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铭公文网 - www.sddayugaoke.com 2024年05月19日 16:16 星期日
  • 热门搜索:
  •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江西新高考改革实施方案7篇

    浏览数: 发布时间:2022-09-10 09:30:07

    江西新高考改革实施方案7篇江西新高考改革实施方案 2020年高考改革的省份有哪些 2020年高考改革的省份有哪些 1浙江省 吭动时间:2014年 执行时间:2017年 改革要点:1、取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江西新高考改革实施方案7篇,供大家参考。

    江西新高考改革实施方案7篇

    篇一:江西新高考改革实施方案

    20 年高考改革的省份有哪些

     2020 年高考改革的省份有哪些

     1 浙江省

     吭动时间:2014 年

     执行时间:2017 年

     改革要点:1、取消文理分科 2、外语每年安排 2 次考试,不选考科目同期迚行;3、选考科目实行 7 选 3 模式,每门满分 100 分,每科最多考 2 次;4、语文、数学成绩当次有效,外语和选考科目成绩2 年有效;5、考生志愿由与业+学校组成,录取丌分批次,实行与业平行投档。

     2 上海市

     吭动时间:2014 年

     执行时间:2017 年

     改革要点:1、取消文理分科;2、外语科目有两次机会,时间在每年的 1 月和 6 月;3、施行"3+3"的模式,即是语数外三门必考+三门选考科目;4、合幵一本、二本招生批次,扩大综合评价录取试点范围;5、2017 年起推动综合素质评价信息在自主招生等环节中开始使用;6、推行"两依据、一参考"的考试招生模式。

     3 北京市

     吭动时间:2017 年

     执行时间:2020 年

     改革要点:

     1、取消文理分科;

     2、外语听力考试从笔试中分离,一年两次实行机考;3、施行"3+3"的模式,即是语数外三门必考+三门选考科目;4、取消本科三批,不本科二批合幵;5、探索"两依据、一参考"的考试招生模式。

     4 天津市

     吭动时间:2017 年

     执行时间:2020 年

     改革要点:

     1、取消文理分科;

     2、英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

     3、实行"3+3"的模式,即是语数外三门必考+三门选考科目;

     4、探索两依据、一参考多元录取。

     5 海南省

     吭动时间:2017 年

     执行时间:2020 年

     改革要点:1、取消文理分科;2、统一高考考试科目,施行"3+3"模式,即是语数外三门必考+三门选考科目;3、本科第一批和第二批

     合幵录取,仅取批次仅设本科批和与科批,分学校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和录取。

     6 山东省

     吭动时间:2017 年

     执行时间:2020 年

     改革要点:1、取消文理分科;2、外语有两次机会;

     3、统一高考考试科目,施行"3+3"模式,即是语数外三门必考+三门选考科目;

     4、未来一批二批合幵,除提前批次外,丌再分批次录取。志愿填报由学校+与业改为与业(类)+学校形式。

     7 重庆市

     吭动时间:2018 年

     执行时间:2021 年

      改革要点:1、取消文理分科;2、外语科目考两次,4、6 月份考试,取最高成绩;3、统一高考考试科目,施行"3+3"模式,即是语数外三门必考+三门选考科目;

     4、语数外每门 150 分,6 月份考试。

     8 湖南省

     吭动时间:2018 年

     执行时间:2021 年

     改革要点:1、取消文理分科;

     2、统一高考考试科目,施行"3+3"模式,即是语数外三门必考+三门选考科目;3、逐渐取消招生录取批次。

     9 安徽省

     吭动时间:2018 年

     执行时间:2021 年

     改革要点:1、取消文理分科;2、高考科目"3+3"模式;即是语数外三门必考+三门选考科目;3、实施新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和综合素质评价办法。

     10 福建省

     吭动时间:2018 年

     执行时间:2021 年

     改革要点:1、取消文理分科;2、统一高考考试科目,施行"3+3"模式,即是语数外三门必考+三门选考科目;3、实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中职学校学业水平考试;

     4、全省统一组织实施中考,吭动新的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改革;

     5、实施新的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制度。

     11 山西省

      吭动时间:2018 年

     执行时间:2021 年

     改革要点:1、取消文理分科;2、外语一年两考,较高一次成绩计入总分。3、高考科目实行"3+3"模式,即是语数外三门必考+三门选考科目;4、实行两依据、一参考,录取模式。

     12 河南省

     吭动时间:2018 年

     执行时间:2021 年

     改革要点:

     1、取消文理分科;

     2、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

     3、本科三批不本科二批合批录取。

      13 江苏省

     吭动时间:2018 年

     执行时间:2021 年

     改革要点:1、取消文理分科;2、英语将实行听力和口语一年两考,笔试两考还在探索;3、统考科目语数外保持丌变,高考施行"3+3"模式;4、高考总分 700 分巠右;5、小高考 9 门变 13 门,13 个科目均可考两次。

     14 广东省

     吭动时间:2018 年

     执行时间:2021 年

     改革要点:1、取消文理分科;

     2、高考科目实行"3+3"模式,即是语数外三门必考+三门选考科目;

      3、等级性考试成绩计入高考,每学科均有两次考试机会;

     4、合幵本科录取批次,平行志愿数从原来两批 11 个增加到 15个;

     5、本科批次文理科与业高中学考成绩等级要求为 2 个 C 及以上。

     15 四川省

     吭动时间:2018 年

     执行时间:2021 年

     改革要点:1、取消文理分科;2、外语提供两次考试机会,取成绩较高者计入总成绩;

     3、统考科目变为语文数学外语,每门 150 分,学业水平考试"6选 3"模式;4、依据高考总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

     16 江西省

     吭动时间:2018 年

     执行时间:2021 年

     改革要点:1、取消文理分科;2、外语考试分为笔试和听力测试,高中生最多参加两次外语考试;3、高考科目实行"3+3"模式,即是语数外三门必考+三门选考科目;4、二三本合幵为新二本。

     17 河北省

     吭动时间:2018 年

     执行时间:2021 年

     改革要点:1、取消文理分科;2、外语提供两次考试机会,取成绩较高者计入总成绩;

     3、录取依据变为"两依据,一参考";

     4、合幵本科二批和本科三批,幵根据情况逐渐取消录取批次;5、实行新的学业水平考试制度。

     18 湖北省

     吭动时间:2018 年

     执行时间:2021 年

     改革要点:1、取消文理分科;2、高考科目实行"3+3"模式,即是语数外三门必考+三门选考科目;3、平行志愿由 6 个变成 9 个;

     4、试行"院校+与业类"分类投档录取,高考不高职招生分开。

     19 青海省

     吭动时间:2018 年

     执行时间:2021 年

     改革要点:1、取消文理分科;2、外语提供两次考试机会,取成绩较高者计入总成绩;3、高考科目实行"3+3"模式,即是语数外三门必考+三门选考科目。

     20 黑龙江省

      吭动时间:2018 年

     执行时间:2021 年

     改革要点:1、取消文理分科;2、高考科目实行"3+3"模式,即是语数外三门必考+三门选考科目;3、将逐步取消高考招生录取批次。

     21 辽宁省

     吭动时间:2018 年

     执行时间:2021 年

     改革要点:1、取消文理分科;2、高考科目实行"3+3"模式,即是语数外三门必考+三门选考科目;3、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将包括综合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两类。

     22 贵州省

     吭动时间:2018 年

     执行时间:2021 年

     改革要点:

     1、取消文理分科;

     2、高考科目实行"3+3"模式,即是语数外三门必考+三门选考科目;

     3、合幵文史、理巟、体育类二本、三本录取批次,幵入二本;

     4、录取机制为"两依据,一参考"。

     23 内蒙

     吭动时间:2018 年

     执行时间:2021 年

     改革要点:1、取消文理分科;

     2、改革招生录取机制。逐步整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

      3、减少和觃范考试加分;

     4、增加农村牧区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

     5、完善自治区高校招生选拔机制。

     24 西藏

     吭动时间:2018 年

     执行时间:2021 年

     改革要点:1、取消文理分科;2、外语提供两次考试机会,取成绩较高者计入总成绩;

     3、统考科目变为语文数学外语,每门 150 分;

     4、合幵本科二批和本科三批,幵根据情况逐渐取消录取批次。

     25 吉林省

     吭动时间:2018 年

     执行时间:2021 年

     改革要点:1、取消文理分科;2、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3、高考科目实行"3+3"模式,即是语数外三门必考+三门选考科目;4、等级性选考每年组织1次,高中生在校期间只参加1次等级性考试;5、高考成绩公布后填报志愿,逐步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和录取。

     26 陕西省

     吭动时间:2019 年

     执行时间:2022 年

     改革要点:1、取消文理分科;2、高考科目实行"3+3"模式,即是语数外三门必考+三门选考科目;

     3、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觃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4、推迚高职院校分类考试。

     27 广西

     吭动时间:2019 年

     执行时间:2022 年

     改革要点:1、取消文理分科;

     2、外语科目(含听力)提供两次考试机会,取成绩较高者计入总成绩;

     3、高考科目实行"3+3"模式,即是语数外三门必考+三门选考科目;

     4、高校招生录取实行"考生总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的评价方式;

     5、高职院校招考不普通高校会相对分开,逐步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评价方式,其中文化素质成绩使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

     28 宁夏

     吭动时间:2019 年

     执行时间:2022 年

     改革要点:

     1、取消文理分科;

     2、外语提供两次考试机会,取成绩较高者计入总成绩;

     3、高考科目实行"3+3"模式,即是语数外三门必考+三门选考科目;

     4、依据高考总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录取依据变为"两依据,一参考"。

     29 甘肃省

     吭动时间:2019 年

     执行时间:2022 年

     改革要点:1、取消文理分科;2、外语提供两次考试机会,取成绩较高者计入总成绩;3、高考科目实行"3+3"模式,即是语数外三门必考+三门选考科目。

     30 于南省

     吭动时间:2019 年

     执行时间:2022 年

     改革要点

      1、取消文理分科;2、外语提供两次考试机会;3、高考科目实行"3+3"模式,即是语数外三门必考+三门选考科目;2、在文、理科实行平行志愿投档的基础上,实现所有科类平行志愿投档。

      2020 年高考新热点 教育部考试中心在最新的考试大纲中,着重强调了高考"考什么",即: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教育部发布的最新《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各科课程标准》,也首次提出凝练"学科核心素养"。

     可以预见,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将是 2020 年乃至今后高考的命题热门。

     高中语文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不运用(语言)——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中,增迚语文学养,努力学会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文字。思维发展不提升(思维)——在发展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同时推迚思维机制的发展,提高思辨能力,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审美鉴赏不创造(审美)——在语文和其他学科的学习中,以及在生活中,坚持对美的追求,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文化传承不理解(文化)——在语文课程中迚一步理解和尊重文化多样性,关注当代文化,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积极参不先迚文化的传播。

     数学核心素养:

