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铭公文网 - www.sddayugaoke.com 2024年05月11日 23:21 星期六
  • 热门搜索:
  •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武汉的发展历程9篇

    浏览数: 发布时间:2022-09-18 18:55:06

    武汉的发展历程9篇武汉的发展历程 地图见证武汉十年发展历程肖剑平1冯平1李建沂2(1武汉市测绘研究院,武汉市万松园路209号,430022;2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武汉的发展历程9篇,供大家参考。

    武汉的发展历程9篇

    篇一:武汉的发展历程

    见证武汉十年发展历程肖剑平1冯 平1李建沂2(1 武汉市测绘研究院,武汉市万松园路209号,430022;2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武汉市珞喻路1037号,430074)Maps Testify the Development Track about the City of WuhanDuring the DecadeXIAO Jianping 1 FENG Ping 1 LI Jianyi 2(1 Wuhan Geomatic Institute,209 Wansongyuan Road,Wuhan 430022,China;2 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1037 Luoyu Road,Wuhan 430074,China)文章编号:2095-6045(2014)02-0059-04 文献标志码:A测绘地理信息Journal of GeomaticsVol.39 No.2Apr. 2014第39卷第2期2014年4月摘 要:立足武汉现状,从城市风貌、城市建设、城市生活等方面用地图和文字进行描述,通过面、线、点将武汉的十年变化在空间上进行定位和说明,以“数字武汉”的形式勾绘出武汉的每一个发展步伐,见证“魅力武汉”的实质和内涵,以最直观的方式展示了武汉的十年变迁。关键词:建成区;立体交通;绿色屏风;幸福武汉;可持续发展中图法分类号:P28Abstract: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Wuhan,from the appearance of the city,city construction,city life.Maps record of Wuhan’s changes by plane,line,point,with:“Digital Wuhan”drawing her every development pace,to wit⁃ness“the charm of Wuhan”essence and connotation,the resultof which let the reader understand Wuhan the most.Key words:established section;stereo traffic;green screen;happy Wuhan;sustainable development武汉素有“九省通衢”和“江城”的美誉,这里滨水交织如画,路网贯穿东西南北,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十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进行得如火如荼,真正出现了“大武汉”、 “大建设”、 “大发展”、 “大繁荣”的景象。武汉这十年的变化从实体上有水、有园、有路、有桥、有隧、有房、有车、有人,从颜色上有蓝、有绿、有红、有黑、有白。无论是城市区域划分、建成区范围、市容市貌、道路、居民小区、湖泊、地名地址等的变化,还是城市人口、市民生活、城市管理、招商引资的变化,都在不同时期的地图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1_2] 。1 三镇格局,由一水相隔到环环相扣武汉主城区依托“两江交汇,三镇鼎立”的历史格局,在城市发展进程中,由于发展速度和发展方向不均衡,素有文化之城武昌、商业之城汉口、工业之城汉阳的功能划分。从50年代到90年代,汉口的租界区和汉正街商业区集中在沿江一带,汉阳围着汉阳大道和鹦鹉大道建设和生产,武昌集中在武钢工业区和武昌老城区范围内,几十年如一日。近年来,随着开发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面貌日新月异,按照“三镇三城”理念,三镇在城市功能、人文环境和生活氛围等方面均衡发展,通过快速路和过江通道实现高效便捷的连接。1.1 城区建成区范围的变化在房地产业形成的初期,城市居民活动范围仅局限于内环范围的主城区内,内环到三环之间都是大大小小的城中村包围着。十年来,由于国民经济的突飞猛进及房地产业的迅猛发展,尤其是随着外来人员的进城务工及各经济体的投入,人们的活动范围不仅遍布武汉三镇的角角落落,而且已逐步扩大到各城郊结合部,建成区面积扩大到原来的 2~3倍,如图1所示 [3] 。1.2 城市建设与发展空间布局的变化历年来,人们概念中的武汉即为武汉中心城区,范围主要为三环线以内,总面积约680 km,如图2所示。2002 年城区规划范围如图 2 细线区域所示,到2010 年规划面积扩大到包含外环范围的都市发展区,将6个远城区的城郊结合部包含在远景规划范围内,总体规划面积扩展到3 261 km,如图2粗线区域所示。无论从理论数据还是从图面上看,城区规划面积扩大了近2倍,这些新延伸区域与中心城区毗连

     东湖开发区 发展区内开发区 经济技术开发区图3 开发区范围示意图2002年中心建成区2012年中心建成区2002与2012年对比 建成区与中心城区和发展区对比图1 建成区发展变化图成片,共同构成都市发展区,成为主城人口疏散地和主要的工业布局区。1.3 经济开发区的发展变化近年来,随着政策、资金、技术、人才的不断投入,自三环线向外环及各新城区呈散射状延伸出一批经济活跃区,如图3所示,这些新延伸区域主要是东湖高新区、武汉化工区、汉口北商贸物流枢纽区、吴家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武汉经济开发区等。这些开发区从区域面积、发展规模、发展速度、发展质量上都呈蒸蒸日上的态势,尤以西南角的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东南角的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最为突出。以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例,自1998年以来向东、向北、向南3个方向扩展,面积从24 km逐步扩大到现在的 518 km,扩大到 10 年前的 20 多倍,如图3右所示。图2 都市发展区范围示意图2 交通建设体现在线上,落脚在点上古人云“要想富,先修路”,武汉有史以来就有“九省通衢”之称,主要体现在铁路和水运交通上。随着经济的发展,常规的铁路及水路运输已远远满足不了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现代经济社会要想富,更应该以交通为发展前提。由于受不可再生的土地资源限制,现在的道路不仅局限于地表这个平面上,而是充分挖掘地表、地下、地上的三维空间,重点发展高架、地下交通。远程交通以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及航空运输为主,而城市则以快速、高架和地下的立体交通为发展方向。近几年是武汉城市建设的大发展时期,主城骨架道路、过江交通、快速出口路时而露出新面孔。2.1 对外交通的发展变化对外交通有快速铁路、高速铁路、城际铁路、高速公路、环线、快速路以及配套的火车站、汽车站建设等。快速铁路2008年通上海、2012年通宜昌和郑州,高速铁路2009年通广州、2012年通北京,实现了武汉5 h东达上海、北达北京,4 h南达广州和深圳;高速公路增加了京港澳、大广及沪蓉、沪渝两横两纵穿东Journal of Geomatics Apr. 2014 Vol.39 No.260

     图5 城区交通示意图2002年城区路网图 2012年城区路网图①都市发展区现状路网图②环线示意图④快速路网示意图③高速路网示意图西、连南北的四条高速,形成了以武汉为中心,至合肥、长沙、南昌、郑州等省会城市的2 h快速交通圈。武汉城市圈的高速出口增加到9个,形成“武汉城市圈”的1 h交通网,如图4所示。2.2 市内交通线路的发展变化从图5所示的2002城区路网图可以看出,交通基本上在一个平面内进行,二环仅是个概念问题,三环只有汉阳段通车,出口路只有零星一两条,城区内道路稀疏,断头路较多,道路没有成网。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及城市人口的膨胀,尤其随着汽车业的发展和经济活跃区的外延,人们的活动空间不断地向广度和深度上发展,为解决山水自然阻隔的交通难题,辅以大量的桥、高架、隧道进行连接。十年来,在加快对外交通建设的同时,为满足日益膨胀的市内交通压力,政府加大力度改善交通,具体体现在环线、快速路、主干道、轨道交通、高架桥、立体互通、过江河通道等方面。现在的武汉环线路、快速路、主干道路网成型,轨道交通交织,市民出行十分便捷。2.3 道路辅助设施的发展变化随着经济和人口的增长以及城市结构和功能的变化,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造成了过江交通和快速交通需求的增长。几年来,长江上的通道连通了包含阳逻、天兴洲、二七、白沙洲等长江大桥以及长江隧道等 5 个通道;二环线上增加了 4 座立交桥和两个隧道;三环线上增加了27座立交桥,绕城高速公路上增加了24个互通。目前,已完全实现了武汉三镇之间的互通,武汉三镇半小时到达火车站、机场。随着三大火车站建设后投入使用,武汉对外运送旅客的能力明显增强。3 城市发展近十年,在承担着国家“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创新型城市、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试点城市等一系列重大国家战略使命的同时,城市定位由“中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中部中心城市”到“国家中心城市”。在每一个战略支点,充分依托现有资源,加大环境的改造力度,采取利用与改造并举,城市整体风貌出现历史性的变迁。伴随着飞架南北的桥梁排成排,高架及地下交通穿如织,江河湖泊水波荡漾、绿色屏风映眼前等惠民工程的建设,在“镇”民向“市”民的演变中,幸福的笑脸在武汉人的脸上荡漾。

     “幸福武汉”的实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1 居住环境的发展变化武汉素以“三镇”闻名,在三镇中心城区分布着大片的旧城区,建成区中间及外围穿插着大大小小、密密麻麻的城中村。近年来,武汉各级政府加大力度对城中村和旧城进行改造,随着“脏、乱、差”的城中村改造成一个个环境优美、配套合理的生活小区,改善了市民生活环境,提升了市民生活质量。3.2 山水园林环境建设近年来,武汉紧紧围绕宜居城市、园林绿化城市理念,大力开展山水园林城市建设。一方面加大城区湖泊的保护和建设力度,加强滨江滨水环境建设,将湖边湿地开发成湿地公园、绿化公园等,并且在加强湖泊周边环境开发建设的同时,加大手笔进行生态水网建设,目前,已完成东沙连通工程和汉阳6湖连通工程。另一方面,在建设黄鹤楼文化公园、解放公园、中山公园等公园广场绿地系统的基础上,在有条件的地方进行“绿色屏风”建设。目前已建成外环环城林带、三环线绿化景观带、东沙连通生态廊道、张公堤城市森林公园等,如图6所示。随着一批批新建游园、绿图4 武汉对外交通示意图肖剑平等:地图见证武汉十年发展历程 2014年第39卷第2期61

     图6 山水园林绿化发展变化示意图图7 五大工业板块分布示意图图8 主要商圈分布图化带、湿地公园、别墅群、绿化广场等逐步成为城市的“肺”和“肾”,人居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3.3 人文环境的发展变化在加大自然环境建设的同时,十年间,武汉中心城区的人文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建了一批市政、文化广场,最具代表性的有武汉全民健身活动中心、琴台大剧院、武汉天地、武汉火车站、武汉极地海洋世界、光谷步行街、辛亥首义博物馆(新馆)、武汉欢乐谷、楚河汉街、武汉国际博览中心、武汉市民中心、湖北省图书馆(新馆)等,为市民休闲、娱乐、学习、出行等提供舒适的环境。3.4 工业区的发展变化武汉是传统的重工业城市,具有雄厚的产业基础,在钢铁、汽车、冶金、造船、纺织等方面具有相对完善的产业链与产业门类。近年来,为了塑造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空间,武汉工业的空间布局从中心城向外转移,将重心转移到都市发展区三环之外的区域。以青山、关山、沌口、吴家山、汉口北等为重点发展区,建设五大工业板块,如图 7 所示,重点发展汽车、钢铁、化工、光电子、生物医药、制造、商业服务、物流服务、高技术服务产业等。3.5 商业中心发展变化武汉有史以来就是中国重要的商业中心,尤其是以汉正街小商品市场闻名。随着城市和经济的发展变化,一环以内的商业中心受交通、用地等的限制,发展受到很大的牵制。商业要发展,区位优势很关键。近年来,在发展三镇中心商圈的同时,为避开购物扎堆而造成交通拥挤、停车难等实际问题,沿着主要干道、围绕重点生活小区和开发区,呈散射状向二环、三环范围发展,如图8所示。在汉口,将汉正街整体搬迁至汉口北,将建材、汽车销售搬迁至后湖,开发汉口北、后湖、吴家山商圈;在汉阳,沿东风大道、鹦鹉大道发展王家湾、沌口、四新商圈;在武昌,主要围绕武汉火车站和光谷,开发楚河汉街和光谷步行街两大商业街,发展杨春湖、鲁巷、南湖商圈,为市民提供舒适、便捷的购物环境。4 结束语这十年是武汉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城市面貌辞旧换新、城市功能走向齐备和城市精神昂扬向上的节点时刻, “中国桥都”、 “地铁时代”、 “绿色之城”、“东方水城”这些概念性的图景已逐渐浮出水面。湖北省和武汉市历代领导都十分重视科技创新和环境建设,充分利用“中部崛起”的政策机遇,提出“武汉城市圈”的发展战略。新一代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时指出:绿水青山是最好的金山银山,并且高度关注武汉发展,强调努力把长江流域打造成黄金水道。在新的历史机遇的驱动下,湖北将立足“中国立交桥”的区位优势,武汉将以新的精神面貌和发展态势出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共同期待“幸福武汉”、 “美丽武汉”的欣欣向荣。参考文献[1]祝国瑞,俞连笙,何宗宜,等. 地图学[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2]廖克. 现代地图学的最新进展与新世纪的展望[J].测绘科学,2004,29(1):5_9[3]王欣,郑贵州. 地图制图发展及地图可视化[J]. 北京:测绘通报,2002(S1):58_60收稿日期:2013 _ 06 _ 14。第一作者简介:肖剑平,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和测绘质量检审工作。E-mail:xjpwhkc@sohu.comJournal of Geomatics Apr. 2014 Vol.39 No.262

    篇二:武汉的发展历程

    武汉的近代史论文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关于武汉的近代史论文》的内容,具体内容:革命军攻克总督府,占领武昌,消灭清军大批有生力量,在中国腹心地区打开一个缺口,成为对清王朝发动总攻击的突破口,并在全国燃起燎原烈火,沉重打击了清政府,致使 1912 年 2 月清帝被迫退位,结束...

     革命军攻克总督府,占领武昌,消灭清军大批有生力量,在中国腹心地区打开一个缺口,成为对清王朝发动总攻击的突破口,并在全国燃起燎原烈火,沉重打击了清政府,致使 1912 年 2 月清帝被迫退位,结束了二百多年清王朝封建统治和二千多年君主专制统治。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欢!

