,能做到“不要家、不要钱、不要命”,就是因为他们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一个理想信念缺失的人是不会有斗争精神的,不要说在艰难险阻面挺身而出,就是工资低了点、提拔迟了点都会满腹牢骚;不要说为人民的事业奋斗终身,就是在履职尽责过程中都是遇到困难就绕着走,讲待遇、讲价钱、讲回报、讲等级、讲资历。真正有斗争精神的人,是一个理念信念坚定的人,是一个大公无私、先公后私的人,是一个不讲代价、不讲回报以身许党许国的人。

     (二)斗争是一种境界。对于共产党人而言,斗争是超越自我、超越自然属性,彰显社会属性,是无私奉献,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献身人类正义事业的最高境界。就是像“两弹一星”元勋于敏同志一样“做隐姓埋名人,干惊天动地事”。一个没有境界的人是不可能有斗争精神的,整天思考着个人的前途、思考着自己的小家庭、思考着自己的待遇,是不可能有斗争精神的。共产党人应该要有一种无我、忘我的境界,做到“中央要求我先行、人民期盼我先动、困难面前我先上、荣誉面前我先让”。

     (三)斗争是一种情怀。共产党人的斗争,是对真理的执着,对正义的坚守,对人民的热爱,对党的忠诚,对事业的坚定。共产党人的斗争,就是要在自我斗争中涵养家国情怀、为民情怀、公仆情怀,做到为国尽责、为党牺牲、为民奉献。斗争是永葆家国情怀。“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自己国家和人民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是对实现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的孜孜追求。斗争的目的,就是要时刻提醒自己将个人追求与国家目标

     统一起来,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维系在一起,苦干实干,砥砺奋进。斗争是永葆为民情怀。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人的宗旨,斗争的目的,就是要时刻提醒自己必须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贯彻好群众路线、收集好群众观点、坚持好群众立场。斗争是永葆公仆情怀。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共产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任何情况下都要站稳党和人民的立场,忠诚履职、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坚定不移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时刻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一个没有情怀的人是不可能有斗争精神的,心中只有自己,没有人民、没有党、没有国家,不是想着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没有想到自己为党和人民、为国家付出了什么做出了什么而是想着国家能给自己什么组织能关心自己什么群众应该支持自己什么一个共产党人应该是对党、对国家、对人民无比的热爱,要像习近平总书记说的那样“我将无我,不负人民”“不得罪腐败分子,就要得罪 14 亿中国人民”。有了这样的情怀,自然就有了顽强的斗争精神。

     (四)斗争是一种方法。斗争是我们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斗争的过程。敢于直面一切矛盾,敏于抓住主要矛盾,善于解决突出矛盾是我们共产党人一生中成就伟业的根本方法。习总书记指出,“要注重策略方法,讲求斗争艺术。要抓主要矛盾、抓矛盾的主要方面,坚持有理有利有节,合理选择斗争方式、把握斗争火候,在原则问题上寸步不让,在策略问题上灵活机动。”我们要斗争,就得学会掌握斗争的特点和规律,牢牢把握斗争的主动权,把握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斗争艺术,把握好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策略,把握好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以行示人的斗争方法,既要有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以及见招拆招、来招应招的“硬功夫”,又要有四两拨千斤和借力发力、借势谋势的“软办法”,可以红脸但不要翻脸、可以示强但不要逞强、可以示弱但不要软弱,学会斗而不破,在斗争中争取主动、赢得胜利。

     (五)斗争是一种责任。伟大梦想,伟大事业,伟大工程,要靠伟大斗争实现。敢于担当、勇于负责,其本质就是斗争精神。中国共产党近百年来的光辉历史,其实就是一部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革命史。我们党自成立之初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地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斗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政治品格和优良的革命传统,更是中国共产党人必须肩负起的责任。共产党人的斗争,就是要主动肩负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历史使命,就是要主动践行“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的铮铮誓词。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五种风险挑战保持高度警惕,“只要...

    篇三:新时代共产党人的斗争精神心得

    平总书记在中青班开班式上指出“广大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经受严格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顽强奋斗。”[1] 斗争精神时代创新,不仅是理论创新,更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新时代,新使命,激发新斗志,为中华民族的未来奋斗!一、斗争精神内涵“斗争”的含义是:努力奋斗;矛盾双方的冲突,一方力求战胜另一方;群众当面批判、控诉。这其中哲学上的矛盾论观点是释义的基础。事物发展是一个运动的过程,是矛盾出现、解决的无限循环的过程,是追求平衡的和谐状态的过程。斗争与和谐,是对立统一的存在,是矛盾的不同的表现形式。斗争是对事物平稳状态的破坏,和谐是事物平稳状态的追求,通过打破-平衡-再打破-再平衡的无限循环,事物才能得到创新发展。作为“小我”,打破固步自封僵化思维,通过不断地学习与实践,武装自己,提升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由自我斗争上升到“我-他”斗争,认可他人的社会大义,或与他人非社会合法合规合理的行为、思想等方面的斗争。

