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铭公文网 - www.sddayugaoke.com 2024年05月19日 23:52 星期日
  • 热门搜索:
  •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题选题5篇

    浏览数: 发布时间:2022-09-16 18:45:05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题选题5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题选题 《双减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双减”是一场教育的重大转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题选题5篇,供大家参考。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题选题5篇

    篇一:小学道德与法治课题选题

    减背景下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课题实施方案

     一、 课题提出的背景 “双减”是一场教育的重大转型,“减负”是为了“增效”,这是一次革命性的教育大变革,是要重构我们习以为常的传统教学模式。

     “双减”的目的,不仅仅是简单为了替学生减负,而是要让教育聚焦学生的全面发展,更重视学生的核心素养的生成与身心健康的发展。减的是无效低能的题海训练,要变革的是被动低效,延时加量的课堂教学。

     “双减”的最终目的,仍然是要不断提升我们的教育质量,而不是降低我们的教育标准。只是这一质量不是通过加班加点、补课延时,以牺牲师生家长的身心健康,单纯地去追求“考试成绩”的那种单面分数指标,只有能全方位衡量孩子成长发展的各项重要指标,才是真正的教育绿色质量。

     “双减”环境下的高效课堂教学法,肯定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课堂革命。因此,课堂需要转变以传递知识和发展技能为主的教学模式,取而代之的教学应该是以主题为引领、语篇为依托、活动为途径的新的教学模式。这种新型的教学法是关注学生的学习理解、运用实践和迁移创新三个层面。

     “双减”减量,不减质,提高课堂质量,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才是教学的真正目的。相信在未来的课堂教学中,不

     断开拓进取,让小组合作学习变得更高效,让“双减”工作真正落地生根。

     在目前的农村小学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仍然存在着严重的高耗低效、少慢差费现象。道德与法治教学过多局限在“积累”的层面上,忽略了学生自主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这主要是受传统的教学观念的影响,很多教师没有把教学认识、教学发展作为一个能动的过程加以研究,而是以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储存知识为主,重教师讲授,轻学生探究;重间接知识的学习,轻直接经验的获得;重课本知识的传授,轻主动获取各种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生主动参与和实践活动在认识发展中的作用。课程改革的节奏不断加快,对许多有关消息综合课程问题的研究和探讨还不够深入,还需一个积极而谨慎的开发的过程;对于实施新课程,还需经过师资准备和反复实验的过程。相对于研究问题的重大,我们的研究过程和深入程度是远远不够的。为此,我们有必要通过更加深入的研究,解决课程和教材开发中的各种问题,使理想的课程变为可实施的课程,使课程改革建立在更加科学的基础上。

     本课题开展的“双减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提出的,它有如下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如何在课堂教学中的

     有效活动中让学生动起来,在活动中去体验、去发现、去探索。《课程标准》指出:课程主题的确定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也可以是多种方式的,但是必须是来自儿童实际生活的,必须是有实际意义的。但在《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部分主题活动,我校由于地域原因,与儿童的生活实际有所差异,这时应如何将教材与儿童实际相结合。本课题的研究是有一定推广价值的,它可以适用于农村小学的“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

     二、课题的理论依据与概念界定 (一)理论依据 1.本课题理论基础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及《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中的有关学科的教学理论。

     2.认知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观认为,促进教学的四个条件是主体、情境、协作、资源。

     3.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力包括这样七种智力:音乐智力、身体—运动智力、逻辑—数学智力、语言智力、空间智力、人际智力和个人内省智力。

     4.有效教学理论:有效教学理论的核心是教学的效益。它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关注教学效益;“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要求每一个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有效教学需

     要教师掌握有关的策略性知识,以便于自己面对具体的情景作出决策。

     (二)概念界定:

     1、“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在“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中,根据教学实际,创设必要的情境,给学生提供课内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实践体验,使他们在活动中感悟道理,体验情感,规范行为。