     篇一

     《中国近代史中国共合作在武汉抗战史中的重要性》

     【摘要】中国近代史抗战时期中,国共的关系融洽并有着合作关系,也在历史上了营造了少有的融洽期,文章具体从五点显著的特点当中做出了总结,并对于今天推动海峡两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统一大业的早日完成,有着极为重要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合作;重要性

     前言

     从 1937 年 12 月 13 日南京失陷、17 日蒋介石发表《我军退出南京告国民书》到 1938 年 10 月 25 日武汉撤退,即为武汉抗战时期,周恩来称之

     为第二个武汉时期。此阶段,国民党的统治中心迁入武汉,中共中央代表团来汉,各民主党派及无党派爱国人士,文化界、宗教界、科技界等的知名人士也都云集武汉。武汉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心和实际的战时首都。迎来了国共合作、全民协力的辉煌抗战局面。以保卫大武汉为战略指导思想的武汉会战,成为抗战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实现了中国抗日战争由战略防御到战略相持阶段的重要转折。国民党与共产党作为当时中国社会最大的两个政党。各自都有军队与政权,其合作抗战,对于保卫大武汉战略的实现、相持阶段的到来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正是国共两党的共同努力,造就了武汉抗战时期的辉煌。而这一时期过后。两党的亲密合作就不复存在了,抗战也随之变得更为艰难。应当承认,武汉抗战时期在抗日战争和国共关系的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重温这一段历史,回味期间两党默契相处、同舟共济的点点滴滴,在统一大业尚未完成的今天,是极为必要的。本文试就武汉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关系的特点作一番考查。

     1.中国近代史国共合作诚意倍显

     由于日本帝国主义欲迅速实现其速战速决的计划,其在占领东北、华北、华东等大片国土后,借着南京战役的胜利,进犯中原,并狂言道:"只要攻占汉口――就能支配中国。"面对日军的步步进逼,国民党广大爱国官兵虽进行了英勇的抵抗,但正面战场的对日作战。还是节节败退,溃不成军。整个中华民族危在旦夕。

     此种严峻情势下,国共双方为挽救民族危亡合作抗战的愿望较前一阶段更为强烈。

     此前,因两党的长期对立与仇恨一时难于消解。虽两党开始尝试合作,

     但彼此间信任不足。自国共双方谈判开始,蒋介石就担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对其造成威胁。到全面抗战爆发,蒋介石仍一度坚持不给共产党以军事指挥权,并怀疑"共党思乘对外战争之机会,发动其阴谋"。因而,中共虽坚持"拥蒋抗日"的统战政策,但不能不对蒋介石的抗战决心有所担心,并对国民党在民主民生等问题、特别是在动员民众方面的政策,始终持批评态度。

     而步入武汉抗战时期,基于民族救亡的共同任务,国共双方的态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就共产党而言,为使国民党方面大开合作之门,中共捐弃前嫌,"与国民党坐在谈判席上共商抗日大计"。在政治方面,中共确立了国共两党"共同负责、共同领导、互相帮助、互相发展"的统一战线总方针。对于具体的政治统战工作,毛泽东于 1937 年底,也明确指出,对国民党要"切实的具体的帮助,多采取建议的方法","依照他们觉悟的程度与迫切的需要,提出适当的要求与口号,不要太高太左"。按照这些方针,中共对以前的一些做法做了改变,对国民党的要求也做出了让步。在军事上,中共中央指示中共军队要力争团结国民党共同作战,减少摩擦。1937 年 12 月,毛泽东致电前方领导人,提出:"必须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八路军对华北支军尤其对阎及各县地方政权、地方绅士,必须保持好的友好关系,一切须求合法与统一,减少摩擦,团结对敌。"

     2.中国近代史国共合作方式更为灵活

     国共双方的合作诚意推动着两党的合作抗战紧锣密鼓地展开。这就对国共到底该采取何种合作形式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双方进行了长时期的努

     力,打破了往日关于这一问题的僵局,最终形成了遇事协商、随时约见的合作方式。由于三青团无法协调好两党的关系,后中共六届六中全会又进一步讨论了国共合作的形式问题。毛泽东提出了国共长期合作的三种形式:其一,把国民党本身变为民族联盟,各党派加入国民党而又保存其独立性;其二,各党共同组织民族联盟,拥蒋为最高领袖,实现党外联盟;其三,没有成文,形式不固定,遇事协商,解决两党有关问题。按决议精神,中共派出代表多次与国民党磋商。最终两党基本上采取了中共提出的第三种形式。至此,无统战组织、遇事协商、随时约见的合作方式正式确立。这意味着国共双方在合作中处于较为平等的地位,彼此谁也不吃掉谁,两党在密切联合的同时各自又保持着独立性。

     这一合作方式的形成,是有其深刻历史根据与现实原因的。就历史根源看,从 1924 年持续到 1927 年的国共第一次合作,因蒋介石残酷屠杀革命人民而最终以失败告终。深刻的历史教训使中共认识到:没有国共合作,没有统一战线,革命无法取得成功;但有了国共合作,有了统一战线,如果党不善于在统战中保持独立性,革命仍然会失败。因而国民党没有接受跨党合作也就使得双方只能采取遇事协商、随时约见的方式。就现实情况看,战事的危急使国共两党的主要精力一直都投入到激烈的对日作战中,其它的事情无暇顾及。而遇事协商、随时约见,具有较多的灵活性。这使国共双方在处理两党共同事务,尤其是处理突发事件时,无须经过层层的统战组织和繁琐的工作程序,从而提高了办事效率,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更有利于双方的合作抗战。

     3.中国近代史国共合作内容更趋实际

     军事上,国共两党在军事战略上相互探讨,国民党方面在周恩来向其讲解《论持久战》的基本精神后深为赞赏,并据此制定了自己的战略指导思想;在具体的军事行动上,国共也是相互配合并取得了一些成功,对于台儿庄大捷,陈诚就承认了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八路军在华北的游击战争起了重要的配合作用。

     政治上,两党也展开了密切有效的合作,中国共产党促成国民党制定了《抗战建国纲领》,并积极帮助国民党实施其纲领,且在部分地区国共出现了地区性的共同纲领,如山西,国共两党就成功制定了,民族革命十大纲领>;国共双方还通过多次的政治磋商与谈判,就两党关系、具体合作任务等一系列问题达成一致,较之此前处于僵持状态的谈判局面有了令人振奋的进展。外交上,中共帮助国民党加强了与苏联的合作,蒋介石通过中共获得了许多关于苏联对中国抗战的态度、对国共关系的看法、对英美的政策等的信息;同时,为援助西班牙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中共与国民党协调一致,组织了"国际纵队"中的"中国支队"赴西班牙参战;此外国共两党还相互配合,积极对外宣传呼吁世界人民共同反对法西斯,包括争取日本反战力量的支持。

     正是由于国共两党在军事、政治、经济、外交等多方面富有成效的合作,才使武汉抗战时期取得了伟大的成就。

     4.中国近代史国共合作的国际环境更有利

     武汉抗战时期,正值法西斯势力在世界范围内活动猖獗之时。随着法西斯全球战略的展开,国际形势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客观上也使得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得以加强。中国的国共合作抗战,作

     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获得了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极大支持。

     一方面,国共的合作抗战得到了各盟国政府的支持。日本帝国主义的大举侵略与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严重威胁到英美等国的在华利益,英美等与日本法西斯的矛盾日趋尖锐,因而此时英美等从纵容日本侵略中国转而采取支持中国抗战的立场。美国总统罗斯福就曾于此时号召全国募捐 100 万美元支援中国的抗战。而此时的苏联已完成了工业化和农业的集体 化,实力大大增强,加紧了对中国抗战的援助,"1938 年两次贷款给国民政府,总计 1 亿美元。此外,还向中国提供飞机 565 架、坦克 82 辆、火炮 817门、汽车 700 辆、机关枪 6325 挺、子弹 645 万发、炮弹 140 万发。"同时,同受法西斯侵略的国家,如西班牙,其军事领导人此时期曾致电朱德,赞赏中国军民的抗战精神,支持中国的抗日战争。

     在这样有利的国际环境中,中国共产党积极地抓住时机,发展扩大国际统一战线,努力争取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支持,获得各国人民的同情,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同时,对于此时期日、德法西斯对国民党政府进行的多次劝降活动,中共及时地予以坚决揭露、严厉谴责,与国际消极方面进行斗争,从而维持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5.中国近代史国共合作作用巨大,影响深远

     政治上,国共两党的密切合作、融洽关系为相持阶段两党如何处理相互关系、维持国共两党的合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同时,两党的合作,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信心,促进了民族的团结和进步,保证了群众性的抗日救亡运动在相持阶段的展开,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经济上,

     国共协力完成沿海工业的内迁,保证了民族经济免受日军的掠夺与摧毁,为相持阶段中国抗战的继续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文化上,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团结一切爱国人士共同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武汉抗战文化运动,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成为整个抗战文化运动所掀起的第一个巨大浪头,推动着抗日洪流在相持阶段的继续前进。国共两党的合作在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取得的成就,为中国抗战相持阶段的到来夯实了基础,创造了有利条件,对于最终战胜日本帝国主义有着巨大的功劳。

     武汉抗战时期的国共合作抗战,也加快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进程。一方面,国共两党的军队此时沉重地打击了日军,有力地牵制了日军的兵力,使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宣告破产,从而使得德意日法西斯的"全球战略"中的第一步战略目标,即攻占苏联与中国,难以迅速变为现实,进而使得德意日三国无法很快进入第二步战略行动,即决战美国,统治世界。这样也就挫减了德意日法西斯的进攻锋芒,打乱了法西斯同盟的全球部署,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赢得了有利的时机。另一方面,国共两党的亲密合作、融洽关系,为世界人民团结起来抗击法西斯侵略树立了好的榜样。此时期,西班牙政府外交部长台尔戈育,在国联行政院讨论制裁日本侵华的会议上,就曾表示:"对于中国民族之英勇精神,表示敬意。"国共两党的合作抗战,有力地声援了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加快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进程,为最后战胜法西斯势力作出了贡献。

     6.结束语

     总体而言,中国近代史中武汉抗战时期国共两党虽有分歧,但相处融洽、合作密切。中国共产党正确地认识了这些特点,抓住时机,制定了一系列

     正确的合作方针与政策,促进了国共合作在此时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日本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史室。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第 2 卷(1 分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9。

     [3][日]古屋奎二.蒋总统秘录[M]。台北:台湾中央日报社,1977。

     [4]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中共党时参考资料:第八册[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5]法记者雷那向世界广播望积极援助我国抗战[N].武汉日报,.

     [6]余克礼,朱显龙.中国国民党全书[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

     [7]毛磊,刘继增,袁继成等.武汉抗战史要[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

     篇二

     《探讨武昌起义》

     摘要:武昌起义是在黄花岗起义失败后,一部分革命党人决定把目标转向长江流域,准备在以武汉为中心的两湖地区发动一次新的武装起义。通过革命党人的努力,终于在 1911 年(农历辛亥年)10 月 10 日成功地发动了具有划时代意义武昌起义。武昌起义的胜利敲响了清王朝封建统治的丧钟。革命军攻克总督府,占领武昌,消灭清军大批有生力量,在中国腹心地区打开一个缺口,成为对清王朝发动总攻击的突破口,并在全国燃起燎原烈火,沉重打击了清政府,致使 1912 年 2 月清帝被迫退位,结束了二

     百多年清王朝封建统治和二千多年君主专制统治。其次是吹响了共和国诞生的号角。武昌起义创建了湖北军政府,成为共和政权的雏型,并引发各省响应。不到两个月就诞生了中华民国,建立了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取得辛亥革命的重大胜利。

     关键词:革命、起义、反封建、胜利

     正文:

     1.武昌起义背景和导火事件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辛亥革命元老、中国现代教育奠基人何子渊、丘逢甲等人开风气之先,排除顽固守旧势力的干扰,成功创办新式学校;随后清政府迫于形势压力,对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于 1905 年末颁布新学制,废除科举制,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新式学堂,西学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亦正是这一教育方式的转变,为后来风起云涌的辛亥革命和国家建设培养了大批思想进步锐意创新的宝贵人才。

     辛亥武昌起义前夕,由于中国的各种社会矛盾不断激化,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持续不断,革命党人不断发动武装起义。1906 年,清廷抛出「预备立宪」,其实质却是加强了皇族的权力,广大立宪派对此极为不满;1908 年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相继去世,年仅 3 岁的宣统皇帝溥仪...

    篇三:武汉的发展历程

    2007( 10)现代城市研究武汉市道路交通网络发展历程与演化模式分析The eEvolution Process and Development Mode of the RoadTraffic Network in Wuhan City余瑞林 王新生 刘承良YU Rui- lin

     WANG Xin- sheng

     LIU Cheng- liang文章编号:

     1009- 6000 (2007)

     10- 0070- 07中图分类号:

     U491. 1

      文献标识码:

     A基金项目:

     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资助项目( LGISEM 0608) ; 湖北省社科基金项目(07089)

     ; 武汉市社科基金项目 (06011,

     07020)

     。作者简介:

     余瑞林 (1982—)

     , 男, 湖北枝江人, 硕士, 助教。

     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地理学及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王新生, 男,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刘承良, 男, 湖北大学商学院, 旅游管理系教授。武汉市地处湖北省东部, 是华中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金融中心, 也是中国的经济地理中心, 道路交通网络四通八达, 自古就有 “ 九省通衢” 的美誉。

     同时, 武汉市被长江和汉江一分为三,这种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使得其道路交通网络形态极具特色。研究武汉市的道路交通网络的发展历程、现状特征及演化模式, 对指导武汉市城市规划工作、优化城市道路交通网络、推动城市健康有序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 武汉市道路交通网络发展历程分析城市道路交通网络的发展与城市的发展是一种空间上的互动过程[1],根据武汉市城市发展的沿革,同时参考道路交通网络的长度、 宽度、 密度以及连接度、发育程度等多方面的指标,将武汉市道路交通网络的发展历程划分为五个阶段。1. 1 萌芽时期 (公元1300年以前)武汉市的历史沿革最早可以追溯到距今 3500 年前商代的盘龙古城。

     江北部分先后更名为沌阳 (公元25年)

     、 石阳 (三国时期)

     、 曲阳 (公元280年)

     、曲陵(公元305年)

     、汉津(公元597年)

     、汉阳(公元606年)

     ,江南部分则历经沙羡(公元25年)

     、汝南(公元378年)

     、江夏(公元589年)等吏治。由于年代久远,很少留下相关的史料记载。本阶段内, 城市初现雏形, 城市道路也略有萌芽,但道路长度非常有限、 道路密度极低, 多为官道, 主要为王公贵族服务,此时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道路交通网络。1. 2 初步发展时期 (明初~清末)明初(1371年)

     ,楚王朱桢在蛇山南麓武昌城内建楚王府,按王城型制布局:坐北朝南、 背依蛇山, 前临大朝街(今武昌复兴路)

     ,右侧为长街(今司门口解放路)

     ,左侧为阅[城市交通]

     712007( 10)现代城市研究马场, 东西宽1000m, 南北长2000m,四周以砖石砌成城垣。占地面积相当于半个武昌城,是长江中游地区最大的建筑群。楚王府虽于明末毁于战火,但它却奠定了武昌城的布局骨架,武昌城其他部分也遵循了传统的城垣方形、街巷棋盘式布局的规划原则。城内主干道均以通行马车为主要功能,人行、车行混杂,路幅宽度仅2~3个马车道,路面为石块砌筑。明中叶, 即15世纪70年代前后,汉水下游连年大水, 导致汉水改道,经龟山之北入江。紧靠汉阳龟山附近的高地被汉水新河道分割成南北两岸, 北岸即为汉口。