     “我们斗争”是斗争的高阶形式,是我们的斗争,是信念、理想、信仰的选择。例如新主义的出现与成长就是不断斗争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不仅要同资产阶级思想、理论进行斗争,还要同内部的思想与行为进行斗争,如与普鲁东主义、巴枯宁主义、魏特林空想共产主义、布朗基冒险主义、拉萨尔主义、杜林的假社会主义、修正主义等斗争,才使得马克思主义不断创新成长。毛泽东思想,也是同右倾投降主义、 “左”倾冒险主义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斗争。事物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在矛盾与和谐的不断重复过程中,代表着矛盾的主要方面、事物的主要矛盾的变化。无产阶级革命,在马克思恩格斯时代,是夺取政权的斗争;对列宁而言,是保住新生政权的斗争;斯大林是要应对外国侵略的斗争,战后国家全面重建的斗争;此后的前苏联面临着国家内部建设、外部和平演变的斗争。纵观历史,斗争目标依次为民族解放、国家独立,社会主义革命,经济建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工作重点的科学论断,是新时代斗争精神的根本指导思想。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女排精神、抗洪精神、航天精神等诸多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中的精髓,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国家民族而奋斗,这实际上就是一种精神,一种斗争的精神。斗争精神表述为:实现社会大义的过程中,思想意识和实践活动的总称。新时代斗争精神要与时代使命紧密相连,是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现代化国家建设过程中,为实现中国梦的积极奋斗建设精神。二、新时代斗争精神的蕴涵新时代斗争精神,首先要回答“为了谁、依靠谁、由谁享”这个问题。为人民谋幸福、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斗争精神的核心本质,也是新时代斗争精神的基本出发点。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新时代斗争精神的目标就是“两个全面”,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国梦,中国梦本质就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和根本利益。

     [2]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时代斗争精神的理论根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实践,更是全人类发展的一条可行之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3] 融入到人类命运共同体。再次,中国共产党是新时代斗争精神的领导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大的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一切工作的前提,这是历史的选择,也是人民的重托。中国近现代史的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内涵和使命,对于每个使命,人民都托付给了中国共产党,实践证明了人民的选择是正确的。中国共产党是新时代斗争精神的领导力量。新时代斗争精神将会在没有硝烟的舞台上发挥出耀眼的光芒,带领着我们前行,更需要每个个体具备斗争精神,奋发图强,为人民的利益、民族和国家的未来而斗争不息!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大学生金融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耦合性研究”(2017SJBFDY780)阶段性成果参考文献:[1]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9-9-09(01)[2]沈江平.深刻把握和领悟新时代的“新内涵”[EB/OL]2018-9-6http://theory.gmw.cn/2018-09/06/content_31015210.htm[3]十九大报告[R]2017.10.18新时代斗争精神浅析汪福俊 陆苏华(盐城工学院,江苏省224051)摘 要:斗争精神是革命的武器。新时代呼唤精神的创新,新时代斗争精神是历史性的创新,承担了新的使命。新时代斗争精神,是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共同富裕的精神激励,必须以人民利益为根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关键词:斗争精神; 新时代中图分类号:C9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9)10-167-001作者简介:汪福俊,1981年生,山东胶州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陆苏华,1982年生,江苏东台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高等教育在线 总第1156期- - 167

    篇四:新时代共产党人的斗争精神心得

    干部坚持原敢于斗争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心得体会 5 篇

     @年轻干部 燃起三把“火” 照亮前行路

      9 月 1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 2021 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年轻干部生逢伟大时代,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必须练好内功、提升修养,做到信念坚定、对党忠诚,注重实际、实事求是,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坚持原则、敢于斗争,严守规矩、不逾底线,勤学苦练、增强本领。年轻干部是青年群体的先进代表,肩负着党和国家事业的历史使命,要始终燃起三把“火”,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

      燃“信念之火”,做对党忠诚的“理想者”。“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便肩负起国家独立、民族复兴的重担,一百年来,千千万万的党员历经磨难,以忠诚奉献的力量,铸就了党和国家如今的辉煌事业,召唤着亿万人民接续奋斗。历史和实践证明,一个政党有了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就会坚强有力、无坚不摧;一名干部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就能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做到“风雨不动安如山”。年轻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就是要保持理论学习“不放松”、强化宗旨意识“不动摇”、锤炼优良作风“不移志”。要在学习中、群众工作中、党史学习教育中不断领会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神实质,汲取思想精华,增强“四个自信”,真正打牢思想根基、补足精神之“钙”,永远对党忠诚,永葆政治本色。

      燃“奋斗之火”,做砥砺前行的“赶路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本色。艰苦奋斗的接力棒在一代代优秀的共产党人中传承,如今到了年轻干部的手中。脱贫攻坚、抗