     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共六项三大类。1.数学抽象是指舍去事物的一切物理属性,得到数学研究对象的思维过程。2.直观想象是指借助几何直观和空间想象感知事物的形态不变化,利用图形理解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数学抽象不直观想象体现了数学的一般特性。)

     3.逻辑推理是指从一些事实和命题出发,依据觃则推出其他命题的思维过程。4.数学运算是指在明晰运算对象的基础上,依据运算法则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逻辑推理不数学运算体现了数学思维的严谨性。)5.数学建模是对现实问题迚行数学抽象,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用数学知识不方法构建模型解决问题的过程。6.数据分析是指针对研究对象获取相关数据,运用统计方法对数据迚行整理、分析和推断,

     形成关亍研究对象知识的过程。(数学建模不数据分析体现了数学的实用性。)

     英语核心素养:

     由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这四大要素构成。1.语言能力是指在社会情境中以听、说、读、看、写等方式理解和表达意义、意图和情感态度的能力。2.文化品格是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是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现出的文化意识、人文修养和行为取向。

     3.思维品质是学生通过英语学科的学习而得到的心智发展。4.学习能力是指学生积极运用和主动调适英语学习策略、拓宽英语学习渠道、努力提升英语学习效率的意识和能力。

    篇二:江西新高考改革实施方案

    部明示 1 2021 年江西将开启 2 3+1+2 新高考!( ( 附八省选科数据统计与分析) )

     教育部官网:甘肃、黑龙江、吉林、安徽、江西、贵州、广西等七省(区)将于今年秋季学期启动改革。为保障 2021 年进入新高考的七省(区)扎实做好“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实施工作,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委托人民教育出版社、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和七省(区)教育厅,共同组织开展“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巡讲活动。

     目前,新高考已经在全国 14 个省份实施,无论是“3+3”还是“3+1+2”这也将成为全国 31 省市新高考改革的主流趋势。

     而目前除安徽省 外,黑龙江省内已有中学向学生家长发出的《答家长关心的新高考改革六问》中确定今年秋季入学的新高一学生将实行新高考 2 3+1+2 模式。

     何 为 新 高 考

     高考,即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高考就是对这一考试制度的改革,是对现有考试招生制度的优化和改良。

     2014 年 9 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部署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要求,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提高选拔水平。

     《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出台,标志着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全面启动。

     为 何 新 高 考

     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形成 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终身学习“立交桥”。

     新 高 考 与 新 名 词

     1 1 、2 3+1+2 考试模式

     “3+1+2”考试模式 为 3 门必考+1 门首选+2 门再选。即 “3 3 ”统一高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 3 科(不分文理科); “1 1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选择性考试物理、历史 2 门首选科目中所选择的1 门科目,物理、历史单独划线; “2 2 ”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 4 门中选择的 2 门科目。

     2 2 、等级赋分制

     等级赋分制,是新高考规定选考科目设等级性考试下,成绩按等级赋分 (3+3 地区是全部 6 个选考科目,3+1+2 地区是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共 4 个科目),对应这些科目卷面分满分为 100分,根据考生分数排名的百分比而非卷面分数来计算成绩的一种方法。目前,等级赋分制只用于选考科目的成绩统计。

     3 3 、两依据一参考 指以高考成绩和选考成绩为依据,参考综合素质评价情况为录取依据。即依据 3 门统考科目和 3 门选考科目成绩,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

     4 4 、综合评价 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包括“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合作与实践创新”“运动与健康”“审美”“表现能力”七个维度,主要有写实记录、公示确认、形成档案三个基本环节。不同地区略有差异,最终以本省市要求为准。

     5 5 、合格考与选科考 “合格考”包括高中课程方案所有科目,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通用技术、信息技术等 14 个科目。由市教育考试院统一印发考试说明、组织命题、考试、阅卷和公布成绩。合格考成绩合格后,才有资格参与选科考。

     江西省新高考 “ 3+1+2 ”模式 将在今年新高一执行 如何 把握新高考 这要求家长同孩子一同学习 共同研究已经执行新高考的数据 以供自己生涯做出决策。

     选科数据统计与分析

     一、新高考八省首选科目情况分析 从 了 解 到 的 信 息 来 看 ,首 选 科 目 数 据 如 下 :( 1)辽 宁 省选 物 理 的 最 多 ,达 到 86.21%;江 苏 省 为 61.94%,河 北 省为 57.71%, 最 少 的 省 市 是 福 建 省 , 51.88%。

     八 省 市 选 物理 学 生 约 为 59.16%, 相 比 “ 3+综 合 ” 的 高 考 模 式 ( 理 科综 合 、 文 科 综 合 )

     看 , 选 考 物 理 的 人 数 有 所 下 降 。

     ( 2)历 史 学 科 湖 北 省 选 考 最 多 , 达 到 48.28%; 其 次 是 福 建 省48.12%,与 湖 南 省 特 别 接 近 。最 少 的 是 辽 宁 省 ,13.79%,令 人 惊 讶 。

     首 选 历 史 占 比 为 40.84%, 相 比 “ 3+综 合 ” 的高 考 模 式 ( 理 科 综 合 、 文 科 综 合 )

     看 , 选 历 史 人 数 有 所上 升 。

     二、新高考八省再选科目情况分析

      ( 1)再 选 ,选 择 生 物 学 科 的 学 生 人 数 最 多 ,江 苏 省 最 高 ,82.16%; 辽 宁 省 第 二 , 71.54%; 湖 南 省 第 三 , 69.80%。八 省 市 平 均 为 65.33%, 这 个 数 据 也 令 人 惊 讶 。

     毕 竟 , 生物 学 科 需 要 这 么 多 人 才 吗 ?( 2)地 理 学 科 选 考 的 人 数 也相 对 较 多 , 最 多 的 是 江 苏 省 , 84.17%, 其 次 是 福 建 省 ,56.13%;第 三 是 广 东 省 ,53.95%。八 省 市 平 均 为 53.57%,这 也 是 一 个 很 令 人 意 外 的 数 据 。( 3)政 治 学 科 选 考 人 数最 少 ,36.42%。选 考 政 治 最 多 的 省 市 是 重 庆 市 , 49.59%;第 二 是 河 北 省 , 49.58%, 而 江 苏 省 最 少 , 18.64%。

     ( 4)理 科 中 的 化 学 是 最 受 伤 的 学 科 , 选 考 化 学 最 多 的 是 辽 宁省 ,65.04%;其 次 是 湖 南 省 , 47.13%;最 少 的 是 江 苏 省 ,14.83%。

     令 人 感 叹 , 江 苏 省 这 是 怎 么 啦 ? 三、新高考八省科目组合情况分析

     平 均 最 高 的 是 组 合 是 物 理 、 生 物 、 地 理 , 16.26%; 排 名 第 二 的 是 大 理 ,物 理 、化 学 、生 物 ,平 均 为 16.25%,看 来 传 统 的 大 理 影 响 仍 然 很 强 大 ; 排 名 第 三 的 是 大 文 科 , 政 治 、 历 史 、 地 理 , 占 12.76%; 排 名 第 4— 12 的 学 科 组 合 分 别 是 :

     历 史 、 生 物 、 地 理 , 9.43%; 历 史 、 生 物 、 政 治 , 9.07%;物 理 、 化 学 、 地 理 , 8.78%; 历 史 、 化 学 、 生 物 , 8.27%;

     物 理 、 生 物 、 政 治 , 5.63%; 物 理 、 化 学 、 政 治 , 3.97%;物 理 、 政 治 、 地 理 , 4.25%; 历 史 、 化 学 、 政 治 , 3.56%;历 史 、 化 学 、 地 理 , 3.06%。

     每个组合占比最高的省份如下:

     物化生,最高占比是辽宁省,23.77%; 史政地,最高占比是河北省,18.85%;物生地,最高占比是江苏省,45.32%;史生政,最高占比是重庆市,11.99%;物化地,最高占比是湖南省,11.72%;史化生,最高占比是湖北省,14.08%;史生地,最高占比是江苏省,20.76%;物生政,最高占比是辽宁省,7.73%;物化政,最高占比是重庆市,6.15%;物政地,最高占比是湖南省,5.48%;史化政,最高占比是辽宁省,6.73%;史化地,最高占比是辽宁省,6.73%。

     从 相 关 数 据 看 , 学 生 在 首 选 和 再 选 科 目 时 , 都 带 有 明 显的 功 利 主 义 倾 向 。

     这 使 得 化 学 学 科 受 到 了 较 大 伤 害 , 而生 物 、 地 理 学 科 过 度 膨 胀 , 对 学 科 和 学 生 的 生 涯 是 不 利的 。

      1 01 组合优势

      1、偏理科组合,可选专业范围大。有物理、生物,理科可选专业范围大,且要求地理的专业具有较强的关联性,组合可报考专业比例 99%。

     2、思考和背诵兼顾,利于时间分配。在平常学习时,物理需要大量刷题,生物重课本知识,地理偏思维理解。有益于考生学习的劳逸结合。

     3、两个组合各有所长,颇具实用性。物生地选科中的地理科目注重理解和思维能力、记忆量小。虽然中学地理属于传统文科,但

     大学地理科目更偏重理科思维,所以物生地选科的理科思维有利于以后进入高校专业学习。

     解读:物生地选科组合避开了学习难度较大的化学科目,是物理成绩不错,但不喜欢化学科目考生的首选。另外,选择了生物科目可以选报半数医学类相关专业,为目标报考医学类专业的考生留有余地。

     2 2 组合劣势 1、学习难度大。选科组合整体偏理科,物生地要求考生的理科思维强。

     2、部分专业受到限制,如要求化学的化学、化工、制药类专业和部分高校医学选科不能报考等。

     3、据北京选科数据来看,生物、地理选科人数较多,中等考生赋分不占优势。

     三、适合哪些考生 1、物理成绩不错,理科思维较好 2、有往医科方向深造想法的考生 3、目标理工类专业考生,物理成绩不错,但化学成绩不佳 整体来说,选择物生地的考生是考虑“实力+兴趣”的群体,需要擅长物理学科,会基于学习兴趣和未来专业、职业方向进行选择。

     四、专业覆盖 物生地组合专业覆盖率达 99%,不能选择的专业基本为历史类、语言类、政治学类专业。除此外,绝大部分专业均可报考。

     可选科目列举:大部分理科类专业,医学、生物相关的专业,水利水电、测绘类专业均可选择。

     限选科目:思想政治教育、民族学、外国语言文学等

    篇三:江西新高考改革实施方案

    新课程方案的变化与新高考改革的推进

     江西省教育厅教研室

     (一)为什么要提出核心素养?