     2、有效的活动:有效的活动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指导在活动中,教师的适时参与与引导对于达成高质量的活动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一味强调学生的自主活动而放任自流,那么学生的活动最终只会流于形式,探究水平、思维水平、表达和交流能力的提高也就无从谈起。教师的指导除了活动前要精心准备好活动的情境、活动的材料外,最主要的是体现在活动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学生的行为与反应,观察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对话与交流,要有意识地对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质疑,以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

     3、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有效活动的研究: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着一个主题开展的一项综合性学习活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获得各种知识,经受种种磨练,实现多方面的发展。活动本身和学生在活动中的收获都是综合性的。

     三、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通过研究,初步形成“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活动研究的方式。主要从“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入手,进行个性化课堂教学活动内容的探索。通过研究,从根本上转变教师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开发意识,不断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让学生在课堂的活动中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培养学生有较强的动手意识;学生的优良品质和生活习惯,教育学生自己设计实践活动,以培养他们搜索资料,解决问题能力及实践和创新能力,从而学会自主学习、主动学习。

     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活动要清晰,落脚点很明确。既充分利用教材又突破教材的束缚,研究学生生活、学校生活、周围生活、社会环境和道德与法治大背景的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转变教学观念,改革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的方法、手段,引导学生有效的学习。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评价的目标变单一的结论性目标为过程性、体验性、发展性与结论性的综合目标。评价的形式为自评与他评相结合,评价的成员变单一的教师为教师、家长、同学全面的组成。评价的方法是平时考查与期终考核相结合,以书面形式与综合实践相结合。评价注重学生的参与、注重学生的发展。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有效性的教学中教师地位作用和要求的研究。变教师的主讲者为组织

     者、合作者、指导者和帮助者,要求教师具有广泛的道德与法治生活、地理知识、历史知识和法律知识,以便很好地组织指导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

     四、课题的实验内容和主要研究方法 (一)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五个方面:

     1.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目标针对性的研究。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活动要清晰,落脚点很明确。

     2.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内容有效性的研究。既充分利用教材又突破教材的束缚,研究学生生活、学校生活、周围生活、社会环境和道德与法治大背景的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3.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活动有效性的研究。。转变教学观念,改革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的方法、手段,引导学生有效的学习。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

     4.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有效性的教学评价研究。评价的目标变单一的结论性目标为过程性、体验性、发展性与结论性的综合目标。评价的形式为自评与他评相结合,评价的成员变单一的教师为教师、家长、同学全面的组成。评价的方法是平时考查与期终考核相结合,以书面形式与综合实践相结合。评价注重学生的参与、注重学生的发展。新的课程标准指出:“教育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

     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因此,教学评价时,应把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与社会发展性评价放在社会生活大背景中进行。对学生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更要关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能力和行为。

     5.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有效性的教学中教师地位作用和要求的研究。变教师的主讲者为组织者、合作者、指导者和帮助者,要求教师具有广泛的道德与法治生活、地理知识、历史知识和法律知识,以便很好地组织指导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

     (二)本课题主要采用如下研究方法:

     1.文献法: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相关理论,更新教学观念,以现代的科学理论指导课题的实验。

     2.行为研究法: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大量的备课、上课、研讨等活动,在教学研究中不断地进行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

     3.实验法:引导师生对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与学进行广泛的实验,总结出自主探究学习的教与学的方法。

     4.调查法:引导师生对学校生活,社区生活和道德与法治环境进行广泛的调查,开发利用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资源。

     5.分析比较法:针对课题实验中的情况,进行不断的

     分析、比较,积累实践研究的经验。

     6.总结法: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组织课题组成员对课题进行不断的修改与完善,总结出课题研究的经验。

     五、课题研究的基本步骤 1、准备阶段( xx 年 11 月~xx 年 3 月):调查实施该课题研究的客观条件,制订较为完善、切实可行的课题方案。

     2、实施阶段(xx 年 2 月~xx 年 3 月):定期学习教科研理论、课题相关专著、新课程解读等。利用问卷调查,通过统计分析,形成有针对性的教学原则和策略。在教学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实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组织若干次专题研讨,改进方法,优化操作,做好典型教案、课件、教具、图片、案例、学生《道德与法治》成长档案袋等的资料积累工作,提炼研究成果,进行阶段性检查和总结,撰写中期研究报告。