     击疫情、抢险救灾......越来越多的地方出现了年轻干部的身影,他们在艰苦奋斗中不断成长。如今,站在历史交汇期的新起点,年轻干部更应在“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中磨砺奋斗精神。要勇挑重担、苦干实干,冲在基层一线,在基层服务中“墩苗”成长;要常干“苦、累、难”的工作,在细小繁琐的工作中提升实践能力;要敢于扛起急难险重的任务,在关键时刻发挥出先锋模范作用;要在艰难困境中淬炼“风雨不动安如山”的信念,铸就“百炼成钢”的品质,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燃“作风之火”,做纪律严明的“批评家”。“历览古今多少官,成由清廉败由贪。”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永恒主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铁的手腕“打虎”“拍蝇”“猎狐”,取得了反腐倡廉的压倒性胜利,更是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拍手称赞。《人民的名义》《巡回检查组》《扫黑风暴》等反腐倡廉剧的热播,也深刻反映出党的作风建设关乎民心向背、关乎执政未来。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接班人,必须持之以恒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自觉投身到“标本兼治”的作风建设之中。要充分发扬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精神,以“检身若不及”的自觉,经常主动审查自我,及时改正错误思想;以“但得官清吏不横”的心态,对出现苗头性问题的同志大胆批评、及时遏止,确保干部队伍政治上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

      树牢“三不负”观 当好事业发展“接班人”

      近期,习近平总书记在 2021 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强调,年轻干部生逢伟大时代,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必须练好内功、提升修养,做到信念坚定、对党忠诚,注重实际、实事求是,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坚持原则、敢于斗争,严守规矩、不逾底线,勤学苦练、增强本领,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不辜负党和人民期望和重托。

     年轻干部是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观念”影响心态、状态,更影响航向、航程。因此,作为年轻干部,我们要树立好“不负理想”的价值观、“不负韶华”的学习观、“不负人民”的历史观,勇担历史使命,不负时代召唤,当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接班人”。

      树立“不负理想”的价值观。价值观影响着行动力。年轻干部若是以个人利益来看待价值,从物质所得来指挥方向,以名利权势来指导行动,则无私奉献的情怀必然被私欲私利所挤占,苦干实干的奋斗底色必然被坐享其成的庸懒作风所取代。年轻干部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负鸿鹄之志,不负组织信任,拥有不被金钱量化的价值理念,拥有不被腐化的理想信念,以“强国梦”引领“个人梦”,将个人的理想与所在岗位、人民幸福和民族未来联系起来,甘于吃苦而不抱怨,竭尽全力而不移志,攻坚克难而不放弃,思想和行动上对标理想不偏航,心态和斗志上积极进取、昂扬向上,把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化为矢志前行的力量,把牢理想信念“总开关”,严格规范一言一行,牢筑如铁信仰。

      树立“不负韶华”的学习观。年轻干部干事创业靠的不是“猛撞南墙”的蛮劲,也不是随性随意的自由发挥,智慧与力量相辅相成、互促共成。年轻干部不能将学历等同于阅历,将考试能力等同于干事能力,要有主动向书本、向同事、向实践、向群众学习的积极性,在不知夏热冬寒的专注学习中,在年年岁岁的恒久学习中凝聚起开拓事业的大智慧。学习是夯实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是迟早的事情,年轻干部要抓牢学习这个关键,锤炼干事才干本领,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中促专业技能的提升,在经济、法治和文化等各方面知识的学习中促视野的开阔、思维的活跃、能力的全面,在实践历练中投身“主战场”熔炼意志、提高本领,在时代跑道上跑出干事创业的“加速度”。

      树立“不负人民”的历史观。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始终贯穿着“人民”

     这条主线,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幸福作为接续奋斗的“主题”。年轻干部作为接班人,要牢固树立“不负人民”的历史观,传承初心、担负使命,以勇于担当的精气神解决好人民群众所遇所忧的问题,把人民群众上眉头、在心头的“愁”纾解开。在攻坚克难的紧要关口,能够冲得出来、顶得上去,能够稳住局面、有序推进,心态上不慌乱、行动上速度快,为人民群众筑牢“安全屏障”,让人民群众吃下“定心丸”。年轻干部拥有激扬的青春力量、多样的青春色彩,要让青春力量在为人民服务中更坚实,让青春色彩在为人民群众擘画未来中更加斑斓多姿,让青春之花绽放诚挚为民的绚丽之光。

      @青年干部对标“班训” 解锁成长“技能包”

      2021 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 9 月 1 日上午在中央党校开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年轻干部生逢伟大时代,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必须练好内功、提升修养,做到信念坚定、对党忠诚,注重实际、实事求是,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坚持原则、敢于斗争,严守规矩、不逾底线,勤学苦练、增强本领,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不辜负党和人民期望和重托。

      作为新时代青年人,感触良多,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紧密结合思想和工作实际,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党性修养,砥砺政治品格,锤炼过硬本领,以忠诚干净担当的实际行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奋勇争先、建功立业。