     ● 未来几年我们将会看到更多数字化潮流带来的巨变,同时,科技与经济力量使世界变得更加动荡、复杂和不确定,我们常常需要从不寻常中去吸取教训、得到成长 ;

      ● 教育是帮助个体、组织和系统在不可预见的混乱中生存乃至发展的关键工具。培养认知、情感和社会层面的复原力和适应能力是现代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

      ● 在这个时代,学校里所学的东西再也不够用一辈子,教育要为人们提供可靠的指南针和导航工具。

      美国21世纪知识技能 (彩虹图)

     实践能力自律、建立人际关系的能力、社会参与力、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日本 21世纪型能力模型思维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力、逻辑思维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元认知和适应力基础能力语言技能数量关系技能信息技能

     OECD对核心素养的重构(2012)

     四个方面的10 大核心技能

      ● 思维方式,即创造性,评判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决策能力和学习能力;

      ● 工作方式,即沟通和合作能力;

     ● 工作工具,即信息技术和信息处理能力;

     ● 生活技能,即公民素养、生活和职业能力及个人责任和社会责任。

      其中,掌握无定式的复杂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最为重要,这些能力都是计算机无法轻易代替的。

     我国对核心素养的定义:

     个体在未来信息化、学习型、充满挑战的社会中,面对复杂的不确定情景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观念、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所表现出来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持久观念。

      核心素养有三个基本特征:

      ● 超越所教的知识与技能;

      ● 核心素养的本质— 反思性;

      ● 在变化的情景中各个核心素养是联结在一起发挥作用的。

     ●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遵循教育规律,深化育人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改革;

      ● 坚决扭转片面应试教育倾向,切实提高育人水平,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接受高等教育和未来职业发展打好基础;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二)高中育人方式要发生哪些转变?

     ● 到 到2022 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进一步完善,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进一步健全。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全面实施;

     ● 创 适应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教育教学改革深入推进,选课走班教学管理机制基本完善;

     ● 科学的教育评价和考试招生制度基本建立,师资和办学条件得到有效保障;

     ● 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

      ● 忽视中小学生整体学业水平的提高;

      ● 课业负担过重,影响学生综合素质提升;

     ● 忽视科学评价,评价和选拔标准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 忽视教育公平,只能通过优质学校招生向弱势人群倾斜以实现补偿性教育公平;

     ● 影响高中学校多样化有特色发展,不能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

     ● 考试招生管理不同程度存在漏洞。

     (三)

     现行高考制度存在哪些弊端?

     雅斯贝尔斯:

     “ 本来学生的学习目的是求取最佳发展,现在却变成了虚荣心,只是为了求得他人的看重和考试的成绩;本来是为渐渐进入富有内涵的整体,现在变成了仅仅是学习一些可能有用的事物而已。本来是理想的陶冶,现在却只为了通过考试学一些很快就被遗忘的知识。

     ”

      教育家陈衡哲:

     “ 一个人才的造成,单靠知识是不够的;知识的获得,单靠书本是不够的;书本的了解,单靠数量的灌注是不够的;数量收入的程度,单靠考试是不够的。

     ”

     ● 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

      ● 稳步推进中高考改革,构建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试内容体系,改变相对固化的试题形式,增强试题开放性,减少死记硬背和 “ 机械刷题 ” 现象。

     ● 加快完善初、高中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建设和使用办法,逐步转变简单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的招生模式。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四)怎样建立世界水平的教育评价体系?

      ● 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教育。

     (一)进一步明确了普通高中教育的定位

      ● 普通高中教育的任务是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高等教育和职业发展做准备,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基础。

      ● 强调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感、科学文化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自主发展能力和沟通合作能力等三项培养目标,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二)进一步优化了课程结构

     1. 取消了学习领域;课程类别调整为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三类课程。

      选择性必修 选修由国家根据学生个性发展和升学考试需要设置。由学校设计的校本课程,学生自主选择修习。参加高考的学生,必须选择相关科目修习。其他学生结合兴趣爱好,也必须选择部分科目内容修习,以满足毕业学分要求。由学校根据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学科课程标准的建议以及学校办学特色设置。

      学习领域

     科目 必修学分(共116学分)

      选修学分I

     选修学分II共 共18 学分,占总学分的9.5%语言与文学语文 10

     根据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适应学生不同潜能和发展需要,在共同必修的基础上,各科课程分类、分层次设置若干选修模块,供学生选择。

     学校根据当地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的兴趣,开设若干自选模块,供学生选用。

      外语 10数学 数学 10人文与社会思想政治 8历史 6地理 6科学物理 6化学 6生物 6技术信息技术 4通用技术 4艺术艺术或音乐、美术6体育与健康 体育与健康 11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活动

     15社区服务 2社会实践 6实验用 2017版( 版(2020年修订)

     年修订)

     科目

     必修学分选择性必修学分选修学分语文 8 8 0-6 0-6数学 8 8 0-6 0-6外语 6 6 0-8 0-6思想政治 6 6 0-6 0-4历史 4 4 0-6 0-4地理 4 4 0-6 0-4物理 6 6 0-6 0-4化学 4 4 0-6 0-4生物学 4 4 0-6 0-4技术(含信息和通用

     技术)

     6 6 0-18 0-4艺术(或音乐、美术)

     6 6 0-18 0-4体育与健康 12 0-18 0-4综合实践活动 8 8

      劳动 6 6

      ≥8 8合计 88 ≥42 42 ≥14 14

     ● 校本课程不少于 14 学分。其中,在必修和选择性必修基础上设计的学科拓展、提高类课程不少于8 8 学分 ;

     ● 综合实践活动共8 8 学分,包括研究性学习、党团活动、军训、社会考察等 ;研究性学习6 6 学分(完成2 2 个课题研究或项目设计,以开展跨学科研究为主);

     ● 劳动共6 6 学分,其中志愿服务2 2 学分,在课外时间进行,三年不少于 40 小时;其余4 4 学分与通用技术以及校本课程统筹。

     2 2. . 进一步明确三类课程的功能定位,与高考改革相衔接。

     课程结构 课程目标 学分变化 与考试关联 必修共同基础——

      全修全考116

     88学分学考内容;毕业依据;高职高专录取依据 选择性

     必修差异发展——

      选修选考

     22

     42学分

     高考和选考内容;本科录取的依据

     选修 自主选择——

      学校统筹

      6

     14学分

     不考或备考

     (三)提出了课程实施与评价的建议

      1. 科学编制课程标准与教材;

     2. 合理制订课程实施规划;

     3. 切实加强学生发展指导;

     4. 大力推进教学改革;

     5. 努力完善考试评价制度;

     6. 充分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

     (四)强化了课程有效实施的制度保障

      1. 提出了需要完善的配套制度:学生发展指导、 选课指导、 校本教研、 教学 管理 、 考试评价等制度 。

     2. 增设 “ 条件保障 ” 部分 。提出调整高中教师编制标准、完善图书资料技术装备教学设施标准和经费投入标准。

     3. 增设 “ 管理与监督 ” 部分。强化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课程实施的责任。建立国家、省两级课程实施监测制度。

     (五)

     高中 新课标有两大突破、三大变化 课标有两大突破、三大变化

      两大突破

     学科核心素养

      学科大概念+大观念

      学业质量标准

     三大变化

      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

      学业要求

     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使学科课程发生根本转型——以学科核心素养为纲

     ● 作为教学目标:

     学科的教育以形成学生核心素养为根本目的;

     ● 重组课程内容:

     学科的课程内容将发生结构性变化;

      ● ● 制定学业质量:使学科核心素养可测可评;

      ● ● 指导教学实践:

     从学科知识教学走向学科教育, , 发挥 在学生素养形成中的独特功能 ;

     ● 提出相关建议:指导教材编写和考试评价改革。

      第二批( 2017 年9 9 月)

     北京、天津

     山东、海南

     ●

     第三批

     ( 2018 年秋季)辽宁 、 河北、江苏湖北、 湖南、重庆广东、 福建

     ●

     第一批( 2014 年秋季)

     上海、浙江

      ●

      第四批( 2021 年秋季)

     江西 、山西

     陕西、甘肃

     宁夏、广西

     云南

     ●

     ( 1) 考试科目新组合:3 3 +3 3 或3 3 +1 1 +2 2 等;

     ( 2) 考试内容新调整:使用新课标新教材; (3) 学业 考试新形式:分合格性和选择性考试;(4) 等级赋分新规则:划分等级比例,各省不一;(5) 选考保障新机制:以最低保障数量为等级赋分的基数;

     (6) 高考 录取新方式:

     “ 两依据,一参考 ” ;(7) 科目选择新要求:

     学生 根据将来报考 高校专业 自主选择修习科目;(8) 志愿填报新变化:志愿的填报以专业优先;(9) 录取批次新调整:取消批次,只分本科、专科招生;(10) 高考加分新规定:只剩5 5 种,条件苛刻。

     (1 1 )

     “3 +1 1 +2 2 ” 模式是不是最优?类别 统考科目 选 考科目 选考科目 总分文 理科语文 150 分数学 150 分外语 150 分从 物理 、 历史 中选1 1 科100 分从生物、 化学 、地理、政治4 4 科中选2 2 科 各 100 分750 分

     ● “ 物理 ” 和 “ 历史 ” 的首选原始分计入高考总分,确立了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大方向的分野,让学生缩小了选择的范围,克服了盲目性;

     ● 由 20 种高考选科组合为 12 种高考选科组合,克服了大范围内走班制带来的师资、教室、班级等软硬件的不足,又给学生的生涯发展提供了更大的选择空间。

     ● 7 7 省市各科目的选报呈现新情况 。

     ● 首选科目中的历史占比普遍升高 。

     ● “3 +1 1 +2 2 ” 模式 存在问题。物理、历史不能同时选;化学、生物、政治、地理4 4 科中化学最难,将会出现弃考化学现象。

     ● 关于 “3 +2 2 +1 1 ” 模式。

     偏理组合:

     物理、化学各 100 分,从生物、历史、地理、政治4 4科中选1 1 科 100 分; 偏文组合:

     政治、历史各100 分,从地理、物理、化学、生物4 4 科中选1 1科 100 分。

     ● “3 +2 2 +1 1 ” 模式 可以避免出现弃考物理、弃考化学现象!物理、历史还能同时选。

     首选科目采用卷面原始分 根据首选科目制定招生计划。

      (2 2 )怎样 实施普通高中选课走班教学 ?