     3、总结阶段(xx 年 4 月~2xx 年 10 月):整理研究资料,反思研究过程,提炼出有效的快乐教育的方法、模式,撰写结题报告并进行应用与经验推广。

     六、预期研究效果:

     1、促使学生对“道德与法治”学习产生积极情感,自主的参与学习活动,有效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习效率。

     2、促使学生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促进学生健全人格

     的形成。

     3、在课题研究结束时,形成具有一定水平的研究报告,将参加课题研究的专题总结、活动内容汇编成册,汇编相关的论文。

    篇二:小学道德与法治课题选题

    “道德与法治” 主题式情景教学的研究 ------- 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研究背景:

     从 2016 年秋季开始,基于《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 年版)》和《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编写的道德与法治课教材开始进入教学实践。《道德与法治》这门课是一门与社会发展合拍共舞的学科,能不能通过《道德与法治》这门课不断提高学生本学科的核心素养,直接关系到本学科的生命力,关系到本学科的教育力和教学质量。因此,运用主题式情境教学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授课方法,是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二、课题研究意义:

     1.激趣引思,寓教于乐。

     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师的任务就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投入到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去,并以其亲身生活实践为基础,从中体验并获得做人的基本道理,真正提高本学科的核心素养。而引人入胜的情境毫无疑问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

     2.创设情境,参与课堂。

     运用情境教学,利用多媒体等多种方式提供图文音像并茂、令人身临其境的情境,可以调动学生听觉、视觉功能,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在情境中思考讨论,让学生喜欢上道德与法治课,促使学生最大限度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3.提高认识,增强能力。

     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过程,要重视提高学生的价值认同、守规意识、生活参与、个性品质等学科核心素养。给学生以明确、清晰的示范和导向,引导学生有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逐步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和辨别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和抵制诱惑的能力。学生通过情境体验,实现情感共鸣和迁移,贴近学生生活,拉近课堂和现实的距离。

     三、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1.小学“道德与法治”

     自 2016 年起,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的“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称将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这是 1949 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法治”二字首次出现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政治课程名称中。青少年作为法治宣传教育的重点对象,提出坚持从青少年抓起,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当今,法治成为每个公民不可或缺的基本素养,无论是作为法治建设的基础工程,还是作为学生成长的素质工程,将法治纳入义务教育内容体系乃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用三条主线和四个方面构成课程的基本框架。三条主线是: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四个方面是: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本学科将三条主线、四个方面课程框架创造性地拓展为与儿童发生密切联系的家庭、学校、自然、社会四大生活场域,设置一个个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引领置身其中的儿童在四个生活方面学习、活动、提升,将道德教育、法治教育与儿童的生活有机融合,引导儿童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感知生活中的法、身边的法,培育国家观念、规则意识、诚信观念和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

     2.主题式情境教学 主题式情境是指根据学习的内容,以及学习者的年龄特点和原有经验,设置相应的融语言、声、文、图、像等为一体的、一连串的有衔接的“子”情境,构成一个有鲜明内容的,有教育意义的单元主题情境。

     主题式情境教学,源于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其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而主题式情境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主题情境的创设,营造一种积极、愉快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在情境活动中进行体验、自主、合作、探索、交流、反馈、评价等一系列活动,来完成各项教学目标,并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的教学方法。

     四、课题研究目标 1.梳理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适合展开主题式情境教学的内容,并加以归类整理和拓展,便于应用。

     2.形成小学“道德与法治”主题式情境教学的主要课型,并归纳若干教学策略。

     3.搜集并整理出小学“道德与法治”主题式情境教学中提升学生品格的典型案例,促进学生生命成长。

     五、课题研究内容

     1. 小学“道德与法治”主题式情境教学现状分析的研究。

     通过调研、问卷和访谈等方式,对我校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实施现状进行分析,通过课堂观察罗列出本课程在理念、教材的理解和灵活运用上存在现象及问题归因,说明小学“道德与法治”主题式情境教学实施的必要性。