      坚定政治立场,筑牢政治“压舱石”。根深之树不风折,泉深之水不涸竭。作为新时代的年轻党员干部,要不断涵养“根”,也要时刻滋养“源”,才能真正做到在神州大地上“风华正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有了坚定理想信念,才能经得住各种考验,走得稳、走得远;没有理想信念,或者理想信念不坚定,就经不起

     风吹浪打,关键时刻就会私心杂念丛生,甚至临阵脱逃。”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时刻树立坚定的政治理想,要在百年党史中不断学习、反思、总结和提升,也要时常灵魂“拷问”自己。同时,坚定的政治理想不是空喊口号,而是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做到赋能于实践。

      坚持正确的干事姿态,始终将人民群众“置顶”。作为生活在这美好时代的青年人,我们对建设美好家园充满激情。但有时我们又会感觉到“本领恐慌”,因为一切事物都是在不断变化发展中的,我们不能只满怀激情,还要在干事创业中讲究方式方法。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人民群众身上有着无穷尽的智慧和力量源泉,我们要在他们的身上汲取养分,确保为人民服务的初衷不偏不倚。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干部,要懂得同人民群众交朋友,听得懂他们的“土话”,静得下心同他们拉家常,在心与心的交流中拉近彼此之间的感情,让他们能够真正吐露心声,共同面对难关和困难,共谋克服困难的对策,将人民群众的所想所思所盼落到实处、干在实处。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将人民群众的利益顶置,真正做到守住人民、守住江山。

      树立坚韧不拔的韧劲,破处前进路上的“绊脚石”。如今,人民群众的生活幸福感与日俱增,但是,人民群众幸福快乐的背后,仍有许多困难险阻和风险挑战需要我们去面对和克服。如今,不管是疫情防控常态化战斗,还是防汛减灾的阻击战,都需要我们党员干部打起百二十分的精神,从容淡定面对前进路上的困难与挑战。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干部,我始终坚定,只要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执着,定能攻坚克难,一往无前;只要有“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壮志豪情,定能所向披靡,战无不胜;只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专注,定能把人民群众急愁盼的事情处理得妥妥帖帖,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得到显著提升,同时也让我们党员干部的价值得到真正彰显。

     以“正”塑型锻造“铁打的人”

     近期,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强调,年轻干部生逢伟大时代,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必须练好内功、提升修养,做到信念坚定、对党忠诚,注重实际、实事求是,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坚持原则、敢于斗争,严守规矩、不逾底线,勤学苦练、增强本领,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不辜负党和人民期望和重托。

      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时代需要新作为,党的建设永远在路上。打铁必须自身硬,律人当先严律己,只有自身“硬起来”,才有足够的底气去行“打铁”的事。党员干部要以“正”字塑型,不断提高思想意识,强化责任担当,坚持躬身力行,从而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乘风破浪、奋蹄疾行。

      以坚定的理想信念“正”身,锻造“硬”脊梁。坚定的理想信念是我们战胜一切强敌、克服一切困难、夺取一切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正人先正己,正己先修身,党员干部要不断拧紧思想“开关”,拉紧作风“阀门”,补足精神之“钙”,以“检身若不及”的自觉凝心聚力、修身塑型,始终坚持刀刃向内、刮骨疗毒,以身作则作示范,率先垂范作表率,自觉做到每日“三省吾身”。要在立根铸魂、固本培元的思想淬炼中,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不断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以“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仰锻造“硬脊梁”,迎接新挑战。

      以赤诚的为民情怀“正”心,锻造“真”本事。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党员干部要端正心态,摆正位置,自觉树牢“公仆”意识和“孺子牛”思想,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要树牢“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

     毫末必去”的为民意识,真正做到急民之所急、想民之所想、盼群众之所盼;厚植“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人民情怀,常怀为民之心、常思利民之策、常行惠民之举。要情系群众当好群众的暖心人、贴心人,主动去到条件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在脚踏实地为民办事中磨出“金刚钻”,在一心一意为民服务中揽下“瓷器活”,在摸爬滚打和层层历练中锤炼过硬的本领,练出两把“真刷子”。

      以务实的工作作风“正”行,锻造“铁”肩膀。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党员干部要以“实”字开头、“干”字为先,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始终坚持以求真务实、实干笃行的姿态“正”行,遇到困难不逃避绕道,遇到问题不搪塞敷衍。面对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迎难而上、知难而进,不叫苦喊累、避重就轻;面对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要敢挑重担、攻坚克难,不望而却步、半途而废;面对重大原则问题要立场坚定、旗帜鲜明;面对急难险重的任务,要豁得出来、顶得上去。要以“骨头挑硬的啃,事情挑难的做”的责任担当,以“踏平坎坷成大道,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勇气魄力,将肩上的“担子”一肩一肩挑下去,从而在不断地闯关夺隘中磨砺出不惧任何艰难险阻的“铁肩膀”,奋力挑起为民“千斤担”、扛起民族“复兴旗”,大步迈向新征程。