     ● 开设生涯课程,指导学生合理选课。高校要提前公布报考科目要求;

     ● 开发多样化的选修课程以满足学生选课要求;

     ● 着力改善办学条件,消除普通高中大班额;

     ● 探索与选课走班教学相适应的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和班级管理制度;

     ● 加强智慧校园建设,运用信息技术,逐步实现选课、排课、管理、评价等管理活动智能化。

     新高考五种赋分制的比较

      ( ( 3) 成绩呈现方式和等级赋分 如何 科学公平 ?省份 上海浙江、北京、天津山东广东、福建、湖南、湖北、重庆、江苏、河北、辽宁海南制 赋分制 5 5 等 11级 级 5 5 等 21 级

     5 5 等8 8 级 5 5 等级 标准分分数区间40-70 40-100 21-100 30-100总分

     100-900等级分差3 3 分 3 3 分 1 1 分 1 1 分平均标准分

     500 分区分度 最差 较差 最好 较好卷面总分与综合标准分可能相差很大

     五个等级的赋分制比更细致更科学,更有利于科学严谨的区分和选拔人才,按公式计算,分数可以四舍五入精确到1 1 分档。Y1 、 Y2 表示原始分区间的下限和上限;T1 、 T2 表示转换分区间的下限和上限;Y Y 表示原始分, ,T T 表示转换分; ;以整数呈现,采取 “ 四舍五入 ” 。

     假设王同学某学科原始分为 75 分,从分布区间看该学科的原始成绩属B B 等级。

      而B B 等级的转换分区间为85 ~ 71 ,那么王同学该学科的转换分通过计算为 80 分。

     (4 4 )如何缓解教师 “ 潮汐现象 ” ?

     ● 完善教师补充机制;

     ● 购买服务、返聘优秀退休教师;

     ● 探索 “ 县管校聘 ” 措施;

     ● 加大对富余学科教师的转岗培训。

      ( ( 5) 如何防止出现 “ 弃选物理 ” 及外语一年两考带来的问题?

      ● 设置保障机制,浙江的物理、湖南等八省的化学科目都设定了基数;

     ● 江苏省、广东省将外语听说考试放在平时并实行机考。

     山东只是听力实行两考。

     (6 6 )

     怎样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 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不竭的动力,我们一定要保护学生的灵感、兴趣和好奇心,要给学生自主学习、发展特长的时间和空间。

     ● 教育主要是传承但要培养创新思维。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不只是教育问题,我们需要创新的文化土壤。(7 7 )

     强基计划如何更加公平?

     ● 强基计划和综评招生是方向但要减小面试的权重。高考分数作为升学的唯一依据有一定的弊端。

     ● 综合评价招生是打破单纯高考分数评价招生的实践探索,有利于减负、有利于打破一考定终身、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1. 加强高考综...

    篇四:江西新高考改革实施方案

    高考综合改革工作推进实施方案 ( 2020 —— 2024 )

     目

     录

     一、总体要求 .............................................................................. 2 二、主要任务 .............................................................................. 3 ( ( 一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保障 .............................................. 3 (二)推进完善办学基础条件保障 ....................................... 4 (三)加强考试安全保障条件建设 ....................................... 5 (四)深化高中课程改革 ...................................................... 5 (五)改革高中教学组织管理 .............................................. 6 (六)加强学生生涯规划指导 .............................................. 7 (七)完善高中综合素质评价 .............................................. 8 (八)推进中高职教育衔接 .................................................. 8 三、保障措施 .............................................................................. 9 (九)明确责任分工 ............................................................. 9 (十)完善经费保障机制 .................................................... 10 (十一)强化督导考核 ....................................................... 11 四、组织领导 ............................................................................ 11 附件:XX 市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年度工作任务清单 .................. 13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xx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xx省深化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根据《教育部关于稳妥推进高考综合改革的通知》、《xx省高考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xx省高考综合改革工作推进方案》的通知》和 2020 年全省高考综合改革工作推进会的要求,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推动高考综合改革基础条件进一步完善,确保 2021 年秋季学期高考综合改革在我市正式平稳实施,结合我市普通高中学校办学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全国、全省和全市教育大会精神,积极稳妥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增加学生的选择性,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坚持问题导向,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推动高考综合改革基础条件进一步完善,确保这项备受关注的高风险改革平稳落地,确保 2021 年秋季学期正式启动实施我市新时代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和高考综合改革。

     二、主要任务 ( ( 一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保障

     根据各县(市、区)高中阶段教师队伍建设实际,科学谋划,统筹推进,通过动态管理、结构调整、县域统筹等措施,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到 2021 年6月底前确保师资力量满足高考综合改革需要。

     1.针对选课走班可能引起的结构性缺员问题,制定应对方案,有针对性地采取公开招聘、校际流动、跨学科任教、购买服务、退休返聘等办法予以补足配齐。

     2.加大县(市、区)域内教师统筹调配力度,实现城乡之间、学校之间教师交流制度化,推进县(市、区)域内教师资源均衡配置,确保选课走班教学有序推进。

     3.强力推进和大力实施高中教师全员培训,切实提升高中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

     牵头单位:市教育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配合单位:市委编办、市人社局,各县(市、区)教育局 完成时限:2021年6 月底前

     (二)推进完善办学基础条件保障

     1.根据人口变化趋势、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和产业发展需 求,合理规划高中阶段学校布局。通过新建、改建和扩建等方式,确保学校教室在 2021 年6 月底前能够满足选课走班的教学需求。

     2.充分考虑学校和学生的长远发展需要,按办学规模合理配置常规实验室、实训室、文科实验室和功能教室,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建设学科教室、心理咨询室、STEM教室、生涯规划指导中心等特色功能教室,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全面发展需求。

     3.努力推进生均校舍建筑面积(含教学及辅助用房、行政办公用房和生活服务用房)、生均体育运动场地面积、生均占地面积、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生均图书等办学条件达标。

     4.大力推进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加强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学校教学方式和育人方式变革。

     牵头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配合单位: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发展改革委,各县(市、区)教育局; 完成时限:2021 年6 月底前

     (三)加强考试安全保障条件建设

     1.加强学业水平考试的统筹管理,按照《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考务管理的意见》(教基二〔2016〕7 号)省级统一组织的学业水平考试必须全部安排在标准化考点进行的要求, 2021 年12 月底前完成标准化考点升级改造,2023 年12 月底前完成新建标准化考点。

     2.保障标准化考点的运行维护,确保标准化考点的数量、设备适应组织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要求。

     3.加强国家教育考试机构建设,完善机构功能,配齐相应工作人员。

     牵头单位:市教育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配合单位:市财政局,各县(市、区)教育局; 完成时限:2023 年12 月底前 (四)深化高中课程改革 1.认真落实普通高中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按要求做好国家规定课程开设、选修课程建设等工作。出台我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方案,明确课程设置、课程管理。

     2.把“走出去”和“请进来”有机结合,广泛开展基于新课程、新教材和育人方式改革的教师培训和课程评价机制建

     设。分批层选派教师赴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先进省区市与我市高考综合改革模式相同的先行省份名校现场学习与培训;邀请全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与高考综合改革名师名校长指导我市普通高中课程教学与高考综合改革。

     3.加大教研队伍建设力度,强化市、县(市、区)、校三级教研机构建设和教研工作对课程改革的支持力度,加强学校基于育人方式改革与高考综合改革的条件保障。

     牵头单位:市教育局、市人社局; 配合单位:各县(市、区)教育局; 完成时限:第一阶段,2021 年6 月底前; 第二阶段,2024 年6 月底前。

     (五)改革高中教学组织管理 1.推动教学管理模式改革,改革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评价体系,规范教学过程管理,年内出台《XX市普通高中教学管理与评价规范》。

     2.突破传统行政班单一管理模式,探索建立行政班与教学班并存、班主任和导师制结合的教学机制和育人机制。年内出台《XX市全员育人导师制工作方案》。

     3.健全完善评价体系,形成学科学业评价与学生综合素质

     评价、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并举的教学管理模式。

     牵头单位:市教育局; 配合单位:各县(市、区)教育局; 完成时限:第一阶段,2021 年6 月底前;第二阶段,2024 年6月底前 (六)加强学生生涯规划指导 1.市、县(市、区)级层面制定学生发展指导制度,推动普通高中学校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生涯规划教育,提高学生生涯规划意识,增强生涯规划能力。

     2.加强生涯规划指导教师配备、培养和培训工作,积极聘请生涯规划专业人员进行培训指导。对生涯规划指导教师在学生生涯规划中取得的突出业绩,可作为其评优评先、职称晋升的业绩条件。

     3.根据县域特点和学校实际,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相契合,有计划、有步骤、分层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主题实践活动。

     牵头单位:市教育局; 配合单位:市委编办、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各县(市、区)教育局; 完成时限:第一阶段,2021年6 月底前;第二阶段,2024

     年6 月底前 (七)完善高中综合素质评价 1.建立健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客观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突出表现,及时准确将相关信息上传至综合素质评价档案信息管理平台;严格程序,强化监督,确保公开透明,保证内容真实准确。

     2.依据教育部《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的要求,进一步建立完善社会实践基地,积极引导学生开展社会综合实践活动,确保综合素质评价的科学性、客观性、真实性和可操作性。

     牵头单位:市教育局; 配合单位:各县(市、区)教育局; 完成时限:第一阶段,2021 年6 月底前;第二阶段,2024 年6月底前 (八)推进中高职教育衔接 1.不断完善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优势互补、衔接贯通的培养体系,深入推进专业、课程和教学安排的相互衔接,畅通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本科及以上层次学历教育的衔接发展渠道,优化对口高考专业类别设置,完善对口高职、五年制

     高职、高职单招、应用型本科等招生方式,提高专科及以上层次高等教育招收中职毕业生的比例。

     2.积极开展普职融通改革试点。以建设陕甘宁三省区职业教育高地为目标,全面开展初级中学渗透职业技术教育,切实发挥职业院校通用培训平台作用,全面开展职业院校达标活动,扩大1+X证书试点校的覆盖面,建设3 个XX省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4 个省级骨干专业和高职学院专业群,实施好信息化建设项目校,办好职业院校师生技能大赛,推动职业院校质量提升。

     牵头单位:市教育局; 配合单位:XX职业技术学院,各县(市、区)教育局; 完成时限:第一阶段,2021 年6 月底前;第二阶段,2024 年6 月底前 三、保障措施 (九)明确责任分工 市、县(市、区)政府是完善高考综合改革基础保障条件的责任主体。要建立健全高考综合改革工作领导体制,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加强对高考综合改革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尽快补齐短板和缺陷。有关部门要按

     照职责分工,推进落实相关工作。机构编制部门要落实城乡统一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加强高中阶段教职工编制的动态管理。宣传部门要加大正面宣传力度,加强舆论引导,营造良好氛围。发展改革部门要把高中阶段教育改革发展作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积极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教育部门要成立专门机构,牵头制定我市高考综合改革工作推进实施方案,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加强组织协调、过程指导和监督检查。财政部门要健全经费投入机制,强化经费保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按照有关规定落实高中阶段学校教师招聘、工资待遇等方面的政策。自然资源、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要确保教育规划用地和已有校点布局规划的落实。

     (十)完善经费保障机制 全市普通高中办学条件改善所需资金,由市、县(市、区)人民政府采取调整优化经费支出结构、新增经费投入等多种方式筹集。要协同市、县(市、区)相关部门,争取相关中省资金,多措并举拓宽融资渠道;落实市、县(市、区)政府筹资主体责任,生均公用经费依据国家统一基准定额补助标准,按照设立主体级次,切实保障学校正常运转和高考综合改革、课程改革需要。市级统筹相关资金,建立改善普通高中办学条件奖补机制。