     至此, 武汉城市空间三镇鼎立的特殊格局形态基本定型[2~3]。16 世纪以后,汉口作为漕粮储存、 转运中心, 迅速发展, 商业及转口贸易日益繁盛,人口剧增到 5 万人, 一跃而为全国四大名镇之一。

     但汉口地势低洼,是三面环水的河湖沼泽地, 故自明以来, 一直呈半月形状发展 (图1)

     。

     清末张之洞修筑全长24km的张公堤,为汉口拓展了较大的发展空间(图2)

     。从图1和图2中可以看出,本阶段武昌、汉口和汉阳三镇各自的道路交通体系已经开始逐步扩展,但整个武汉市的陆路交通网络尚未成型。

     其中, 武昌和汉口的局部交通网络已有一定程度的发育,但交通网络的长度和节点数目仍比较有限,网络发育水平较低。1. 3 稳步前进时期 (清末~1949年)近代以来, 武汉三镇社会经济发展迅速, 城市建成区急剧扩展, 城市空间形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城市道路交通网络也随之进一步延伸和扩展。武昌道路交通网络的发展表现为向北往三层楼、 徐家棚方向, 向东往大东门、 街道口方向, 向南往武泰闸方向推进;汉阳的道路交通网络则表现为向鹦鹉洲和钟家村两面跳跃式扩展;汉口被辟为通商口岸后发展最快,道路交通网络日益密集,除了沿着长江和汉水分别往北往西延伸外,还对原有的网络进行了填充和完善(图3)

     。1906年京汉铁路建成通车,汉口市区设立了江岸、 大智门、 循礼门和玉带门四个车站,迅速发展成为汉口城市空间结构的重要核心,直接促使城市道路交通网络围绕其集中分布,改变了汉口道路交通网络沿江河扩展的单一模式。总体而言, 本阶段武汉三镇的道路交通网络稳步发展, 或补充完善,或延伸扩展, 网络逐渐发育, 但各镇仍自成一局,总体结构较为松散零乱。1. 4 快速发展时期 (1949年~1990年)1949年全国解放以后, 为配合武汉三镇分区成片建设不同性质的工业区如位于城市东北的青山重工业区,进行了规模巨大的交通网络建设,放射状道路交通网络逐步实施图1 武汉市明末交通网络( 根据罗琦,2003转绘)图2 武汉市清末交通网络( 根据刘义军, 2003转绘)图3 1933年武汉市交通网络

     722007( 10)现代城市研究建设,放射型交通轴线周边区域的道路网络系统也不断得到完善。1957年10月武汉长江大桥的正式建成通车,标志着武汉市道路交通网络的发展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武汉长江大桥和此前已于1956年建成的江汉一桥将武汉三镇连为一体,真正实现了武汉市全市道路交通网络的连通。

     此后, 武汉市道路交通网络的总长度和密度迅速增长, 道路等级结构也日益完善, 城市主干道、 次干道、 一般道路相辅相成, 不断出现新的交通网络节点, 交通网络在城市发展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作用。1. 5 高速发展时期 (1990年至今)20世纪90年代以后,武汉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日益提高,城市居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城市内外部人流、 物流、 能量流和资金流的流量和频率呈几何级数增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日益加大,加上武汉长江二桥、 白沙洲大桥、 天兴洲大桥陆续建成,武汉三镇的道路交通联系更为方便快捷,交通网络发育处于相对成熟的阶段,城区内各主要节点的可达性也日渐优化。至2004年底,武汉市全市道路交通网总长度约7188km,道路总面积7900× 104m2,分别比2003年增长了12. 90% 和15. 47%,对内、对外联系通道进一步完善。中心城区道路交通网总长度约2161. 04 km,比2003年增长13. 81%,其中主干道327. 69km,次干道417. 38km,支路1515. 97km,道路总面积3569×104m2, 人均道路面积约8. 50m2。

     中心城区内路网密度达到了5. 46km/km2,道路交通网络系统比较发达(图4)

     。图4 武汉市道路交通网络图( 2004)

     732007( 10)现代城市研究表1 武汉市中心城区现状路网等级结构指标与国家规范对照道路长度道路面积路网密度 (km/ km2)(km)(104m2)现状值327. 6911200. 80417. 3810140. 831515. 9713313. 832161. 0435655. 46资料来源:

     根据武汉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5年武汉市交通发展年度报告》 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道路等级人均道路面积 (m2)现状值———8. 5规范值1. 2~1. 71. 2~1. 43. 0~4. 05. 3~7. 0规范值———7. 0~15. 0主干道次干道支路合计(GB50220- 95)

     整理。2 武汉市道路交通网络现状特征选取武汉市交通图(2004)①为底图, 扫描后经过地图投影变换、 几何校正、 分等级②数字化等过程获得武汉市中心城区2004年的道路交通网络数据。从等级结构和空间结构两个角度来考察武汉市道路交通网络的现状特征。2. 1 等级结构分析运用GIS空间统计分析功能统计可得出武汉市中心城区及武汉三镇(汉口、汉阳、武昌)2004年道路网络的主要等级规模结构指标(表1、表 2)

     。分析表1数据, 可以发现武汉市中心城区道路交通网络的等级结构失衡现象比较突出。网络中支路的长度和面积都是最高的,分别占到整个网络的70. 15% 和37. 34%。但主干道、 次干道所占比重明显偏低,尤其是次干道,其各项指标远远低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95)

     的相关标准。

     主干道、 次干道和支路的长度比例约为1:1:4. 5。

     在路网密度方面,主干道和支路的密度基本达到了国家标准。这说明武汉市道路交通网络在等级层次上还不够完善,次干道与支路的比重悬殊过大, 干道网络还未完全成形, 交通流量被分散到支路上,从而给整个交通网络的通行效率带来影响和损失。分别考察武汉三镇的道路网络等级结构特征,发现其内部差异比较明显。借助于 GIS 平台,建立起400m× 400m格网, 与武汉市道路交(GB50220-通网络覆盖叠加,计算每一格网内的道路网络密度,生成武汉市路网密度格网图 (图5)

     。

     从图5中可以看出, 部分区域道路网络比较稀疏, 路网密度明显偏低,在一定意义上形成“ 道路交通网络盲区”,无法满足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的基本需要。统计表明 (表2)

     ,汉口、 武昌、 汉阳三个局部道路交通网络系统中,武昌的道路网络总长度最大,达到703. 24km, 汉口略低, 汉阳最小, 仅为241. 27km。若剔除区域面积大小的影响来考察道路网络的密度,则汉口比武昌更大, 达到了4. 9257km/km2,武昌和汉阳相对较低,分别为3. 4054km/ km2和3. 0341km/ km2。

     测算武汉三镇道路交通网络的等级规模结构, 结果表明, 三个局部道路交通网络系统的等级规模结构都不够表2 武汉市中心城区道路交通网络等级规模结构内部差异武昌密度结构长度( km/ km2)( km)0. 67101. 0073. 080. 60280. 90106. 083. 65195. 44524. 084. 9257—703. 24汉口汉阳长度( km)93. 1183. 65506. 74683. 50密度( km/ km2)0. 35390. 51372. 53783. 4054结构长度( km)24. 0028. 04189. 23241. 27密度( km/ km2)0. 30200. 35302. 38003. 034结构主干道次干道支路合计1. 001. 457. 17—1. 001. 177. 88—

     742007( 10)现代城市研究合理, 存在一定的缺陷。

     汉口的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的比例为 1. 00:0. 90:5. 44,支路比重过大;武昌和汉阳分别为1. 00:1. 45:7. 17和1. 00:1. 17:7. 88, 二者的主干道比例均略小而支路比例太大。这种等级规模结构的道路交通网络运转不稳定,效率相对低下,极易造成交通的塞堵, 同时大量低等级支路的存在, 是对有限交通路网资源的一种浪费。2. 2 空间结构分析(1)环状放射型结构的基本骨架。武汉市道路交通网络的空间结构特征主要表现为以自然条件及布局特点为基础, 汉口、 汉阳及武昌的道路交通网络自成体系,采取以放射路为主,环形和方格网相结合的方式, 由主干道、 次干道和支路三个交通功能级别构成。主干道由内环线、 中环线、 外环线以及向外连接各环线、 国道、 省道的若干条放射线路组成。

     即由徐东大街、 中北路、 中南路、武珞路、 大桥路、武胜路、 解放大道、珞瑜路、雄楚大道、中山路、和平大道、 友谊大道、 沿江大道、 中山大道、 建设大道、 发展大道、 青年路、常青路、 新华路、黄埔大街、 汉阳大道、 鹦鹉大道、 龙阳大道等形成武汉市中心城区的道路交通骨架网络。(2)

     多核心—边缘结构的圈层式分布。由于历史发展和地理环境的因素,武汉市道路交通网络的空间分布不均衡 (图4)

     , 呈现出多核心的圈层式结构。

     在微观尺度上, 分别以武昌的首义、 汉阳的钟家村、 汉口的江汉路为核心,在自然地理环境条件的约束下向外作圈层式拓展;在宏观尺度上,则是多核心在内环线以内共同组成一个路网密集区,在市域范围内向外作圈层式扩展,其中又可以内环线为界,内环线附近及以内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均比较密集, 部分地段的路网密度极大, 如江汉区江汉路附近总的路网密度可达10. 00 km/ km2以上。

     而内环线往外则主干道、 次干道都很稀疏, 路网密度迅速减小, 且多为外部通道, 呈现出放射状的结构体系。3 武汉市道路交通网络的演化模式分析通过对武汉市道路交通网络发展历程的系统分析,可以归纳出其空间形态呈现出由单核极化→多核相持→多核轴带引导→多核网络的发展演化模式。3. 1 单核极化模式阶段在城市发展的初级阶段, 城市内部的人口、 物质、 资金等的流动规模非常有限、 流动方向比较单一, 流动范围则相对较小, 在此背景下, 城市道路交通网络形态表现出单核发育和空间极化的特征,以城市最发达的政治经济中心或商业中心为核心,有限的道路网均围绕该中心布局,或呈棋盘状格网布局,或呈发散状射线布局。城市中心区在道路交通图5 武汉市道路交通网络密度格网图

     752007( 10)现代城市研究网络中的集聚和发散效用非常明显。武汉市的道路交通网络在明清时期以前即处于单核极化模式阶段,以武昌蛇山南麓(今司门口)为极核,主体部分呈棋盘状格局,边缘部分略有发散(如图6(a)所示)

     。3. 2 多核相持模式阶段一般而言,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散和发展,城市内部空间形态上逐渐呈现出两个或多个中心,各中心在促进城市发展的众多要素上都可以相互整合、 补充和共享, 能有效地促进城市地域空间结构的完善与发展。

     但相对于其他城市, 武汉市城市道路交通网络形态的发展受到长江和汉江的影响较大,城市内部各中心不但无法实现资源整合, 相反,由于交通受到限制,甚至出现了相持的状态。

     在明清后期, 武汉市的道路交通网络就处于多核相持模式阶段, 即分别以武昌的司门口、 汉口的龙王庙和汉阳的古琴台 (今钟家村)为核心,各自独立地发展自己的道路交通网络(如图6(b)所示)

     。这种模式各自为政、 效率低下, 会抑制道路交通网络的进一步发展。3. 3 多核轴带引导模式阶段近代以来, 长期的多核相持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武汉市城市道路交通网络进一步...

    篇四:武汉的发展历程

    e modern history of Wuhan

     The opening of Hankou,1861 The industry of Hanyang.1890The Wuchang Uprising.1911Wuhan National Government.1926The Decisive Battle in Wuhan.1938Liberation of Wuhan.1949

     The opening of Hankou.1861During the Second Opium War (1856–1860),the Government of Qing Dynasty was defeated by the western powers and signed the Treaties of Tianjin and the Convention of Peking, which stipulated eleven cities or regions (including Hankou) as trading ports.Thus, Hankou became an open trading port.

     Jianghan shut1924

     Jianghan shut

     The industry of Hanyang.1890Zhang Zhidong

     elucidated the theory of “Chinese learning as the basis, Western learning for application,”

     He set up many heavy industries, boosting the flourishing modern industry in Wuhan. Andhe initiated educational reform, opened dozens of modern educational organizations successively.

     The Wuchang Uprising.1911

     The Uprising, led by Sun Yat-Sen, took place sparking the Xinhai Revolution throughout the nation which resulted in the overthrow of the Qing Dynasty (China"s last) and the formation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The event is commemorated in many place names beginning with "Shouyi", literally "First Revolution"。

     Wuhan National Government.1926

     In 1926, with the north extension of Northern Expedition, the KMT Central Political Committee decided to move the capital to Wuhan, and to combine the three towns of Wuchang, Hankou, and Hanyang into Wuhan City, called “Capital District” .

     The Decisive Battle in Wuhan.1938

     More than one million National Revolutionary Army troops were gathered to defend Wuhan from the Imperial Japanese Army.

     From 25th to 27th in October, Wuchang, Hankou and Hanyang were occupied by Japanese army.

     Zhongshan ship

     Liberation of Wuhan.1949Wuhan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ame into existence and won a new lease of life In May 1949.

     Thankyou!