      年轻干部要练好“六大内功”

      近日,习近平在 2021 年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年轻干部生逢伟大时代,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必须练好内功、提升修养,做到信念坚定、对党忠诚,注重实际、实事求是,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坚持原则、敢于斗争,严守规矩、不逾底线,勤学苦练、增强本领,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不辜负党和人民期望和重托。“信念坚定、对党忠诚,注重实际、实事求是,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坚持原则、敢于斗争,

     严守规矩、不逾底线,勤学苦练、增强本领”48 字是对年轻干部提出的总要求,概括起来就是新时代年轻干部必须练好的“六大内功”,是促进年轻干部健康成长、担当作为的行动指南。

      练好“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赤心功”。习近平指出,理想信念坚定和对党忠诚是紧密联系的。理想信念坚定才能对党忠诚,对党忠诚是对理想信念坚定的最好诠释。理...

    篇五:新时代共产党人的斗争精神心得

    贯彻关于伟大斗争的重要论述

     心得体会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胜利实现我们党确定的目标任务,必须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同时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斗争精神,既是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共产党人加强政治建设的有力武器。新时代,要深刻把握伟大斗争的理论意蕴和实践指向,保持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不竭动力。

     一、伟大斗争需要牢记党的历史,从近百年斗争历程中汲取精神动力

     马克思把为人类解放而斗争作为毕生的不懈追求。不论是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还是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和发

     展,其光辉而曲折的历程无不充满着顽强斗争和艰辛探索。我们党自诞生之日就继承和发扬了马克思主义倡导的勇于斗争精神。从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到改革时期,我们党都坚持顽强拼搏、长期斗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改革开放、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都是在斗争中诞生、在斗争中发展、在斗争中壮大的。”我们党 98 年波澜壮阔的历史,就是一部艰苦卓绝的奋斗史、可歌可泣的斗争史。

      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具有的精神状态和政治品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挑战,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问题。国际形势波谲云诡,周边环境复杂敏感,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繁重,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化解重大风险,解决困难问题,必须要发扬斗争精神,加强斗争历练,增强斗争本领。

     二、伟大斗争需要把握科学规律,不断深化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根本认知

      马克思主义所强调的斗争不是盲目斗争,而是在客观规律指导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并且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社会规律不会自发形成和自动实现,始终离不开人的实践活动。斗争作为一个重要的哲学概念,既是唯物辩证法对立统一规律中的重要范畴,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实现自

     身历史使命的必由之路,具有普遍规律性。由此,只有从规律的高度分析和看待斗争,我们才不会陷入盲目斗争。

      我们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自觉认识规律,科学把握规律,正确运用规律,带领人民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经验证明,只要斗争实践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就会化解风险、取得胜利。因此,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把握社会规律,不断进行伟大斗争。

     三、伟大斗争需要着眼鲜活实践,在推动实践发展中运用科学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和基本的观点是实践的观点。斗争精神是马克思主义自身所具有的精神特质,这一精神只有深深植根实践、努力服务实践,才能不断创新发展。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经过浴血奋战,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新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时代发展,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

     课题,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在实践基础上进行的伟大创造,也极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从理论走向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这个时代的问题,准确把握、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伟大斗争紧跟时代潮流,坚持问题导向。进行伟大斗争不是简单口号,而是破解困难和问题的务实举措与具体实践。中国共产党人的斗争,都着眼于直面矛盾问题和化解风险挑战。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只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进行伟大斗争,才能化危为机、转危为安、披荆斩棘、行稳致远。

     四、伟大斗争需要坚守政治立场,让人民根本利益得到切实保障

      《共产党宣言》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所提倡的斗争并不是为了个人,而是为了解放全人类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人民立场是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毛泽东同志指出,“兵民是胜利之本”,“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

     众之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凡是危害我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各种风险挑战”,“只要来了,我们就必须进行坚决斗争,而且必须取得斗争胜利”。这就要求,必须把准方向、站稳立场、坚持原则,坚决维护事关我国发展的核心利益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在斗争中争取团结,在斗争中谋求合作,在斗争中争取共赢。”这一科学论断,有力彰显了我们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不懈追求和历史担当。伟大斗争作为坚守人民立场的斗争,必须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紧紧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必须坚决防范各种重大风险挑战,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和人民根本权益;必须努力实现党的十九大擘画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蓝图,让人民利益得到最大限度保障,让人民享受进行伟大斗争带来的改革发展稳定丰硕成果,最终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篇六:新时代共产党人的斗争精神心得