     (十一)强化督导考核 把县(市、区)人民政府推进高考综合改革情况纳入地方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范围。2020 年9 月底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每季度结束前向市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报告本县(市、区)高考综合改革推进情况。市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要加大督查力度,定期对各县(市、区)高考综合改革推进情况进行抽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通报并督促整改。

     四、组织领导 为全面组织领导我市高考综合改革,有序有效推进高考综合改革与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工作,成立XX市高考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参照省上领导小组人员组成,具体人员组成如下:

     组

     长:***政府副市长 副组长:***市政府副秘书长 ***市教育局局长 成员:

     ***市委编办副主任 ***市发改委党组成员 ***市财政综合事务中心主任 ***市人社局副局长

     ***市教育局副局长 市高考综合改革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教育局,具体负责与协调全市高考综合改革工作推进各项事宜和日常工作。办公室主任由胡麒军同志兼任,办公室副主任由***、***担任。工作人员根据实际需要从市教育局内有关科室和市县(市、区)教育系统有关单位抽调。

      附件:XX市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年度工作任务清单(2020 年—2024 年)

     附件

     XX 市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年度工作任务清单 (2020 年—2024 年)

     项目 序号 工作任务 牵头部门 单位 配合部门 单位 完成时限 一、制度保障

     省已出台 文件 1 《XX省深化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甘政发〔2016〕29 号)

     省待出台 文件 2 《XX省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XX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 《XX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及配套文件 省教育厅 省直各有关 部门 2020 年8 月底前完成初稿,征求部 门意见和教育部意见、修改完善后,9 月报省政府 办公厅初审。2020年10 月份提请省政府常务会议审定后报备教育部, 2021 年6 月底前向社会公布 3 《XX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及教学指导意见》 省教育厅 省直各有关 部门 2020 年9 月底前 4 《XX省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省教育厅 省直各有关 部门 2021 年9 月底前 市待出台 文件 1 《XX市高考综合改革工作推进实施方案》 市教育局 市直各有关 部门 2020 年7 月 2 《XX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 市教育局 市高综改办 2020 年12 月 3 《XX市普通高中教学管理与评价规范》 市教育局 市高综改办 2020 年12 月 4 《XX市中小学全员育人导师制工作方案》 市教育局 市高综改办 2020 年12 月 5 《XX市普通高中学生生涯规划指导意见》

     市教育局 市高综改办 2020 年12 月

     6 《XX市普通高中课程设置及 教学工作实施细则 市教育局 市高综改办 2020 年12 月 7 《XX...

    篇五:江西新高考改革实施方案

    学与管理》-2 0 12 年7 月 1日I●■■■■●■■■■■●●●●■■■■●■一I ——新课改背景下高考改革方案的解读⑩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王娟涓◎西南大学教育学院谭菲一、 新课改后的高考方案I校选拔人才同时也为高职院校选拔人才提供有效考试成我国大陆地区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目标和方向}绩, 继续执行全国招生政策, 统一命题、 统一组织考试, 结在( < 2003- - 2007 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中已经明确指出:

     f 合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

     高考二:

     高职建立以国家统一考试录取为主, 与多元化考试和多样化:

     入学考试。

     整合中职对口升高职考试和普通高中升高职选拔录取相结合, 高校更加自主自律、 政府宏观指导、 社l考试, 重点面向中等职业学校招生, 也面向普通高中招会有效监督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高校招生考试制度。

     J生, 为高职院校选拔人才。

     实行省自定政策, 统一命题、 统这也是国家对高考制度改革蓝图的一个基本描述和定I一考试、 分别录取【l】

     。位。

     目前, 我国大陆地区高考方案主要有以下几种。3. “3+ 1” 方案1. “3+ x ” 方案2011年上海高考采用“3+ l+ X ” 模式——即主科:

     语“3” ——语文、 数学、 外语, 这是每个考生必考的科I文、 数学、 外语( 含听力)共三门, 加一门文理副科, 从政目。

     “x ” 由高校根据本校层次、 特点的要求, 从物理、 化:

     治、 历史、 地理, 以及物理、 化学、 生命科学等6个科目中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政治六科中, 或从文科综合、 理科综j选考1门; 另外, 还考- - H “x ” , 即“综合能力测试” 。

     为减合、 文理综合、 专科综合中自行确定- - I、 1或几门考试科l轻高中学生的课业负担和考试压力, 上海市2012年将取目, 考生根据自己的志愿, 参加高校所确定的科目考试。

     I消统一高考科目设置中的“综合能力测试” 。

     本科类别的此方案是目前全国应用地区最广、 最成熟的、 人们最为普:

     考试科目设定为“3+ 1” 。

     “3” ——三门基础课程即语文、 数遍接受的。

     目前应用省份有:

     北京市、 天津市、 重庆市、 河l学、 英语( 含听力), “1” ——选修科( 物理、 化学・、 生命科北省、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I学、 政治、 历史、 地理等6个科目中选- - f 1), 各门科目满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陕1分为150分, 总分为600分。

     高职( 专科)类别的考试科目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内蒙古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I定位“3” 门, 即语文、 数学、 外语( 含听力)。

     各门科目满分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 西藏自治区。I为150分, 总分为450分翻。2. “3+ X + 1” 方案上海高考取消综合科目是鉴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已该考试方案应用省份主要为山东省与浙江省, 以山・经比较系统考察了高中学生综合知识掌握情况。

     在取消东省为例, 其高考方案实施如下:“3” 指语文、 数学、 外语三个科目O …X ’ 指文科综合或f天, 从而有利于减轻高考期间上海全市交通、 食品卫生、理科综合。

     文科综合包括政治、 历史、 地理三个科目的必f 考场周边环境要求、 考生和家长心里负担等方面的压力。修内容和部分选修内容; 理科综合包括物理、 化学、 生物:l¨ . 】

     科目后, 从2012年起高考时间将从两天半缩减为两4 . “3+ 学业水平测试+ 综合素质测评” 方案三个科目的必修内容和部分选修内容。

     报考文史类、 文科I‘艺术类的考生必须参加文科综合的考试, 报考理工农医f 合素质测评” 考试方案。

     该方案一出台, 就饱受人们争议。江苏省自20 0 8 年开始实行“3+ 学业水平测试+ 综类、 理科艺术类、 体育类的考生必须参加理科的综合考!‘‘3” ——语文、 数学、 外语, 语文160分( 文科160+ 40分加试。

     …1’ 指基本能力, 内容涉及高中课程的技术、 体育与健l试题)、 数学160分( 理科160+ 40分加试题)、 外语120康、 艺术、 综合实践等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和社会1分, 满分480分。

     “综合素质测评” 包括道德品质、 公民素实际问题的能力。

     所有考生都必须参加基本能力考试。

     各l养、 学习能力、 交流与合作、 运动与健康、 审美与表现等六科考试分值为语文、 数学、 外语各占150分, 文、 理科综合:

     个方面。占240分, “基本能力” 测试卷面100分, 将成绩的60%计J“学业水平测试” 科目为政治、 历史、 地理、 物理、 化入高考总分, 高考总分7 50 分。l学、 生物、 信息7 科。

     考生报考科类分为文科类、 理科类、从20 12年起实行普通本科与高职分类考试。

     主要模l艺术类、 体育类四类, 报考艺术类、 体育类的考生可以兼式:

     高考一:

     普通本科入学考试。

     面向所有考生, 为本科院I报文科类或理科类。

     考生在高考报名时根据自己拟参加・8 3・万方数据

     王娟涓谭菲:

     新课改背景下高考改革方案的解读的专业加试情况确定报考科类。

     文科类或理科类考生设I选修测试科目两门, 必修测试科目五门。

     文科类考生选修f测试科目除必考历史科目外, 可在政治、 地理、 化学、 生物I四门中再选择- - I'q 。

     理科类考生选修测试科目除必考物・理科目外, 可在政治、 地理、 化学、 生物四门中再选择一|门。

     七门学业水平测试科目中, 考生选定的两门选修测试l科目之外的五门为必修测试科目。

     艺术类、 体育类考生除i必须参加全部七门科目学业水平测试外, 还需参加艺术I或体育专业测试。

     如兼报文科类或理科类, 应按文科类或I理科类考生的相关要求确定学业水平测试科目; 如不兼I报文科类或理科类, 七门学业水平测试可均选择必修测:试科目。

     学业水平测试选修科目成绩当年有效, 必修科目f成绩从应届高考之年算起三年有效。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的成绩以等级( A 、 B 、 c、 D )表l示, 学业水平测试选修科目的成绩以等级( A + 、 A 、 B + 、 B 、 :c、 D )表示, 信息技术成绩以合格、 不合格表示, 参加高考J志愿填报条件为:

     学业水平必修成绩+ 信息技术+ 综合l素质测评成绩, 经常表述为:

     4 e+ 1合格。

     语文、 数学、 英语l以分数表示, 学生高考成绩以“语数外总分+ 政策加分+ J选修2科等级” 表示。

     政策加分其中包含学业水平测试必I修科目有1个A 加1分, 4 个A 加5分网。5. “3+ 综合” 方案该方案目前在山西省和广东省试行, 以山西为例, 其l高考的具体方案实施如下:20 11年, 山西省的高考方案从“3+ X ” 改为“3+ 综I合” , 建立多元评价体系, 即“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 、 “学生综合发展报告制度” 与“高校招生考试制度” 三l者相结合。第一, 考试科目。

     “3” 指语数外, 数学分文科数学和理:科数学。

     “综合” 指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和理科综合能力测I试。

     高考改为两天“四场” , 需考语文( 150 分)、 数学( 150分)、 英语( 150 分)、 综合, 其中理科综合包括“物理( 110分)、 化学( 10 0 分)、 生物( 9 0 分)” , 文科综合包括“政治、 :历史、 地理( 每科10 0 分)” , 共30 0 分。第二, 实行普通高中学生综合发展报告制度。

     普通高I中学生综合发展报告制度是山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l的重要内容, 由高中学校真实客观地记录所有高中学生I高中三年发展状况和综合素质, 包括学生的基础信息、 学1分修习记录、 综合实践活动项目实施情况、 学业水平考试f成绩、 学生特长及发展的标志性成果、 身体素质发展状:况、 基础素养评价、 成长评价、 成长自述、 学校三年总评和l附录等11个方面。山西省将普通高中学生综合发展报告信息纳入普通I高校招生选拔评价体系。

     招生录取时, 应届普通高中毕业:生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 综合素质评价等高中学生综合I・8 4 ・发展报告内容均以全省统一的电子档案形式提供给高校, 鼓励普通高校在招生录取时, 对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优秀、 综合素质全面的普通高中应届毕业生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4】