    篇五:武汉的发展历程

    论坛编者按: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 , 今后 20 年, 城镇化将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一个主要潮流。

     城市史、 城市历史地理学研究是历史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分支, 在当前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大潮中, 其意义尤为重大。

     本刊 2012 年起开始重点关注城市史、 城市历史地理研究 (见本刊 2012 年第 1、 3、 8期相关内容), 试图为我国的城镇化建设提供一些鉴借。

     我们希望, 学界同好都能加入本刊的这些讨论, 共同推进我国城市史及城市历史地理学研究的发展。社会变迁与城市发展一、 问题缘起华中重镇武汉, 城市规模宏大, 气势雄伟, 同时历史悠久, 文化渊深; 既是 1986 年经国 务院批准公布的我国第二批 38 座历史文化名 城之一, 也是我国一座重要的古都。

     然而, 就是这么一座地理区位重要, 地理环境又十分优越的城市, 迄今对其城市发展史上几个重要的问题仍未探究清楚, 甚至还存在分歧; 很值得当今城市史、 历史城市地理与古都学者进行深入研究。

     这些问题主要有:1. 位于武汉市北郊的盘龙城, 究竟只是商代前期商王朝南征的军事据点、 掠夺南方矿产资源的中转站、 一般性的政治中心? 还是商代统治其南土的都邑?2. 今武汉市主城区最早建成的 东汉末之却月城, 究竟是位于龟山 上还是在当时即从龟山北麓流注长江的汉水北岸? 却月 城与之后建成的鲁山 城、夏口 城究竟只 是军事性城堡, 还是兼具军事与行政、 经济功能的城邑?3. 今武汉市主城区的汉水之河口段, 究竟是明代中期成化年间前才由龟山南改为在龟山北注入长江, 还是自 古即基本上自 龟山北注入长江?4. 如何认识武汉市的古都地位?本文拟对上述 4 个关系到武汉市城市发展与城市性质及特征形成的重大问题, 就管见所及试作初步分析; 意在唤起学界进一步加以关注, 共同 努力, 推进对相关问题作深入研究。二、 关于盘龙城定性问题盘龙城遗址, 是 1954 年发现的,略晚于 1953 年被发现的郑州商城②。

     之后经过上世纪 60 年代小范围试掘③与 70 年代由 湖北省文物考①其发现时间古工作者和北京大学考古专业师生组成盘龙城考古发掘队进行大规模发掘,④使这一重要遗址的面貌与文化内涵被基本揭示了出来。盘龙城遗址位于武汉市下辖之黄陂区滠店街叶店村, 南临府河, 东与东北濒临盘龙湖, 西北与西方连接丘岗地带; 地势险要, 水陆交通方便。

     遗址年代分为七期, 一期至三期相当于夏代之二里头时期, 四期至七期相当于商代前期的二里岗时期。

     城垣始建于四期偏晚阶段, 即商前期, 与郑州商都始建年代相当 , 或略偏晚, 距今约 3500 年。

     其城址笔谈朱士光关于武汉城市历史地理研究中几个重要问 题的 初步论述116

     2013.1面积虽不及郑州 商都大, 南北长约 290 米, 东西宽约 260 米, 大体呈方形, 面积 75400 平方米; 但却有内 外城垣与城门 、 壕沟 ( 护城河)

     以 及大型宫殿、 房基、 祭祀坑、 窖穴、 窑址; 城外有大型墓葬与铸铜作坊及平民住房等。

     出 土器物有石器、 陶器、 玉器、 青铜器等。

     青铜器有礼器、 兵器与工具, 据湖北省博物馆 1976 年的统计即已达 159 件。城内东北部发现有三座前后并列且坐北朝南的大型宫殿基址。

     其一号宫殿基址, 经发掘后复原, 为一面阔 40 米, 进深 12 米, 外有回 廊, 内 分四 室 的“重檐四阿”、“茅茨土阶” 的高台寝殿建筑。

     其前则为一座大厅式的 “前朝” 大殿建筑。

     两者结合已具周代文献所记王室宫殿之 “前朝后寝” 结构之雏形。

     城外李家咀 2 号墓, 墓底长 37.7 米, 宽 3.4 米,使用 了 雕花木槨, 随葬有青铜器、 玉器、 陶器等,并有 3 名殉葬奴隶。

     随葬青铜礼器中有四鼎一簋一觚三斝; 其中一件大鼎 , 高达 55 厘米, 仅次于郑州商都出 土的大型方鼎。

     墓葬的规模之大, 随葬品数量之多与规格之高, 不仅在盘龙城地区是独一无二的, 就是在整个商代二里岗文化中也是少见的。⑤然而对盘龙城遗址这么一座目 前在长江流域经考古发掘证实了的唯一一座保存较为完整的商代早期城址, 虽被武汉地区的学者认定为是武汉 “城邑文明之始”⑥、“城市之根”⑦, 但其究竟是一座什么性质的城市迄今在学术界尚未取得共识。

     虽然早在 1976 年就有学者认为盘龙城是商王朝在南土的一个都邑⑧, 但随后就又有学者认为盘龙城只不过是商人南下的 一个军事据点 。⑨至上世纪 90 年代初, 以皮明庥、 欧阳植梁为首的一批治武汉城市史的学者, 在集体撰写的 《武汉史稿》 中曾据盘龙城发掘所得之遗迹、 遗物, 参照相关史料与一些学者的研究成果, 力 驳 “据点” 说, 力主 “方国 都邑”说; 且认为是由商王朝对王室子弟或宗室大臣分封而立的方国, 并据甲 骨文所载史实, 论定是具有侯伯爵位的雀方国⑩。

     这一论断本是颇具论据的 , 惜未突出地强调。到了 2001 年,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他们编著出 版的 《盘龙城一九六三年———一九九四年考古发掘报告》 一书中, 在论明了盘龙城是一座具有宫城性质的商代早期修筑的城址輥 輯 訛后, 对其在商代南 方 的 地 位 与 作 用 则 明 确 地 指 明 了 下 列 三 点輥 輰 訛:(1)

     商王朝南征的军事据点;(2)

     商王朝掠夺南方矿产资源的中转站;(3)

     商王朝统治南方的政治中心。

     这显然是根据长期多次考古发掘所得材料进行综合深入研究得出 的更为全面与权威的结论,值得从事盘龙城相关研究的 学 者重视与采信。

     然而, 由于之后在这一问题上缺乏持续而更趋深入的研究与宣示, 致使孙亚冰与林欢在 《商代地理与方国》 一书中, 在征引 考古发掘资料, 述明盘龙城有城垣, 城外有城壕, 城内 有大型宫殿基址、 深窖穴、 祭祀坑, 墓葬中有木槨墓与殉人、 殉狗现象,出土有青铜器、 陶器等实况后, 竟仅沿用之前一位学者的观点輥 輱 訛, 仍只认为盘龙城是商代前期中原王朝掠夺南方矿产资源的中转站,輥 輲 訛对其具有方国都邑性质这一特点未著一字。

     读后对他们何以竟作出这一结论, 有何具体思考, 实难想像与理解。

     更为引 人关注的 是, 迄止 2012 年 3 月 武汉市国 土资源和规划局在拟制的 《武汉城市历史大纲———武汉规划展示馆历史展区展陈文案》 中 , 在述及盘龙 城时, 虽据之肯定武汉市已有 3500 年历史, 并称其为 “武汉之根”, 这当 然都是有根有据的 ; 在论述该城之作用与性质时, 在强调了 “盘龙城城墙外陡内 缓、 易守难攻, 军事目 的较为明显” 后, 继而写道:“起初是商王朝南征的据点和控制今鄂东、 赣北青铜战略资源的中转站, 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商王朝在南方的军事、 政治中心”。

     这与前述 《盘龙城—一九九四年考古发掘报告》 一书的一九六三年——基本观点 是一致的 , 论断较为充分, 但还犹有不足。

     依笔者之见, 盘龙城本就是作为一处都邑建成的 。

     这从该城内 东北部高台 上有 3 处大型宫殿基址, 这些宫殿与城垣均同期始建于盘龙城四期偏晚时可加以证实。

     这表明盘龙城作为一座具有政治中心作用的商代早期城址, 它所具之都邑性质是伴其始终的, 并非后来逐渐发展形成的; 而其作为商王朝南征的据点和掠夺南方青铜战略资源中转站, 只是它 作为商朝 南土都邑所具体承担的 两项重要任务。

     虽然李学勤先生早在上世纪 70 年代在 《盘龙城与商朝的南土》 一文中就论定盘龙城 “是商朝南土的一处重要都邑”, 此论点后又为皮明 庥先生等引 申为是由商王朝分封的王室子弟或宗室大臣所建方国之都邑, 并推论该方国 名 “雀”; 惜因后续工作不足上述观点 未被学界与政府有关部门 充分采纳, 更未广泛传播。

     据此笔者进一步认为, 在盘龙城未获得更具实证性史料 (甲 骨文、 铭文等)

     证实为商王朝分封的 雀方国 ( 或另 一某方国 )

     之都邑前, 亦可先行论定其为商代南土之都邑, 可概称为“商朝南都”。

     其理由主要是:其一, 盘龙城是经考古发掘业已证实了 的, 与郑州商都几乎先后同时建成, 自 建筑之始就具有都邑 性 质的 城址 。

     这从它 城内 三 座 大型 宫殿基址 ,117

     江汉论坛“遗址的面貌又同 河南郑州 等地同时期遗迹十分相似”(李学勤先生语)

     可予证明。其二, 盘龙城还是通过广泛的考古发掘证明了的, 在今湖北、 湖南、 江西等广大的商代南土上发现的众多商代遗址、 遗迹中, 唯一一座商代前期具有都邑性质的城址。

     而且这些商代南土上的 遗址、遗迹之文化内涵存在许多与盘龙城文化特征相似或相近之处, 证明盘龙城文化对这些商代遗存均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发挥过实际的控驭统治作用。基于上述见解, 笔者认为盘龙城堪称为 “商朝南都”, 与郑州 商都南北呼应, 共同 创 造了 商朝前期之辉煌。

     对盘龙城之定性, 用 “商朝南都, 武汉之根”, 替代原用之 “商朝南土, 武汉之根”, 并不仅仅是为 了 提升武汉在其历史初期 , 即 商代之地位, 而是为了还原其在商代初期之本来面目 , 推动商代历史以及武汉城市史之研究。三、 关于却月 城定位, 兼及却月 城、 鲁山城与夏口城定性问题却月 城是在今武汉市主城区最早建筑的城邑,其建城年代当 在东汉末輥 輳 訛。

     其位置, 虽然北魏时郦道元曾 在其名 著 《水经注》 卷 35 《江水》 中 记载道:“江水又东迳鲁山南, 古翼际山也。

     …… 山左即沔水口 矣。

     沔左有却月 城, 亦曰 偃月 垒。” 即 指明却月 城在当时就沿鲁山 (今龟山 )

     北注入长江之沔水 (今汉水)

     口北岸。

     但因近代有学者认为明成化 (1465-1487 年)

     前, 汉水在今之龟山 南注入长江, 将却月 城位置定在龟山 上。輥 輴 訛以致皮明庥、 欧阳植梁主编之 《武汉史稿》 也依上说, 论其位置是“ 南倚龟山 , 北 面 汉水 , 紧 扼 汉 水入江 的 交 通要道。”輥 輵 訛因这一论点与汉水入长江河口段走向之古今变化有关, 促使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张修桂教授在论定汉水注入长江河口 段之河道古今虽有变化, 但其主河道基本是在今汉阳龟山北麓注入长江(详下文)。

     据此他通过对前引 《水经· 江水注》 中所记 “山左即沔水口 ”、“沔左有却月 城” 之释读,认为却月 城位置不在今龟山北麓、 汉水南岸, 而是在古今均循龟山 北麓流入长江的汉水北岸。輥 輶 訛然而此论点 迄今似尚 未为治武汉城市史的 学 者充分接受, 如 2010 年出 版的 《图 说武汉城市史 》 一书 ,仍坚持认为却月 城 “位于龟山 西北隅”輥 輷 訛。

     而最新推出的武汉规划展示馆城市历史展陈方案中, 有的版本述明了却月 城 “位于汉江左岸, 大致在今汉口一带”; 但有的版本却语焉不详, 只笼统地说却月城 “在武汉主城区内 ”。

     笔者通过研读郦道元 《水经注》 中相关记载与张修桂教授对历史时期汉水注入长江之河口段河道变迁的研究结论, 也认为却月城位置不当在龟山北麓, 而应在当时汉水入长江处之北岸, 与当时之鲁山, 即今之龟山隔汉水相望。却月 城于东汉末建成, 当时正值群雄并起战乱频繁之际。

     献帝兴平元年 (194 年)

     孙策据有江东。輦 輮 訛建安五年 (200 年)

     , 孙策死, 其弟孙权 “袭其余业”。輦 輯 訛孙氏占有江东后即不断沿长江西进, 与荆州牧刘表争夺长江中游这一战略要地。

     史载还在孙策死前一年, 即建安四年, 孙氏兄弟即开始进讨刘表属下大将黄祖于沙羡。輦 輰 訛此沙羡即却月 城。

     刘表为抗御孙氏西上之兵锋, 遣黄祖驻守却月 城, 并移原治却月 城上游不远处今武汉市江夏区金口之沙羡县于却月 城。

     这即是 《水经注》 卷 35 《江水》 中所记之 “沔左有却月 城, 亦曰偃月 垒, 戴监军筑, 故曲陵县也, 后乃沙羡县治也”。

     应指出 的是, 郦道元此处所记却月 城 “乃沙羡县治” 是正确的。

     因沙羡县西汉时所置輦 輱 訛, 治所如前所述, 在今武汉市郊之江夏区西北长江边。

     荆州 牧刘表为加强对却月 城的防卫, 提升其地位, 将沙羡县治由 金口前移至却月城无疑是必要的。

     而曲陵县乃西晋时置輦 輲 訛, 不可能在东汉末移治却月 城。

     之后, 孙权连续发兵攻黄祖,建安八年,“西伐黄祖, 破其舟军, 惟城未克”;輦 輳 訛建安十二年,“西征黄祖, 虏其人民而还”輦 輴 訛; 建安十三年,“复征黄祖, 祖先遣舟兵拒军, 都尉吕蒙破其前锋, 而凌统、 董袭等尽锐攻之, 遂屠其城。

     祖挺身亡走, 骑士冯则追枭其首, 虏其男女数万口。”輦 輵 訛由上述史籍所载, 可见却月 城, 即东汉末之沙羡县治于建安十三年遭屠城被毁。

     从史载孙权军队曾虏获大批人民而还看, 城内外除驻有大批军队外, 还有数万平民, 显然它不仅是座军事城堡,确为一县级治所, 兼具行政、 经济功能。在孙权派军队攻毁却月 城即沙羡县城后, 为巩固其对今武汉主城区江、 汉交汇处这一战略要地的控制, 又先后有孙吴江夏太守陆涣在鲁山 建有治所鲁山 城及黄初四年, 即孙吴黄武二年 (223 年)

     在黄鹄山 , 即今武昌蛇山 上所筑之夏口城。輦 輶 訛郦道元于此注曰:

     夏口城 “依山傍江, 开势明远, 凭墉籍阻, 高观枕流, 上则游目 流川 , 下则激浪崎岖, 寔舟人之所艰也。

     对岸则入沔津, 故城以夏口为名”。针对北魏著名学者郦道元在 《水经注》 中说孙吴江夏太守陆涣建鲁山城后, 重徙江夏郡治于该城事, 清末民初湖北藉著名学者杨守敬曾在他与弟子熊会贞所著 《水经注疏》 中疏道:“《汉志》, 江夏118

     2013.1郡, 高帝置。《通典》, 汉江夏郡故城在云梦县东南”。“考云梦本汉安陆县地”,“后汉江夏郡治西陵。

     建安中 , 黄祖治沙羡, 吴治鲁山 城, 又治武昌”。輦 輷 訛据杨守敬所疏, 却月 城不仅是沙羡县治, 还是江夏郡治; 而鲁山城与夏口城亦为在沙羡城被毁后, 相继成为江夏郡治所。

     此一史实, 本也为许多治武汉城市史的学者所深知。

     然而在对这三座于东汉末与三国 初先后在今...