    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双月刊) 2021 年第 1 期论新时代共产党人的斗争精神*钟瑞添 陈宏达[内容提要] 伟大的事业、伟大的梦想,必须靠伟大的斗争来实现,必须大力弘扬伟大的斗争精神。秉持斗争精神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固有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凝结的宝贵经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秉承马克思主义政党高昂的斗争精神传统,结合新的时代特征和党的新的时代使命,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实现了对斗争精神的传承与创新。在新时代,弘扬伟大的斗争精神必须紧密结合时代要求,科学把握斗争规律,提高斗争实效。[关 键 词] 新时代 马克思主义政党 共产党人 斗争精神伟大的事业、伟大的梦想,必须靠伟大的斗争来实现,必须大力弘扬伟大的斗争精神。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事业,就是在斗争中奠基、在斗争中发展、在斗争中壮大的。对“斗争精神”的论述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一项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党领导的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正在如火如荼进行,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我们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着一系列重大风险考验。胜利实现我们党确定的目标任务,必须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① 在这样的背景下,深刻领会共产党人斗争精神的理论渊源和深刻内涵,悟透共产党人斗争精神的时代特点,把握在新时代弘扬斗争精神的基本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一、秉持斗争精神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固有特征无产阶级政党是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的先进部队,是工人阶级为了实现全人类解放而组织起*本文得到广西“八桂学者”研究团队支持计划和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杰出人才支持计划的支持。①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 3 卷外文出版社 2020 年版第 225 页。来的具有高度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战斗组织。斗争精神之于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一种历史使命,即以革命手段推翻资本主义罪恶制度; 是一种精神状态,即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 是一种自我革命的自觉,即以此来保持自身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秉持高昂的斗争精神,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 7 4 —DOI:10.16502/j.cnki.11-3404/d.2021.01.006

     固有特征。( 一) 马克思、恩格斯奠定了无产阶级政党斗争精神的实践基础马克思、恩格斯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对无产阶级政党斗争精神的形成无疑具有奠基性的贡献。无产阶级政党的斗争精神脱胎于对脱离实践的旧哲学的批判,在指导无产阶级斗争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第一,在对旧哲学的批判中确立无产阶级先进政党斗争精神的哲学基础,在与各种错误思潮的斗争中实现党的指导思想的科学化。马克思进入社会的第一份职业就是担任《莱茵报》的编辑,这期间他第一次深刻地感受到,自己曾经热衷的黑格尔哲学体系并不能支撑自己的“善良的‘前进’愿望”① ,反而显示出了与实践发展相悖的巨大反差。1845 年春,马克思写作《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批判了费尔巴哈哲学的历史唯心主义,指出: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提出了新唯物主义的立足点———“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②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马克思、恩格斯深入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的小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彻底清除了旧哲学的影响,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1847 年,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第一次系统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这为人们理解劳动者阶级与社会历史发展之间的关系,搭建了一条通达的桥梁,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始终坚持认为: “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③第二,在斗争中实现无产阶级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无产阶级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④这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所在,也是无产阶级政党纯洁性的根本所在。作为以人民的彻底解放为己任的先进政党,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了无产阶级政党的双重优势,即“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 在理论方面,他们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⑤ 。可见,无产阶级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必须在革命斗争的实践中才能真实地体现出来,没有斗争就没有先进性和纯洁性可言。为了摆脱杜林主义对党的革命性的消极影响,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全面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揭示了杜林企图将“这种枯燥的、干瘪的、软弱无力的传教士的思维方式……强加给历史上最革命的政党”⑥ ,以消解无产阶级革命斗争意志,维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小资产阶级实质。第三,在斗争中坚定无产阶级政党的历史使命。马克思、恩格斯多次强调: “在当前同资产阶级对立的一切阶级中,只有无产阶级是真正革命的阶级。”⑦ 1871 年 5 月,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总结巴黎公社的革命斗争经验时,对无产阶级政党如何践行历史使命进一步展开了论述。他强调: “只有工人阶级才能以‘公社’这个字眼来表达,并以战斗的巴黎公社来开创这一新的憧憬……无产者对全社会负有消灭一切阶级和阶级统治的新的社会使命,只有在这一使命激励下的无产者才能够把国家这个阶级统治的工具,也就是把集权化的、组织起来的、窃据社会主人地位而不是为社会做公仆的政府权力打碎。”⑧ 坚持斗争,是无产阶级政党实现自己历史使命的必由之路。( 二) 列宁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斗争精神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贯彻了彻底的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精神,领导俄国人民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帝国主义时代世界社会主义革命运动的新纪元。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继承和发展无产阶级政党的斗争精神,是列宁对马克思— 8 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①②③④⑤⑥⑦⑧《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2 卷 2009 年版第 588 页。《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1 卷 2009 年版第 506—506 页。《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1 卷 2009 年版第 527 页。《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2 卷 2009 年版第 44 页。《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2 卷 2009 年版第 44 页。《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9 卷 2009 年版第 192 页。《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2 卷 2009 年版第 41 页。《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3 卷 2009 年版第 194 页。