     2. 小学“道德与法治”主题式情境教学的文献研究。

     通过对课程标准的索引,采取集中统一学习和分散自学的方式进行文献研究和理论学习,探索“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主题式情境教学之路,将其转变为适合本校学生实践体验的真实的教育教学活动。

     3、小学“道德与法治”主题式情境教学实施的策略研究 (1)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内容重组 教材作为相对稳定的教学媒体,一定程度的局限性和滞后性是无法避免的。因此,需要教师依据我校德育的培养目标和学生实际对教材的内容进行重新组合,重新设计教学思路,彰显教师自己的教学风格和个性。

     (2)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内容拓展 儿童生活的建构绝不能仅仅限于课堂教学。基于我校德育课程的培养目标,以“道德与法治”课程为基础,整合德育校本课程的内容,从学生实际出发,对学校“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进行拓展,主要从“开发社区资源、融合校园文化、整合学科资源、走进学生生活”四个方面进行拓展。

     (3)教学策略的研究 采用课例研究的方式,通过课堂观察、课后讨论、教学反思、课堂重建等方式来总结和提炼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策略,进一步优化课程教学,从而推动该课程的高效实施。

     4、小学“道德与法治”主题式情境教学中提升学生品格的案例研究。

     注重教学中对提升学生品格,形成学生道德智慧的研究,引导儿童去选择和建构有道德的生活及生活方式。形成基于学生实际学习的“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案例,提升教师的教学理念,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

     1.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访谈、测试等科学方法,调查、了解当前课堂教学现状,把握学生在主题式情境教学法的实施下学习的有效性,为课题深入开展提供依据和参考。

     2.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学习、了解主题式情境教学法实施的前沿信息和实践现状,吸取成功经验,避免简单重复。

     3.行动研究法:在主题式情境教学法的实施的行动研究过程中不断地探索、改进和创生,丰富理论,优化实践。

     4.经验总结法:通过实践、反思,归纳提炼、修正形成主题式情境教学法实施的课型范式,并通过开展宣贯、调研、教研活动、专题研讨、专题论文等方式使研究成果在更大范围内推广。

     七、课题研究的程序及成员分工 (一)课题研究的程序 1.申报阶段(2018 年 6 月-2018 年 9 月)

     主要任务:认真查阅文献资料,学习有关理论,确立研究课题,领会课题实质,提高对研究的认识和开展研究的水平;制定课题研究方案,组建课题组,申报课题立项;组织课题组老师认真学习课题方案及相关理论,制定课题实施计划。

     主要措施:建立学习制度,开展专题沙龙。

     2.实施阶段(2018 年 9 月-2020 年 2 月)

     主要任务:开展课题研究,边实践边研究。

     主要措施:建立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制度,建立课题组交流平台,根据需要组织专题研讨,集中力量攻克难点。

     3.总结阶段(2020 年 3 月-2020 年 12 月)

     主要任务:收集整理课题研究成果,提出结题申请,进行结题。

     主要措施:课题组做好阶段研究和汇报活动;教师定期撰写专题论文;认真做好研究过程中的资料积累、整理、分析、归档工作。

     (二)成员分工 姓 名 性别 任教学科 学校职务 课题研究分工

     金莉红 女 道德与法治 年级组长 课题研究组长、全面负责课题研究 倪文玉 女 道德与法治 学生发展部主任 课题组副组长,协助日常研究工作安排,负责文献研究。

     吴

     佳 女 道德与法治 骨干班主任 课题组副组长,协助日常研究工作安排、负责现状分析。

     杨小燕 女 道德与法治 品社(品生)教研组长 课题组副组长,协助日常研究工作安排、负责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马

     琴 女 道德与法治 学生发展部副主任 核心成员,负责教学策略的研究。

     李

     娟

     道德与法治 骨干班主任 核心成员,负责活动的录制、编辑以及上传网络。

     盛超楠 女 道德与法治 骨干班主任 核心成员,负责课型的形成以及教学策略的归纳。

     王

     瑛 女 道德与法治 骨干班主任 核心成员,负责资料积累、整理、分析、归档。

     唐文黎 女 道德与法治 班主任、秋白讲解团指导老师 核心成员,负责活动的记录、资料的收集整理。

     徐

     瑶 女 道德与法治 骨干班主任 核心成员,负责活动的录制、编辑以及上传网络。

     八、课题研究预期成果 1、提高学生的道德和法治意识,学生能最大限度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提高认识,增强能力。