    篇六:武汉的发展历程

    、粼:户e / ./武 汉 的 发 展 历 程 及 今 后 发 展 方 向周兆 锐武 汉三镇的兴起长 河中从最 初 的军事堡垒心以 及华中地区的 经济中心可以 说是一个久盛不 衰的 特大城市自然 条件在全 国历史名城 中形成自己 的特色,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随 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名城逐步成为湖北省的政治。在这漫长的历史经济,,,、、文化巾,.巨在全 国经济活 动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和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它成长和发 展 的过程中长期历史发展所形成的现实,。,根 据武 汉独具的地理位 置和,。,又将成为今后发展 的起点和 基础一个 中心城市的 形成件济发展生产力水 平相适应南到广 州北到北京过长江 和 汉江及其支流。,它 的性质自然 条件又在不同的社会发展 阶段起着不 同的作用武汉在地理位 置 和物质基 础方面是得天独厚的东到 上海西 到重庆均在12 0 0公里 距离之内西可 以 联系川有廉价 的天然 航道提供 了水路 交通的农产资源和矿产资源在位 置交通运输 及资源 等方面提供 了发展 条件是在所有社会发 展 阶 段发展生产所必须的不衰当然在不同 的社 会经 济发展 阶段也有很大的差 异内容不 断深化、规 模 和作用,主 要受 两种因素的制 约,一 是 自 然 条而且和社会经它的位置适中它 位 于长江中游南可联系湘又有江 汉平原作为腹 地,二一是社会经济条件。,。。,、,、,,,通,、黔,东可以 联系 皖、苏,、赣,西北和北具有丰富面 可联 系 陕、豫,,,,,、。而这些条件,都。武汉具备这些 优势,所以才能不断发展,历久、。,,由于生 产关 系和生产力水 平 的不同面貌不断更新因之武 汉城市的性 质和 特点,所发挥 的作在每个用,。,。,历 史 时期,既有相对稳定的一面每一中心城市生产 和交 换就必 须有 便 利的 交通条件和 周 围的 地 区联系上 取决于 交 通在过去以水路交通为主 的时代才发展 起 来 的提供 工业产品过去是手工制 品熟练 的技术工人生产物 美价廉的产 品这样生产和生活 的需要是多方面 的中有些主要是 为本地区服务的部门地服务的产 品这些为外地 服务的生产部门个性,又有不断发展 的一面。,由于生产和生活的需 要,都 必须具有多方 面的综合职能而联系范围的大小武 汉 就是 通过长江 和汉 江 及其支流一个中心城市往 往是 一个生产 中心现代是机制产 品这就需要有在当时是 比较先进 的 技术和所 以 工业 生产 就成为城市的主体所以中心城市的职能也是综 合 性 的有些则 是根据地区的资源优势或技术优势就是所谓 专业化部门。首先,要进行,,,在 很大程度。,,,形 戍“九省通 衡 严的水道网,。,,为周围 地区,,,,,,现代城市尤其是在 这 些职 能生产为外构成这个城市的特点和,,,。,,,,,,。一56 一1

     、。、、、式尽城声性质 的历 史演变古代城镇最 早在东汉末年山 上 的鲁 山城的性质主要是军事堡垒斗的激烈形此后而且是重要的水师基地水东下都要经过武汉典》 中强调中古时 期中商人和手工业者 增加南迁长江两 岸经济的发展陵楚都纪南城鄂 州成为州一级 的政治中心防御金人 和元 人南侵由于地理位 置 和 地理 条件的优越品集散地从川江下行的有木材木从 江西 西运的有茶叶荣的水运中心游在 《入 蜀记》中说 武 昌南市安建康要元 明时代龟山南麓转移到龟L力北麓业城镇清初口成为系范围大量的物 资集散,主要是政治和 军事中心在现在 的武 汉市区内蛇 山临江北坡 的 夏口城建安十三年有人认为却月城在汉口由于 武汉三镇地跨大江不论是 从 巴 蜀顺 江而下武 汉成为举足 轻重 的军事要地必争之地也武 汉 已成 为湖北地区东部政治中心逐渐成为湖北东部的商业中心当时武汉地区侨置 州郡使武 汉成 为商业 贸 易中心就是长江 流域 最大的经济都会而在同时把 江 陵地区代之而起药材都集中武汉中转或就地销售唐代大诗 人李白在诗中形容说。在商品经济发达以后先后出现了三座城三 座城都建在 依山傍水孙权破黄祖鲁山城在 汉阳龟蛇对 峙 的地理形势还是从扬州溯流而上,才逐渐形成商业中心龟山北面 的却月城便于防御的位置掳男女数万口就是古代武汉三镇的雏长期成为长江中游的军事重镇或者是从襄樊沿 汉多次成为古战 场。武汉筑城,,,:,龟,,,,说 明它。,、屠却月城夏口城在武昌,,可见当时 战。,,,。,、,,。,,。、,,唐 杜 佑 在 《 通“三国南北之际,”。,。是地区一级行政机构所 在 地东晋南北朝促进 了农业生产技术从北方传入上古时 期湖北省的政治南朝刘宋于武昌置 郑州江 陵一带屡 经 战乱变为泽 国淹没村落发展成为全省 的经济中心从扬州 上行的有淮盐长江成为繁忙 的水道,人口集,,。.黄河流域汉族多次,,安置 流 民,。山林的 开 垦,,。,、经济中心在江唐代于武昌置,,。,,,。,,,特别是南 宋 时 代生产 衰落华中地区 的农副产从湘江北运的有粮食,为 了,,,,田园荒 芜,,而武汉 则,。、。、,,、竹、,,,,武汉成 为繁南宋诗人陆并且把鄂州 和临地位的重汉水改道从。,“万柯此中来,连帆过扬州”。”“贾 船客舫,不可胜计可见唐宋时期,衔尾不绝者数里”,(杭 州)(南京)武汉商业中心合 称为当时 三大都会北移至汉 阳南纪 门至 铁 门关一带;北岸 的 汉口逐渐 兴起。,武汉商业的繁荣到明代中叶发展成 为居民数 千 人 的 商汉 阳在经济上都远远落后于 汉口便利的水道交 通,。,,,,,,明代来年,。,已发展成 为全 国 四大 名镇之一这时成为华中地 区的 商业 中心。武昌、。汉“楚中第一繁华处”。,武 汉以 其适中的地理位置,,广大的联,,。二、鸡片战争以 后武汉城市性质鸦片战争以后对 中国大肆侵略因位于 长江 中游,中国沦为半封建在 中国 的沿海也在帝 国主 义、半殖民地社会沿江地区,帝 国主义国家依仗他们 的船坚炮利兴起了一批拥有现代工业 的工商业城市压力下对外开放武 汉城市的性质,,、,。武汉发生了,“炮舰政策”,。,517

     很大变化,增加 了新 的内容帝 国主义 国家通过 武汉倾销商品武 汉变成为他们对 长江 流 域进行 经济侵略的一个重要据点土布轮船 战胜 帆 吟进口煤 油重要河 港大最出口棉 花桐 油仅次于 上海廉价原料廉价劳 功 力就地取材相继建立了制茶打包兴办从出口加工业开始的清政府洋务派 张 之洞等人。主要 的 变化有两点:一 是现代工业 的诞 生并且垄断航运出现 了洋货占领市场占据城 乡市场 的 时代茶叶等农副产 品出口量同上海居 全 国第二位帝国主义 资本家为了 谋取超额利润就地 加工在武汉兴办工厂榨油皮革等工 厂外资在武汉 的近代工业中占主 要位置为了,二是对外贸 易的发控制海关开办洋行展。、掠 夺原料,、、,把。,洋布代替,,、火柴鲜蛋、卷烟,。武 汉成为对外贸 易的天津,、、、,、、青岛利用 当地、广州等港口比较,,。,,,、,,对掠夺来 的原料进行初步武 汉首批近代工厂是由外国资本加 工,、.面 粉、、。,。。,“师夷 人之长”、“挽回利权”,以政府名义筹资建立汉 阳兵工厂等了官办性质以 及官商合办性质 的钢 铁工业 汉冶萍公司很有名同时 兴办纱布都是从 国外引进新 式设拓差以 失败告终第一次世 界大战 期 间子机器 厂既济水电公 司不久帝国 主义卷土 重来、汉 阳铁 厂、,在当日大都这些工厂竞争力。、、丝、麻等纺织工业聘用外国技 师和 工人。两种工业 的设备均占全 国第二位后来都由于资本不足。,。,管理不善,,。,民族资本工 业火柴厂 以及纱广这 些 民办工业因无力竞争而相 继破产,一度曾有较大的发展,相继兴建了现代工业如扮lp费米厂制茶 厂等、、、面 粉厂、制烟厂、、。但为时,,。落三、武汉城市性质的现状建国三 十五年来要的变化是已经建成为一个轻重 工业综 合发展 的工业基地城市 中占第 四位工业 固定 资产原值也 占第四 位期根 据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原则业的模 式大力发展重工业重工业 比重从1 9 4 9年的6降为1 9 7 8年的4 4纺织 工业在原有的基 础上换代有了很大的增长冶金武钢是中国南方 的重 要钢 铁 工业基地轧钢耐火材料等工厂合企业在一米七轧 机投产后武 汉建 设 了一大批骨干工业企业炉通用机械电机电器第三位纺织工 业在解放后上海在全 国中心城市中居第二位,武汉继 续保持交通运 输枢 绍,商业 贸易中心,港口城市的性质在 全 国十九个中心,最重。工业总 产值,,,,是华中地 区的一个工业 基 地。解 放 初,,把武 汉确定为工业建设的重点尤 以冶金工业 和机械工业发展 最快上升到1 9 7 8年的5 5,而且按照 苏联优先发展重工在全市工业生产总值中轻 工业 比重 从1 9 4 9年的93有很大的发展轻工业 产品 经过不断更新纺织成为武汉 工业 的三大支柱1 9 82年全 公司建成 采矿钢产量占全 国的8 %居 全国第三 位具有年产铁45 0 万吨钢40 0 万吨,,。..3%,.2%,.7%,下.8%,,;,。、机械、。。、选矿是仅次于鞍钢 的大型联轧 制钢材50 0机床汽车大连纺织机械厂棉布产量天津居全 国第三 位J产 品行销发展起来的优 势 工 业 部、焦化、烧结、炼铁、、,,,,,,、万吨的生产农机居 全 国能 力。建 国后,,逐 步形 成 了船 舶、、、、锅、、、、仪 表等多种机械工业新建国棉一厂棉纱产量,其中造船业仅次于上海印染厂低 于 上海、,。,、二厂、、,,低 于,,,、,华中、西南 各省。这些都是在地区自然资源和农业资源 的基础上,门。51 8

     .武汉在历史上是华中地区的商品流通中心体制上实行单一的商业管理体制的联系范围比较过去有明显的削弱路的修建公路的建筑有些产品技术不 够先进射作用如江西安徽离武汉转 向上海了当前看外地购进额当地采购额占5 4 %7 14%调销外地占2 8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说明武汉市工业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正在加强大除中南地区外还有部分商品销往西南占有重要地位建国后由于管理体 制的变化有些减少原来以农副产品为主现在则以工业产品为主仅 占6 %纺织品占出口商品的首位解放后武汉的交通运输业有了很大的发展长江的中枢和南北向的京广铁路纵横相交向鄂东新建东南—年铁路货物吞吐量 达37 85万吨武汉港货物吞吐量 达1 9 5 1万吨里长江武汉段长达6 0 公里江岸建有码头48 5 座运中心公路线以武汉为中心向外辐射个兼具铁路水运公路和航空运输的交通枢纽陆城市所赶不上的武汉据有长江水系的枢纽位置长期 以来就是一个着长江航运的开展武汉港的客货吞吐量增长很快输或者沿长江东西向运输的货物经武汉转铁路改为南北向运输过武汉这个货流中转个占地面 积达 湘。多公顷为全市仓库总面积 的三分之二作是武汉 当前的一 项重要职能。而商业则是联系生产和消费的纽带统购 包销影响了商品的正常流通特别是过去以水道运输为主的货流路线所 占地位和 比重均有很大 的降低。在首理传统,19 58年以后,,,,,。,由于新的 铁又由于,,,。武汉本身生产的产品,,质量不过关原来在传统上是武汉 的联系范围武汉的经济联系范 围占4 5从商品销售情况看1 982年当地销售额 占“,竞争力差,打不出去,也影响了武汉在经 济 上 的 辐但随着形势的转 移对 内对外都正在扩大占54在商品销售总额 中调销外地 占3 4 %。、,,,他 们 就 脱从商 品 货 源 来外含 地 调 进 额当地销售 占外调外销量均联系范围武汉 的对外贸易但产品结构却发生了很大变化其 中工业产品约占9 5 %,。,,。,19 78年,,.3%,当地采购 额,.7%,198 2年,,占46%,,,,19 75年,,.,.6%,,%,。。,,有所扩在历史上。,、西北和东北地区。,,,。。出口商品,,。,农副产品,。这也反映了武汉经济结构的变化长江被称为中国 的黄金水道构成武 汉的 交通骨架西北 向的汉丹路通往鄂 西北。,。,武汉则位于,,。新建 东西向的武黄路通,,使武汉成为华中地区 的铁路枢纽汉江武 汉 段 长 达 5 0 公拥有客货轮二千余艘航空线通向京广这个交通运输的枢纽位置。198 2,,。,,,,是华中地区的水。,遍及全省,、、沪、渝各大城市是全 国其他内,是、、。,。,是全国 的重要河港城市之一的港口。长江上通巴蜀、下联宁、沪,,“以水陆码头起家”,而且是一个极为重要的中转港口多种货物经过武 汉转长江水路东西向运水转陆或陆转水成为武 汉主要职能之一当前加强水陆 联 运。随,。,,,都要通“中间站”,,。,武汉中转仓库有12 0多,,。、发展 中 转工,。四、武汉今后的发展方 向现在的武汉后应该怎样发展呢? 根据扬长避短须从实际出发研究武汉所特有的自然优势腹地广大长江中枢,是一个多功能的综合城市,按照 新的历史时期所赋与它的 任 务发挥优势的原则研究武汉今后的发展方向我以为有十六个字可以概括前三个 优势是在发展过程中,武 汉 今首先、,,,必,。,即“位 置适中,,,直接通海”。,,长期起作用的优势,而一6一19

     岁直接通海”些 自然条件系腹 地广大海则有利于对外联 系作用武 汉才能久盛不衰大的作 用这个优势在不 同的 历史时期有广阔,则是在鸦片战争以后发生的作用也各不相同,开埠通商,对外贸易地处 内地和乙是廉价 的运输道 路有了这些条件善于发挥这些优势,才发挥作用有利于和四方联而并且发挥 了必然会发生更,而且这,‘,。,,,.为消费市场和 原料资源扩水运便利凡此,,’点接 通,。,挪是武 汉今后发展的有利条件毁而复兴;在新的历史时期,‘,,,,,‘’·,、根据武汉现有的经济基 础汉建成为实力强大题我对...