     主义理论的重大贡献。第一,紧跟时代弘扬马克思主义政党无畏的斗争精神。经历了 19 世纪末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相对平静的发展阶段,随着俄国 1905 年革命的爆发,以俄国为中心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高潮逐渐形成。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资本主义完成了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随之,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性质、对象、任务和形式也相应发生了变化。列宁敏锐地把握住了时代的发展变化,成功地把马克思主义推向了列宁主义阶段,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斗争精神赋予了帝国主义时代的特定内容: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垄断阶段,是腐朽的资本主义、垂死的资本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 由于“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由此就应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① ;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历史使命,就是要带领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准确把握革命契机,充分利用尖锐的社会矛盾发动革命,敢于斗争,敢于胜利,首先在一国战胜资本主义,创造社会主义发展的政治前提。第二,瞄准时代任务制定正确的斗争策略。列宁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建设无产阶级先进政党的理论,并结合时代进步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从时代任务出发,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了正确的斗争策略,保证历史使命的实现。列宁建党学说最重要的特色是把民主集中制确定为党建的组织基础。在列宁看来,担负着为无产阶级争取政治自由艰巨使命的先进政党,就必须坚决摒弃工联主义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一个有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和坚强有力的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才能完成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列宁还认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根据形势和任务的变化制定正确的斗争策略方针,才能带领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完成时代任务。1914年 8 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战争使集各种社会矛盾于一身的沙皇俄国危机四伏,形成了列宁称之为“帝国主义统治链条的薄弱环节”的革命形势,大大加速了革命的爆发和沙皇专制制度的灭亡。根据难得的革命契机,列宁提出了“使本国政府在帝国主义战争中失败”和“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的斗争策略,推动了革命高潮的形成。1917 年 3 月,俄国爆发二月革命,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结束了俄国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出现了工兵代表苏维埃和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奇特局面,使得无产阶级革命对国家的态度具有了“实践的意义”。②为此,列宁为布尔什维克提出了“不给临时政府任何支持”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斗争策略 ③ ,带领革命群众一举推翻了资产阶级政权,夺取了十月革命的胜利。第三,在斗争中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列宁联系俄国当时革命的实际状况,更加注重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1902 年,列宁就在《怎么办?》一书中,阐明了坚持指导思想的科学化对党的革命事业的重要意义,“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④列宁还摘引恩格斯在《德国农民战争》中的话,强调“理论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支撑。⑤俄国 1905 年革命之后,列宁进一步看到了坚持鲜明党性和政治独立性对于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以推动俄国革命斗争的重要意义。他指出: “严格的党性是阶级斗争高度发展的伴随现象和产物。反过来说,为了进行公开而广泛的阶级斗争,必须发展严格的党性”,“严格的党性则是使阶级斗争成为自觉的、明确的、有原则的斗争的条件之一”。⑥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在 1920 年的《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中对党的革命斗争经验进行了系统总结,强调: “俄国无产阶级专政取得胜利的经验向那些不善于思索或不曾思索过这一问题的人清楚地表明,无产阶级实现无条件的集中和极严格的纪律,是战胜资产阶级的基本条件之一。”⑦ 随着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列宁晚年逐渐意识到制度建设对于坚守党的正确的斗争方向和斗争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我们怎样改组工农检察院》和《宁肯少些,但要好些》两篇文— 9 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①②③④⑤⑥⑦《列宁选集》第 3 版修订版第 2 卷第 554 页。参见《列宁选集》第 3 版修订版第 3 卷第 109 页。《列宁选集》第 3 版修订版第 3 卷第 14 页。《列宁选集》第 3 版修订版第 1 卷第 311、312 页。参见《列宁选集》第 3 版修订版第 1 卷第 313—314 页。《列宁选集》第 3 版修订版第 1 卷第 672、678 页。《列宁选集》第 3 版修订版第 4 卷第 135 页。

     章中,列宁对苏维埃俄国国家机关改革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思考,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三) 中国共产党人对斗争精神的坚守与创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拨正了中华民族文明史的发展方向,中国人民的命运真正掌握在了自己手中。中国共产党人坚守和创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奠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斗争精神,代代传承,指引着共产党人前进的征途。第一,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锻造和坚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斗争精神。其一,坚守初心,明确斗争方向。诞生于灾难深重旧中国的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确立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与使命。中国共产党人自觉地把这一历史重担扛在自己的肩上,以敢于牺牲、乐于奉献的斗争精神,开辟了夺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道路,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创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其二,悟透国情,开辟独特的斗争道路。在一个农村人口占 80%以上的落后的农业大国,革命道路没有现成的模板可供参考。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冲破了教条主义和机会主义的禁锢,成功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独特的中国革命道路。1949 年 3 月在西柏坡召开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决定将党今后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至城市,这标志着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的历史任务的完结,但在探索和实践这条革命道路中锻造的共产党人的斗争精神,已经深深地烙印在党的精神印记之中。其三,激浊扬清,夯实斗争的思想基础。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全党,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先进政党的前提条件。在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提出了革命队伍必须加强无产阶级思想教育,克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历史任务。“延安整风运动本质上是一场全党的学习运动,就是要统一全党思想,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为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奠定基础。”① 其四,吐故纳新,打牢斗争的组织基础。我们党从成立的第一天起,就有一些思想不纯、动机不纯、作风不纯的投机分子混进党内。在整个民主革命进程中,我们党坚持把吐故纳新作为一项经常性的措施,及时清除附在自身之上的不良成分,保证肌体健康,确保斗争的能力和水平。第二,在社会主义建设过...