     2、教育教学案例、教学反思的整理和积累。

     3、完成道德和法治课的视频录课活动,积累感性材料。

     4、对道德与法治课堂运用主题式情境教学的总结。

     5、在全面深入研究之后,对各种材料进行整理、分析,撰写论文,形成本课题的结题报告。

     执笔:金莉红 二 0 一八年十月

    篇三:小学道德与法治课题选题

    道德与法治微课教学设计

      围场镇郊学区龙头山小学 徐娟 课题名称:

     《我们不乱扔》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二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我们在公共场所》第二节课《我们不乱扔》中的活动二《不只是为了干净》。这节课使学生通过阅读、交流、思考等形式知道要自觉保持公共卫生,不能随便乱扔垃圾,并让学生知道把垃圾整理好带走是文明的做法,也是每个人的责任。

     学情分析:学生对公共场所的公共卫生有了一点接触,但是,日常生活中环境意识差,息息相关的教室卫生都保持不是很好,针对这种情况,让学生从小养成保持公共卫生的良好习惯。

     教学目标:

     1、从秋游情境中,引导学生知道把垃圾整理好带走是文明的做法,也是每个人的责任。

     2、理解清洁工人的辛苦,养成自觉保持公共卫生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认识把垃圾整理好带走是一种文明习惯及其重要性。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公共卫生习惯,理解清洁工人的辛苦。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时间安排:6 分钟左右 教学对象:二年级学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大家都喜欢在干净、整洁的环境中学习,老师每天都要求大家不乱扔垃圾,见到垃圾随手捡起来,是不是只是为了保持环境的干净卫生呢? 学生预设:

     生:是,因为这样教室就干净了,还可以减少污染。

     生:不只是干净了,有的垃圾还可以回收再利用。

     生:不乱扔垃圾还是对打扫卫生的人的尊重。

     二、阅读思考 师:的确,我们要做到把垃圾整理好带走,不乱扔垃圾,保护公共环境,养成文明习惯。还记得“六一”时我们活动完后的操场吗?操场上有很多糖纸、瓜子皮和雪糕棍,反思我们是不是做的不够好,我们一起来看看在秋游中这位小朋友的表现吧!看看他有哪些做法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课件出示秋游绘本)

     和图对应出示:a、随身带好垃圾袋

      b、垃圾扔进垃圾桶

      c、见到垃圾随时捡

      d、要做好垃圾分类 师小结:观看演出,参加集会等活动时我们也应该像这位小朋友一样随身携带垃圾袋,把垃圾整理好带走,保持公共环境干净、整洁,这是文明的做法,也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三、行为指导:争做文明人 师:这些习惯都需要我们慢慢去了解,去实践,去保护我们所在

     的地球。而在我们身边那些环卫工人每天天不亮就已经在为了城市的美丽做着这些工作了,他们冒着严寒酷暑,工作非常辛苦,而有些不仅是辛苦还很危险,甚至不被人们所理解,我们来看一个公益微电影《清洁工的微笑》。(课件出示)

     这些清洁工人他们是那样朴实,那样乐于奉献,无私助人,但有时还要面对人们的不理解。在此我们要倡导大家不乱扔垃圾,见到垃圾随时捡起,养成一种文明习惯,争做文明人,对他们多一些理解和关爱。

    篇四:小学道德与法治课题选题

    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

     课题:15、坚持才会有收获(二年级下册)

     吴城镇中心小学

     姜双 教学课题

     15、坚持才会有收获 教材分析

     本课主题重在告诉学生,成功贵在坚持,教材通过“我们都坚持过”、“坚持的收获”、“特殊的较量”、“一起来,试一试”四个板块的活动,充分利用学生在学习中、生活中的事例,调动孩子真实的内心体验,让孩子们明白什么是坚持以及坚持才会有收获的道理,培养他们持之以恒的精神。