    篇七:武汉的发展历程

    今夜白, 月 是故乡 明——走进武汉走进武汉

     开卷语——魅力 武汉万里蛟龙出云雾, 一马平川开楚天。

     江阔波缓, 月照千湖一白; 地广人稠, 日高十丈腾烟。

     迤逦而来兮, 两江联袂抱三镇; 缱绻而去兮, 九省通衢襟八方。

     地控巴蜀吞昆仑, 天连吴越吐东海。

     贯穿南北, 出入利之车船; 牵引东西, 攻守险在天堑。

     寰宇形胜, 鄂渚乃车之辐辏; 天下枢机, 江城是棋中天元。

     筚路蓝缕启天地, 止戈为武照汗青。

     因武而昌, 光耀英雄地; 因汉而兴, 际会风云天。

     水至此而留连兮, 白云黄鹤, 羡鱼米乡 且永驻; 凤在天而长鸣焉, 高山流水, 惟楚有材尽收来。问我江城风物, 丰姿若何? 幸天公独眷, 四美俱全。江是玉带两条, 山有碧螺十座, 湖撒珍珠百颗。

     天地云水,大美不言。

     仁者智者, 得其所哉。

     佳木葱茏, 山依水而伟岸鳞波浩瀚水依山而苍茫岸; 鳞波浩瀚, 水依山而苍茫。

     风动霄汉, 影弄青天。

     龟山、 蛇山、 磨山, 遥相顾盼, 商略开姹紫; 长江、 汉水、东湖, 携手影从, 合撰一春秋。

     东湖其大, 百城艳羡; 磨山其幽, 令名播焉。

     甫走水之涯, 又上山之巅。

     看不够江河行地, 数不完日月经天。

     或阳春三月, 莺飞草长, 看云蒸霞蔚, 天际长江送故友; 或长空一洗, 木落鱼藏, 念天高地迥, 云外高楼听鹤鸣。

     更夏日波壮, 江城正当其时;冬日风劲, 武汉飙举欲飞。

     百里江滩真壮阔, 万家灯火不阑珊。

     名扬海外, 岂惟芳草斜阳帆带影; 美聚此中, 还有玉笛梅花性通仙。

     对峙二山, 虹桥飞架; 鼎立三镇, 气宇贯通。

     南行武昌, 一街一胜迹, 道不尽春华秋实; 北走汉口, 一巷一洞天, 听不厌汉调楚腔; 西去汉阳, 一步一景换, 写不完日异月新。

     古琴台上, 琴弦愿为知音断; 六渡桥头, 慈父痴心盼儿还。

     长春观里, 真人传讲玄妙法; 归元寺中, 罗汉接引有缘人。风动霄汉影弄青天龟

     One

      人文卷武汉历 史文化Tow

      风光卷不可不游之地Three

      财富卷武汉特色小吃武汉特色小吃目录Four

     人物卷英雄名 人小传社人三班2009201915吴迪

     One 人文卷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 一个城市的魂, 作用现在又影响将来。城市文化的积淀是重要的投资环境, 投资者不会选择“文化的沙漠” , 只会向往和钟情于“文化的绿洲” 。社会长存, 文化不朽。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追寻文化的发展历程, 可以把握一个民族的历史脉络。泱泱大武汉——处两江四岸, 三镇鼎立“九省通衢” , 物华天宝;盘龙之城、 黄鹤之乡 ,明清重镇、 首义圣地;载录大禹治水、 屈子行吟伯牙鼓琴、 李白放歌的佳话;上演北伐战争、 “二七罢工”“八七会议” 、 “浴血” 抗日的史诗武汉文化——大气、 厚重、 为世人瞩目!

     武汉是“水城” , 江河湖泊纵横交错, 星罗棋布, 水域占市域面积四分之一武汉是“古城” , 有3500年文明传承史, 特别是在中国近、 现代史上更添激情与活力武汉是“诗城” , 李白、 崔灏、 孟浩然、 毛泽东等, 都在这里留下大量流传千古的诗篇武汉是“钢城” , 新中国第一座自己兴建的钢铁企业———武钢, 效益雄居全国第二武汉是“车城” , 神龙轿车驶入家庭, 声誉日隆武汉还是“桥城” , 坐拥大小桥梁1200多座——这些, 都令武汉充满诗情画意和文化魅力

     将目光延伸到沿江大道这些伟岸建筑的背后, 我们可以看到洞庭街、 胜利街、 黎黄陂路、 车站路等等诸多与历史紧密相连的街道, 仿佛仍然带着曾经的繁荣或沧桑坦露在世人面前, 讲述那些被记忆的被遗忘的陈年旧事, 还有那街道两旁一栋栋千疮百孔的建筑残骸, 和他们几经修葺完善的模样,一遍又一遍的提示着世人他们见证着历史的光耀使命, 而他们也作为一种符号记录了这个城市的曾经, 沉淀成了它的表情, 成为那些发生过的无以泯灭的历史足迹。更多相关请点击:【见证历史价值】

     历史风貌街区图片展武汉市1 08处优秀历史建筑名单拓展阅读:老建筑的魂雕刻时光

     游黄鹤楼江湖山城云鹤楼, 唐后文人多 举愁。

     搜肠刮肚思超越, 梦想于此拔头筹。百舸争流帆不现, 楼毁楼建几春秋。

     夕 日 黄鹤当知返!

     鹅池为砚比字遒。晴川 两汉楼林密, 芳草何限鹦鹉洲? 江上时时三虹在, 楼下夜夜灯火稠。徜若诗仙今安好? 焉能两字即回头!

     搁笔亭中我拾笔, 非与崔颢争风流。更多相关请点击:天下江山第一楼—黄鹤楼黄鹤楼重建开放20周年百科—黄鹤楼

     武汉人曾以一座长江桥为自 豪,现在,现代化公路上迂回交叉的立交桥, 高架桥,长江、 汉江上架起的一道道人间彩虹将映入你的眼帘,让我们对武汉市的桥梁作一次巡礼吧——去欣赏它美丽的形象,领略“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的深刻意蕴!更多 请点击:

     武汉桥梁——江城风貌我们为什么打“桥” 牌《武汉桥梁集锦》 目 录

     武汉的历史画卷中记载着不朽的文化——这里有“盘龙文化” , 件件殷商青铜器皿, 展示着长江流域璀璨的古老文明, 开启着江城文明之光;这里有“知音文化” , 高山流水, 琴台知音, 千古佳话, 铸就武汉人重情、 践诺、 守信的品质;这里有“木兰文化” , 木兰替父从军, 巾帼不让须眉, 传承着中华民族的爱国传统和尊老美德;还有荆楚文化、 三国文化、 黄鹤文化、 东湖文化、 道教文化、 佛教文化等, 都浸润着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直到现代, 令武汉人引以为豪的高校文化和“光谷文化” , 都和珞珈、 喻家、 桂子这一座座山融为一体。——一切都物化在这残垣断壁、 亭台楼阁与山川湖泊之中

     武汉内蕴的城市精神, 不断展示和升华着文化的境界与品位——这里有“首义精神” :

     武汉人敢为天下先, 打响了推翻两千多年帝制、 建立民主共和制国家的第一枪, 其爱国、 民主、 拼搏和创新精神永远激励后人;这里有“二七精神” :

     作为“二七” 工人运动的发祥地, 施洋、 林祥谦等烈士血沃江城, 先烈们坚定的革命立场、革命勇气和大无畏牺牲精神, 锻造了武汉人钢铁般的意志和品格;这里有“抗洪精神” :

     1954年和1998年, 武汉两遇特大洪水, 江城人民齐心协力缚苍龙, 铸就了可歌可泣的伟大抗洪精神。——武汉的城市精神, 展示着武汉人英勇顽强、 敢于献身的气概凝聚着武汉人敢打第一枪、 敢做第一人、 上下求索的勇气镌刻着武汉人民屠刀架脖、 洪水漫腰仍刚直不阿、 不屈不挠的特质

     武昌 首义广 场武昌首义广场是1911年辛亥革命首先起义的地方, 是武汉乃至湖北人民敢为天下先的标志性建筑。

     每一个来武汉旅游的客人, 都会选择来这个地方观光游览, 在这里你会亲身感受近一百年前湖北革命军的勇气和胆识。

     是这里的人们打响了 反抗封建帝制第一炮, 是这里的人们在起义军部分领袖被捕甚至彭、 刘、 杨三烈士被屠杀的紧急情况下发动的起义。

     如今的阅马场已经变成辛亥革命纪念馆, 并且将原来建筑迁出, 改造成这宏大的首义广场。

     辛亥革命时期的武汉

     “ 二· 七”纪念地——— 二七纪念馆

     1 954年, 长江发生全流域的特大暴雨洪水, 百万军民百日拼搏, 采取荆江分洪区分蓄超额洪水等一系列措施, 战胜了多次洪峰, 保住了荆江大堤、 汉北大堤、 武汉和黄石大堤等重点堤防的安全, 保住了京广大动脉的安全。

     这一壮举不仅在抗洪史上影响深远而且为防汛抗洪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抗洪史上影响深远, 而且为防汛抗洪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战胜洪水后, 毛主席欣然题词:

     “庆贺武汉人民战胜了1 954年的洪水, 还要准备战胜今后可能发生的同样严重的洪水。

     ”对今后的防汛工作提出了立足于防的原则, 寄予了殷切的期望。武汉抗洪纪念碑在武汉市汉口滨江公园江堤上。

     为纪念1 954年防汛胜利而建,故名。

     建于1 969年。

     面向大江, 占地1160平方米。

     台基高4.9米, 正面与两侧设宽大台阶, 四周围以护栏。

     碑身高37米,碑顶立直径1.8米五角红星, 下饰红绸、 葵花簇拥天安门图案。碑身正面镶嵌乳白色大理石, 上有用铝板镀金制成的毛泽东亲笔题词:

     “庆祝武汉人民战胜了一九五四年的洪水, 还要准备战胜今后可能发生的同样严重的洪水。

     ” 题词上部红瓷砖上还嵌有毛泽东头像。

     基座正面镌刻毛泽东诗词《水调歌头·游泳》 , 左右侧面为武汉人民抗洪抢险大型浮雕, 构图完整, 造型生动, 气势雄伟。

     特色文艺中华文化DNA中的 “武汉话”武汉入选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共有九项, 他们分别是汉剧、 楚剧、 木兰传说、湖北小曲、 湖北大鼓、 湖北评书、 汉绣、 木雕船模、 高龙。

     如果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的DNA, 武汉入选国家级“非遗” 名录的九个项目, 可以看成是武汉人为延续中华文化发出了自己的声音。汉剧和楚剧:

     戏里戏外的人生汉剧乃国剧——京剧之源, 并直接孕育了京剧的形成, 这是戏曲界公认的事实。

     不过, 京剧后来发展远超汉剧。

     汉剧代表人物陈伯华曾偷看梅兰芳唱戏(这在当时被认为掉价)

     , 并被生生折服, 后梅兰芳与她切磋艺术, 成就另一段佳话。作家方方曾感叹“汉剧好精致好雅” , 她说汉剧“婉转优雅, 高昂时有一股苍凉, 低回时有几缕伤感, 吐词唱字也并不似粤剧越剧难懂, 应该是容易为南人北人所接受。

     ” 汉剧剧本多取材历史。

     而不像楚剧或者各种湖北曲艺, 如湖北大鼓、 湖北评书、 湖北小曲, 内容多取材生活, 具有浓郁的乡 土气息。戏如人生, 人生如戏。

     武汉曾是全国闻名的戏码头。

     戏内戏外演绎过不少人生故事。

     武汉作家沈虹光曾推出中篇小说《大收煞》 , 写了楚剧艺人葛云仙的一生。

     小说结尾写道:

     “车水马龙浮尘攘扰, 闹市中唯有葛云仙的声音稳住一片不动的白头, 那声音沙沙的, 带着心腑中挣出来的呼号, 那拖长的声缕仿佛从魂灵中牵出了往昔的云片, 依稀流移, 那痛苦的闪烁, 那压抑不住的情欲, 这是每个衰落的生命都曾有过的。

     ”武汉独特的龙图腾武汉独特的龙图腾中国龙文化源远流长, 而武汉龙文化又另有特色。武汉高龙的发祥地在武汉市汉阳地区。

     武汉高龙由龙头、 龙身、 龙尾三部分组成, 属切割式结构。

     其造型奇特, 从扎制框架开始就讲求篾竹工艺的完整性; 龙身则是由1 3或1 7个太极、 八卦图形灯的灯节用绳串成一体, 其表现出的和谐意蕴是其他龙的品类中所没有的。武汉高龙的“开光显灵” 与“升天入海” 同其他民间民俗传统祭祀一样, 都要举行庄重肃穆的仪式。

     高龙的舞法与所有的龙灯舞法不同, 属于竖式舞法。

     高龙的舞技主要有:

     叩、 扫、 举、抖、 顶、 托等。

     而被人们称为神功绝技的“口衔齿托” 则是舞龙技艺中难度最大、 最为惊险的动作。

     扛起五六十斤重、 五六米高的龙头, 舞龙者须将高龙主骨底含在口里, 由下齿托住, 双手撒开, 双手击合, 双膝跪地, 前后左右跪蹉, 实为奇招。无独有偶, 汉绣传人任本荣先生有一样压箱宝“九龙腾江” 。

     每幅绣品上都是一条腾云驾雾的猛龙。

     深蓝、 靛青、 金黄、 暗灰、 亮紫……一共九条龙。

     汉绣针法与国内苏绣、 湘绣、 蜀绣、粤绣等“四大名绣” 迥异, 但极具地方色彩。

     用代表武汉绣文化的汉绣飞针走线绘就的九龙组合在一起, 就是一幅完整的画卷, 它具有地域性特点, 象征着勇敢的楚地人热爱和保卫长江, 守护家园。

     曾有企业想高价收购这幅“九龙腾江” , 被任本荣婉言拒绝了。

     他说:

     汉绣文化中的意义和心血, 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武汉人用自己的心眼勾画自己心目中的龙图腾, 对中华龙文化加以有创意的发扬光大, 这是武汉人对中华龙文化的独特贡献。

     汉剧命前后汉剧为湖北主要地方戏曲剧, 也叫“汉调” , 俗称“二黄” , 辛亥革改称“汉剧” 。

     汉剧有上千个传统剧目, 现存剧目仍有660多个, 主要演出历代演义及民间传说故事。

     汉剧唱腔以板腔体的西皮、 二黄两类声腔为主, 兼有歌腔、 昆曲、 杂腔、 小调等。

     西皮、 二黄在传统演唱中, 还有一些独具特色的专用调和特定腔。楚剧于湖北,楚剧旧称“黄孝花鼓” 、 “西路花鼓” , 1926年改名“楚剧” 。

     流行约有1 00多年的历史, 是在黄陂、 孝感一带的竹马、 高跷等民间歌舞及鄂东的“哦呵腔” 的基础上发展形成。

     原是人声帮腔, 锣鼓伴奏。1 920年进入武汉后, 受到汉剧、 京剧的影响, 逐步发展提高, 形成了“迓腔” 为主的板腔高腔小调三大腔系迓腔为主的板腔、 高腔、 小调三大腔系。评书湖北评书是用湖北方言讲故事。

     由一人表演, 只说不唱, 以一块木头为道具, 情节每到关键时刻, 猛击一下醒木, 听众为之一振, 流布于武汉、沙市、 宜昌等长江沿岸城市。

     湖北评书善于塑造玩弄权贵豪强于股掌之间的草莽英雄形象, 风格幽默酣畅, 语言流畅、 华丽, 描绘景物时常用韵律回旋有致的骈体, 与叙述、 对话时使用的生动口语辉映成趣。大鼓湖北大鼓与湖北评书不同, 以唱为主, 夹以说白, 以鼓板为主要乐器, 演员边击鼓边唱说, 风趣幽默, 通俗易懂。

     新世纪、 新机遇、 新产业, 武汉应高擎“文化武汉” 大旗。“文化武汉” , 就是以先进文化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和产业支撑, 用先进文化塑造城市, 发展城市, 使当年“因武而昌” 的武汉“因文而强” , 熔先进文化于社会诸领域, 使文化产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的增长源, 把武汉建成具有浓郁滨江滨湖特色和独特文化魅力的现代化国际性城市。建构“文化武汉” 必须做到:

     改革文化体制, 发展文化产业, 培育文化人才, 造就文化市民。文化有意识形态的属性, 也有商品的属性。

     既要讲正确导向, 也要占领市场。

     在导向正确的前提下占领市场份额, 就是占领和巩固意识形态阵地。

     公益性文化事业要坚持政府主导, 进社区、 乡 村、 企业、 学校, 培植文化特有的凝聚力和亲和力, 满足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经营性文化产业要创新体制, 转换机制, 破除“等、 靠、要” 等“观念性...