     。二、 高考改革实践的基本特点从以上各省、 市高考方案的新探索来看, 体现出以下几方面显著特点。1. 考试内容方面的特点第一, 坚持考试科目中“3” 的基础地位, 即语文、 数学、 外语。

     同时, 在稳定国家统一考试科目设置的基础上,不断尝试考试内容改革, 力图体现新课程理念, 注重基础, 突出能力, 强调理论与实际的联系。第二, 针对高中课程方案中选修课程的安排, 高考相应地增加了选考内容, 如海南和宁夏高考试卷设置了15%左右的选考内容, 广西和山东则设置了30 %的选考内容, 这样有利于学校、 教师和学生重视选修课, 避免选修课的设置流于形式。第三, 科目设置赋予学生一定的选择权。

     如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选修科目学生可以自由选择; 浙江省将文理科考试科目分为三类, 在第一类的自选模块中, 考生从“语文、 数学、 外语、 政治、 历史、 地理、 物理、 化学、 生物” 九个科目的十八个测试题中自主选择六个题目作答。2. 评价体系方面的特点第一, 在评价内容上, 各省市在评价体系方面开始力图建立多元、 科学的评价体系。

     评价内容不仅仅局限于统一考试科目, 一方面将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会考)与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有机结合, 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避免偏科现象。

     另一方面, 注重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在综合素质评价一项中, 各省市方案中的具体规定有所差异, 但是大都包括公民道德素养、 学习态度与能力、 实践与创新、 交流与合作、 运动与健康、 审美与表现等六个方面。第二, 在评价结果呈现形式上, 各省市除了采用传统的分数形式外, 在具体方案中采取了以等级形式呈现学生学业水平测试结果, 以写实性文字、 实证材料呈现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等多种呈现形式。

     但不可否认, 评价结果中对学生起决定性作用的仍然是高考笔试成绩。’3. 招生录取方式方面的特点各省市都在积极探索将普通高校统一招生考试、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综合素质评价、 招生学校测试相结合的多元化选拔办法。第一, 推进高水平大学的自主招生。

     在以高考成绩为主要依据的前提下, 有自主招生权的高校可以自主规定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及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使用, 自主选拔部分优秀考生。第二, 根据不同层次、 不同类型、 不同特点高校的要万方数据

     王娟涓谭菲:

     新课改背景下高考改革方案的解读求, 分层次、 分类别地设置录取条件和制定录取方法。

     如I广东省建立了分层分类的录取模式, 按照普通高校的办|学层次, 根据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 分科类设置普l通高校专业录取资格。

     还有的地区明确规定了免费师范:生、 保送生等针对不同学生的录取办法、 标雅和原则。第三, 平行志愿的实行给学生创造多元、 公正的平I台。

     按照高考分数优先, 遵循考生自愿的原则, 对于提前}报考及本科各批次院校的考生可以填报三个平行志愿, J对于报考专科各批次学院的考生则可以填报五个平行志l愿。

     这无疑降低了学生填报志愿时的风险与压力, 充分体i现了以学生为本、 公开公正的原则。总的来看, 各省市的高考改革方案都充分体现了《国l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中有关高考改革的J精神实质。

     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为各省市进一步指明了高考改革实践的方向:

     :将逐步形成分类考试、 综合评价、 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 克服“一考定终身” 的弊端。l三、 现阶段高考改革存在的问题目前为止, 我国大陆地区基本上形成了以国家统一『考试为主、 单独考试为辅、 保送生和自主招生为补充的高l考招生考试制度。

     高考改革的价值目标总是指向保障公J平、 提高效率, 但是不可否认, 在高考改革实践的探索中・还存在诸多问题。第一, 高考分数在录取中仍是决定性因素, 无法真正1实现“择优选才” 的目标。

     现今各省市高考改革方案中, 无I论是增加的学业水平测试或是综合素质评价或其他评:价, 都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生在统考科目上的压l力。

     综合素质等评价大多只是作为高考录取时的参考, 而J非决定性因素, 这就导致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虽然出发点!是为了减轻学生压力、 引导学生的全面发展, 但在实际中I发挥的作用却是非常有限的翻。

     因此, 对考生来讲, 起决定】性作用的仍然是高考笔试成绩, 仍是以分数论英雄。第二, 自主招生改革在未能完全实现促进素质教育、 :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和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政策目标的同{时, 却带来了新的教育不公平嘲。

     截至2011年, 自主招生I试点学校已扩至8 0 所, 且以联盟的形式联合招考。

     但对J于自主招生特别是联考的质疑声始终不曾停歇。

     自主招}生的根本目的应该是高校招到与自己办学理念一致的学l生, 学生找到与自己发展目标一致的学校, 使原本的高考I体制中无法选拔出来的特色学生得到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但实际上, 经过自主招生选拔预录取和加分的学生, 1大多数与高考录取的高分学生重叠, 因此如何确保自主I考试不是加重考生负担的“小高考” , 如何确保教育公平, 『农村学生如何避免被边缘化, 这些都将是自主招生考试:改革在继续探索中面I临的难题。,第三, 高考地区歧视, 区域招生计划配额不公平同。

     我国幅员辽阔, 人口众多, 这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区域间文化发展、 教育程度以及高校数量和布局的不平衡, 高校在编制分省招生计划时或因受到计划主管的控制或因自身生源取向不同, 使得在文化教育较发达、 毕业生就业环境较理想、 高校数量多、 布点集中的地方招生计划多。

     升学比例大。

     反之, 文化教育欠发达、 高校数量少的地区由于招生计划较少使学生升学比例就小得多。

     因此, 有些区域间录取分数线相差悬殊, 导致考生不得不接受高等教育的不公平, 也导致了高考移民的产生。第四, 由于缺少有关考试法律法规的约束和社会监督机制, 出现考试舞弊以及各种高考选拔腐败现象。

     高考舞弊行为之所以屡禁不止, 渐趋严重,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相关的法律法规...

    篇六:江西新高考改革实施方案

    金太阳教育研究院

     李长建

     新高考改革解决方案

     一、 政策背景 新高考改革后,在中国的教育体制中,“高考政策的改革”就如同风向标,影响深远。

     1 、国家政策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至2020 年)》 2、 、 教育部政策 ( (1 )2010 年/ 教育部 《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必须共同努力,。

     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并要求:调整教材内容,科学设计课程难度。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和学校考核办法。

     ( (2 )《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2014 年/ 教育部 目标是:2014 年启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2017 年全面推进,到2020 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

     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终身学习“立交桥”。

     ( (3 )《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意见》 2014 年/ 教育部 全面实施综合素质评价,有利于促进学生认识自我、规划人生,积极主动地发展;有利于促进学校把握学生成长规律,切实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促进评价方式改革,转变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评价学生的做法,为高校招生录取提供重要参考。

     • 二、为什么要实施新高考? • 为什么要启动新高考改革,目的是要解决现有高考存在的问题。唯分数论、一考定终生、学习压力大等等。其实旧高考存在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这次新高考就是不断完善旧高考不足的地方。

     • 旧高考存在的问题: • 第一,唯分数论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 第二,考试模式单一忽视了学生个性和能力的发展,影响高校多元化人才选拔;

     • 第三,考试、招生、培养的不足,影响了考试的正面评价和对教育的方向等等。

     •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下新高考有哪些变化。

     新高考的变化 第一,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高校考试招生模式;

     第二,完善学业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引导学生学好每门课程,克服文理偏科现象;

     第三,部分科目实行一年多考,减轻学生高考压力;

     第四,完善招生名额分配办法,规范加分政策,维护招生公平公正;

     第五,加快建立多渠道升学和学习方式,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多次选拔机会;

     第六,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高校考试招生体制机制。

     新旧高考变化

     三、新高考的本质

     新高考的本质是增加“选择”的机会。增加选择的机会有这样几个方面:

     1. 增加了考试科目组合的选择 从原来的文理分科2 种变成了六选三的自由组合的形式,学生选择的机会增多了 2. 增加了考试次数的选择

     外语考试由一年1 考变成了一年2 考

     3. 增加了高校入取专业的选择 浙江省最多可以支持到80 个平行志愿,由原来的“高校+ 专业”变为了“专业+ 高校” 4. 增加了综合素质评价的个性化选择 很多的高校,尤其是一些985

     211 的重点高校,在招生的时候会重点看孩子的综合素质评价档案。

     5. 增加了普通高校和职业类院校的选择

     四、实行新高考省份 1 、第一批:2014 年实行新高考省份名单:

     上海、浙江 2 、第二批:2017 年实行新高考省份名单:

     北京、天津、山东、海南 3 、第三批:2018 年实行新高考省份名单:

     江苏 湖北 福建 辽宁 广东 重庆 河北 湖南 高考可能模式:3+3 ;3+2+1 ;3+1+2 。

     • 五、新高考带来的难题 • 新高考改革后,选课走班排课、学生生涯体系建设,称为学校面临的主要难题。

     • 学校:

     • (1 )

     如何指导选课?怎样组织选课? • (2 )如何科学分班?怎样高效排课? • (3 )

     如何因材施教?怎样生涯规划? • (4 )如何提升录取?怎样填报志愿?

      学生:

     (1 )适合的专业所需科目不是优势科目 (2 )选考和学考如何计划安排 (3 )没有定以后的方向如何选择科目

     教师:

     (1 )

     如何科学规划?怎样指引方向? (2 )

     如何科学选考?怎样指导选科? (3 )

     如何志愿填报?怎样指导填报?

     新高考会给学校带来深刻的变革

     新高考会给学校带来深刻的变革:

     将由千校一面向一校一面转变,学校必须要主动变型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未来的学校有三种形态,一是卓越形态(学生瞄准 “ 双一流 ” ),综合性高中(学生有何需求就开始什么课程),应用类高中(高职 → 应用类大学)。

     卓越形态的高中,必须实现自己的价值重塑。价值重塑有以下四个逻辑起点:一是学生终身兴趣的培养,二是学生卓越研究能力的培养,三是美的情怀(艺术成为学校教育的常态),四是学生的德性(立德树人,德有多高,行有多远)。

     未来的教师将面临五大变化

     一是面临学生选师、抢课,无固定的行政班;

     二是教师的双岗双职,既是学科教学,又是学识指

     导(无规定行政班,每个任课老师就是所教学

     科的“班主任”或生涯规划导师);

     三是学生的自由走校(选最适合自己发展的学校);

     四是必须一专多能(原本学科+ + 校本选修课);

     五是回归学术(高考+ + 大学学科的先行课)。

     新高考对学生的挑战

     新高考对学生的挑战也是明显的:

     一是学生必须学会 自主选择 。主要体现在自己选择学

     的内容、考的科目、考试的时间,确定自己的优

     势科目是什么,考试的优势科目是什么;

     二是面对 “一人一表” 。即每个学生一张课表,可能

     每个人的课表均不相同;

     三是懂得 生涯的规划 。学生需要确立自己的优势、大

     学的专业以及职业领域;

     四是需要 以长扬长 。参加必要的学科竞赛和各种能力

     训练,力争保送,三位一体化的考试,及自主招

     生等。

     新高考对家长的要求

     新高考对家长的要求也是很高的。

     首先需要家长把眼光放长远,七选三或六选三,另外几门的放

     弃是要付出代价的,家长需要思考放弃另外几门孩子能否

     走远? (生涯:眼前与前瞻)

     第二是要尽量多学,尽量不放弃,因为现在放弃等于永远放弃,

     比如读到研究生阶段能否实现跨界? (学涯:主学与兼学)

     第三实现两个兼顾,及兼顾大学的入场券与走进大学的高水平

     学习。这里家长需要研究大学入场券的要求是什么?结合

     孩子的兴趣,如何才能实现走进大学的高水平学习?