     学情分析

     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已经过了刚进校时的新鲜劲,出现了小学阶段中最初的学业分化、习得性无力感轻度厌学情绪的苗头。小学生往往期待立竿见影的效果,缺少长远眼光和遇到困难时坚持下去的内在动力。

     教学目标

     1、利用自己在学习中、生活中的事例,调动真实的内心体验,明白什么是坚持以及坚持才会有收获的道理。

     2、从成功的人身上学到他们的坚持,感受到成功的来之不易,做事需要坚持,培养持之以恒的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活动,知道有坚持才有收获,要做一个做事持之以恒的人。

     教学难点

     指导、鼓励、监督孩子们选定目标,坚持不懈的做事,培养他们持之以恒的精神。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视频等 课时安排

     一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游戏导入

     1. 游戏:保持立正姿势,坚持三分钟,动的人坐下,看谁能坚持到最后 2. 刚刚那么多小朋友听指令,保持不动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初次感受“坚持”。

     挑战成功,是因为我们都坚持着(板书)

     探究新知

     播放国旗护卫队训练视频 提问:看了视频,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1、观看国旗护卫队视频自由感受 2、学生谈谈看视频后的感受 观看视频,知道坚持是一个长期过程,体会坚持的不易。

     探究新知

     (活动一)

     1、坚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有四个小朋友做到了(图片)

     2、提问:这四位小朋友都坚持过,小朋友,你们坚持过吗? 3、老师真为你们高兴,因为你们的坚持,所以收获了很多,看来,坚持才会有收获(板书完整)

     1、回想坚持最久的一件事,从坚持的原因、坚持的过程以及坚持过的感受和同桌说一说 2、上台展示 通过思考、交流、汇报、展示,懂得了“坚持”这一意志品质的重要性;深刻体会到由坚持带来的成功喜悦,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从坚持的结果看坚持带来的收获。

     探究新知

     (活动二)

     1、说“坚持”二字容易,做“坚持”却不容易,在老师学校的运动会上发生了这样的一件事:在长跑比赛的赛场上,三(3)班的王明落后于其他人,可是还剩两圈才结束,此时的王明想:怎么办?我好累啊,快要没有力气了。(出示 PPT)

     1、观看图片,仔细思考 2、根据 PPT 出示的问题,进行相应的回答 通过天使和恶魔的较量,知道坚持过程中会有困难,但只有克服困难,坚持下去才会获得成功。

     2、因 为 王 明 的 一 句话,一场特殊的较量开始了(PPT 出示天使和恶魔)

     3、老师希望你们帮助我们小天使打败小恶魔,你们愿意吗? 4 、因为你们的帮忙,小天使打败了恶魔,王明也获得比赛的胜利,你想对王明说什么呢? 小结:小朋友,坚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坚持的过程中,也许会碰到许许多多的困难,只要我们努力克服困难,最后我们才会有所收获。

     学生感悟 探究新知

     (活动三)

     1、观看图片,感受“坚持”的榜样力量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中国进入太空第一人”—杨利伟 汶川大地震中消防员官兵 2、提问:习爷爷说过,新时代需要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坚持不懈的奋斗,用我们一个小小的梦想去实现我们大大的观看图片,感受榜样力量。

     知道坚持不仅存在于学习领域,还面向整个生 活,辐射社会各个方面,明白坚持能让我们克服困难,让我们有更多的收获,立志长大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而不懈努力的思想识。

     中国梦,你们有自己的梦想吗?要实现梦想需要怎么做呢? 小结拓展

     1、老师为小朋友们准备了“坚持记录表”,看看我们班的“坚持能手”会是谁? 2、坚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老师有几句名言想送给你们(出示 PPT)

     课后延伸,根据要求记录“坚持记录表” 读一读名人名言 坚持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课堂的结束不代表活动结束,通过课外活动的延伸,继续坚持品 质培养。

     板书设计

     坚持才会有收获

     健康 才艺 知识 ······

    篇五:小学道德与法治课题选题

    道德与法治课堂情境创设策略研究

     开题报告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

     我研究的微型课题《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情境创设策略研究》于 2021 年 5 月经市教育研究中心批准立项,今天开题,我将本课题的有关情况向各位领导、专家和老师们汇报如下:

     一、本课题选题背景和依据 自 2016 年起,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的“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称将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这是 1949 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法治”二字首次出现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政治课程名称中。青少年作为法治宣传教育的重点对象,提出坚持从青少年抓起,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当今,法治成为每个公民不可或缺的基本素养,无论是作为法治建设的基础工程,还是作为学生成长的素质工程,将法治纳入义务教育内容体系乃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在以往的小学教学中,教师把文化课放在首要地位,往往忽略了道德与法治教育,这种做法是极其错误的,这样会影响学生的道德观和人生观.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完善,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教育越来越得到重视,这就意味着教师要调

     整教学策略,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采取有效方式提高课堂有效性,情境教学就是一种有效的方式.所谓情景教学,就是教师根据教材情景,通过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让教材情景再现,达到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效果。

     《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道德与法治课程根据社会与时代发展的需要和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而设置,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提出了“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要真正地关注学生的生活,多想想学生最需要什么,最困难的是什么,为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把同学们的生活引向健康、积极、快乐的理想境界中去。

     二、 本课题实用研究的价值 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情境创设,是真正生动活泼地“情境创设学进去”自信正确地“在情境体验中讲出来”不折不扣地“在情境体验中做出来”的课堂。是发挥学生学讲主体作用的需要。坚持“以学为本”真正摆正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优化教学过程的关键。是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需要。是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的需要。小学阶段是学习的“黄金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年龄阶段,情境体验教学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三、本课题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创设多种情景,多方面多角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入广泛地挖掘学生的巨大潜能,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学习,行之有效地提高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素质。密切学生学习生活和实际社会生活的关系,教师发挥引导者的作用,让学生利用现代化手段主动去获取知识,并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充分利用手中的各种资源,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

     四、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和内容 研究目标:

     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教学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小学道德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策略,目的是结合学生已有的经验体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吸引其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知识、提高技能,获得学习经验。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创设的教学情境必须突出趣味性、思考性、现实性。

     研究内容: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情境创设策略研究。

     五、研究方法 1.道德与法治学科“情境体验课堂”教学模式着重激发学生在情境体验的作用下产生情感激发自省的过程。在研究过程中通过提升与凝练,结合学生特点,目标明确。

     2.调查法。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我校学生道德课

     堂习惯的现状,教师在道德教学中培养孩子习惯的情况以及家长老师的看法。

     3.观察法。实地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观察教师的教学策略及其效果,及时总结课堂教学的得失,梳理分析原因。

      4.经验总结法。应用教育经验总结法,进行教学经验总结,在年级和校内推广教学经验。把实验获得的结果,进行总结提高,撰写阶段性研究总结。

     六、研究对象 以我校低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

     七、过程设计 准备阶段(2021 年 3 月——2021 年 5 月)

     设计课题研究计划、方案,确定研究目标、内容、措施、方法等报相关部门审批、立项。

     实施阶段(2021 年 6 月——2021 年 10 月)

     分步实施、交流会诊、专家指导、调整方案、跟踪调查。教学中建立、收集有价值地教学案例,边教学、边评价、边学习、边实践、边反思,上精品课展示和研究,充分听取学生意见,认真进行总结,并且与本教研组教师进行交流研讨,不断改进,使研讨深入化。

     总结阶段(2021 年 11 月——2021 年 12 月)

     全面深入研究之后,一方面积极开展总结活动,写好研

     究报告,整理课题研究成果材料,对所有材料整理归档,对研究过程成果等进行总结,以论文的形式撰写结题报告,及完成与课题研究相关的材料整理和总结等活动。

     八、预期成果 1.提高学生的道德和法治意识,学生能最大限度的参与到课堂实践教学中,提高认识,增强能力。

     2.教育教学案例、教学反思各一篇。

     3.道德与法治课堂情境体验教学的总结一篇。

     4.在全面深入研究之后,对各种材料进行整理、分析,撰写论文,形成本课题的结题报告。

     谢谢!

     

    推荐访问:小学道德与法治课题选题 选题 法治 课题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