    篇八:武汉的发展历程

    江成就一座城——探秘武汉与长江的关系史

      一座城与一条江的关系史 武汉又称江城。——长江之城因水而生以江为名。

     没有一座城市像武汉这样与长江的关系亲密无间。

     一千多年前由于长江江水的冲刷与泥沙淤积逐渐形成陆地洲滩诞生了武汉的雏形而后在长江灌溉出来的沃土上“湖广熟天下足”江汉平原成为天下粮仓。

     一百多年前汉口籍着长江的“黄金水道”大兴贸易云集商贾跻身“四大名镇”风光无限。并在清末率先开埠成为近代工业的发祥地之一被冠上“东方威尼斯”的美誉。

     也没有一座城市像武汉这样与长江的对抗争斗不休不止。

     洪水肆虐江汉平原从魏晋时代就开始修堤防。1635年汉口立起了第一条长堤正街形成了1864年地方政府又在长堤外的湖荡中修筑了汉口堡以挡来水汉口面积增加了3倍1905年张之洞修建张公堤真正赋予了汉口现代城市的形象。

     长江阻断交通武汉就开始修桥建隧1957年第一座长江大桥建成通车从此三镇交通一线牵。此后长江二桥、白沙洲大桥、军山大桥、阳逻大桥、天兴洲大桥甚至包括过江隧道一一建成 武汉用桥隧一点点缝合起江水撑开的三镇距离。

     更没有一座城市像武汉这样与长江的相处从容淡定。

     小学时老师教我们遇上洪水男同学要先用板凳桌子把女同学运出去长大了老人们告诉我们要断定江水的涨落去江边数台阶就可以了比专业预报还直观。

     昔日的堤防成了江滩休闲广场夏日的傍晚跳跳舞谈谈情龙王庙的险段也有了亲水平台天高云淡时坐岸边看两江交汇清浊分明。

     说到底武汉的历史就是一部与长江的关系史。

     这样的太过亲近反而让我们常常像忽略空气一样忽略了这条江。

     7月30日武汉关水位达到警戒线27.30米——这个在我们耳边滚过无数次的数字才突然让我们一惊重新聚焦长江 重新梳理这座城市与这条江的纠结多年的爱与恨。(记者 郝晓燕 实习生 吴文青) 一条江成就一座城 武汉的故事必定要由长江讲述。

     从最初的诞生到后来的发展沉浮二者的命运始终纠葛在一起。从某种意义上说长江成就了武汉武汉也在改变着长江。

     长江孕育了武汉 在距今10000年到2000年以前长江出三峡、汉江出丹江口后就在今江汉平原一带奔涌交汇。

     当时的江汉平原地势低洼是荒无人烟的沼泽湿地被称为“云梦大泽”。据史料记载云梦泽南连长江北通汉水连绵不断的湖泊和沼泽大泽若干总面积二万多平方公里是长江中游区域一处江、河、湖完全沟通融合水流进出

     自如的水域场所。

     每年汛期长江和汉水暴戾忽现到处洪水漫流整个云梦泽江湖不分呈现出大片大片水天相连的状态。同时江水携带的大量泥沙也被带来随着水流流速减缓泥沙也就淤积了下来。先淤出小的洲滩再逐渐淤出大的洲滩云梦泽不断被分割、解体和缩小慢慢地形成江汉内陆三角洲。洪水退去后的这些洲滩土沃草丰人们在此围垦、修防汉阳、武昌的雏形正是在此基础上慢慢形成的。到公元1474年明成化十年 汉水改道把汉阳的一部分分了出去成为汉口从而为今天武汉三镇的形成奠定了地理基础。

     三镇之中地势最低的是汉口。汉口的街市都是沿长江而建前面是港口码头后面是湖泊洼地。受长江流域副热带高压的影响武汉每年六七月份都会迎来梅雨季节长江水丰汉口便汪洋肆虐陆地行舟这使得汉口一直人口稀少发展缓慢。

     为了对抗肆虐的洪水1635年汉阳府通判袁焻主持修建了汉口第一条长堤——袁公堤。该堤修好之后使得汉口街市得以向纵深发展堤内的湖泊洼地也逐渐被街市取代并形成了汉口第一条正街。

     少了水患之忧又坐拥码头便利江汉平原上的稻米便顺着长江的“黄金水道”运送到汉口汉口迅速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一跃成为湖广漕粮的储存与转运中心跻身明代“四大米镇”之一商贸之盛远超武昌、汉阳。

     清同治年间18621874年 汉口经过200多年的发展已是“商贾云集、帆樯林立、不分昼夜”的贸易重镇但囿于堤防范围狭小。当时的汉阳郡守钟谦钧在袁公堤外的湖荡中修筑了汉口堡 以挡洪水 汉口面积一下子扩大了三倍一时繁荣无二。

     1905年张之洞任湖广总督先后在汉口修了张公堤在武昌修了武丰堤、武泰堤不仅从更大范围里解除了武汉水患 更为大武汉的城市发展定下了大格局。武汉真正从贸易小镇开始走上了“东方威尼斯”的大都会之路。

     鹦鹉洲沉了天兴洲跑了 现在我们所看到的长江武汉段上起纱帽山下至阳逻流经江夏、蔡甸、武汉中心城区、黄陂区和新洲区全长70.3公里。中心城区的长江最窄处位于武汉长江大桥下宽1100米最宽处位于青山镇宽3880米河道平直。

     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教授李可可告诉记者由于两岸的堤防限制以及龟蛇山的岩石地质所形成的“节点”作用长江武汉段的河道变化不大现在我们看到的河道和数百年前的相差无几。但是由于水流和淤沙的原因江心洲的变化相对比较明显有的消失有的靠岸有的新崛起不一而足。

     武汉的江心洲中最有名的当属鹦鹉洲凭借唐代大诗人崔颢的诗句“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而闻名天下。但是现在我们在汉阳看到的鹦鹉洲并非诗中所指。

     根据《水经注》记载崔颢诗中的古鹦鹉洲大约是位于今蛇山以南鲇鱼口以北。由南至北洲长约四公里。相传由东汉末年祢衡在黄祖的长子黄射大会宾客时即席挥笔写就一篇“锵锵戛金玉句句欲飞鸣”的《鹦鹉赋》而得名。古鹦鹉洲在唐宋元时期是商业集市繁荣之地“洲前万户人家”、“列肆如栉”。

     明朝末年长江中游经历了一个大洪水期水量的增大加快了狭窄河段水流的速度使得鹦鹉洲不断下沉到清康熙末年雍正初年完全沉没于江底。后来到清朝乾隆年间 汉阳南纪门外江边又淤出一个新沙洲——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汉阳鹦鹉洲。这个新的鹦鹉洲有10余里长的岸线水深适宜滩地宽阔至嘉庆

     年间逐渐成为湖南、 湖北商人的竹木集散地。

     后来由于长江水流泥沙的综合作用鹦鹉洲逐渐靠岸成为今天看到的居民聚居区。

     还有一个我们看得见变化的是天兴洲。天兴洲地处青山镇和谌家矶所夹的长江段江心近年来以年均130米以上的速度向下游漂移且漂移速度不断加快。2008年9月天兴洲长江大桥完工。为确保天兴洲长江大桥主桥墩地质安全武汉市在洲头迎水面修建起4.3公里长的护坡使其不再“漂移”。但天兴洲分汊河段的分流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50年代天兴洲附近的江水主汊在左汊但到70年代初期右汊的冲刷扩大分流比增至80%以上左汊逐年淤浅成为支汊。这表明尽管近50年内长江武汉段的河势基本稳定但局部河势仍有较大的变化。

     20年长江的打渔量少了一大半 王伯年是我们采访时遇到的一个渔民。他今年60岁了家住谌家矶从小就跟着父亲在江上讨生活祖祖辈辈都是打渔的从汉川打到武汉。19岁时接父亲的班带着妻子、孩子和一条破渔船开始了自己的人生。

     在江上呆得久了长江就像他的家说起江里的那些事儿老王如数家珍。他告诉记者武汉这段长江的主流最早是在谌家矶那边水急浪高次流是在武昌这边 相对平缓。

     到了上世纪50年代 因为淤沙的原因 主流慢慢转向了青山所以一些航道都变了。

     江水冬浅夏深这两季的水位能差15米左右。对他们打渔的来说最好的渔季在每年的四月中旬和八月中旬前者是鱼繁殖的季节后者是汛期江水大能把内河的鱼往江里赶。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大约是他打渔最开心的时候。那时江滩没这么宽江边没这么多楼房都是荒坡。长江水没现在这么平缓水流急也带得江水浑浊。但那时候江里的鱼多鲤鱼、鮰鱼、江鳗、白鳝、四大家鱼草鱼、青鱼、鲢鱼、胖头鱼到处都是还有一种芝麻魡样子和鱤鱼差不多但最大个儿也只有两三斤味道很好。

     长江上打渔传统的方法有下钩和下网两种 老王是下滚钩。

     每天下午五点钟夫妻俩人就出发了一个人摇船一个人下钩。用石头将钩线的一头压在岸边然后坐船往江心方向走一边走一边下钩线每条钩线上有上千个钩子每隔一段就压个石头一次下七八上十排。

     然后就静等一夜第二天早上五点再去收钩。运气好的话能收一两百斤鱼运气不好也可能寥寥几条。到早上七八点老王就挑着鱼到江边的集市上卖。当时吃鮰鱼的人不多鮰鱼卖不出价钱老王曾经用两担百把斤的鮰鱼给妻子换了一块手表回来。

     一年中有十个月他们一家人就呆在那条三尺二宽的船上有时还会和几艘渔船一起结伴从武汉一直划到下游的九江、或上游的洞庭湖去打渔。“80年代的时候江里还有很多白鳍豚、江豚每次出去打渔它们就一群群地跟在船前船后。”老王说那时他打渔儿子就在船上逗那些江豚玩还能看见它们头顶呼呼地喷水。傍晚时分还会有一群群的大雁和野鸭从头掠过回江心洲的草丛里休息那情景美极了。老王拙于言辞但他妻子会比划着绘声绘色地给我们讲当时的盛况挥动的手臂黑黝黝的那是江边渔民的标志。

     但从90年代中后期开始老王就觉得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了。先是江面上的机械船越来越多了而且多是私人的拖沙拖货的船 不像以前的国营船只那么守规矩在江面上经常横冲直闯他们的小渔船只好挑地方躲着走能下钩下网的地方也少多了。最主要是他觉得鱼越来越少了 每个月打上来的鱼量连原来的二分之一都不到像鮰鱼、鲇鱼等更是大幅度的减少。虽然从2002年开始长江每年4月到7月实行禁渔但是情况并没有好转多少。至于江豚、白鳍豚和那些水鸟已

     经很久都看不到了他很遗憾自己的孙辈再看不到那样的美景。

     以前江里打上来的鱼宰好洗净抹点盐巴加点酱油用水一煮就能吃了甜美鲜嫩。后来的鱼老王必须要加料酒、生姜、蒜头、辣椒等腌一下才能吃“水没原来好了鱼的杂味重了肉也没原来嫩了。”老王很无奈长江污染得厉害了他们全家从直接喝江水改喝自来水了。

     长江的这种状况让老王很郁闷几年前他干脆放弃了祖祖辈辈从事的打渔生活开始了鱼贩子的角色。他利用自己积累的人脉关系从渔船上收鱼然后再卖给餐馆。

     碰见他的那天 他刚从渔民手上收了几条一二十斤重的鲇鱼 不过“这样的机会也不容易碰了大多时候都是小家伙。” 老王说武汉这段长江上还有一千多条小渔船还有许许多多靠打渔为生的渔民只是现在的长江不知道还能给他们多少希望。

     打通武汉的江与湖 老王的担忧其实也是科学家们的担忧。中科院水生所的刘焕章研究员告诉我们 整个长江流域的自然捕捞量从五十年代的年均31万吨 急剧下滑到现在的每年10万吨而武汉长江段的自然捕捞量就更少了几乎可以忽略不计。除去白鳍豚、江豚已经在长江武汉段完全看不到以外胭脂鱼、鯮鱼、鲟鱼等江湖洄游鱼类也几乎灭绝在最近数年的考察中都很少见到了。

     长江鱼类减少的速度惊人除了江水污染、机械船增多、毁灭性捕捞等原因外刘焕章认为江河阻隔是很重要的因素。武汉是云梦古泽的遗址以前长江漫溢留下了大大小小一百多个湖泊所以号称“百湖之市”。原来武汉的湖泊都是和长江相连的比如东湖其实原为敞水湖通过青山港与长江连接在一起湖水冬枯夏涨基本受长江水位涨落的控制。长江中下游有很多江湖洄游的鱼类如草鱼、鲢鱼、鳙鱼、团头鲂、鳡鱼、刀鲚等都是长江产卵湖泊育肥。但近几十年为了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要么填湖要么建闸江湖之间从自然相通转为隔绝状态很多鱼类被阻断了生存的路水生态系统也因此严重退化。

     长江科学院副院长陈进也认可这个看法。他参与的《湖北省武汉市“大东湖”生态水网构建总体方案》已经于2009年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明确大东湖生态水网的核心是“引江济湖”即将东湖、沙湖、杨春湖、严西湖、严东湖、北湖等6个主要湖泊以及青潭湖、竹子湖等5个子湖与长江连通通过生态修复使大东湖水系重现自然生态。

     但是陈进对前景并不乐观因为泥沙淤积的原因武汉市的湖泊普遍比长江高枯水季长江很难引进湖泊如果人工引水代价又太高目前能做的只有季节性引水即在每年夏天的丰水期引江入湖。“不管怎么说我们已经开始做了欠大自然的债总是要还的。”(记者 郝晓燕 实习生 吴文青) 从“东方芝加哥”到武汉新港 7月20日2743吨级的南京货轮“海通8号”载着210个集装箱驶往上海洋山港武汉新港阳逻集装箱二港区“开港”投入使用。沸腾的江面让聚拢看热闹的老武汉人联想到长江汉水上码头林立“驾乎津门直追沪上”的年代。处于长江中段中心的武汉码头在沉寂了近三十年后再次有了大动作。

     老武汉的码头时代 武汉的发展从东汉时期就和码头捆绑在一起乾隆元年1736年武汉有了第一座有名有姓的码头——汉水上的天宝巷码头。

     最早的水码头大多用来装卸手工业原料和成品、家具以及过江摆渡。明代中后期以后手工业大发展专...