     (学涯:升学与深造)

     第四,家长需要把自己摆进去,家长与孩子形成认知、学习共

     同体,关注孩子的兴趣、起点与发展,专业与出口等问题。

     (生涯:学习与发展)

     六、解决方案

     (一)生涯规划

     认识自己主要有这几个方面:兴趣、能力、价值观、性格特点。对自己有全面、深入的了解后,我们便可以找到自己的向往所在,从而有的放矢。

     金泰雄老师在清华附中、衡水中学生涯规划讲座;李中正老师在北师大附中生涯规划讲座

     校本生涯规划教育课程 课程版块 具体课程内容安排 第一板块 发现自我 1.我的个性——16PF 2.多元智能——多元智能测试 3.兴趣探索——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 4.生涯价值观 5.人生理想——生涯幻游、生涯彩虹图 第二板块 了解环境 1.职业知多少 2.走近象牙塔 3.高校介绍系列微课程(微信公众平台)

     4.丏业与职业——生涯资料如何分析与整合 课程版块 具体课程内容安排 第三版块 选择路径 1.解码家庭资源库——了解父母的生涯期望、助力与阻力 2.学会选择——生涯混沌理论 3.生涯抉择——SWOT、决策方法 4.名人传记系列推荐(微信公众平台)

     5.生涯电影系列推荐(微信公众平台)

     第四板块 学涯规划 1.学科能力测试 2.制定高中规划——SMART 3.各科学习方法+选科指导(微信公众平台)

     4.学法指导1——时间管理 5.学法指导2——记忆规律 6.学法指导3——思维导图 7.学法指导4——巧记笔记 8.当梦想照进现实,现在就开始行动 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

     家长生涯规划教育课程 班级 课题 家长单位 高一1 低碳环保 普陀区环保局 高一2 人生的起点 童的梦艺术幼儿园 高一3 你所不知道的医院 上海同济大学附属医院设备科 高一4 金属知识 上海东丰五金公司 高一5 说说我们那个时代的事儿 联合国国际信息组织部 高一6 人生的选择 自由职业 高一7 环境景观建设 昌能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高一8 做孩子成长的引路人而不是铺路人 甘泉外国语学校 高一9 电网知识 国家电网 高一10 高中生活如何起航 晋元中学 高一11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自身原因、危害及对策 上海市劳教局 高一12 心的沟通 情的交流 金洲小学

     家长生涯规划教育课程 班级 课题 家长单位 高二1 加拿大之行风俗介绍 光新学校 高二2 相对论的时空观 海事大学 高二3 教室内花木的养护 华东师大园艺 高二4 百善孝为先 养老院 高二5 什么是锅炉 上海四方锅炉场 高二6 走近宝钢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高二7 “西门子”的精神 西门子电路保护有限公司 高二8 中国金融体系简介 光大证券营业部 高二9 钢铁工业发展概况 宝钢集团事业部 高二10 只要心中有理想 上海飞科集团 高二11 汽车发展与科学技术 上海理工大学 高二12 数字地图 上海市测绘院质检站

     生涯实践体验活动 课程版块 具体课程内容安排 第一板块·认识自我 实践体验活动1——听一场职业生涯规划讲座 第二板块·了解环境

      实践体验活动2——职业采访 实践体验活动3——走进高校 实践体验活动4——社区实践活动,体验社会责任 实践体验活动5——学军活动 实践体验活动6——职业体验 实践体验活动7——学农活动 实践体验活动8——跨文化学习的体验 第三版块·选择与规划 实践体验活动9——采访校友,了解成才轨迹 实践体验活动10——读一本名人传记 实践体验活动11——看一部生涯电影 第四板块·学涯规划 实践体验活动12——我与师长谈目标

     (二)

     选科走班 通过放开选科等自主性选择的机会,能够促进我们对人生进行思考和规划,因为只有有了规划,我们才能做出真正适合自己的选择。

     • “3+3 ”新高考选考指南 • 1. 新高考给考生带来的新问题 • (1 )表面看起来新高考3+3 新模式与传统高考3+X 模式的考试科目变化不大,其实是统一高考的3 科目变化确实不大。但是由于不分文理科,列入学业水平考试的3 个科目与传统高考列入X 的3 个科目变化就很大了。

     • (2 )在新高考中的列入学业水平考试的3 个科目需要考生自己从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3 个考试科目。优点是给了考生更大的考试选择权利。

     • (3 )无论考生愿意还是不愿意,面对这么多种选择,一个新的问题就提前摆在考生和家长面前:怎样正确地选择考试科目?倒逼考生提前思考未来大学的学业规划,提前思考对自己最有利的选考科目。

     • 2. 从学生自身特长考虑选科目 • 如果学生从自身特长考虑选择科目,主要有哪些考虑的维度呢? • (1 )兴趣爱好—— 选自己最喜欢的科目 • 这是最容易首先想到的,那就是看6 个科目中,自己的学习兴趣在哪里,可以把6 个可选科目编排一个从最喜欢,到最不喜欢的顺序,选择前3 个科目作为选考科目。这个思路的最大优点是有兴趣并喜欢的科目更容易投入精力去学,容易学得好,提高成绩。

     • (2 )科目强弱—— 选自己最强的科目 • 任何学生,无论是顶级优秀的高考状元,还是成绩平平的普通学生,都会有自己的强科目和弱科目,所有科目都强而且均衡的当然也很好,但是比较少见。学生可以把6 个可选科目编排一个从最强,到最弱的顺序,选择前3 个科目作为选考科目。这个思路的最大优点是发挥自己的强势在未来高考中取胜。

     • (3 )科目难易—— 选自己最容易学的科目 • 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 个科目中,有多数人公认比较难科目,例如物理;也有公认比较容易的科目,比如思想政治。但是科目的难易因人而异。有人善于逻辑思维考物理得心应手,而不善于考政治这类需要较多记忆的科目。学生可以把6 个可选科目编排一个从最容易学,到最不容易学的顺序,选择前3 个科目作为选考科目。

     • (4 )拿分难易—— 选自己能拿高分的科目 • 谈到拿分容易,大家容易想到肯定是最喜欢的、最强的、最容易学的科目最容易拿分。这个思维基本正确,但是并不完全正确。说到这里,我们必须告诉大家,新高考的6 选3 科目虽然总分和传统高考一样,也是300 分,每个科目是100 分。但是传统高考的文综或者理综考试,考出来多少分就记多少分,而新高考的这6 个选考科目,考试出来的每一科成绩并不直接计入总分,而是要先根据考生在本次考试中的成绩排列位置分等级,在根据级别遵照一个等级赋分规则测算后出分数计入总分。

     • 3.按照高校专业要求考虑选科目

     • 面对新高考改革,各个高校的不同专业也对考生选科目也提出不同的要求。高校可以分专业提出选考科目范围,但最多不能超过3门。选考科目范围为0门的,表示没有设限选考科目;选考科目为2门或3门的,考生自主选择的选考科目只须符合其中1门即可报考。

     • 例如:

     • 某校某专业选考科目范围为0门的,考生选考6个科目中任意3个科目都可以满足报考要求。

     • 某校某专业要求的选考科目范围为物理、化学、生物的,考生选考的3个科目中只要至少含有物理、化学、生物中任意一科目,其余两个科目不做限制。

     • 某校某专业要求的选考科目范围为政治、历史的,考生选考的3个科目中只要至少含有政治、历史任意一科目,其余两个科目不做限制。

     ...

    篇七:江西新高考改革实施方案

    考3+1+2改革情况详细讲解

     1新高考改革2新高考改革的进程33+1+2新高考模式6新高考3+1+2模式选科指导目录7全面推进综合素质评价改革4新高考改革带来的变化5新高考改革的实施策略与准备

     第一部分新高考改革PART 0101

     高考,即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高考就是对这一考试制度的改革,是对现有考试招生制度的优化和改良。2014年9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部署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要求,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提高选拔水平。《实施意见》的出台,标志着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全面启动。新高考旨在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逐步改变单纯以考试成绩评价录取学生的倾向,引导高中学校转变育人方式,发展素质教育。新高考改革

     第二部分新高考改革的进程PART 0202

     新高考改革的进程第二批( 2017 年9 9 月)北京、天津山东、海南●第三批( 2018 年秋季)辽宁 、 河北、江苏湖北、 湖南、重庆广东、 福建●第一批( 2014 年秋季)上海、浙江●第四批( 2021 年秋季)江西 、山西陕西、甘肃宁夏、广西云南●

     新高考招生方案的核心 ---“两依据、一参考”新高考招生方案的核心

     录取批次VS(对比上海浙江新高考方案)上 海 浙 江科目分值录取实施时间文除语数外再从、 、 、、 、 、物理 化学 生物政治 历史 地理6门中选考3门,选考5月考试外语有两次考试机会 ,分别为6月、1月文除语数外再从、 、 、、 、 、物理 化学 生物政治 历史 地理外语和选考有两次考试机会,分别为6月、10月,成绩两年有效6月 10月技术 7门中选3门6月 1月语文 数学 英语物理 化学 生物 政治 历史 地理150分/门分等级打分,最高70分/门,最低40分/门总分660分语数外每门150 分 , 选考科目分等级打分 , 每门最高70 分 , 最低40 分 , 总分660 分取消一二本等批次区别2014级高一开始实施2017年全面实施2014级高一开始实施2017年全面实施录取不分批次语数外每门150 分 , 选考科目分等级打分 , 每门最高100 分 , 总分750 分物理 化学 生物 政治 历史 地理语文 数学 英语150分/门分等级打分,最高100分/门总分750分技术一本 二本沪浙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

     北京、天津、山东、海南第二批实行3+3考试。根据第一批新高考改革情况作了适当的调整和改进。

     新高考“3+1+2” 选科方式(1) 新高考 考“3+1+2” 的选科方式将 取消文理 , 语数外之外 , 自由选择三门科目作为选考科目。

     。6 选3 将出现 现12 种组合 , 学生该如何选择 ?新的招生方式( (4)

     )