    篇七:新时代共产党人的斗争精神心得

    :浅谈新时代党员干部的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

     摘 要:党员干部永远保持斗争精神是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内在要求,也是我们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有力思想武器。党员干部要从马克思主义立场中锤炼斗争本领,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汲取斗争智慧。

      关键词:斗争精神;马克思主义;斗争本领

      2019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为中央党校学员讲授的第一课中,“斗争”一词高频出现多达 56 次,强调干部要有“斗争性”是其此次讲话的重中之重。在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时,习近平总书记着重强调党员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既是对年轻干部的谆谆教导,也是对广大党员的再号召和再动员,为全体党员干部在今后工作实践中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提供了思想和行动的指南。

      一、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是马克思主义固有的精神特质

     斗争精神、斗争本领从哪里来?从根本上来讲,学懂、学精并能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才是党员干部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的理论源泉。党员干部以“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顽强意志永远保持斗争精神,是当前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内在要求。

      党员干部的斗争精神源于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信仰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本色,马克思主义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具备了为人类解放而斗争到底的崇高品格。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以及毕生追求的伟大事业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这也是当前我们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永恒的价值追求。中国共产党人怀着马克思主义的崇高信仰,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人民幸福民族复兴的大业之中。正如恩格斯在其著作中所说:“斗争是马克思生命的要素”,中国共产党人继承了马克思的斗争精神砥砺前行,新时代我们需要大力弘扬的就是这种斗争精神。尤其是在当前,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各种考验,部分党员干部政治意识出现偏差,突出表现在对原则问题的把握上、对重大政治问题的敏感度上以及党内

     的各种斗争问题上。因此加强党员干部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是一项长期而迫切的政治任务,党员干部深刻领悟马克思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的思想内涵,一定会经受住任何艰苦斗争的考验。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风险与挑战并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必须发扬斗争精神,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牢牢掌握這个有力的思想武器。

      二、党员干部要从马克思主义立场中锤炼斗争本领

      马克思非常注重斗争精神,“斗争”这个词仅在《共产党宣言》一文中被提到就多达 32 次,马克思将斗争精神融入到了共产党人的血液和灵魂,是全世界共产党人锤炼斗争本领的宣言书。习近平在讲话中强调,“领导干部要在复杂严峻的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真正锻造成为烈火真金。”事实证明,只有在各种各样的斗争实践中历经锤炼,党员干部才能够真正地增强斗争本领。斗争本领指的是党员干部不仅要拥有在实践中敢于斗争的精神,同时还要在思想上打牢善于斗争的理论基础,这就要求党员干部必须真正地学懂弄通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只有牢固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才能真正做到时刻保

     持共产党人政治上的坚定和理论上的清醒。党员干部增强斗争本领离不开斗争精神这一重要载体,斗争不是用嘴说的,而是实实在在的付诸行动。习近平指出,“当严峻形势和斗争任务摆在面前时,骨头要硬,敢于出击,敢战能胜”。这种严峻的形势和艰巨的任务要求党员干部要在实践中多承担急难险重的工作任务,把实践作为增强斗争本领的重要渠道,始终保持敢于斗争、乐于斗争的鲜明政治品格和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努力锤炼敢于较真碰硬的斗争本领,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精神和毅力经受住各种重大斗争的考验。

      三、党员干部要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汲取斗争智慧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随着时代的发展、实践的检验和科学的进步而发展。实践证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其形成之初和之后的发展中,一直坚持“革故鼎新、一往无前”的斗争精神和“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奋斗精神,并且在这种斗争精神鼓舞的“艰辛理论探索”中领悟斗争智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牢记优秀的革命传统,保持昂扬向上的斗争精神,不管是

     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丢掉斗争精神都是不行的。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场伟大的社会革命,习近平总书记也在各种场合一再强调,“领导干部要主动投身到各种斗争中去,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亮剑,在矛盾冲突面前敢于迎难而上,在危机困难面前敢于挺身而出,在歪风邪气面前敢于坚决斗争。”这就要求全体党员领导干部无论在实践中面对什么样的困难和挑战都必须首先安心做好本职工作,同时还要在工作中始终保持英勇无畏的革命斗争精神。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工作就是斗争。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就是为着解决困难去工作、去斗争的。习近平总书记说在梁家河七年的上山下乡生活中,毛泽东同志说的话对他影响至深,他说“这是我获益终生的东西”。他在《之江新语》中曾引用过毛主席这段话,今天读来可谓意义深远。

    推荐访问:新时代共产党人的斗争精神心得 共产党人 新时代 斗争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