    篇九:武汉的发展历程

    蓝皮书武汉城市历史演变与空间布局优化展望  武汉市规划局课题组 ❋摘  要: 武汉三镇早期相对独立、 点状发展, 随着长江水运的兴起逐步沿江扩展, 陆域交通的完善和过江交通建设将三镇连为一体, 城市空间向陆域纵深拓展。

     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遵循武汉城市空间这一演变规律, 从提升现代服务功能、 拓展城市发展空间、 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提出了 “多中心组团式轴向拓展” 的空间优化方案。关键词: 武汉  历史演变  空间布局优化  展望武汉是一座具有 3500 年历史的文化古城, 历来备受重视。

     商周以来即为重要古城镇, 东汉末年, 武昌、 汉阳分城置邑。

     明末清初, 汉口成为 “天下四大名镇”。

     1927 年, 三镇合一, 始称 “武汉”。

     到 20 世纪 80 年代, 武汉与北京、上海、 天津等城市并称中国 “四甲”。

     时至今天, 武汉已发展成人口 800 多万人的超大城市, 城市空间形态正迅速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

     探索城市空间变化演变关系, 对准确把握武汉城市发展规律, 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空间形态具有重要作用。一  武汉城市历史空间演变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 真正的武汉近代规划发展自张之洞开始, 具有历史意义的空间发展阶段有四个, 城市空间演变基本上遵循着由点状到跳跃式发展、 轴线推进、 环状填充、 “圈层 + 轴向” 扩展等 4 种方式, 在城市发展的各个阶段同6 4 0❋ 课题组成员: 吴之凌、 汪勰、 何灵聪。

     武汉城市历史演变与空间布局优化展望时或交替地出现。1. 点状独立发展时期: 三镇相对独立发展从清末至新中国成立前, 武汉 “因水而兴”, 成为近代继上海之后的中国第二大工商业城市。

     且早在明末清初时, 汉口已成为四大名镇之一, 并有 “九省通衢” 之誉。

     汉口开商埠后, 英、 俄、 法、 日、 德等 5 国在汉口沿江设租界, 租界区的市政设施和建筑均按西洋城市的建设模式进行, 为武汉近代规划与建设之开端。

     清末张之洞任湖广总督时期, 先后筑堤, 使 “泽国化为陆地”, 奠定了武汉至今的城市发展基本范围。民国期间, 孙中山极为重视武汉。

     在他所著的 《建国方略》、 《实业计划》中曾提到在武汉修铁路, 建设过江隧道, 整治长江汉水堤岸, 增建船坞港口, 扩大城市规模 “略如纽约伦敦之大”, 将武汉建成中国中西部对外商业贸易中心等许多设想。

     孙中山进一步对武汉三镇进行了职能分工: “武昌是政治文化城市,汉口是工商业城市, 汉阳是园林住宅城市”。

     孙中山的发展设想为民国时期及新中国成立后武汉城市总体规划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民国时期, 当时的武汉行政当局还编制了 《汉口市政建筑计划书》、 《武汉特别市之设计方针》、 《民国二十五年汉口市都市计划书》、 《大武汉市建设计划草案》、 《武汉三镇土地使用交通系统计划纲要》 等系列建设规划方案, 推动完成了武汉的城市经济由农业主导向工业化初期的转化。这一时期城市规划发展思路主要有五个方面: 一是依托 “九省通衢” 的交通优势, 高度重视和大力发展工商业; 二是在全国发展格局中, 武汉树立了非常高的城市地位, 是全国的交通枢纽和工商业中心; 三是适应水运的城市交通模式和特征, 城市的工业、 仓储等设施沿江布置, 确立了滨水带形的城市空间格局和平行江河的道路网络体系; 四是在江南、 江北建立了比较有远见的防洪体系, 为武昌、 汉口未来的拓展提供了广阔的腹地; 五是城市内部有了功能分区, 基本奠定了三镇的分工协作关系。2. 从点状到跳跃式发展: 新中国成立初期大型工业项目的布局导致城市空间跳跃式发展从 “一五” 计划开始, 武钢、 武重、 武锅、 肉联等重点工业区远离城市建设区进行建设, 形成相对分散的空间布局, 特别是武钢及其配套生活区形成了一个规模巨大的综合组团, 与老城区之间保持着广阔的农林空地和生态空间, 形成7 4 0

     武汉蓝皮书了除武昌、 汉口、 汉阳之外的第四个空间增长核心。

     这段时期由于城市空间跳跃式布局, 迅速拉开了城市发展的空间框架, 城市规模急剧扩大。

     1952 ~1957 年,城市人口从 131 万人增加到 215 万人, 年均增加 10. 5%。

     城市建成区面积从37. 7 平方公里增加到 107. 97 平方公里, 年均增长 14. 1 平方公里。“一五”、 “二五” 时期, 武汉市编制了 《武汉市城市规划草案》、 《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 《武汉市城市建设十二年规划》、 《武汉市城市建设规划 (修正草案)》 等四轮规划方案, 主要是借鉴了前苏联的城市规划思想, 将工业发展确定为城市工作的重点, 按照计划经济的要求, 强化了城市的功能分区和工业布局, 强调了基础设施建设, 形成了组团式城市布局, 初步确立了三镇整合的发展思路。3. 轴线推进: 工业持续发展和城市道路的修建使城市轴状延伸1960 ~1980 年间, 武汉城市空间拓展主要是沿旧城与工业组团联系的道路两侧进行轴线填充。汉口地区主要以旧城为依托, 在解放大道沿线向两侧填充扩张和向两端轴向延伸, 形成堤角工业区和易家墩工业区, 总体上形成从解放大道到长江、 汉水之间狭长的顺江带形空间。汉阳主要是以旧城为基础, 沿鹦鹉大道向南、 汉阳大道向西, 形成了鹦鹉洲工业区和七里庙工业区, 呈现出 “L” 型的发展形态。武昌地区向东沿武珞路—珞瑜路大幅度推进发展, 形成石牌岭工业区和关山工业区; 向南沿武咸公路发展, 形成白沙洲工业区; 向北沿中南—中北路形成中北路工业区, 沿和平大道形成余家头工业区, 总体上形成以旧城、 青山为两大核心, 分别沿主要干道由南、 北向中间推进。这一时期由于受 “文革” 影响, 城市主要为自发的蔓延式填充。4. 环状填充: 改革开放后第三产业的发展使城市发展空间逐渐饱和1980 ~1990 年间, 随着道路交通的修建, 除了长江的分割之外, 三镇基本上形成了环状发展的空间雏形。汉口地区旧京汉铁路外移为城市外拓提供了新空间。

     建设大道、 发展大道、青年大道相继建成, 使城市得以大规模沿路的纵深腹地发展, 形成了鄂城墩、 北湖、 花桥等规模巨大的居住组团。汉阳地区形成了大规模的二桥居住组团。8 4 0

     武汉城市历史演变与空间布局优化展望武昌地区结合青山工业区修建了钢花居住组团, 结合中北路工业区修建了东亭居住组团。

     三镇空间形态整体上呈现轴向变粗、 组团靠拢、 环间填充的趋势。这一期间, 武汉市分别于 1982、 1988 年编制了两轮城市总体规划, 确定了“交通” 和 “流通” “两通起飞” 战略, 首次采用 “田园城市” 理论, 提出在主城外围建设卫星城镇的规划设想。5. “圈层 + 轴向” 扩展: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城市空间呈现蔓延拓展态势1990 ~2000 年, 尤其是 1996 年 “圈层 + 轴向” 的总体规划发展模式实施以后, 逐渐形成以主城为核心, 由内向外的 “三、 二、 一” 产业圈层式布局结构。其中: 内环线以内以商业金融行政办公和居住为主, 城市二环线周边以居住、 文教、 商业以及少量工业的混合用地为主, 城市中环线周边以工业用地为主, 城市外围是生态绿地和水域。汉口跨越张公堤形成规模巨大的常青居住组团, 并向铁路线外寻求新的发展空间。

     同时, 汉口、 汉阳、 武昌分别结合吴家山台商投资产业园、 沌口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的建设沿城市主要交通干道向外拓展。为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 武汉市于 1996 年编制了城市总体规划。

     规划吸收了西方经典的 “花园城市” 理论, 按照现代化特大城市的发展规律, 提出了城市地区一体化发展思路, 积极发展卫星镇和新城, 为适应武汉山水资源的分布特点, 采取了 “多中心组团式” 空间布局, 目的是建设一个具有滨水城市特色的现代化生态城市。对照国内外大城市的发展过程, 一般特大城市都经历了 “点状发展—触角生成—轴间填充—触角再生” 四个空间演变阶段。

     武汉城市空间演变历史也与这一特征基本吻合。二  历史经验总结(1) 武汉是由不同自然和历史条件发展起来的汉口、 汉阳、 武昌三镇整合形成的, 其发展思想的形成与武汉特定的资源条件是紧密结合的。(2) 武汉在其整合发展之初, 是根据张之洞、 孙中山等人确定的 “千万级人口”、 “世界级都市” 的设想而制定的城市发展目标, 所以在初期就奠定了特9 4 0

     武汉蓝皮书大城市的空间框架。(3) 武汉在各个历史阶段的发展一直是围绕发挥长江水运优势、 区位交通优势、 解决江河水患等主题展开的, 并决定了各个历史阶段的城市主导功能和发展空间。(4) 城市功能和交通条件变化是决定城市空间形态的内在动因。

     武汉 “军事城堡—商埠重镇—工业城市—工商并举” 城市功能转型的过程中, 交通条件由水运逐步转向陆运, 城市空间形态也相应地由沿江拓展转向陆域纵深发展。武汉城市发展史也表明,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需要解决的城市问题也各不相同, 只有与时俱进, 根据城市发展的现实态势, 不断调整发展战略和空间布局,才能作出最佳的发展选择。三  武汉空间发展面临的新要求21 世纪以来, 国家确定了 “中部崛起” 战略, 并批准武汉城市圈为 “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武汉市进入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阶段。

     2007 年, 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 3141. 5 亿元, 比上年增长15. 6%, 地方财政收入达到 296. 38 亿元,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1732. 79 亿元,人均 GDP 超过了 4000 美元, 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和城镇化加速期发展阶段。

     在“两型” 社会建设要求下, 武汉市不仅要保持快速增长, 而且要走出一条有别于传统模式的工业化、 城市化新路, 实现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 不仅要保持自身发展, 而且要带动区域一体化发展。

     为此, 未来武汉发展需要实现以下几个转变。(1) 由单中心城市向多中心都市区转变。

     建立开放式的城市空间框架, 实现武汉城市圈区域发展对接, 为改变城乡二元结构、 带动区域一体化发展提供优越的空间平台。(2) 城市功能将由生产型向生产型和服务型并重功能转变。

     不断提高城市的服务能力, 构筑与大都市相适应的 “高增值、 强辐射、 广就业” 的功能体系,建设现代化配套设施, 为城市生产生活提供便利条件。(3) 城市空间将由外延粗放式向内涵集约式发展转变。

     更加注重土地利用效率, 更加注重城市空间的复合利用, 提高土地开发强度, 朝精细化方向发展。0 5 0

     武汉城市历史演变与空间布局优化展望(4) 由产业优先向生态优先转变。

     以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为核心, 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态框架, 提升人居环境品质, 建设宜居型城市。(5) 由单一交通方式向综合性、 立体化交通转变。

     不仅要发挥长江水运的传统优势, 更要发挥武汉处于我国中部的 “天元” 地位的区域优势, 构筑铁、水、 公、 空综合性交通枢纽, 大力发展物流业, 把交通网络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

     优化城市路网结构, 建设城市快速道路系统和轨道交通系统, 提高城市运营效率。四  新时期城市空间优化主要构想为了紧紧抓住 “中部崛起” 战略机遇, 促进武汉又好又快发展, 武汉市于2006 年完成了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提出武汉要建设成为我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 该规划基于提升现代服务功能、 拓展城市发展空间、 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目的, 提出了城市空间布局优化的规划方案。1. 构建集约型的都市发展区为提高土地使用效率, 对空间资源进行统一、 高效管理, 实现集约式发展,将武汉市域划分为都市发展区和农业生态区等两个空间层次。

     其中, 都市发展区由主城和新城组群组成, 主城以武汉中环线为基本界线, 重点优化布局, 提升城市功能; 新城组群主要为中环和外环之间的地区, 是武汉城镇化发展重点区域,承担主城人口疏解、 新增城镇人口安置和高新产业集聚发展等功能, 是带动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纽带; 农业生态区重点发展现代化都市农业, 分层次建设中心镇、一般镇和新型农村社区, 推进新农村建设, 保护生态环境。都市发展区作为城市功能的主要集聚区和城市空间的重点拓展区, 按照土地集约、 产业集聚、 人口集中的原则, 统筹布局城市产业、 居住、 交通、 生态、 游憩等主要功能, 统一安排基础设施建设, 形成布局合理、 结构有序的城镇化集中发展区域。2. 主城区优化为 “多中心组团式” 空间结构主城区强化第三产业发展, 重点布置金融商贸、 行政办公、 文化旅游、 科教创新、 信息咨询等服务职能。

     武汉三镇有机分工、 相对独立布局。

     汉口地区主要发展服务中部、 面向全国的金融贸易和商业服务职能; 汉阳地区主要发展先进制1 5 0

     武汉蓝皮书造业、 会展博览、 文化旅游、 生态居住等职能; 武昌地区主要发展科教文化、 高新技术、 金融商务和省级行政中心职能。

     强化过江交通建设, 构建三镇一体化发展的格局。在空间布局上, 主城区按照圈层发展、 组团布局、 功能集聚的思想, 在二环以内构建强大的中央活动区, 重点发展面向区域的金融商贸和现代服务业职能。中央活动区外围发展四新、 鲁巷、 杨春湖三个城市副中心和 15 个居住、 产业相对均衡的综合组团。3. 都市发展区构建六大新城组群都市发展区内采用交通导向 (TOD) 发展模式, 打破行政区划, 由主城向外沿阳逻、 豹澥、 纸坊、...

    推荐访问:武汉的发展历程 武汉 发展历程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