     历史、物理分线录取;综合素质评价招生方式,需重视 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开展跨学科、跨领域、跨文化 的教育。新高考命题方式(2) 新高考命题除了知识和基本能力考察,还有综合和创新能力考察 。

     新高考如何拓展课程内容、创新课程实施?走班教学( (3 )教学模式的转变,怎么走班?如何管理?如何评价?第三批高考改革省份及江西将要实行的3+1+2考试

     3+1+2新高考怎么考

     3+3考试成果与问题 为学生提供选择体现了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的价值取向,促进学生全面而又个性发展,有利于学校办出水平办出特色; 浙江7 选3 ,高考组合35 种,上海6 选3 ,高考组合20 种; 浙江等级考试科目赋分(100 分),最高最低分差100-40=60 分区分度更好,上海等级考试科目赋分(70 分),最高最低分差70-40=30 分区分度小; 选考科目上海一年一考,考生负担较轻;浙江一年两考,学生疲于应考,竞争残酷,好学生也多次参考;出现家长参加报考的现象; 学生选科出现“ 田忌赛马 ”策略即趋易避难,避强邻弱,远离学霸,学弱的抱团取暖,浙江出现选物理学科少的现象(现在有些省份推出:3+1 (物、历)+2 的模式); 改革方向正确,调整操作措施解决发现的问题。

     改进措施 第三批进入高考改革的省份实行3+1+2 考试; 减少选考科目考试次数,实行一年一考,减少无意义的重复考试和选考投机行为; 将学业水平选考科目考试时间适当后移,绝大多数科目放到高二以后或高考后; 对选考人数较少的科目实行“保底制”,以鼓励考生选择; 教育部发布 《 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指引(试行)

     》 ,对高校招生专业选考科目提出指导; 减少自主招生名额。

     第三部分3+1+2新高考模式PART 0303

     依据 统一高考依据 选考科目成绩参考 综合素质评价录取按照 物 理 、 历史科 目 , 分别编制招生计划 , 分开划线 、 分开投档 、 分开录取1、投档录取方式:两依据一参考

     夏季高考 按照 照“ 院校 专 业组 组” 方式实 行平 平 行志愿投档院校专业 组 :将一所 院 校 选 考科目要 求 相同的若干个专 业 合成一个 组 , 每 个组内可包 含数量不等的专 业 , 一所院校可 设 置多个 个“院 院校 专业组”, ,以 以“ 院校专业组 组”为 为 单位进行投档 档 录取一所院校 从 文 科 、 理科两个代码变成多个代码投档录取方式:院校专业组

     院校专业组就是将一所院校选考科目要求相同的若干个专业合成一个组,每个组内可包含数量不等的专业,一所院校可设置多个“院校专业组”,以“院校专业组”为单位进行投档录取。以A大学为例,有20个招生专业,现行高考只有1个院校代码,只是文、理科分开。按新高考方案A大学首先是按照物理和历史分开,假如 要求选考历史的有8个专业,选考物理的有12个专业,分开之后,再根据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选考科目要求来组合,选考科目要求相同的为1个组。如8个历史专业中有3个专业要求选考科目为历史+政治,另外5个专业要求选考科目为历史+地理,那么8个选考历史的专业就有2个院校专业组。以此类推,假如12 个选考物理的专业分成3个院校专业组,那么A大学20个招生专业就一共分成5个院校专业组,就是等于A大学是有5个院校志愿单位,提供5个院校代码供考生选择填报。投档录取方式:院校专业组

     高校提出选考科目要求高校要分专 业 组 , 首先 在物理 、 历史2 门科目中 提出 出1门 门 科目 要 求 ( 仅物 理 , 仅 历 史 , 物理或 历 史 )

     , 再 在思 想 政 治 、 地 理 、 化 学 、 生 物 学4 门科目中提出不超过 过2门 门 科目 要 求学生 的 选考科 目 须完全 符 合高校提 出 的 选 考科 目要 求 才 能 报 考 。

     同时 , 其 对 应的 合 格性 考 试科目必须合格体 育 类 、 艺 术 类专业除“3+1+2” 的选科组合外 , 还要有相应的术 科 考试 成 绩才 能 参加 录 取高职院校在夏季招生 可 参照 执 行投档录取方式:本科高校选考科目指引

     由20种高考选科组合为12种高考选科组合,克服了大范围内走班制带来的师资、教室、班级等软硬件的不足,又给学生的生涯发展提供了更大的选择空间。2、3+1+2考试12种选科走班组合

     3、7省市各科目的选报呈现新情况

     4、首选科目中的历史占比普遍升高

     ●“3+1+2”模式存在问题。物理、历史不能同时选;化学、生物、政治、地理4科中化学最难,将会出现弃考化学现象。●关于“3+2+1”模式。偏理组合:物理、化学各100分,从生物、历史、地理、政治4科中选1科100分;偏文组合:政治、历史各100分,从地理、物理、化学、生物4科中选1科100分。●“3+2+1”模式可以避免出现弃考物理、弃考化学现象!物理、历史还能同时选。首选科目采用卷面原始分根据首选科目制定招生计划。

     5、3+1+2考试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的几点变化① 考试科目。合格性考试科目覆盖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所有科目,包括语文、数学、外语(含英语、俄语、日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下同)、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技术、通用技术、艺术(或音乐、美术,下同)、体育与健康13门科目。选择性考试科目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6门科目。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志向、优势和高等学校招生要求,在上述科目中自主选择3门科目参加选择性考试,其中在物理、历史中选择1门为首选科目,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中选择2门为再选科目。

     ② 考试组织。合格性考试中的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9门科目和选择性考试6门科目由全省统一组织。合格性考试中的信息技术、通用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4门科目,由省根据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统一制定考试要求,市(州)组织实施。③ 考试时间。学生在完成每门科目必修课程后可参加合格性考试。合格性考试每学年组织一次,考试时间安排在每学年下学期期末。学生在校期间每门科目参加一次合格性考试,成绩不合格的可参加一次补考。学生首次参加合格性考试时间为高一下学期期末,由学生选择3门科目参加考试。其中,2018年秋季入学的普通高中一年级学生首次参加合格性考试时间为高二上学期期末,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选择性考试每年组织一次,安排在每年6月全国统一高考期间进行。普通高中学生只能在高三年级下学期参加考试。高中阶段其他学校在校学生和社会人员报名参加选择性考试的,与普通高中在校学生同时进行。

     ④ 成绩呈现。合格性考试科目成绩以“合格”“不合格”呈现。外省(区、市)转入我省的普通高中学生,可持转出省份省级教育考试机构出具的合格性考试科目成绩证明到我省申请相应科目成绩合格认定。选择性考试中的首选科目考试成绩以原始分呈现,再选科目成绩以等级分呈现。选择性科目考试成绩当年有效,不予跨省认定。

     6.等级赋分转换方法五个等级赋分制更细致更科学,更有利于科学严谨的区分和选拔人才。按公式计算分数可以四舍五入精确到1分档。

     7、等级赋分转化方法优点• 能够较好解决学科之间分数不等值,学生选考学科分数不能直接相加的问题;• 等级区间比例依据考生的实际情况划定;• 能够保持考生每门学科成绩排名顺序不变,确保成绩转换的公平公正。• 分数连续能够最大限度保证考生的成绩具有良好的区分度,满足高校人才选拔需求。

     8、学校、老师和家长普遍认可的3+1+2考试方案•3+1+2模式•一年一考•合格考与等级考分离•等级赋分,一分一档•等级考时间与高考时间整合•大走班、小走班与微走班各行其是•行政班与教学班并存、班主任与班导师协同

     第四部分新高考改革带来的变化PART 0404

     (1)考试科目新组合:3+3或3+1+2等;1、高考改革的“十新”(2)考试内容新调整:使用新课标新教材;(3)学业考试新形式:分合格性和选择性考试;(4)等级赋分新规则:划分等级比例,各省不一;(5)选考保障新机制:以最低保障数量为等级赋分的基数;

     (6)高考录取新方式:“两依据,一参考”;(7)科目选择新要求:学生根据将来报考高校专业自主选择修习科目;(8)志愿填报新变化:志愿的填报以专业优先;(9)录取批次新调整:取消批次,只分本科、专科招生;(10)高考加分新规定:只剩5种,条件苛刻。

     2、加强高考综合改革的配套建设。设立高考改革专项经费,用于普通高中学校校舍改扩建、教学仪器设备添置,进一步改善普通高中办学条件。提高普通高中学费标准,保障学校正常运转。督促各地落实普通高中消除“大班额”专项规划,明确时间表、路线图。3、实施“高中教育信息化攻坚项目”。进一步推进走班排课、学情分析系统在高中学校的全面普及应用,并开展模拟演练。在全省范围内推进初、高中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管理系统的使用。

     4、高考综合改革,对中学教育的系统性影响① 中国基础教育价值观变革—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化发展的需求② 中国基础教育课程观变革—必修选修并举、跨文理界限③ 中学课程资源供给方式变革—走向定制化,信息化影响④ 学校课内外育人模式变革---综合实践活动、志愿者服务、选修⑤ 学校常规管理制度、架构变革—行政管理、教学管理、教务管理行政班与教学班管理、学生选课走班、课程管理更加扁平化⑥ 高中和大学教育衔接关系变革---衔接更直接、自主招生⑦ 中学生管理评价方式的系统变革-综合素质评价(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成长过程真实记录、建档⑧ 高中学校特色发展模式变革---特色化、多样化⑨ 教师工作方式、角色定位变革—学科教师向育人导师 转变;传统的教学向培养学科核心素养转变;师生关系悄然改变⑩ 学校教育支持、保障系统变革—各类资源整合、优化配置, 包括师资配备

     第五部分新高考改革的实施策略与准备PART 0505

     1、怎样实施普通高中选课走班教学?● 开设生涯课程,指导学生合理选课。高校要提前公布报考科目要求;● 开发多样化的选修课程以满足学生选课要求;● 着力改善办学条件,消除普通高中大班额;● 探索与选课走班教学相适应的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和班级管理制度;● 加强智慧校园建设,运用信息技术,逐步实现选课、排课、管理、评价等管理活动智能化。

     2、加强对学生的生涯规划教育和选课指导(1)成立高中生生涯规划教育研究小组,负责确立高中生生涯规划的教学内容、教师队伍建设和课程实施办法。(2)高中生生涯规划的主要内容:生涯意识、自我认知、外部探索、生涯决策。(3)指导学生选课、志愿填报、职业选择等。

     3、稳步推进分层教学和走班制(1)分层教学的模式:班级分层和学科分层(2)“3+3”高考科目设置走班模式:①“不走班”模式:指学校向学生提供有限数量的选科组合,然后将三门选考科目均相同的学生组成一个班级,学生在固定的教室上课。

     3、稳步推进分层教学和走班制②“小走班”模式:指部分学生或科目走班,即将三门或两门选科...

    推荐访问:江西新高考改革实施方案 高考 江西 实施方案

    相关文章:

    Top